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老人控糖经

2022-11-21张作光

养生月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老父亲大儿子老人家

◎张作光

2021 年11 月26 日,我从烟台市福山区看望老领导返程时,在莱阳火车站,上来两位乘客坐在了我的对面。我这个好闲聊的人,见对面坐上了乘客,不由自主地问一位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几岁的老人:“老哥,您到哪里下车?”

这位老人哈哈笑着说:“老弟,我到淄博看我重重孙子去。”我听后特别好奇地问:“老哥哥,我看您最多也就是80 多岁,没想到都有重重孙子了。”老人哈哈笑着说:“你看坐在我右边的是我的孙子,他刚满60 岁,退休后恰逢她儿媳妇给他生了个胖孙子,也就是我的重重孙子,他便忙着高兴地来莱阳叫我,好让我看看我的重重孙子。”

我听后忙站起来说:“老人家,您孙子都60 岁了,您儿子也得80 岁了吧,那您今年得……?”老人哈哈笑着说:“我儿子今年81 岁了,我比我儿子大22 岁,到今年的12 月9 日,我就103 岁了。”我听后很不好意思地说:“老人家,都怨我刚才眼太拙,也是您老人家长得太显年轻了,我才把103 岁的您,看成了80 多岁,我今年才74 岁,比您儿子还小7 岁,我得改口称您叔了。叔,您老人家都103 岁了,身体还这么好,这么显年轻,一定没有什么大病吧?”

老人家哈哈笑着说:“我这个年纪,要说没病那是假的,只不过我60 岁查出糖尿病后,43年来,我一直想法设法与它和平共处,虽然没有彻底战胜根治它,但却能与它相安无事,让我带病也长寿,晚年能生活自理,基本不用人伺侯。”

听老人这么一说,我打内心欢喜,忙从包里掏出随身带的记录本和笔来,笑着央求道:“叔,我见过的糖尿病人多了,听过的控糖经验也不少,但从来没见过患糖尿病都43 年的103 岁老人,身体保养得还这么好,从莱阳到淄博还早着哩,请您老人家一定跟我说说您的‘抗糖’经验,我好向更多的‘糖人’介绍推广,让越来越多的‘糖人’都像您那样,学会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带病长寿,过上幸福、开心的晚年,这样不但自己不遭罪,儿女孙辈不受累,还能省下医药费。”老人听了我的话,慢慢悠悠地给我介绍起他“抗糖”的经验来。

一是家人不惹他生气。老人60 岁查出糖尿病后,他的大儿子把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叫到一起,通报了老父亲被查出糖尿病的事后,语重心长地说:“咱母亲去世得早,咱父亲既当爹又当妈把咱兄弟5 人拉扯大,如今咱都成了家,现在算起来咱有6 个家庭,以后在生活中咱们各自家中或家与家之间出现矛盾、出现摩擦,尽最大努力不让父亲察觉,各自想办法尽快解决,时间长了,父亲看到全家人相处得还像没分家一样,团结友爱,那心情一定很舒畅。有些时候老父亲也可能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我们谁听到、见到,不能急,不能与老父亲争论,尽量心平气和笑着去解决。我说的这些话,请大家商量、讨论,如没有意见,可要认真去执行。”他大儿子说完后,兄妹5 人,加上各自的配偶共10人,经过认真讨论,认为大哥说得对,都表态认真执行和对待。43 年来,不但儿女,连孙辈、重孙们都能这样做。

二是不让老人孤独。老人的5 个儿女虽然不在一起居住,有的在莱阳,有的在淄博,有的在聊城,但他们每年12 月9 日老人生日时,都要聚在一起为老人过寿。同时,还商量着想帮老人找个老伴,可老人死活不同意,才最终放弃。但为了让老人不孤独,他们跟老人商量,除和老人住得比较近的大儿子、大女儿家,老人乐意到谁家住都行,两家都有老人的房间。要是老人想到二儿子、三儿子或小女儿家,只要提出来,各家准派人护送到位,三家也都单设了老父亲的房间。老人自己住的地方早安上了电话和各种设备,大儿子和大女儿家里每天都派人轮流到老人家里帮助干些打扫卫生等方面的活;同时,还给老人订了报纸、杂志。

