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的创新模式分析

2022-11-20路婷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消防人员消防设施监督管理

■ 路婷 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林立,用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我国的建筑业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但城市建筑的增多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建筑火灾就是其中比较频发的一种安全事故,并且由于现代建筑的复杂和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过去五年的城市火灾事故统计,超过一半的火灾原因是消防工作不到位以及消防设施不健全,很多建筑特别是居民楼中的消防设施没有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也没有定期检修,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及时阻止火情的进一步加重,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消防安全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对于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消防安全水平,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不断降低火灾损失,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火灾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消防工作无法发挥出最大作用和价值,以最小的代价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一)民众缺乏消防意识

首先,由于相关教育的匮乏和社会集体意识的忽视,我国的大部分民众都还没有建立足够的消防意识,城市的基础设施中消防设施也不够完善,这是我国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人们缺乏必要的防火意识和防火知识,对消防安全不够重视,一些建筑中的消防设施比如灭火器等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用法。虽然现在很多办公楼和小区物业会进行消防宣传并进行消防演练,但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依然有很多人缺乏消防意识和正确的火灾逃生知识。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所做的消防培训都浮于表面,既不彻底也不稳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因为意识的缺失和人员的流动而非常混乱。

其次,消防安全意识的缺失也导致部分民众对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不够重视,以至于各种违反消防法的行为屡禁不止,比如违法占用消防通道、破坏公共场合消防设施、建筑内部消防设施不达标、私自纵火等等。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但并未真正改变和解决这些违法问题,这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二)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在技术规范方面和违法处罚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更新和修改,并针对规范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这也是导致火灾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阻碍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内部分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成体系的消防监管机制,严重阻碍了消防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更多的火灾隐患。另外,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很多情况下消防责任的混乱,比如房屋建筑过程中的消防责任,到底归属于建筑公司还是施工单位并没有成文的规定。在工程验收时,对于消防设施的检查也并不严格,这导致很多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责任归属不明确,进一步加剧了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三)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备

消防基础设施是消防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城市建筑的必备设施。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消防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防供水不足,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市政防火栓建设已经形成规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基础依旧比较薄弱,发生重大火灾时会存在储水不足的问题。第二,消防车道设施不全,管理不规范。很多小区内部因为道路狭窄的原因,经常会有私家车辆占用消防车道,导致火灾发生时救火车无法及时开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延误救援时间,可能造成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第三,建筑设计和施工时没有达到相关消防标准,很多开发商认为火灾是小概率事件,只要注意就不会发生,因此在建筑施工时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去或忽略消防基础设施的安装,导致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缺失,发生火灾时没有有效的救火工具。

(四)消防人员综合素质总体偏低

消防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是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就目前而言,我国消防人员的平均专业能力水平依旧较低,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近几年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消防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而高标准的招聘条件难以完成足够数量的消防员招聘,因此部分消防机构会聘用一些没有取得消防证书的非专业人员,这使得消防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而消防员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因此流动较性大,人员构成不稳定,因此综合素质总是难以得到有效的整体提升。

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落实责任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如上文所说,消防责任不明确是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创新性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首先应该落实责任归属,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可以成立专门的项目消防监督小组,并选出小组组长,由组长作为主要负责人带领消防监督小组进行企业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和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消防机制来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小组内部可以划分出明确的负责模块和责任制度,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在发生事故时的第一时间确定责任人。

其次,需要完善消防监督管理的结构。要建立完整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内部结构,使其不仅能够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起到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能平稳地运行,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这需要相关部门创新消防管理方式,重新定义消防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能,为其寻求更有发展的多方合作平台。

最后,需要改变传统消防监管理念中的固有思维,由单体逐步向多元化过渡,整个监管由公共决策和公共服务多个机构共同参与,共同完成,集中所有力量,建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良性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消防机构、民间志愿者组织、公安派出所等,积极开展社会活动,积极拉动各方合作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消防机构提供执法权,需要对全体消防参与者开展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保障这些权利更好更合理地行使。同时充分发挥当地志愿者组织以及公安派出所的作用,做好消防监督工作,定期开展消防培训演练活动。

(二)政府给予支持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政府机构应当重视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推广,不仅需要为该模式引进人才、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成立相关部门加强对接工作,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予以支持。增加有关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采购、消防办公地点的建设、人员的招募与培训的费用,解决遇到突发事件距离目的地太远以及人手不足等问题。有政府机构的支持,才能推动新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顺利建立与推广。

