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2-11-20汪胜利

读与写 2022年35期
关键词:直角三角形数学知识信息技术

汪胜利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东顺初级中学 甘肃 武山 7413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也应当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于新课改要求下提出教学要求的研究,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来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以及技能形成的限制,进而将先进的技术以及教学方法融入到一起,以此来打造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全新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授课观念陈旧。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当中,一些原有教学模式中潜在和隐藏的问题也逐渐地被发掘出来。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更多的教育事业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对过去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分析了当前的教学改革形势,进而自主性地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投入到了教学改革的事业当中,并积极地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对原来自身存在的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了改进,优化了数学教学措施。但是,依旧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落后的教学思想在其心中根深蒂固,并认为自己坚持了数十年的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不存在需要进行改进的必要。因此,这部分教师往往仍然会坚持原有的教学路线,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但是,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仅仅只是以传统教学手段来采用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这并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反而还会使得学生形成定性思维,不懂变通,难以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受到这种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地锻炼,数学核心素养能力自然难以得到培养[1]。

1.2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应当要认识到,若想使得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下去,务必要保证自身可以为教学工作来设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会为教师指明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向,才可以帮助教师去有计划有侧重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工作。但是,在现实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会迫于升学率带来的教学压力,多半会将教学重点放在一些考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上,并且更多时候只会教给学生特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而并不注重学生是否能够对解题方法进行透彻地理解。这种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初中数学教学,难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往往课堂教学风格过于死板,讲解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只会感觉到乏味以及无趣,根本没有兴趣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这也使得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难以提升。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会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一股脑抛给学生,并在不加过多讲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考试。这只会让学生养成刻板的学习思维,仅仅能够对某一类题型进行迅速地解答,但是在整体看来,教学效果并非令人满意,需要进行及时地改进和优化[2]。

1.3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思维能力活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要借助数学知识的讲授来引导学生去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而非为了盲目地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就放弃了学生对于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需求。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前提是要建立在教师可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感受,并引导着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可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机会全面展现自己的能力。教师也要借此机会加深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并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将课堂主导地位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工作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而非让学生被动着跟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但是,在实际的家都饿过程中,一些教师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一错误,往往依旧上演着“一言堂”的教学场景。这不但难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散,还会养成任何问题都求助教师的习惯,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知识或者相关答案往往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目标[3]。

2.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营造和谐氛围,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只有打造合适的教学氛围,才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实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目的。经过专家研究,课堂氛围的主要引导者是教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才可以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兴趣有激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励学生踊跃地提出问题,与教师之间展开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教学风格过于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以更加活灵活现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展示,并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耐心地为学生解答疑惑,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并以适当的鼓励和支持来维护课堂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

例如,在《中位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导入环节就为本次课程教学奠定良好的气氛基础,由于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并学会其运用方式,因此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务必要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将任意一个三角形来分为四个全等三角形?如果可以,分成后的四个全等三角形是否可以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这种抽象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对其产生了良好的探索欲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节奏中来。随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示出不同的三角形,并鼓励学生在进行准备后,来到讲台前演示具体的分割方法。有的学生想出了顺次连接三角形没有两边的中点,以此来分割得到四个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该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可以给予学生机会来进行亲自的演示。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进行自己想法的验证,教师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去发挥思维,开展想象和创新,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集思广益的良好教学氛围也得以建立,便于后续教学内容讲授环节的开展[5]。

2.2 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教学目标,现阶段的教学工作要树立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过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点以及难以在脑海中形成科学的知识串联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学生难以对教学大纲的内容产生正确良好的认知,因此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理性思维,如果教学方法再存在一些欠缺,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潜能,也难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认为个人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学好数学,对其自信心也会产生打击。因此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教学,将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便于理解的形式进行传授,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图形与坐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本节课程的内容教学可以成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及其图像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需要教师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但是,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无非是将教材内容为学生进行转述,难以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领悟,需要教师积极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来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要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所谓坐标,就是在横竖轴所划分的区域内,某一个点位的代表方式,以这种直观的概念讲解方式来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也方便学生后续对坐标平移等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绘制一个完整的横竖轴,并在区域内标好单位以及多个点位。随后,要检验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来分析学生是否可以独立完成对这些点位进行坐标确定,只有学生良好地掌握这一能力,才可以为学生讲解坐标平移的知识内容。待学生可以熟练的对区域内任何一个点位的坐标进行确定后,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某一点位的平移过程,通过动画形式来将一个固定的点位进行向上平移、向下平移、向左或者向右平移,随后让学生观察平移过后出现的新点位与之前点位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平移条件的要求下,新旧点位之间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而哪些地方是不同的。以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找寻坐标平移的变化规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平移后坐标确定的理解,提高学生坐标标定的准确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可视化的方式来观察了点位平移的过程,以便于学生对坐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理解,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3 联系生活教学,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即使数学知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是抽象难懂的,但是不可否认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有大部分的知识内容都是可以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的,只是将我们直观理解的内容转变为了更加抽象化的知识,以便于对各种生活常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概括和整合。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可以重新在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并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不仅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这部分的知识内容的具体用途有哪些,也不能够认识到解直角三角形究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派上哪些用场,因此对于这种看似无用的知识,往往也不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出一个具有生活性的数学问题,融合本节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如:一棵大树因为地震原因被拦腰折断,树干断裂的部位距离地面有3米的高度,且倒塌的树干与地面形成了30°的夹脚,请探究这棵大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为多少米?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模拟树干倒塌的情况,并用直线来标记出树干与地面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的三边,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条件展示在对应的边上,随后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想,能够回忆起“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并运用这条数学知识点求出了树木的倒塌部分为6米,则树木在折断倒塌之前的高度为9米。虽然题目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是足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借助这一科学的导入环节,对于解直角三角的相关知识内容教学,学生也能够提起良好的学习热情,并已经开始想要尝试着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教师当然要抓住这一机会,为学生展示更多的与实际生活可以产生关联的数学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并让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更多的解直角三角形生活类应用习题,如:一架飞机在空中的C点处进行观测,发现在前方海岸的A点处一人正在进行钓鱼,此时,在C点处进行观测得到A的俯角为45°;而同一时刻,在A点通过测量发现飞机在水中的倒影俯角为60°。已知海岸高度为4米,该如何求出钓鱼的人与飞机之间的距离?这一题目中,就运用到了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三角形条件并求出未知条件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运用,尝试通过处理这种实际生活问题来检验自身对于知识内容的掌握熟练程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演示出题目描述的飞机与钓鱼的人所形成的场景,并标注出场景中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已知条件,随后,带领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找寻直角三角形内各个边与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并将探索过程与求解过程详细地体现在多媒体课件当中,灵活运用三角函数来求出解得飞机与人之间距离,也就是直角三角形未知边长的其他必要条件。在此过程中,《解直角三角形》课程知识内容得以被运用,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不但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课程内容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方式,还可以帮助教师来检验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顺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需要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将会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同时也会更加多样化和趣味性,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还可以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直角三角形数学知识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直角三角形初步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