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研究进展

2022-11-21李翠翠

循证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躯体疗法

李翠翠,祝 筠

1.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山东250012;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痴呆已成为继心血管、肿瘤、脑卒中之后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1]。据估计,到2040年,全球痴呆病人将达到8 110万例[2],我国痴呆病人将达到2 200万例[3];到2050年,全球痴呆病人将达到1.52亿例[4],而我国痴呆病人将突破4 000万例[5]。在痴呆病人中,80%~90%的病人存在激越行为[6]。激越行为是痴呆病人中最常见的行为症状,给病人和照顾者带来沉重的负担,是病人反复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7]。病人激越行为严重时,可能导致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发生[8],威胁病人和照顾者的安全。目前,关于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针对伴有激越行为的痴呆病人,尚无有效的治疗方式,大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延缓痴呆的进程,减少病人的激越行为,减轻病人的痛苦。然而,长期应用药物治疗会干扰病人认知功能,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导致跌倒、中风、死亡的风险增加[7,9]。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病人的耐受性较好,不良事件较小,而且其治疗效果比药物治疗持续时间更长[10]。本研究对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及非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为改善病人的激越行为,提高病人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概述

1.1 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病因未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抽象思维、判断、执行能力等多种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呈进行性发展,同时伴有人格和行为的改变[11]。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及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表现为记忆力、思维或执行力下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退[12]。最初症状为近期事件记忆遗忘,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中晚期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激越、淡漠、妄想、幻觉、夜间行为、进食行为改变等,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需完全依赖照顾者。

1.2 激越行为

1.2.1 概念

激越行为指不恰当的语言或行为,主要分为躯体非攻击行为、躯体攻击行为及言语性激越行为,在中、重度痴呆病人中更为多见。有学者指出,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内在未被满足的需求,若需求得到满足,问题行为将得到改善[1,13-14]。而Bayram等[15]认为,激越行为的出现没有特定的原因,与个人的困惑或需求没有直接的联系。王丹丹等[16]对15例中、重度认知障碍的老年痴呆病人进行观察,对其主要照顾者(护士和护理员)进行访谈,研究发现,病人最常见的激越行为是重复动作、徘徊等躯体非攻击行为,言语性激越行为中最常见的是发出异常的声音和喊叫。周芳等[17]对社区78例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痴呆病人躯体非攻击行为最常见的是徘徊、藏东西、烦躁不安,言语性激越行为中最常见的是重复语言和语言性攻击。王志稳等[18]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言语性激越行为中,最常见的是反复说话或问问题及骂人,躯体非攻击行为以不恰当地处理物品或藏东西最为常见,令照顾者最苦恼的激越行为是躯体攻击行为。

1.2.2 影响因素

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认知功能逐渐下降,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受损,丧失了应对外界压力的能力,对外部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增加[13],从而导致病人产生焦虑、激越等症状。而激越行为进一步影响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19],又导致激越行为的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女性病人,徘徊、游荡、藏东西较为常见,男性病人更容易出现不恰当的处理物品、行为不当、言语侮辱等[19]。轻度痴呆病人容易出现言语激越行为,中、重度痴呆病人更易出现躯体攻击行为和非攻击行为[18]。加拿大学者Anor等[20]的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病人比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更容易出现激越行为。也有研究指出,混合型痴呆病人、重度痴呆病人更容易出现激越行为,且病人激越行为的发生频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9]。Snow等[21]也指出,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激越行为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魏志华等[19]的研究指出,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与其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有关。王志稳等[18]的研究也指出,痴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损害程度越重,躯体非攻击行为和躯体攻击行为发生频率越高。

2 激越行为的非药物治疗

2.1 玩偶疗法(doll therapy)

