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策略创新

2022-11-21崔学强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络化思政基层

崔学强

(沧州开放大学, 河北 沧州 061001)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是时代教育的必备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代潮流,勇担育人重任。与普通高校相比,基层电大教育对象多为在职成年人,教学手段以在线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体现出远程化特征,这些要素导致电大教学内容以专业教育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不足,难以从根本上涵养电大学生的价值观。而在新媒体视野下,依托海量资料库、网络即时性、双向互动性等优势,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拥有了丰富的内容和便捷的渠道,这对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有效解决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

一、新媒体视野下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一方面,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新载体、新内容,有效拓展了思政教育与外界的互动范围,实现了教学空间领域的延展;另一方面,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优势,能够将外界资源加以整合,实现思政教学内容的迭新和重构,从而拓展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说,新媒体的繁荣发展,让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更多元、更立体、更高效,这对探索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学新模式产生了重要意义。

1.依托海量资料库拓展了基层电大思政教学空间领域

新媒体是指以移动手机、互联网为代表,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数字信息、移动终端等渠道为受众提供资源信息的媒介形式。作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第五媒体”,新媒体具有海量性和共享性,依托数字化、超文本、社群性等特点,学习者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从而成为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1]对于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学而言,依托QQ、微博、微信、微党课、微电影、手机报、微典型等方式可以获取海量资料,师生可以从中选择与教学主题相匹配的新闻时事、文本视频信息,从而获得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让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确保思政网络教学提质增效。

2.借助网络即时性强化了基层电大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超强传播力,信息的巨大包容性与传播的高效便捷性,与基层电大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及固定性产生了强烈对比。因此,将新媒体手段运用到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中,能够及时对电大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让学生及时获取新闻要点,了解时事政治,从而实现所学理论知识与外界新闻内容的有机碰撞,这对延伸电大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裨益。与此同时,师生可以借助手机客户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新知、共享交流,让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迈向新的台阶。

3.凭借双向互动性构筑了基层电大思政教育交流平台

新媒体凭借双向互动性优势,能够为基层电大思政教育工作营造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升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2]一方面,在虚拟化的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真实地表达自身观点,与教师展开平等对话,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对之进行点对点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消弭了传统“师主生客”的错位关系,跨越了师生思政交流的现存障碍;另一方面,在开展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微信、BBS、邮件等方式进行多方位交流,随时可基于自身学习需求进行信息反馈,从而强化了师生、生生的互动性,让整个思想政治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多元化、人性化、趣味化。

二、新媒体视野下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视野下,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学必然会朝着网络化方向迈进。目前已经有不少基层电大尝试依托网络手段展开思政教学,但是由于缺少经验、网络化教学体系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教学效果并不乐观。

1.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整体设计缺失

目前不少学校对于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认知不足,将其简单等同于传统思政教材与网络手段的叠加,这种观念上的错位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学实效性。与此同时,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团队建设不足,缺乏精通信息技术并借此开展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此外,由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缺失,导致电大思政网络教学活动缺乏有利条件。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效果,不利于切实提升电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

2.缺乏优质高效的电大思政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网络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何依托新媒体优势进行优质教学资源获取,从根本上决定了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效果。从目前看,诸多基层电大在开展思政网络化教学过程中,优质资源获取不足且不成体系,难以让电大学生收获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认同感,他们鲜少可以依托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最新时政热点的获取,因而无法为思政网络课堂建设提供支持。

3.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载体建设不力

目前基层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基本囿于课内教材本身,在网络平台建设上也较多体现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缺乏时政热点、最新资讯等内容的融入,导致教学缺乏灵活性。同时,基层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相对封闭,缺乏社会外联力量的融入,导致学生所学理论知识难以“落地生根”。此外,慕课、微课堂等新型网络实践平台运用度不足,学生难以自主进行线上知识获取、互动交流,不利于提升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效果。

4.网络手段在教学评价中的介入不足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思政教学精准性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目前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评价标准不成熟,大数据技术渗透性不够,加之对学生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情况等指标获取不足,不利于科学化的电大思政网络化教学评价模型建设,这就很难起到评价服务教学改进的效应。

三、新媒体视野下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策略创新

新媒体视野下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创新要想取得实效,必须针对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强化教育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创新网络载体、优化考核方式,从而推动基层电大思政教学提质增效。

1.强化教育理念,做好电大网络思政教学顶层设计

为了最大化延伸新媒体视野下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效果,必须强化教育理念,全面做好电大网络思政教学顶层设计。

(1)立足实际提升基层电大思政网络育人理念。基层电大工作者应立足实际,建立面向学生需求的思政教育理念,促使新媒体技术与电大思政工作紧密结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树立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育人思想,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正向价值观,确保电大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锤炼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

