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背景下国潮对袜品设计的影响

2022-11-21汪永奇

纺织报告 2022年8期
关键词:国潮纹样民俗文化

张 颖,汪永奇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绍兴 311800)

1 文化自信背景下国潮的发展

国潮是“国”与“潮”的相加,“国”的指向很明确,即中国,意指中国文化的复兴,包括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国潮广义上泛指某种消费概念,即国货群体和带有中国特色产品的走红[1]。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抱有坚定的信心,而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守护华夏民族的魂与根,才是我国屹立于世界的基石。

国潮在发展初始阶段是指设计师或潮流人士创立的个人潮流品牌,在当时国潮只是受众仅限于年轻人的小众文化。国人消费经过生存层面向品质消费阶段的转化,消费类型和需求也转变为享受型,进而转向对产品质量、外观等个性化的更高层需求。2018年被称为国潮元年,这一年起,国潮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李宁”凭“悟道”系列登上纽约时装周的秀台,国潮和时尚相互兼容改变了外界的认知,此后,CLOT、太平鸟也相继在国际秀场上展现风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这正是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

2 国潮袜品的设计思路与设计表现

2.1 国潮袜品的设计思路

袜品和衣物的正确组合穿搭可以改善、提高一个人的品位。目前,袜品已经从只要求实用性、舒适性转变为追求个性和时尚,审美的多变使人们不仅对袜子的实用性提出了要求,对时尚化、个性化方面也提出了较多要求。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传统文化,可以从传统纹样的造型设计、独特的色彩搭配以及多样的服饰文化中挖掘丰富的内涵[2]。国潮的设计思路不再是一味地追随西方的潮流文化,更多设计师把视线转向我国的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结合,包括神话故事、文学作品、自然景观、传统服饰、传统色彩。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潮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灵感来源。目前,袜品国潮设计更专注于原创设计,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可表达当代中国消费者态度的袜品。

2.2 国潮袜品的设计表现

2.2.1 图案纹样设计

中国传统纹样往往都蕴含美好、吉祥的寓意,因此,在袜品设计中使用具有深刻内涵的传统图案是向往美好生活的表达方式,并且可以使传统纹样图案重新进入公众视野。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美学的具体显化,中国美学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传统纹样的题材、形式、格律。中国传统纹样造型比较美观,具有丰富、美好的寓意。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纹样,更容易让人们产生认同感,与品牌理念产生共鸣[3]。在众多纹样中,最为常见的传统纹样有龙蟒纹、凤纹、祥云纹、火焰纹、花卉纹等,袜品设计的图案纹样除了源于传统服饰,还源于各种器皿器物,如彩陶上的漩涡纹,陶瓷器上的云雷纹、团花纹、缠枝纹、莲瓣纹以青铜器上的回纹等。在借鉴过程中,设计师要注意尊重纹样原有的造型形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现代流行元素进行二次创造。在袜品设计中选择纹样,一般会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再添加复古色调,使这一系列的袜品给人一种复古、民族的时尚感。此外,还有将传统神物纹样和祥云纹样结合创作出来的符合当代潮流的图案或纹样。

2.2.2 色彩设计

色彩一直是艺术和设计的一个关键元素,在袜品设计中也不例外。时尚界有一个“七秒法则”,即人们通常在7 s内决定购买哪种产品,而颜色则影响了60%~70%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因此,色彩是袜品设计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色彩能够唤起人们潜意识里的联想,并将每种颜色与生活中的各种经历联系起来,如红色是最能代表中国的颜色,是国潮袜品设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颜色。红色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的历史印记,具有独属于东方的古典气质,书写着中华文化历程。红色更是代表着红红火火,象征着平安、喜庆、吉祥。在袜品色彩设计中,中国红常与黑色、金色、白色搭配。再如月白、黛蓝、穹灰、品红、绯红、胭脂、绛紫等中国传统色彩,每个颜色都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沉淀[3]。因此,在国潮袜品设计中以中国传统色彩作为主色调,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2.2.3 中国民俗文化提取元素设计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文化,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笔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是国潮袜品设计中用之不竭的一座“富矿”。

节气、生肖等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经常被用在国潮袜品设计中。尤其是中国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是受众最广泛的民俗文化之一,其寓意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方面,代表了美好的祝愿。因此,在袜品设计与中国民俗文化碰撞时,被使用最多的就是十二生肖。“踩小人”也是在民间流传颇广的民俗之一,其在袜品设计中的应用通常是在袜子底部绣上“小人”的卡通形象,代表通过“踩小人”去除晦气。

2.2.4 汉字元素的运用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最为灿烂的瑰宝之一,在国潮萌芽前期,是国潮设计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元素,但大多呈现为简单的汉字刺绣,没有进行过多的二次创作。之后随着国潮设计的发展,在袜品设计中,汉字的运用不再满足于直接简单地打上“中国”二字,而是更多地拓展到各种热门短语、诗句和寓意祝福的词语,如吉祥、如意、招财、幸福、进宝、开运等。除现代汉字外,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现代汉字的前身也多运用于袜品设计中,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形态优美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装饰。

此外,还可对文字进行拆分、重组设计,使文字拥有另一层意义,这也是汉字元素在袜品设计中的另一种运用方法。如将“善”“恶”两字拆分合并,一半善、一半恶,以汉字创新的方式表达当代年轻人的处事态度。还有一些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字组成的生僻字,如“孬”“兲”“嫑”“巭”等。虽然它们本身都有各自的读音和意义,但是在当下的网络文化中,年轻人会使用它们的象形之意,如“孬”用作“不好”,原本是网络中兴起的一种网络用语,但是也延伸到了袜品设计中,甚至还有设计师专门进行汉字再造。

2.2.5 传统工艺的运用

中国传统工艺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以及完整工艺流程,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其中,印染类以蓝印花布印染、蜡染、扎染、夹缬染色、香云纱染整工艺等最为常见,结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且扎染袜子已成为潮流人士所喜爱的时尚单品。刺绣工艺也是袜品装饰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工艺,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领头,其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刺绣可以将图案花纹等绣在袜子上,立体的触感是印刷工艺所不能实现的。在技术支持下,利用传统工艺对袜品进行二次创作,是袜品设计的新创造,也是传统工艺再现的机会。

3 文化自信背景下国潮袜品的设计意义

国潮之所以被大力报道和支持,除了品牌方的努力,背后更大的依托是国家对“中国品牌”的支持。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国潮袜品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搭建过去与现代的桥梁,开发出多元化的时尚袜品,激励了各品牌对袜品设计的创造革新,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复制和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向消费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力量。国潮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自信,但是国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潮袜品设计的革新也需要整个产业的推动和挖掘。中国元素在袜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国潮纹样民俗文化
全方位破解“国潮”的流行密码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Flying Forward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Turning the Tide
拯救“濒危”花纹
惊艳到世界的国潮之光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