玩偶疗法是基于Bowlby的依恋理论,使用移情玩偶或拟人化的玩偶应用于痴呆病人,以减少病人的异常行为,减轻精神心理障碍,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22]。其干预机制可能是病人通过与玩偶的接触、互动,形成依恋关系,从而减少行为和心理症状。Bisiani等[23]指出,拟人化的玩偶娃娃应符合地域文化特征,具有类似人类皮肤的纹理和外观,平和、宁静的表情,眼睛紧闭,头发和睫毛栩栩如生,身体柔软而灵活,戴着布帽,脚穿短靴,穿着典型的婴儿服装。郑素芬等[24]的研究纳入80例痴呆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玩偶疗法,干预结束后,观察组简易智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激越行为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玩偶疗法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激越行为,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土耳其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9例中、重度痴呆病人,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玩偶疗法,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病人的激越和行为问题有效减少[7]。一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老年护理机构的个案研究显示,患有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在经过玩偶娃娃治疗后,焦虑和激越水平显著下降,交流沟通能力明显改善[23]。Moyle等[25]对澳大利亚昆士兰5所长期护理机构的35例痴呆病人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干预组的18例病人进行每周3次、每次30 min、为期3周的玩偶治疗,研究发现,玩偶娃娃并没有显著降低病人的激越行为,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间短有关。玩偶疗法成本较低,不仅可以改善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还能增加病人的互动表达,提高沟通能力,适合痴呆病人使用。

2.2 动物辅助疗法(animal-assisted therapy,AAT)

动物辅助疗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疗,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辅助人员或志愿者引入符合特定标准的动物(实体宠物或机器宠物),以促进人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26]。病人和动物在积极的社会互动中,促进催产素的释放,从而降低皮质醇水平,降低血压,减少病人的压力反应,改善病人的行为心理症状[27]。

2.2.1 实体宠物疗法

Richeson[28]的一项试点研究报道:在新英格兰2所提供治疗性娱乐的养老机构中,招募了15例伴有激越行为的痴呆病人,周一到周五14:30~15:30进行治疗犬辅助干预,共干预3周,随访3周。干预过程中,病人可以抚摸、喂养治疗犬,与其互动,回忆过去的宠物,与治疗师交谈。结果发现,宠物治疗可以减少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增加病人的社会互动,但随访时病人的激越行为又有所增加,这提示动物辅助治疗需要长期应用,改善病人的激越行为。Majic等[29]选取了德国柏林8所养老机构54例中、重度痴呆病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治疗犬辅助治疗,每周1次,每次45 min,持续10周,随访4周,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激越行为、抑郁症状随时间变化明显增加,干预组病人激越行为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有所减少,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这表明宠物疗法可以延缓激越行为的恶化进程。然而Olsen等[30]的研究指出,宠物疗法有效改善了28例痴呆病人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并没有改善病人的激越行为,这可能是与干预时间及频率未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有关。因此,动物辅助治疗对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最佳干预的频率和时间。根据病人的需求及喜好选择适宜的动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性的动物可能会产生抓伤、咬伤、过敏等问题危害病人,使用时应注意保证病人的安全。

2.2.2 宠物机器人

宠物机器人通过搭载的人工智能系统内部的多种传感器接收信号,有机器猫NeCoRo、机器海豹PARO、机器狗AIBO、机器泰迪熊CuDDler等[31]。Moyle等[32]在澳大利亚28所长期护理机构招募了415例认知障碍的痴呆病人,进行聚类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发现,机器海豹PARO组病人与机器海豹有更多的语言和眼神交流,在改善情绪状态和激越行为方面比常规护理更有效,与毛绒玩具组相比,两者就改善激越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鼓励病人参与方面,机器海豹PARO比毛绒玩具更有效。Jranson等[33]纳入挪威60例中、重度痴呆病人,干预组进行每周2次,每次30 min,为期12周的机器海豹PARO疗法,研究发现,干预组病人的激越行为和抑郁症状在干预后及结束后3个月均有所改善,这说明机器海豹PARO疗法对病人有长期影响。Libin等[34]的一项试点研究发现,机器猫NeCoRo和毛绒玩具猫治疗均减少了病人的激越行为。然而,新西兰的一项基于社区日托机构和家庭环境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机器海豹PARO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激越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Liang等[35]指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日常功能水平较高、痴呆早期阶段的病人更有利于从宠物机器辅助疗法中受益,且其治疗效果取决于个体使用者的需求与喜好。目前,宠物机器辅助干预的作用频率、持续时间尚不统一,且其价格昂贵,应用于我国痴呆病人效果未知,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究。