(三)大力宣传普及消防知识

我国人口数量巨大,人口密度高,大部分民众在现阶段消防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集中进行消防演练、普及消防知识是必要的。需要与当地政府联手进行消防监督管理,例如划分责任到当地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切实做好地区监督管理,责任划分到位,逐步落实,坚定走好每一步,因地制宜优化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做好地区消防知识的宣传,增强公民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让消防安全深入人心。

同时,专业消防部门应尽到监督的职责,积极宣传消防知识,做好高层建筑、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老旧小区防火工作,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各地区管理人员需要齐备各种防火设施,防火墙、防火卷帘等防火材料必须满足防火要求,切实做好高层建筑、人口密集的公共区域、老旧小区防火工作;二是线下与线上防火知识普及齐上阵,线下定期开展防火演习与知识宣讲,线上通过广播、公交投屏、公共场所影像设备增加人们获得消防知识的途径,全方位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定期对老旧小区线路进行巡检抽查,同时培养民众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随时关闭火源的习惯;四是定期开展火灾逃生演习,让民众明确安全出口位置以及火灾逃生中的正确操作流程。保证逃生通道必须畅通,不得堆积杂物,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指定位置,并定期巡查灭火设备的配置情况。五是公共场所群众应当自觉遵守消防章程,不随意使用明火,不乱丢烟头,防范火灾。

(四)建立专业的消防队伍

消防机构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培训专业消防巡检队伍,加强监督力度,从各个方面减少消防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消防员定期参与理论、实践培训,掌握消防技能,积极参与国家消防考试,获得相应证书。第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消防人员职业素养。第三,对于企业或者民间志愿者机构而言,应加强消防人员安全教育,通过考试、演习确保全员安全教育达标,强化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相应台账,所有人员应持证上岗。第四,消防人员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定期定时对消防车、高压水枪、云梯等专业救火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对灭火器的使用情况、保质期等严格检查,对自身护具定期维护,如有问题无法解决应当及时上报处理,保证在有险情时能正确发挥作用。第五,消防员定期总结,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避免工作中的错误。

消防员的培训应当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体能培训,消防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力量、速度、耐力缺一不可,这些是保证救援能顺利进行的前提,在面对复杂且危险的火情时,往往需要消防人员超负荷工作,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避免救援时给自身带来伤害。第二则是技能,积极参与学习理论知识,了解面对不同火源时所使用的灭火设备,根据不同的火情制定准确有效的灭火方案,了解不同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做好正确的防护措施。同时,还要在工作中熟练地掌握救人与自救方法、绳结的编制与呼吸器、灭火器的操作等,提高水带的接水与铺设速度,通过不断演习掌握要领。对于调度人员,必须做到沉着冷静,熟练掌握无线通信设备的使用,第一时间了解灾难详情,做好无线电交流沟通,方便一线人员能及时准确掌握情报,制定相应救援分配与战术布置。在第一时间控制火势蔓延。

三、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实际应用的要求

(一)施工现场防火布置要求

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防火布置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以下是对施工现场要求的具体内容:第一,应当明确划分工作区间,高温作业、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控制与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区的距离。第二,夜间或者照度较低的施工现场必须保证良好的照度,所有高空作业以及搭建的建筑设备必须远离高压线以及高压设备,避免引起触电与火灾。第三,施工现场人员较多,必须保证留有3m以上宽度的消防通道,任何设备不得占用消防通道,科学设置消火栓、消防池或消防沙以备后患。第四,工棚、库房、易燃易爆品堆放区必须配备相匹配的灭火设备,员工宿舍必须配备灭火器以及消防绳、护具等火灾逃生设备。对这些设备与物资应当定期巡检并做好记录。第五,所有员工宿舍以及工棚必须保证门窗外开且宽度均大于1.2m,有利于发生火灾时的逃生。

(二)完备消防基础设施

完善地区的消防设施对于消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合理位置安装消火栓、消防池以保证消防车到达现场可以第一时间接水开展灭火工作,阻断火势蔓延。在空间相对狭小的工棚、宿舍、食堂等地多配置几具灭火器,当有火情出现,在拨打完火警电话后,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第一时间开展灭火与自救,争取在火情较小时扑灭火源。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更应当做好防火保护。加大消防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采购效果好的灭火与防护设备,做到有备无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人员要积极解决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消防监管道阻且长,需要时间实施与完善。同时,人民群众要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重视消防安全隐患,肩负起每个公民的监管责任。消防安全需要全体公民积极参与,才能有效规避火灾风险。

猜你喜欢

消防人员消防设施监督管理
《电子商务法》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知识竞赛活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试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消防新挑战
论如何加强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