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策略

2022-11-20吴振勇

读与写 2022年35期
关键词:小学生能力数学

吴振勇

(福建省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 福建 云霄 363305)

在小学课程中,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学好数学对小学生以后的长期学习生涯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小学生能否培养起主动提问的意识与能力,直接关系着数学学习的效率与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担起教学引导责任,帮助小学生逐渐养成主动提问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全面健康成长。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与学业成绩。首先,从比较功利的角度而言,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对于推动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与考试成绩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深化的不断推进,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好像成为落后于时代的“老古董”。尽管如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和学生自身,对于学业成绩的重视都是一如既往,不曾有丝毫松懈。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能够主动提问,意味着他们对于所学习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在得到老师回答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使知识在脑中不断消化吸收,最终成为学生个人的经验积累,进而应用在实践演练之中。种种因素作用之下,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课堂表现也会愈加优秀,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推动着小学生在成长进步。

1.2 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使人的一生都能受益无穷。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犹如一张白纸,需要家长与教师的正确教导,在纸上描绘出绚烂的色彩。在这个阶段,小学生一般还没有养成固定的学习习惯,平时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教学与引导进行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能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与学习习惯,并将这种习惯逐渐贯彻落实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甚至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小学生便能由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完成课堂任务,进而不断推动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保驾护航。

1.3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学会提问,是开展任何逻辑思维活动的基点,并以解答疑问作为终点。可以说,所有的思考都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不断开发小学生的大脑。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它意味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正是因为能够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细微的问题,无数科学家们才能寻找到通往科学之门的钥匙,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打开这扇门。老师指导学生在预习、上课、练习、复习、考试等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样也是一个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2.当前小学生在主动提问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使小学生难以发现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前,许多教师简单地将教学任务理解为答疑解惑、传授知识这一传统功能,习惯于将现有的结论简单粗暴地塞给学生,却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发展过程。有时教师也会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如背公式、背定理等,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统一教学思维下训练出来的学生只习惯于被动消极机械的学习,缺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惊奇、提出问题的乐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自豪与满足,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越发减弱,问题意识日益减少,面对书本知识与教师的授课只知道死板的接受,却无法自主思考,深入探究,发现其中的逻辑结构,从而提出自己的疑惑。

2.2 长期的教师权威地位使小学生不敢提出问题。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便是崇尚尊师重道,老师的权威地位得到了普遍的尊重与认可,尤其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对学生有着关键的掌控能力,因此,教师的权威地位与不可撼动的威严使小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具体而言,可将原因细化为以下三类:第一,一些学生过于迷信教师与课本的权威性,先天的认为课本上的知识绝不会出错,老师讲的内容也不会出错,导致学生即使有时产生疑问却不敢问出。第二,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敢提出问题是因为怕出丑。部分教师习惯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掌控者地位,不允许学生挑战自己的“一言堂”,对学生在课堂上打断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得非常反感,对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假辞色,甚至会表现出烦躁情绪,长此以往,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出疑问。第三,教师将课堂时间安排的过于充分,每个环节早已确定好学习内容,大量的灌输式传授知识让学生疲于应对,只能认真倾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和提问。

2.3 缺乏针对性提问训练使小学生不善提出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尽管有些教师注意到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能够在实践中将问题作为课程的出发点,但其中的逻辑运行方式仍是以被动式为主。教师提前预设好问题,将其作为自己的专利,按照已设定好的问题顺序一个一个地解答,实际上只是包裹着问题的外衣,用来灌输知识与内容。同时,由于教师对课堂的高度掌控力,过多地追求按照备课大纲来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环节推进,导致难以真正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加之有时为了避免学生在提问环节占用过多时间,影响到原有教课任务的完成,部分教师会较少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专门培养。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在传统教育中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习,接受课本中已有的现成结论,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了“只学不问”,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事,学生只需要回答好教师的问题就好。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最后,有效的提问需要充足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有些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难以从全方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有些学生虽然具有强烈的学习精神与探究意识,但由于缺乏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无法有效地将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导致提出来的问题好似不着边际,或者是无法与自己的所思所想准确吻合。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策略分析

3.1 创设提问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要想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首先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提问热情。通过创设相关的数学情境,让小学生产生充分的代入感,从而对提问产生足够的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和辅助教具,包括各种各样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工具来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启发学生积极开动大脑扩展思维,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唤醒他们主动的问题意识,从而能够主动提出数学问题。一方面,可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从日常中汲取教学情境来源,贯彻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很容易认识不清。因此教师可以多利用生活中的实践常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论与具象物体或生活结合到一起,从而让小学生对数学有个更加直观整体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数学老师可以将其他学科与数学学习联系到一起,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各种知识结合到一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联想能力,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从而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观察物体》,课本上展示了不同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图形,需要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观察,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箱子等物体,让学生直观的来思考并观察,启发学生充分了解不同角度的物体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与逻辑发散能力[1]。

3.2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敢于提问的平等氛围。一般来说,每个孩子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这个世界,通过不断的询问“为什么”来增加自己对外界的了解[2]。小学生之所以会在课堂上不善于主动提问,是因为教师的态度与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施加的压力,导致学生不敢提问。需要认识到的是,自由而积极的提问是建立在学生感到平等与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增加学生提问几率,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提问,就必须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打消学生的心理负担与顾虑,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为此,教师需要主动加强师生互动,重新定位双方在课堂上的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不能强加给学生自己的思考与结论,而是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意愿与学习需求,与学生共同平等的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上来。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不是万能的。教材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禁。锢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对于四年级数学中出现的一个流传颇广的问题“鸡兔同笼”,教师在教授完列表法与假设法之后,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其他的解决方式,或者询问是否有同学能够想到其他的类似问题与同学们分享。通过适当的引导与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对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3]。

3.3 拓展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提问是需要方法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即掌握提问的艺术。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牢牢掌握住提问的方法,才能使学生迈出提问的关键一步,提出更多富有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拓展教学思路,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主导教学过程中,既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自由,又能以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考方向前进。一方面,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思想与落实中都要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提问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教师要尽量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针对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具有实践性与创新性的问题。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落实到实践应用中,既能提出问题,又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做题”,更要能在实践中“解题”。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圆的周长》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周长的概念,回顾曾经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同时结合实物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尝试测量圆的周长,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并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实际感受思考过程,从而能够更加深入掌握相关概念,并发觉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解之处,帮助学生牢牢掌握圆的周长知识[4]。

3.4 落实评价反馈,引导学生以提问来促进步。正如上文所说,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提问的评价与反馈,是测量学生能否继续主动提问的一个“试金石”。若是数学老师疾言厉色,对于占用课堂时间主动提问的同学不以为意,敷衍了事,就会严重损害学生的提问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严重的厌倦心理;若是数学老师温柔鼓励,对善于思考主动表达的学生大加赞赏,并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很显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劲头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提问的评价与反馈,善用“鼓励式教育法”,大胆挖掘学生的优点并提出表扬,给学生以信心。同时,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能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发现自己授课中存在的没有讲清楚的地方,从而不断优化完善,一举两得[5]。

比如,在进行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时,学生可能对以前学过的一些统计表记忆不清,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才能理解折线统计表与其他表的不同之处。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基础不牢固,提出问题太浅显,反而需要耐心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锻炼从数学信息中提炼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才能获得进步与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换观念,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创新思路,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与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并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意识,锻炼学生敢于并善于提问的能力,使小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提问中进步。只有敢于并善于主动提问的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名列前茅,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卓越的贡献。

猜你喜欢

小学生能力数学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