三是定期检查身体。老人查出糖尿病后,儿女们每半年轮流陪他到医院检查身体。为了更方便地监测血糖,大女儿不但为老父亲买了血糖仪,还手把手地教会了老人测血糖。老人基本每周的一、三、五都要测三次血糖,分别是早起的空腹血糖、早饭后2 小时、午饭后3 小时,并做好记录,以便随时总结、发现问题,好到医院请专家调理。

四是陪同锻炼身体。老人大儿子询问医生得知“快走是抗高血糖的有效运动”后,他就跟自己的二儿子,也就是老人的二孙子(大孙子去淄博安家了)一块陪老人练快走。为了让老人爱上快步走,他笑着告诉老人:“爹,糖尿病人‘抗糖’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快步走是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宜的运动方式,具有简单、方便、因地制宜、随时可行的特点,这种运动方式几乎不用花钱,而且健身效果明显。好天咱就在公园、树林边快走,孬天咱就在家里快走。如果我和您二孙子有时间,我俩就陪您快步走,如果真有事,起码有一个人陪您,准保让您老人家开心又安全。有经验介绍,快步走是一种有氧运动和全身运动,不仅可以锻炼下肢的协调性,同时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吸氧能力,使心脏加快跳动,促进血液循环与经脉的畅通和机体的新陈代谢。”

大儿子的一番话,让不太爱动的老人看到了儿子的真实孝心,看到了与糖尿病和平共处的希望。为了让老人爱上快走,走得更舒服,大儿子还买来了两双运动鞋。第二天一大早,老人就在大儿子和二孙子的陪伴下,练开了快走,走了大致一个多月,老人不但爱上了快步走,有时大儿子和二孙子晚了一会儿就打电话催。

慢慢地,老人还总结出快步走的6 方面的体会:①快步走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减少忧虑情绪,有助于振作精神,保持心态平衡。②有助于减肥和调节血糖。老人原先肚子较大,血脂紊乱,坚持快步走了3 个月,肚子小多了,体重减轻了3.8 公斤,血脂也有所改善。③睡眠质量提高了。老人刚查出糖尿病时,经常失眠,有时躺到床上翻来覆去凌晨睡不着,有时睡着了,睡到夜里两点多就再也睡不着了,枕边放葱、放姜、放水果或数数也不见效。练练快步走,躺到床上很快就入睡,醒来解了小便,很快又入睡。④快步走的速度要快慢结合,60~80 岁的人,步行速度每秒2~3 步为宜,80 岁以上的老人,步行速度可以放慢些,要以自身的承受能力和舒适感而随时调解快慢节奏。⑤快步走6000 步就能达到健身效果。60~80 岁每天快步走6000步就可以,用时50~60 分钟,80岁以上每天快步走5000 步就可以,用时45~50 分钟。因为我早饭后快走50 分钟左右,晚饭后快走半个小时,所以空腹血糖一般没超过6 毫摩尔每升,餐后2 小时血糖一般没超过7.5 毫摩尔每升;每3 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一般都在5.5%~6.5%。⑥快步走要安全第一,选择车流稀少的地段,最好在公园或广场。恶劣天气(大雨、大雾或大雪天、大风天)都要停止,改为室内快走,室内快走注意别碰着、刮着、绊着。

五是注意日常饮食。通过读报、读杂志和儿女孙辈们的帮助关心,老人基本做到了每天少食多餐,两天吃一次淡水鱼,两天喝一次猪血汤,杂粮肉蛋天天有,并经常吃西红柿、苦瓜、洋葱等时令蔬菜,还隔天吃回木耳或香菇、平菇、鸡腿菇,这样不仅有效控制血糖,儿孙辈也学会了做、吃营养餐,都沾光有了好习惯、好身体。

六是时刻听医生的。老人患糖尿病43 年,之所以身体较好,显年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听医生的,医生叫怎么办,就怎么办。不信、不听、不传小道消息,更不信不传那些能彻底治好糖尿病的“神医”“神药”。也不随心所欲,而是以健康为中心,有效安排吃喝穿住行,才获得了一个较好的、长寿的身体。

猜你喜欢

老父亲大儿子老人家
小号
铭记于心的残缺
老父亲的优势
掰断筷子
掰断筷子
我想去看望上帝
穿靴子的猫
老父亲
味道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