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实施网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初探
——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2022-11-21邓卓卓

教师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思政中职

邓卓卓

(九江市卫生学校,江西九江 332005)

与普通高校教育模式相比,中职教育体系具有特殊性,中职教育更重视对学生职业理论、道德情操及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特征明显。[1]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能力和对职业选择的观点等,都会影响其个人发展。目前,中职德育的最终目标在于端正学生对专业学科的学习态度、明确学生求职方向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自主选择理想职业,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制订与个人发展相符的职业规划。[2]

一、思政课网络教学的特点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对象为学生,利用网络设置互动平台,能实现学生的角色转换,如由消极面对到自主参与、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选择者,并且可以在互动平台与老师、其他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在思政课网络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能独立观察社会,从而形成知识体系与经验感受;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互动,他们的思想在交锋、能力在提升、观点在碰撞,有助于提升其学习兴趣,促使其个人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最终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职思政课网络教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职业性不再是中职教学的重点,这种教育模式既权衡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尊重其个性发展,能使教学工作回归学生的学习本真,使学生在所学、所想中展现自我价值。通过教学网络平台,教师能对不同性别、年龄和专业的学生,以视频、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发布学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及专业进行选择,如此一来,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展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教学载体具有可选择性与丰富性,既能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又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建构新知识。

(三)彰显师生和谐共生

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全面的教学信息,还能为学生创建交互的学习环境。学生能随时登录网站,通过向教师在线提问,了解自己参与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并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对话互动。[3]这种双向交流是平等的,具有有效、平等和民主等特点,能逐渐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主体地位,发展其批判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师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交流互动,不仅能使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不良体验、感受得到改善,还能促进师生和谐共处,最终使双方的知识、能力得到增长,实现共享及共生。

(四)提高实践教学成效

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表现在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交互学习平台等方面,能大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在交互平台上,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选择教学项目,并通过平台与教师交流、对话。在互动中,师生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4]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愿景是践行、拓展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增强其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项目,不仅能使教学的内在价值得到体现,还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终实现个人发展。此外,网络教学具有资源整合能力,能优化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二、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一)多场景加强教学互动

网络教学的信息输出形式十分丰富,通过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形式能促进信息流通,这对建设教学场景十分有利。[5]如教师在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知识时,可通过网络平台播放一些人们在景区乱涂乱画的图片,使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从而了解价值观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并且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从而立足网络平台,通过多场景改善自身的思想观念,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多途径整合教学资源

人们了解信息的媒介不外乎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及网络等,而接收资讯的设备则主要为平板电脑、手机等,这种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改变了以往人们取用资源的行为习惯。[6]中职教师应立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网络教学中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这不仅能使数字资源得到整合,还能使育人方法更加多样,从而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学会将理论知识与最新资讯进行有效联系,最终减轻教师的压力,育人的有效性可得以提升。

(三)多思路打造混合式课堂

混合式课堂是指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前提下组织的数字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和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打造高效课堂。网络教学有利于混合式思政课堂的建立与发展,能帮助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提升教学效率,并且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思政知识。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学思政课程,增强文化素养,弥补传统中职思政教学的弊端,使混合式课堂的教学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三、思政课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情感,无法获得情感共鸣

情感态度目标是中职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政课的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教师引导学生时,除了要详细讲述思政理论知识点,还要通过表达情感感染学生,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和语气,以达到共情的目的。[7]但在网络教学中,共情效果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开展网络思政教学时,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教师都需要面对摄像头与电子设备,授课的侧重点也仅仅是课程上的知识点,师生间几乎没有实时的眼神交流。这种情况容易影响教师的情感流露,而学生也无法切实体会教师的情感变化,最终降低了教育感染效果。

(二)技术要求高,增加教师负担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立足于多媒体技术,因此对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较高。与传统课堂相比,网络教学的师生互动、课堂组织及教学设计均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先明确思政课的教程内容,再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并且还要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讨论区、微信群或QQ 群与学生实时交流,以此适应各种聊天软件、交互式学习平台支撑的教学新环境。这对于无法熟练使用网络的教师而言实属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三)无法实时观测状态,教学组织缺乏秩序

传统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能实时关注全体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从而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学生的自主性较强,这对于学生而言有利有弊,其中有利之处在于学生能利用这一特点灵活安排学习计划,紧跟教师的教学进程;而弊端则在于缺乏教师的监督,学生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在学习中只关心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松散。[8]另外,尽管部分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时表现积极,但产生这种积极性也仅仅是因为网络教学的教学方式很自由、新颖,并不是因为教学内容本身。

四、中职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一)优化教学模式

中职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要充分发挥云存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强数字化改革;其次,要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除了需要具备稳定性,还要具有实操性,保证其始终具备育人优势,防止教法过于理想化;最后,要通过实践检验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积累“网络+思政”的教学经验,并确保教法能在实践中得到持续优化,从而保证网络教学模式科学可行。[9]如教师在网络平台开展“电影教学法”活动,给学生播放《咱们村来了贴心人》《山歌》等和脱贫攻坚有关的电影时,可指引学生顺从内心,自觉拥护党、爱护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奇迹男孩》《悲伤逆流成河》等与校园霸凌有关的电影,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友爱的重要性,并学会倾听、分享及尊重,从而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纠正不良习惯,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了使学生的协作思想、自学能力及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己拍摄微电影,以“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为主题,要求学生的作品反映出社会现象、传承优秀文化,使观影者在历史、社会和人文等领域获得灵感,使学生更深刻地解读思政知识。

(二)改进教学理念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是国家为促进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而发布的政策,目的是引导教师建立党管教育意识,明确教学改革目标,构建网络平台下的思政教学新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教学,中职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还要主动学习云存储、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为思政网络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另外,教师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精准施力、全面部署,聚焦重点,使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并坚定政治立场,厚植家国情怀,加强理论武装,开创中职思政网络教学新局面。

(三)创新教评手段

教评手段的创新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在进行教评时,教师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确保学生能接受评价的内容,从而为以评促学打下基础;第二,教师需要扩大教评的范围,除了记忆思政知识,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教评,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第三,教师需要延展教评活动,使之在协同教育、教学研究及教改过程中发挥作用,确保中职思政教育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教师在评价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情况时,可通过收集其在线上线下的表现数据,建立多维图,定期获悉教评结论,以展现出教评工作的公正性和直观性,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五、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构想

(一)实现教学改革

网络平台通过视频、音频、色彩差异、文字及图形等信息化传媒手段,使思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与学生的网络阅读需求、感受相契合。思政课网络教学有望将陈旧、呆板的被动“灌输式”教育转变为新颖、形象的主动“渗透式”教育。

(二)促进师生互动

网络教学平台设置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采用研讨式、情景式与案例式教学模式,能通过兴趣小组、微信群等进行双向互动,此举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参与思想互动的意识,继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解决知识更新

在中职思政教育中充分应用网络资源,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知识传播的速度更快,有助于学生政治知识的更新及学生对国内外政治变化的实时掌握,最终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直观的网络语言。

(四)完成学科考核

传统思政教育主要进行结果考核,而网络教学的开展改变了这一考核方式,重视过程考核,并且考场由以往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思政网络教育可通过网站后台监控技术,根据学生使用、浏览记录等更新考核方式,从而达到考核教学成果的目的。

总之,中职思政教育是弘扬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的重要阵地。中职教师要想落实德育工作,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引入网络教学模式,采用与中职学生特点相符的教学手段,使德育水平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思政中职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如何有效缓解 “流量焦虑”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思政课“需求侧”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网络平台服务商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