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2022-11-20张海霞

现代英语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张海霞

(兰州文理学院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这门课程的探索与学习也很关键,成为我国培养国际文化人才的主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将“以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思政工作的中心环节,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提供了新的起点。因此,各高校应在新起点的基础上,着力加强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的融合,使其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下,提升我国大学生整体英语思政水平。

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是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优化的时代产物。此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有效地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在了一起,形成巨大的教学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从整体教学方式上分析,混合式教学可认为是一种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融合现代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综合型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增强教师的自我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将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了学生,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动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将所学知识进行创新与拓展,唤醒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取心理,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从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含义上理解,可将此教学模式看作“教”与“学”的组合产物,在教学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与学生的学习潜能,并有效实现了传统线下教学与现代线上教学的综合运用,大幅度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2]。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目的与意义

在“课程思政”实施之前,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采用传统教学,一味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2017年12月,我国教育部正式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各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做出改变,开始全力落实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策略,进一步优化英语课堂结构,重新修订英语教材,并加强英语课堂思政的教学管理。同时,也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要点进行了重新梳理,将英语课堂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充分体现出来,并秉持英语教材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原则,正式启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计划,使思政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环节中,将英语课堂思政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将英语课程思政的作用发挥出来,如此便需要教师自身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目的与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一直并未落到实处,有些高校甚至会通过“走过场”的方式,秉持“形式重于实质”的错误原则,开展相关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殊不知,思想教育是大学整体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各大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战场与阵地”,大学校园中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相关课程,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武器”,同时,此类课程思政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使其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基础所在,对学生的日后思想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相较其他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课时较少,教学效果不明显。随着我国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改变,各高校更应该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做好,并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道德水准、思想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优化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节奏,使其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英语相关课程教学之时,就应顺应学校要求,将划分到自身的“责任田”耕种好,进而使得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逐渐形成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由此不难发现,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树立工作仅依靠单一的思想政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从各个学科,尤其是英语学科中逐步渗透,帮助学生综合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之中都能够看到教师将课程思政内容编入英语课堂的经典案例,同时,也会有部分教师在教材编写方面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此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的融合方向

(一)立德树人,协同育人

从教育意义上分析,课程思政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教育活动,但许多院校忽略了道德素质的培养,从大学学生就业、学习情况分析,其所具有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质同样重要,学校应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着重提高其道德素质,从而才能满足当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人才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

截至目前,如何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与基础要求。因此,各大高校应秉持“以德教学”“以德立身”“以德解惑”“以德施教”的价值观念,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培养,使其在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输送源源不断的新生活力。与此同时,学校抓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做好“协同育人”的教学措施。进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供给[4]。

(二)多元化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根本发展方向,将会逐渐向着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同时向着实现学生价值能力与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共同提高的方向发展,未来将会形成多元化的统一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我国整体受教育水平[5]。目前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全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甚至可能致使我国整体道德素质逐渐降低。目前,“混合式”教学形式正在不断吸引着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好奇心,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与所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耳濡目染地牢记思政知识与基础理论。教师可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在做好线下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的同时,深入挖掘线上授课材料以及相关案例,并将其与大学英语的授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6]。例如,在《新起点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Walt Disney:It All Started with a Mouse讲述的是沃尔特·迪斯尼如何一步一步实现他的梦想的故事。在授课之前,教师引导学生线上查资料,查阅迪斯尼的个人资料及他创立迪斯尼动画工作室的经历和过程,让学生思考:What's your dream?How to realize your dream?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例如,However,he met with many obstacles and discouragements before he realized his dream of becoming a successful artist.从这句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迪斯尼遭遇了很多坎坷和挫折才实现了他做为成功艺术家的梦想,学生会反思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该如何努力,并引导学生探讨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问题。在课后,让学生线上查阅更多实现梦想的实例,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以My Dream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这样的“混合式”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大学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的教学融合路径

(一)深入挖掘素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事实上,大学英语课程除了包含英语语法、句式等语言文化内容外,还涉及一定的政治、历史、经济、金融等学科知识内容,但在此之中,对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与礼仪的包含量少之又少,致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难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难学习到我国各项法律法规与思想道德评判等思政相关知识。再加上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仍不够成熟,缺乏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普遍不高,极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目标。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充分利用了已有的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等线上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既保留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创新,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思政认知局限性。在此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用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已有的教学素材与课程案例,并深入挖掘素材中所包含的各项英语思政课相关知识,从而实现科学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料的共享,促进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因素的有效融合。若要使“混合式”教学发挥出最大教学优势,首先应对学生所学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优化整体教学模式,并根据大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要求、目的以及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核心中来,使其成为支撑英语教学的原动力。以临床护理专业的学生为例,教师可在进行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因素融入所讲内容中来,使学生秉持“医者父母心”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强化学生英语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操守,从而将课程思政作为自身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行医救人的行动指南[7]。

(二)不断创新方法,提升英语思政教学水平

在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着重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对英语思政课秉持好奇心理,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英语思政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英语口语以及各项语法的运用能力,并巩固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首先,教师可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建立微信群、QQ群、微博论坛、百度贴吧、钉钉交流群等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工具开展数字化大学英语课思政学习,并鼓励同学将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发表出来,以供大家讨论,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课思政的学习效率[8]。从目前社会英语人才需求量角度分析,只有让学生重新选择适合自身英语学习需求与思想道德发展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教师在微课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靠近生活的新闻热点、中华精粹以及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将会面对的挑战等,以此实现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以《新起点大学英语》为例,课本每一单元都有一篇Culture Focus,用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非常好的课程思政素材。通过大学英语的教授,为我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一步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重心,充分发挥我国“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的开创。

(三)开展多元化评价,构建全面教学评价体系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强调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可具体理解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所教授知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目标,进而使学生端正思想政治观念,准确把握学习英语的意义。在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所含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英语课思政方面的道德修养与专业素养。如今的教育模式崇尚“融合发展”,将大学英语与思想政治的有效融合,是引导学生重新构建英语思维模式与思想政治学习框架的好时机,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除此之外,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与教学要求相符合,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性格缺陷以及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9]。

在我国大学英语思政融合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相融合,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课堂教学的设计、课文中对思政教育问题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笔记和课后作业,课后反思等一系列进行系统的教学评价;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反馈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教学评价,以此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启迪和引领学生运用思政教育知识来提高判断事务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将思想教育课程与大学的英语教学实践有效融合,可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化的英语思政教学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储备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