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改作文用“巧”劲

2022-11-20郭利云

读与写 2022年35期
关键词:作文老师孩子

郭利云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江南小学 甘肃 陇南 742500)

按照传统的批改作文方式,教师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作品作出评价,并在规定的区间内给出一个分数,这种批改作文的方式具有很大的个人意愿想法,从一个成人的角度,用惯性思维的方式去对待学生作文中的奇思妙想,不能换个角度去体会学生的趣味童真。面对作文的命题,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给学生作文打分,对于作文中学生对于作文命题看法的不同没有采纳,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学生年纪小,对于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要善于从中发现,不能打压磨灭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兴趣,要适当引导学生的想法,结合学生作文内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习作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不只是评改人那么简单,对于学生的作文要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作文题目,想着学生会从哪些角度来写作文,教学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作文模板,并且作文不是按照模板写就能写好的,要用心感受,从心里出发,才能写出真正让人共情的作品。

在教学生写作时,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从事物本身出发,要感受世界、体悟世界,观察细致才能有东西有材料地运用到写作中。小学作文大部分还是以描写自然景色或者描写一件事物为主,这种作文是要学生感受世界,用心去生活才能在作文中写出好的感受。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运用词语将它们写下来,都是作文的素材。其次,在学生写作文中,老师也可以参与,适当引导孩子的思路,让学生产生联想,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路,不是看到作文题目无法下手。最后,改作文环节,老师却往往丢失这一环,草草地对待,给孩子一个分数就好了,这无疑是让之前的教学前功尽弃。教师如何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并且正确地指导学生,让学生爱上写作,喜欢写作[2]。

1.不唯分数论,从作品出发

学生对于自己用心写出来的作品,是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的,按照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老师不仅累,学生也没有兴趣。何不改变思维,老师不只是把作文批改当成一项教学中的任务,而是一种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方式,从学生的写作中,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小学高年级的作文大多数都是叙事文,老师可以在每一次批改作业后写下自己看完这篇文章的感想,与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学生也更清楚地知道,作文是一种可以表达情感与其他人共鸣的方式。对于平常的写作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拟定一个题目,可以划出一个笼统的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中选择,形式不拘泥一种,让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所写,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老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推荐学生一些课外阅读书籍,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也可以有意识地命题一些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培养学生对世界的观察性。对于学生而言,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字告诉老师,老师与他一起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中发现新的角度。

其次评改作文从作文的结果出发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教作文-写作文-改作文这三个过程是合在一起的,学生的作文从创作到评改这个过程,都需要的到重视。传统的作文写作就忽视了教师评改环节,导致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致不高,没有得到他人的适度认可,会降低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教的方法影响学生的写作,学生写作的内容影响老师评改作文,老师评改作文的结果会影响孩子下一次的写作。要从源头出发,让孩子有兴趣写作,有词汇去写作,而不是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语句不通,事物描写不细致、不感人。学生写作有了自己的想法,老师改作文时也会兴致高很多,把力用对了,老师也轻松了。在学生的教学上,教师也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生活也是学生的老师,善于从生活提取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的观察作业,让学生去仔细观察去描写事物,通过多次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描写素材积累,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比如当给出一个描写植物生长过程的题目时,有些学生可能都不知道这种植物是如何生长的,长在地上还是树上,站在陆地还是水里,什么季节开花,什么季节结果。这些都是课本上不会告诉学生的,需要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去了解才可以获得的知识。此时的教师评改这样的作文是不是就是给一个很低的分数,原因也不告诉学生,显然是不行的。对于学生不知道的事物,教师要进行引导,用浅显的方式告诉其中的道理,学生下次见到这种植物就能去观察,从而作文就会写得更加细致。

2.激发想象力,不落圭臬

学生在细读作文后,教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学生,从什么角度去看一篇文章,对于一篇文章该有的框架是什么,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知道原来在作文写作中,要从哪个方面描写,用什么手法可以把事物或者物品描写得更加详细生动。这个过程还可以让孩子学习到了如何评价一个作品,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而不是面对一篇文章没有任何自己的思考。老师还可以在写作前,给出一个场景的设置,对于给出的题目,让孩子设想在这个环境中该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某个事物出现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在他们这个年纪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些才是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培养最想看到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作文内容。

比如之前有一个实验,一个班的孩子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另一个班的孩子听老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结束后老师要求这两个班的孩子画出他们心中的白雪公主,结果看动画片的那个班的孩子画出来的白雪公主是差不多样子的,另一个听白雪公主故事的孩子画出来的白雪公主是各种这样的,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心中自己想的白雪公主。学生有了想象力,更能用笔描绘他们头脑中和对于未知事物的现象,小学生的思维没有固化,有着许多他们自己的童真,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对世界的探知,激发学生的探知精神。

