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研学案,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2022-11-20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小学胡桑华

家长 2022年18期
关键词:研学学案教学活动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小学 胡桑华

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教学启蒙作用。而研学后教学理念的提出,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的教育发展,持续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水平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效性,本文将基于研学后教理念,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设计与利用研学案开展教学活动的策略与方法,旨在促进小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

一、研学后教理念的内涵

“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为主要背景,并结合区域课堂实际教学问题所提出的创新型教育理念。主要是由“研学”与“后教”两个教学部分所构成的。“研学”主要分为教师研学以及学生研学两个维度,即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实际学情设计研学案;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则要以教师所提供的研学案为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主要依据展开学习活动,实现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后教”同样也可以划分成“学生互教”与“教师教学”两个方面,“学生互教”指的是学生在研学案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后,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基于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在小组的沟通与交流中实现互教,共同解决与突破学习难题;“教师教学”则是教师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复杂学习问题,学习重难点以及易错点,通过设计研学问题方式去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总结与检验,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查缺补漏,实现高效学习。

通过上文的叙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研学后教”教学理念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其教学主张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促教。这与我国近年来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精神十分契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合理地应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不但能有效打破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束缚,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习惯,强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对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同样也起到了积极的教学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研学后教”的实际运用,重点加强对研学案的设计与规划,从而在充分发挥“研学后教”教学优势与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与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研学案的内涵

“研学案”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学习活动的学习文本,是“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所在,是教师充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所设计而来的教学学案,这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主要依据。在这其中,教师可通过研学问题,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教学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此来确保学生在相关教学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发散,主动探索知识,解决学习问题,进而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掌握,发展智力,养成能力,提升自身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创新实践能力,为后续的学习与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可以说,研学案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研学后教”的教学作用与教学价值,就必须重视起对小学语文研学案的合理设计,并要充分结合新课标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小学语文实际的教材内容,去设置科学合理的研学问题,以此来确保研学案能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始终,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效性,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与强调的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小学生通过小学语文“研学后教”实现自主发展,持续成长。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研学案的意义

(一)有助于转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尚未树立起正确的“生本化”教育理念。这就使这部分教师在开展与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常会以自身为课堂中心,过分关注自身教学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发挥,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主观意识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与调动。并且,身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要远远小于其他学段,其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年龄特点的限制与影响,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以此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对教师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对学生自主发展与成长同样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研学案”,实施“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的小学语文单一、固化的教育形式,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核心,为学生打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分析与解答。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通过设计小学语文“研学案”的方式组织与开展小学语文“研学后教”教学活动,不但能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强化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从而在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沟通中,实现学生语文知识视野的拓宽,发展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与语文学习问题解决能力,这便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并且,以“研学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便会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公平公正的学习竞争意识,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会得到极大程度的发散与活跃,从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利用“研学案”开展与组织小学语文“研学后教”教学活动,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研学问题展开设计,对学案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与设置,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如此,小学语文“研学后教”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发展。而在这一过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研学水平以及教学素养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这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与意义,是极为重大与深远的。

四、小学语文研学案的设计特点

(一)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紧扣语文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研学案”开展与组织小学语文“研学后教”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转变小学语文教学形式,从而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若想运用“研学案”保障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遵循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即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开展与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展开研学案的设计,同时也要充分结合新时期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以此来保障小学语文研学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二)设置启发性的研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小学语文研学案中的研学问题时,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配置一定数量的思考问题,并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启发性,以此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促使学生在良好学习欲望的引导与调动下实现自主的深度学习,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为后续小学语文“后教”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研学问题的层次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除了要关注研学问题的启发性外,小学语文教师同样也要重视起研学问题的层次性,以此来确保学生在研学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深度学习与深入思考,进而更好地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小学语文研学案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

(四)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明显差异性的,若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研学案的过程中仍实施一刀切的教学组织策略,不但会限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效果的提高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发挥“研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采取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明显差异进行分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内容不同的研学案,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实现发展与成长,进而有效地强化与提升小学语文“研学后教”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五、运用研学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运用研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研学问题是设计小学语文研学案的核心与关键。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研学案设计过程中,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认识融入其中,忽略了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就使小学生借助研学案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时,常常会出现理解不透彻,认识不深入等学习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效率。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研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发展特点为基础,合理地运用研学问题,将小学语文知识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通过小学语文研学案实现深度学习与高效学习。

例如,在设计《观潮》一文的研学案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学情,为学生设计如下研学问题:“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认为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作者在课文中所描写的钱塘江大潮与你想象中的大潮景象有什么区别?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在阅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等。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研学问题的引导与启发下实现对课文的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对课文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与记忆,其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与锻炼。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研学问题,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而为“后教”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注重引导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研学案”的教学应用优势在于,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研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在研学案时就要针对小学生普遍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以此来利用研学案实现“抛砖引玉”的效果,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设计《田忌赛马》研学案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设置“田忌在赛马比赛中用三匹明显弱于齐威王的马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等具有引导性的研学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并鼓励学生将田忌三次赛马的过程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实现自主学习,其自主学习习惯也会在日复一日的研学案引导学习中逐渐养成,语文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与强化。

(三)积极组织合作学习,深化学生学习感知

“研学后教”是一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研学案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同样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在小组合作的交流与沟通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发散,突破语文学习重难点。这不仅能有效地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感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强,进而更好地促进与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运用研学案开展与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但有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转变小学语文教学形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同样也具有积极的教学促进作用。因此,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起对研学案的设计与组织,从而在最大化“研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与优势的同时,确保学生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全面发展与综合成长。

猜你喜欢

研学学案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快乐研学之旅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