2.3 模拟家人在场疗法(simulated presence therapy,SPT)

模拟家人在场疗法是由Woods和Ashley基于Bowlby的依恋理论和Algase的痴呆需求代偿行为理论提出,将病人亲近家属或朋友的录音或录像,以及病人和家属互动交流、美好回忆场景的录音或录像制成音频或视频材料,提供给病人,对病人进行干预的一种方法[14]。痴呆病人仍保留远期记忆,在医院、养老院等机构中,因家属无法经常探望、陪伴病人,向其播放个性化、积极美好事件的视频及录音,可以引起病人对既往生活的回顾,激发积极情感;在病人发生精神行为症状时,向其播放家庭成员对其安抚的视频或录音,满足病人的情感需求,让病人获得安全感,抚慰病人,使病人放松。Lund等[36]指出,在家中进行模拟互动会话式视频干预,可以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增强病人自尊,提高交流能力,减少激越行为,家庭照顾者得到“喘息”的机会,减轻照顾负担。陈梦婷[6]纳入61例痴呆病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录像视频的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病人的激越行为明显改善,照顾者负担明显降低。Camberg等[37]纳入54例中、重度痴呆病人,采用拉丁方交叉设计,包括常规护理组、模拟家人在场疗法组(家庭成员制作的个体化录音磁带)和安慰剂组(中性语气阅读报纸的磁带),每种治疗于周一到周五进行,每天2次,持续17 d,研究发现,模拟家人在场疗法有效改善了病人的激越行为,增加了病人的幸福感。秦怡等[38]选取了164例住院痴呆病人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为期3周的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干预,研究结果发现,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可显著减少了病人的激越行为,并改善了病人的情绪状态。Garland等[39]的研究结果发现,模拟家人在场疗法可以显著减少病人的言语激越行为和躯体激越行为。Miller等[40]发现,模拟音频在场干预降低了病人激越行为的发生。实施模拟家人在场疗法时应尊重病人的意愿,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若病人不喜欢或激越行为加剧时,应立即停止音频或视频的播放。因病人近事遗忘,视频和音频可以重复播放,该疗法不受时间的限制,成本较低。

2.4 认可疗法(validation therapy,VT)

认可疗法由Naomi Feil基于艾瑞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并发展起来,指通过移情关注病人的语言或表达的情感内容,尽管那些内容与现实不符,但接受病人的情感,认可病人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新的见解[41],发现其未被满足的需求,并给予帮助,解决过去未解决的冲突与问题,从而减少病人的激越行为。Toseland等[42]将居住于4所养老院的88例痴呆病人随机分配到认可治疗组、社会接触组和常规护理组,认可治疗组进行每周4次,每次30 min,共计52周的小组会议;社会接触组遵循一份包含音乐、艺术、文学和写作、舞蹈/锻炼、游戏/知识问答、假期和活动计划、讨论8类,共54项活动的手册,在每次会议上进行一项活动。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组相比,认可疗法组明显减少了病人的躯体和言语攻击行为。Tondi等[43]纳入了50例痴呆病人,试验组27例接受个人(每周3次,每次20 min)和小组(每周45~50 min)认可疗法,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神经精神症状评分显著下降,其中,激越行为改善较为明显。

2.5 蒙台梭利疗法(Montessori therapy)

蒙台梭利疗法是由意大利医学博士、教育家Montessori基于促进孩子学习和独立的原则而开发的一套教学系统[44],后用于痴呆病人中,旨在帮助病人利用感官学习社交、认知技能。鼓励病人参加与现存能力相匹配的有意义的活动,包括一对一、小组或大组方式,自主选择教具,反复训练,不断强化,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45]。Chaudhry等[46]根据病人的需要、能力、兴趣,制定了符合巴基斯坦文化的蒙台梭利干预,并对12例中度认知障碍的痴呆病人进行每周2次,每次60 min,为期12周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后病人的言语攻击行为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uen等[47]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招募了我国香港长期护理之家的46例痴呆病人,在2周内接受每次45 min、共计6次的干预疗程,干预结束后,与社会活动组相比,蒙台梭利疗法组病人言语攻击、躯体非攻击和躯体攻击行为显著减少。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设计研究以我国台湾6所长期照护机构的133例痴呆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穴位按压和蒙台梭利疗法对减少病人激越行为的效果,干预后两组病人激越行为、躯体攻击行为和躯体非攻击行为均减少,但两者并没有减少言语激越行为[48],这可能是因为该研究纳入的男性病人比女性病人多2倍,而女性病人比男性病人更易表现出言语激越行为。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项随机交叉试验指出,蒙台梭利活动比对照组更能产生积极情感和建设性参与,且对那些英语不流利的病人在降低激越水平方面更有效[49]。