(2)全员合力打造专业电大思政网络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专业辅导员引导及监管作用,帮助电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断进步,切实增强政治觉悟,提升思想水平。为此要建设科学化的专业辅导员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专业辅导员的考核力度,提升其政治素养、思想水平、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辅导员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电大学生端正态度、锐意进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开创思政网络育人新格局。遵循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积极成立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制定科学化的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活动计划,形成思政网络长效机制。从学生群体中选拔优秀代表,与学校思政工作者形成合力,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同时,电大思想政治工作也应与学校科研、管理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完善的竞争、激励、保障、反馈机制等,为思政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以便最大化释放电大思政网络工作活力。

(4)营造积极健康监督有力的网络思政文化氛围。校园网络文化是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为此要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环境监管机制,定期结合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沟通,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多样化的网络知识竞赛、网络知识辩论赛、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等,从而营造健康的网络校园环境,为电大思政网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创造基本条件。

2.整合教学资源,推进电大思政优质网络课程建设

在新媒体背景下,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教学需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打造多形式、优质化的网络课程。

(1)立足电大学生实际,开展三位一体的思政网络金课。应重点响应电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需求,广泛开展系统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等三位一体教学,让思政网络教学课堂“活起来”。[3]在课堂上,教师应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通过开展课题报告、线上案例分析、线上讨论等方式,盘活课堂教学资源,达到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学习效果。

(2)构建电大思政线上精品课。学校应与优秀技术团队展开合作,对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高度整合,浓缩成“五分钟”系列精品课,用“大片”既视感来获得师生关注和认同,以供学生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真正让思想政治学习内容动态化地融入线上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学生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真正达到入心入脑、润物无声的效果。

(3)构建富有鲜明特色的电大网络思政课程体系,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之上,还应结合电大学生需求,增加“校领导讲思政课”“党史”“心理健康教育”等线上微课程,让思政教学资源更加立体化、丰富化,从而最大化发挥新媒体在电大网络思政教学实践中的助推力。

3.创新网络载体,构建内外一体、纵横联动教育体系

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教学应广泛依托网络载体,构建内外一体、纵横联动的教育体系,确保电大思想政治网络教学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1)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电大思政网络教学模式。一方面,应积极向课内延伸,做好思想政治网络平台建设,准确把握电大学生的特点,在平台开辟时政新闻、视频资料、新闻资讯、精彩片段、先进人物等板块,借助富有正能量的互动平台,有效创新资源呈现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还应发挥外联力量,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比如与省市级创业办、社区等展开合作,开展线上就业创业培训活动,真正让电大学生从中受益。

(2)构建深层次+浅层次相融合的载体搭建方式。在深层次方面,应重点依托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深度开展理论教育活动,提升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之系统化地掌握思政理论知识。在浅层次方面,则应重视网络载体搭建,借助微信、学校官网、抖音、微视等平台进行思想政治网络学习,依托喜闻乐见的内容来丰富视野,从根本上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发挥慕课等新型平台的思政网络教学优势。在慕课网络平台上,应为电大思政教师、教育管理者、电大学生等分别设置教学空间板块、教务空间板块、学习空间板块,从而实现对思想政治网络教学的多维度管理。在教学空间、应设置公告、我的课程、课程管理、信息查询、教研活动等子系统;在教务空间板块,要对用户管理、课程管理、过程安排、考试管理、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度关注;在学习空间板块,则要分设我的课程、导修导读、信息查询、课程学生等内容,以此来为电大学生创造充分的学习机会。

4.优化考核方式,构筑电大“网络+思政考核”新模式

在新媒体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迭起,为基层电大思政网络教学评价奠定了基础,为此应优化考核方式,构筑电大“网络+思政考核”新模式。第一,明确立德树人的电大思政网络考核标准。构建评价指标合理、符合电大学生定位特点的考核标准,确保思政网络评价能够与思政教育目标相契合,从而真正达到“评价为教学服务”的目的。第二,优化评价指标,构建电大思政大数据评价模型。以智慧校园信息系统为渠道进行大数据挖掘,构建囊括电大学生个体情况和整体情况、思政网络教学各要素在内的指标模型,从而对电大思政网络教学进行多维度、精准化的评价。第三,借力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电大思政网络教学评价。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理论,构建动态循环、开放有效的数据评价系统,借此来对整个电大思政网络教学全过程进行追踪和评价,从而推动网络思政大数据评价系统不断走向科学化、全面化。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内容、新技术、新手段,有效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通过聚焦优势、整合资源,能够拓展基层电大思政教学空间领域、强化基层电大思政教育实效性、构筑基层电大思政教育交流平台。本文从电大网络思政教学顶层设计、优质网络课程建设、内外一体纵横联动教育体系、“网络+思政考核”新模式四大维度探讨了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网络化教学策略,借此推动基层电大思想政治与网络技术高度融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共创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网络化思政基层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车辆架、大修的管理研究
地铁网络化运营乘客信息需求阐述
基层在线
思政课“需求侧”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