APP下载

减少异体输血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

2022-11-21林玲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异体免疫抑制自体

林玲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6300

输血是临床抢救及治疗不可缺少的医疗手段,最早见于1667年,具有补充及维持血容量﹑提高血液﹑防止出血性休克的作用,主要过程为从一个人身上抽取血液输入另一个人体内[1]。在医疗发达的今天,输血不仅仅只输注全血,还可通过输注其他血液制品来获得治疗效果,如针对因红细胞缺少或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的急性缺氧患者,可通过输注具有携氧功能的红细胞;针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通过输入凝血因子起到纠正效果,目前输血已经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措施。异体输血是输血中常见方式,但受到血液来源﹑血制品储存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虽然目前临床通过不断改革,采取交叉配血﹑严格把控血液来源﹑合理储存血液等相关措施来提高输血安全,但仍无法完全避免因输血引起的疾病传染问题,因此研发更加安全的输血方式及技术,减少异体输血对减轻输血危害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现针对减少异体输血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主要综述内容如下。

1.异体输血的危害

1.1 传播感染疾病

传播感染疾病是异体输血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一个危害,目前临床大多数传染疾病均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3]。据调查显示[4],输血后乙肝发病率约为5%~10%,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虽然临床在采集血液前针对采集的血液进行筛查,但除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以外,已知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还包括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目前常见的献血筛查项目仅包括艾滋病﹑乙肝﹑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丙肝﹑梅毒螺旋体及谷丙转氨酶,仍有大部分病毒无法筛查出,因此无法有效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同时献血筛查项目虽可有效阻止大部分经输血传播的疾病,但仍有部分传染病患者处于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窗口,因此无法完全阻止疾病传播[5]。

1.2 免疫抑制

由于异体输血输注的是他人血液,因此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后,体内原有的免疫机制会产生排斥反应,引起患者免疫抑制,当外科手术中进行异体输血时,发生免疫抑制后可使术后感染发生率增加[6]。对此临床学者进行相关研究[7],将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中给予异体输血,一组术中未给予异体输血,术后相较于未输血组,输血组细菌感染率高达71%。

2.减少异体输血的方法及技术

2.1 自体输血

2.1.1 预贮式自体输血

随着近几年来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条件的提高,目前临床逐渐开始推广自体输血,其中以预贮式自体输血最为常见,多见于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提前在术前一段时间内采集患者自身血液,并采取合适的方式保存,当患者术中出现大量失血情况时使用,已成为临床大多数择期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8]。相较于异体输血,采用自体输血的方式可完全避免疾病通过血液传播,并减少免疫抑制的发生。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报道发现[9],采用预贮式自体输血仍可在输血后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但并未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2.1.2 稀释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是指手术过程中患者麻醉后预先采集一定数量的血液,通过向患者体内输注晶体或胶体溶液来维持正常血容量,术后将预先采集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多见于急性发病需立即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10]。稀释式自体输血可有效减少红细胞的损失,同时使血液粘滞度降低,有效改善手术时微循环灌注,且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的优点,但采取该方式之间需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在满足一定的氧储备及代偿能力,能够在适应人为的贫血状态同时满足机体所需氧气的患者才可应用稀释性自体输血。

2.1.3 回收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收集外伤和手术中流出的大量血液,采取过滤﹑洗涤﹑浓缩等方式处理后回输至患者体内,多见于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但希望减少异体输血量﹑外伤救治短时间内无法获取合适血源的患者,主要分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及外伤时回收式自体输血[11]。临床研究发现[12],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可使异体输血减少42%~70%。临床学者针对回收式自体输血收集及洗涤过程进行研究发现[13],采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收集及洗涤溶液,可增加代谢性酸中毒发生风险,并使Ca2+﹑Mg2+的浓度降低,但采用平衡盐溶液科室电解质及pH值维持平衡,因此收集血液时需不断检测及调整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

2.2 血液替代品

2.2.1 血红蛋白载体

血红蛋白是目前临床应用的较为理想的一种血液替代品,血红蛋白来源主要包括人血红蛋白﹑牛血红蛋白﹑重组血红蛋白及转基因血红蛋白,能够在氧分压为40mmHg时释放氧气[14]。采用分子重建技术,利用聚乙二醇将血红蛋白连成四聚体,并使用化学交联剂使其单体间形成共价键,从而解决血红蛋白四聚体解离成二聚体对胃肠道产生毒性,促使血管收缩的问题,同时还可采用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交联四聚体形成人工红细胞,使其在体内半衰期延长,减少毒性作用。

2.2.2 全氟碳化物

全氟碳化物具有携氧及扩容作用,可溶解氧但不溶于血浆,因此需采用表面活性剂乳化后才可替代血液进行输血,临床研究表明,氧载体全氟溴烷乳化剂可明显减少临床失血患者对输血的需求[15]。

2.3 药物治疗

2.3.1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肾脏和肝脏分泌的内源性糖蛋白激素,顾名思义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目前临床多应用于肾功能不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疾病自身因素或治疗因素引起的贫血治疗中。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对红系祖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促进骨髓内红系定向干细胞分化为红系母细胞﹑有核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合成及骨髓内网织红细胞,同时还可促进红细胞释放。据调查发现[16],针对新生儿贫血患儿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有效改善红细胞比积,减少异体输血率,并减轻新生儿贫血症状。

2.3.2 抑肽酶

抑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对胰蛋白酶及糜蛋白酶产生抑制作用,阻止胰脏中其他活性蛋白酶原的激活及胰蛋白酶原的自身激活,多见于急性胰腺炎﹑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同时还可用于抗休克治疗。分析相关报道发现[17],将抑肽酶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减少输血量,使异体输血率降低。

3.小结

异体输血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输血方式,随着我国广泛推广无偿献血,异体输血引起的相关安全问题逐渐得到了临床重视,如传播感染性疾病﹑免疫抑制等,对社会健康造成了较大负担,因此需采取更加安全的输血方式,减少异体输血。随着输血医学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自体输血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包括预贮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及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避免传播感染性疾病及免疫抑制等问题,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自体输血方式。同时临床也可采用血液替代品及药物治疗来减少异体输血,且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可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在治疗相关疾病的同时解决输血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异体免疫抑制自体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