2.6 感官刺激疗法

2.6.1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

芳香疗法是利用芳香植物,如薄荷、玫瑰、柠檬、薰衣草等中的纯精油,通过蒸发吸入、皮肤按摩等方式,控制和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来调节躯体活动,以起到镇静的作用[50],帮助缓解健康问题,提高总体生活质量。植物精油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元递质来调节体内的血清素,以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和调节肌张力[51]。此疗法能舒缓病人的精神压力,减轻不良情绪,不良反应较少。

2.6.1.1 吸入性芳香疗法

Watson等[52]纳入悉尼养老机构39例伴有激越行为的痴呆病人和10例非痴呆病人,采用重复测量设计、交叉试验,比较薰衣草精油、柠檬香膏和安慰剂(葵花籽油)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薰衣草精油减少痴呆病人躯体非攻击性行为更有效。其机制可能是在吸入精油时,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影响离子通道,抑制了神经系统,从而减少肌肉痉挛,促进病人放松。一项交叉随机试验招募了70例痴呆病人,比较薰衣草精油和向日葵精油的治疗效果。在病人晚间休息时,将2个滴有精油的芳香扩散器分别放在枕头两侧。结果显示,病人在薰衣草精油治疗后,激越行为评分显著下降,言语性激越行为、躯体攻击行为、躯体非攻击行为均有所改善,而向日葵精油治疗前后激越行为评分基本无变化[53]。

2.6.1.2 香薰按摩

香薰按摩是将精油涂抹在躯体某些部位进行按摩,使人体吸收的一种方式。目前,香薰按摩在我国产科领域中应用广泛,如减轻产后疼痛、减少产后抑郁[54-56],在痴呆病人中的研究应用较少。香薰按摩可以增加细胞和组织的氧合,并释放内啡肽,促进舒适,减轻焦虑,从而促进身心放松[57]。Yang等[57]的研究指出,与吸入性芳香疗法相比,香薰按摩能更好地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并增加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从而降低病人激越行为的发生。土耳其的一项试点研究指出,手部按摩与吸入薰衣草精油相结合可以减少病人的激越行为,降低照顾者负担[58]。Ballard等[59]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于面部和手臂涂抹使用柠檬精油的痴呆病人激越行为得到有效改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186例痴呆病人,其结果显示,香薰按摩组和吸入性芳香疗法组病人的激越行为均有所改善,且前者改善更为明显[57]。Yang等[60]从我国台湾5所长期养老机构招募了56例痴呆病人,干预组27例进行每周1次、持续8周的香薰按摩,向心脏和近端淋巴结按摩,在颈部、肩部和手臂周围做圆周运动,结果发现,痴呆病人重复动作、言语攻击、不适当地抓人或物和吃或喝不适当的物品行为减少,而发出异常的声音和消极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可能是与个人或环境因素导致病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关。

2.6.2 强光疗法(bright light therapy,BLT)

