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静脉输液港护理研究热点分析

2022-11-20陈莉韩凌任玉艳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30期
关键词:锁骨图谱输液

陈莉 韩凌 任玉艳▲

1.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青海省肿瘤医院护理部,青海西宁 810007;2.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青海省肿瘤医院内分泌科,青海西宁 810007

静脉输液港(veous access ports,VAP)是一种植于皮下并可长期留存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1],其一般由置于上腔静脉内的导管及埋于皮下的注射座两个部分组成[2],可为长期输注药物、采血及输血、营养支持等提供安全、稳定的静脉通路[3]。该技术发明于20 世纪80 年代的国外临床实践中[4],近年内在国内临床中逐渐展现[5]且尚未得到广泛应用[6],但对于VAP 的相关护理研究逐年增加[7]。为探寻国内VAP 护理研究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面,本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挖掘。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基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提供的文献检索服务,参考内容主要为文献的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等。

1.2 检索策略

应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高级检索模块,以“输液港”“护理”为检索词对题名、关键词、摘要进行检索,检索词间以“and”连接。检索时段为建库至2021 年12 月。

1.3 纳入标准

①题名中包含所有检索词的文献;②文献类型为论著、综述或会议论文;③中文论文。

1.4 排除标准

①无法下载全文的论文;②题目相同的文献;③与本文内容不符的文献。

1.5 数据挖掘

将所有纳入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通过中国知网文献可视化分析系统、Excel 等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柱状图、折线图。

2 结果

2.1 论文发表总量及趋势

自1998 年至今,共有静脉输液港护理相关文献1 424 篇。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年限为2019 年,共223 篇,整体呈递增趋势。见图1。

图1 论文发表总量

2.2 单位发文量统计

对所有纳入文献以作者单位进行统计,我国在VAP 护理研究方面的发文量前3 名单位分别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图2。

图2 单位发文量统计

2.3 基金资助分布情况

对所有纳入文献的基金资助类型进行统计,共有71 篇论文得到了国家级、省市级或院校级基金资助,其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最多,共14 篇。见图3。

图3 基金资助分布情况

2.4 关键词共现图谱

以发表时间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排序后,对新近发表的200 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图谱的绘制。其中,共现频次最高的10 个关键词为颈内静脉(25 次)、锁骨下静脉(17 次)、导管尖端(14 次)、护理(14 次)、超声(13 次)、胸壁(11 次)、静脉通路(10 次)、肿瘤(10 次)、化疗药物(9 次)、穿刺点(9 次)、implantable(9 次)。见图4。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2.5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以发表时间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排序后,对新近发表的200 篇文献的所有作者进行作者合作网络图谱的绘制。由该图可见,在VAP 护理研究方面,合作最为活跃的作者为周英凤(复旦大学)。见图5。

图5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2.6 文献互引网络图谱

以发表时间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排序后,对新近发表的200 篇文献的所有作者进行文献互引网络图谱的绘制。互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为2013 年由原国家卫计委牵头,由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11 所单位联合制定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被引次数达到257 次。见图6。

图6 文献互引网络图谱

3 讨论

静脉输液港相关的护理研究文献自1998 年发表第1 篇开始,度过了近10 年的低迷期,自2008 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于2019 年到达了发文顶峰(223)篇,且发文量第1 名单位是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提示VAP 技术被我国医务工作者逐渐熟悉与接纳[9-10],并逐渐开展了相关研究以适应我国医疗环境[11-12]。

而纳入的1 424 篇文献中,获得各层次基金资助的论文仅有71 篇,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仅有14 篇。由此计算VAP 护理研究的基金资助率仅有4.99%,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率仅有0.98%,提示我国各层次基金(尤其国家级基金)对该领域的资助力度有所欠缺。在1 424 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10 所单位均为三甲医院,提示VAP 护理研究人员仍以三甲医院人员为主体,这一方面是由于静脉输液港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仍不佳[13-16]。而从发文量最多的10 所单位的地域上来看,主要来自北京、重庆、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等地,提示VAP 的护理研究在我国发展较为均衡。

由关键词共现图谱可见,共现频次最高的10 个关键词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导管尖端、护理、超声、胸壁、静脉通路、肿瘤、化疗药物、穿刺点。①“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静脉通路”“穿刺点”均是VAP穿刺位置的关键词。目前,VAP 的常见穿刺位置主要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臂静脉、股静脉[17]等,有文献显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臂静脉VAP 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股静脉VAP 的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以上3种[18]。另有文献报道,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VAP 的原发性导管异位风险最低,而上臂静脉由于其解剖变异较多、血管直径较小,其植入VAP 发生原发性导管异位的风险最高[19]。因此,VAP 的植入位置一般选择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上臂静脉次之,股静脉作为最后选择。②“导管尖端”“超声”“胸壁”均为VAP 植埋过程的关键词。根据注射座的植埋位置可分为胸壁VAP及手臂VAP,由于上臂静脉较窄且日常活动较多,手臂VAP 易发生导管异位[20-21]。③“肿瘤”“化疗药物”主要表示VAP 的应用领域。VAP 可为肿瘤患者的长期治疗提供一条较为理想的静脉通路,是化疗药物更为安全、方便、高效、快捷的给药途径[22-23]。④关键词中的VAP“护理”工作主要应在VAP 的植埋前、植埋中、植埋后对植埋术式、穿刺位置及周边组织进行评估,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在植埋后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维护,冲管、封管均需严格消毒,确保VAP 的安全使用[24-25]。

[通讯作者]者合作网络图谱显示,合作最为活跃的作者为周英凤(复旦大学);而文献互引网络图谱显示,互引频次最高的VAP 护理文献为2013 年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制定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属规范指南类文献,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但发表时间距今已有9 年,相对较为陈旧,迫切需要更新。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VAP 的论文总量、研究单位分布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关键词共现情况、作者合作情况、文献互引情况进行了分析,解析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对相关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锁骨图谱输液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绘一张成长图谱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锁骨滋养孔解剖学研究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并喙突基底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