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流千古北固山

2022-11-21潘春华

养生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孙权镇江江山

潘春华

北固山位于古城镇江(古称京口)北侧扬子江滨,2004 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北固山古有“此山镇京口,回出沧海湄”之说,山高58米,与合称为“三山”的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远望山岭逶迤突兀,宛如一条昂首翘尾拱背的巨龙雄踞江滨。因北固山山势险固,悬水峻壁,江山相雄,风景壮美,因此得名北固山。

相传,三国时刘备在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江天开阔,气势雄伟,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登上北固山,被眼前壮丽的江山景色感染,兴致勃勃地挥毫题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故北固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北固山分前、中、后三峰,后峰为其主峰。在三峰之间有一条长约100 米的山脊相连,名曰龙埂,又称甘露岭。古时岭下一片汪洋,江水浩荡,人们将其与天台山上的石梁相媲美,号称“天下三险”之一。

前峰,又称鼓楼岗。三国时,孙权迁都镇江,曾建宫殿于此,后人将此宫殿改为周瑜帅府。孙权筑于北固山东南山麓的铁瓮城,其势“控楚负吴,襟山带江”,雄伟险要,至今遗址尚存。中峰,又名百果山,山麓内有北固山房、东吴大将军太史慈之墓和已湮没的宋代杰出词人柳永之墓。

中峰西面山下的凤凰池内留有两座试剑石,相传是东吴西蜀联姻时,孙权与刘备为争夺江山试剑所劈。

后峰则是北固山最北的山峰,又称北峰、别岭,是北固山的最高峰。这里既是风景绝佳之处,又是名胜古迹集中之地,有巍峨高耸的铁塔,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闻名遐迩的甘露寺,新奇美妙的名胜古迹,加上悬崖千仞,惊涛拍岸的雄姿奇景,组成了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从北固山中峰的蜿蜒山路拾级而上,沿龙埂向北缓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清晖亭旁的卫公铁塔。该塔一、二层是宋代铸造,上两层系明代铸造,后又进行多次修缮。巨大的铸铁莲花座上铸有优美的云水纹和龙戏珠纹,每层都铸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姿态生动优美。

第二层铁塔东南两面铸有“国界安宁”北魏体字,东北两面排列着九行题名。铁塔是北固山标志性建筑,其精湛的铸造技术令人惊叹。

从清晖亭一路上行不久,便远远地看到了“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和“南徐净城”题额。一块长方形条石上的“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字迹雄秀,横嵌在甘露寺墙壁上。传说梁武帝游历北固山时挥毫写下的“天下第一江山”石刻遗失后,宋代著名书画家吴琚把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由镇江府程康庄临摹勒石,嵌于廊壁之上。在“天下第一江山”廊壁对面的券门两侧还刻有一副篆体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此联出于清末镇江著名书画家苏涧宽之手。

走近位于北固山主峰之巅的甘露寺,抬眼间,只见寺宇楼阁装扮得十分华丽,寺内香火缭绕,磬声不绝,传为刘备招亲相亲之所,张飞题写的匾额古朴苍劲。据史料记载,古代甘露寺规模宏大,宋代有僧侣500 多人,明清全盛时期,寺宇、殿堂、僧屋计有200 余间,康熙、乾隆二帝在此建有行宫,题有御碑。其建筑特点采用“以寺镇山”手法,形成了“寺冠山”特色。可惜由于战火,200 余间主要建筑皆化为灰烬。如今的甘露寺是新中国建立后几经修复的,基本上恢复了“寺冠山”的胜境特色。

规模不大的古刹游人如织,大都是来甘露寺寻幽探古,追寻三国人物古事的。据导游介绍,刘备甘露寺招亲的故事是根据《三国志》上记载的“建安十四年(209 年),刘备牧荆州,婚吴如京”经艺术加工而成的。东吴孙权本来与西蜀刘备结盟,共御强敌曹操。但是吴蜀两国都想夺取鄂西长江边的重镇荆州。于是,孙权和部将周瑜定下了美人计,即借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之名佯邀刘备到京口招亲,意欲就此扣留刘备,逼他交出荆州。孙权的美人计被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促使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到甘露寺相亲。吴国太见到刘备虽已年近五十,但“两耳垂户,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居然极为满意,于是孙刘联姻的事便弄假成真。从此,刘备“甘露寺招亲”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情动天下。

出甘露寺往北,一座画梁飞檐的楼阁北临大江,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多景楼,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中下游“三大名楼”。“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悬挂在底层门楼上,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相传吴国太曾于此楼相婿,因此人称相婿楼。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称梳妆楼。

登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真有凌空飞翔之感。东望滔滔长江,一泻千里,青翠玲珑的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缥缈;西瞰千峰万岭,山峦重叠,与碧空融为一体,不远处的金山显得清丽秀美;隔江相望,江北的扬州文峰塔,平山堂隐约可见。

多景楼因孙刘联姻而成名,因风景秀丽而留名,无数文人墨客会集于此,一面饮酒,一面赏景,一面听曲,一面赋诗,写下了不少壮丽诗篇。翻检《全宋诗》及部分诗人别集,两宋共有51 位诗人题咏多景楼。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十多次来到镇江,几乎每次都登临北固山多景楼,有诗作证:“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南宋诗人陆游也曾写下“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短短十一个字,把多景楼的景色、所处位置描绘得淋漓尽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对多景楼也是情有独钟:“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此诗描绘多景楼的景色可谓是入木三分。

多景楼西侧,有一状如伏羊的石羊,大小与真羊差不多,没有角,石羊的左侧腹部刻有“狠石”二字,这就是传说中的狠石。相传,孙权曾坐其上与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了赤壁大战火攻曹营之计。不远处便是盛名远播的北固楼,该楼在国内历史名楼中仅比黄鹤楼晚一百多年,位居第二。但在长江下游的江东地区,它却是沿江所建最早的一座楼,堪称“江东第一楼”,可与东吴第一城铁瓮城媲美,是北固山风景最佳之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镇江任知府期间,多次登临北固楼,面对浩瀚长江,抚今追昔,指点江山,抒发爱国情怀,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永遇乐》和《南乡子》两首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首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瑰丽夺目的珍品,堪称爱国主义文学双璧,使得镇江的北固山、北固楼名扬天下。

北固楼东侧,临江石壁之巅,有一座石柱方亭,古称江山第一亭——北固亭。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最高点,上有蓝天,又名凌云亭、摩天亭,而最令人神思的还是与三国故事有关的名字——祭江亭。

据传,三国时吴蜀联姻,孙夫人随刘备去荆州后,又被孙权骗归强留江东。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中刘备兵败,孙夫人听传刘备病死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祭江亭石柱上刻有楹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亭内设有石桌、石凳,亭下石壁悬江,登亭放眼,四周水色山光尽收眼底。

北固山,不仅是三国东吴之地,还是一座风流千古的文化名山,历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仕宦达官在此吟诗作赋,可谓是风流千古北固山。

猜你喜欢

孙权镇江江山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如诗如画的江山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任用拆台的人
七擒孟获
任用拆台的人
千里江山图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