有学者指出,激越行为的出现可能与病人缺乏充足的阳光照射、昼夜节律紊乱有关,通过对痴呆病人进行光照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昼夜节律,从而减少激越行为的出现[61]。Onega等[62]采用2×2混合模型重复测量设计,将60例痴呆病人随机分配到强光组(10 000 lux)和弱光组(250 lux),每天干预2次,每次30 min,每周干预5 d,持续8周,研究发现,暴露于强光治疗的病人激越行为得到明显改善。Ancoli-Israel等[63]针对92例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研究发现,强光治疗降低了病人言语和躯体激越行为,延迟了病人激越行为发生的节律。Burns等[64]在48例痴呆病人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实施强光(10 000 lux)治疗和标准荧光灯(100 lux)治疗,研究发现,2种治疗均改善了病人的激越行为和睡眠质量,并建议光照治疗在冬季使用,效果最佳。荷兰的一项涉及12所护理机构的189例痴呆病人的多中心、双盲、随机、2×2析因实验指出,光照和褪黑激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激越行为[65]。Lovell等[66]的研究显示,光照效果显著,但并不持久,病人每天处于2 500 lux光照处理的2 h期间,激越行为减少,而去除光照后,激越行为又有所增加。Lyketsos等[61]对15例痴呆病人的研究发现,强光治疗延长了病人的夜间睡眠时间,激越行为评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过小、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Barrick等[67]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可能是因为光照强度、每日暴露时间、试验持续时间和结果测量的差异。目前,对于强光治疗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的影响存在争议,干预剂量尚不一致,需要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其效果。

2.6.3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

音乐疗法分为主动式音乐治疗、被动式音乐治疗、个体治疗和团体治疗[68]。通过音乐刺激脑干网状结构,改善神经系统活动水平[69],使病人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改善不良情绪,舒缓压力,并通过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回忆过去,唤醒积极的情感,从而减少行为问题。唐俊等[70]的研究指出,个体化音乐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重度痴呆病人激越行为的发生频率。团体治疗允许病人之间相互交流,提升了病人的沟通能力,对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71]。一项Meta分析显示,每周提供1次个体音乐治疗和几次团体音乐治疗有利于减少老年痴呆病人的破坏性行为、焦虑和抑郁情绪[72]。潘习等[73]指出,对于伴有激越行为的老年痴呆病人来说,进行音乐治疗时,最好在安静、隐秘、舒适的场所,应选择音量较低的音乐,持续时间为30 min左右。李玉梅等[74]在22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中,采用被动式与主动式、个体与集体治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天2次,每周5 d,持续3个月的干预,结果显示,病人的激越行为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改善了病人的情绪、社交、沟通。Ray等[75]纳入132例中、重度痴呆病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音乐治疗组,音乐治疗组采用治疗性音乐、音调、歌唱、动作的干预方式,每周3次,为期2周,结果表明,音乐治疗有效减轻了病人的抑郁症状和激越行为,但是并没有减少徘徊行为。Cheung等[76]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12所养老机构的165例中度痴呆病人分为音乐运动组、音乐组、社会活动组,每周干预2次,持续6周,结果显示,3组病人激越行为都有所改善,其中,音乐运动组改善最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4 触觉疗法

2.6.4.1 按摩疗法(massage therapy)

Leng等[77]的一项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发现,按摩疗法在改善痴呆病人激越行为方面是最有效的,其原因可能是:在按摩治疗时,触觉刺激激发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催产素有助于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减少应激反应;按摩提供了治疗师与痴呆病人之间一种有意义的交流,从而减少了激越行为的发生率;按摩可以对躯体、心理产生舒适感,减轻对环境的不适。周晶等[78]纳入56例养老院轻、中度痴呆病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Synder的手部按摩方案,进行每天1次,每次20 min,为期14 d的手部按摩,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踱步和漫无目的游走、不适当的穿脱衣服、吐口水、咒骂等语言攻击条目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部按摩有效改善了躯体攻击行为,降低了整体激越行为的出现频率。金秋霞等[79]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按摩可有效改善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就按摩方式而言,手部、足部、头面部按摩对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均有改善作用。

2.6.4.2 穴位按压(acupressure)

穴位按压可以刺激穴位,增强经络上的能量或气的流动,通过改善躯体系统或脏腑的功能使病人放松[80],达到治疗效果。按压时,力道从最轻开始逐渐增加压力,直至达到最佳压力水平(出现酸、麻、胀、痛之感),保持2 min后,再逐渐降低压力[15]。Kwan等[81]使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基于专家共识,选择百会穴、印堂穴、神门穴、风池穴、内关穴进行按压,减少了病人的激越行为。其后的一项试点研究纳入24例痴呆病人,采用时间序列设计,取上述5个穴位,共设8个剂量(每日1次或2次,持续1~4周)组合,比较不同剂量的疗效,结果显示,对于改善痴呆病人激越行为和压力水平,最佳的干预剂量为每天2次,持续2周[80]。之后,该学者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119例痴呆病人,研究发现,穴位按压组病人的激越行为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82]。Bayram等[15]的研究发现,按压印堂穴、内关穴、合谷穴、太冲穴等穴位,周一到周五各1次,每次10 min,干预2周后,痴呆病人的言语攻击行为、躯体攻击行为、言语非攻击行为和躯体非攻击行为均有所减少。Yang等[83]对20例重度激越行为的病人实施穴位按压,取穴风池、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每天2次,每周2 d,共4周,经过2周的洗脱期,进行为期4周陪伴交谈15 min的对照处理,研究发现,穴位按压显著减少了病人的激越行为,并能持续较长时间。

2.6.5 多感官刺激疗法(multi-sensory stimulation,MSS)

通过高科技产品,如聚光灯、动感彩轮、光纤喷束等营造多感官刺激场景或通过感官花园,为病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促进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唤起奖励状态,改变消极的感觉体验,产生积极情绪,使病人放松,增加对环境的关注[84],从而减少精神行为症状,改善病人的异常行为和心理状态。一项Meta分析指出,多感官刺激可以减少并改善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85]。Ford Murphy等[86]的研究表明,参观感官花园有助于降低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水平。周淑玲等[87]选取了80例阿尔茨海默病住院病人,研究组进行多感官刺激疗法,通过高科技产品,营造瀑布、蔬菜果园、动物世界等主题场景,每周2次,每次40 min,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次2 h,每日2次,为期16周,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激越行为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Edwards等[88]的研究指出,治疗性花园使10例痴呆病人平均激越评分下降46.7%,激越行为明显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的压力水平。Berkheimer等[89]的试点研究招募了圣路易斯养老机构8例80~95岁的病人,先后进行每周3次,每次30 min,持续3周的多感官刺激和运动疗法,两者均减少了激越行为。这与Maseda等[90]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表明多感官刺激和运动疗法对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均有效果。

2.7 园艺治疗(horticultural therapy,HT)

园艺治疗分为参与性的园艺治疗(参与种植、施肥、修剪、除草和插花等)和观赏性的园艺治疗(参观花园、自然景观等)。园艺治疗可以调节病人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张力[91],降低心率和血压,提高脑电波振幅,减轻肌肉紧张[92],从而缓解压力,改善激越行为。Lu等[93]的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显示,使用园艺疗法可以减少痴呆病人的激越行为。Zhao等[94]的一项定量系统评价指出,参与性的园艺治疗对痴呆病人的认知、情绪、激越行为和社会互动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与观赏性园艺治疗相比,参与性园艺治疗,如种植、修剪、浇水、除草等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互动,植物也可以愉悦身心,缓解疲劳,减轻压力。Lee等[95]针对28例痴呆病人进行4周室内园艺治疗(栽培豆芽)的研究结果显示,室内园艺治疗改善了病人的激越行为。Connell等[96]的研究指出,参加室外园艺活动的痴呆病人言语激越行为显著减少。Luk等[97]招募了养老机构14例痴呆病人,试验组在户外花园进行每周2次,每次30 min,为期6周的园艺活动,结果表明,试验组病人激越行为量表总分和躯体非攻击性行为维度得分下降。

3 小结

老年痴呆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发展且不可逆,多数病人会出现激越行为,影响病人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威胁病人和他人的生命。非药物干预因其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较好,是目前推崇的方式,可有效改善病人激越行为的发生,减轻照顾者负担。玩偶疗法、动物辅助疗法、模拟家人在场疗法、认可疗法、蒙台梭利疗法、感官刺激疗法、园艺治疗等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未来需根据痴呆病人的特点及需求,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伴有激越行为病人的非药物干预方案,以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躯体疗法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