学生的作文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教师也不必过于纠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小学低年级的作文“看图说话”,学生对于自己看到的画面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们发现看图说话其实很简单,有图还有主人公说的话,而这就给了学生一个限定的主题,只能围绕这个方面,为什么不能给出图画,让学生自己串联其中故事的发展顺序与脉络。图片的多样选择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自己的理解将图片的线索串联在一起。教师在改的时候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学生的作品,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理解学生写出来的作文[3]。

3.不能停留在纸上,深入学生

教师的教学是不能脱离学生的,要从学生出发,深入了解学生想的是什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教师要与他们进行交流。可能对于老师来说交上去的作文只是一张纸,但对于学生来说,每一篇作文的创作都是自己心灵上的表达。语文课程的教学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没有非黑即白的对与错,任何事物只要说得通都是有道理的。教师在评改作文的时候,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学生的作文就是错的。对于教师与学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与学生面谈,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如果说学生的想法对于作文题目来说确实是偏离的,教师也可以告诉学生为什么在这个写作题目中,这样的写作思路是不行的。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篇文章的思路,从如何去写到可以怎样写的过渡。

再者教师自己批改,学生之间自己交流,这两种方式不连接起来是不行的,教师要对孩子的作文作出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也需要老师对其的肯定。批改作文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次有趣的对话,学生的想法在作文重表达出来,教师的评语就是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批改中,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发掘学生作文中的可取之处,同时也可以指出学生的不足。有些学生写作基础比较弱,老师要适当降低一些标准,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采取鼓励式教育而不是打击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写得好或者有趣的作文教师也可以展示给同学,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作文不是好才会受到欢迎,如果作文中有学生有趣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发自内心地为学生解决问题,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孩子的错误就是一顿痛批。教师要更多地包容学生,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欣赏学生的作品,包容学生的懵懂,让学生主动去找老师或者同学批改自己的作文[4]。学生才是评改作文中的头等学习者,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作文中的一个推动者,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评改过程中学到技巧和知识。

4.做出改变,多与学生互动

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不敢表现自己,害怕举手发言,也不喜欢让自己的作文被别人观看,这是什么原因,一个作品要面对多方面的看法,不断改进才能呈现出完美的状态,作文也需要不断地修改。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作文拿出来被展示的原因有很多,接受批评并不可怕,要在不断地批评与改进中进步。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写得不好,不好意思拿出来展示;还有一些孩子认为这是我写的作文,不知道好不好,拿出来会不会被同学嘲笑。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可以改变学生这种心理。教师在改作文时,可以让评改人这一主体变为学生。要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写作作品拿出去给别的学生看,让学生们自己评改,看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别的作文有什么地方值得借鉴,自己的作文差在了哪里。在学生交换改作文后,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同伴之间的互动也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

作文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评改作文可以不用“分数制度”,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写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不用刻意迎合作文题目的主题,避免作文写作模板化。在学生眼中有几个主题尤其好写,有些故事甚至可以“万金油”式运用到每一个作文题目中。教师要学生之间评改,让学生看到别人的写作手法,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榜样,有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作文先模仿再出新,模仿不是模仿作文的内容,而是模仿作文的构造与手法,有了作文的基本框架,内容就是自己的东西。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作品,认为这个文章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继续改进。当与学生互相评改作文的同时,要避免学生不好意思评改同学之间的作文,草草地看一眼就给出一个高分,或者说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作文给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怕同学知道影响同学间和谐关系。对于这种评改作文的现象,教师在同学间评改作文的方式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提出建议不是要求,对于作文的作者,他也有权利接受或拒绝,还可以采取匿名写作的方式,不告知是谁的作文,让学生评改没有心理负担。与此同时,一篇作文也可以不同学生之间评改,采纳多元意见,让学生在自己评改作文中体会到作文写作的方法。除了日常教师布置的写作内容,学生日常的写作也可以相互交流,培养学生除了作文写作之外的其他创作,创立诗词社或者散文社等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环境,小型社团之间的内部交流也是学生互评的一种方式。

结语

都说评判作文需要用“巧”劲,这个力要用还要用得巧,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生搬硬套自然是不行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批改作文的方式,参与到学生作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想要作文评得“巧”,自然别的地方也不能落下,有了方法就需要实践,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不断改进。如果作文千篇一律,如何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呢,教师要接受每个学生在写作文中对于作文命题不同的看法。就像在主观性较大的题目中,标准答案都有“言之有理即可”,只要有道理自然就成立。

对于还没有完全拥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学学生而言,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教师就是孩子学习当中的一盏指明灯,告诉学生该如何去走,同时指明灯只是照亮学生前方的路,对于学生该怎么选、怎么学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评改作文的目的是让孩子对作文产生兴趣,不是教师要评改学生作文,给学生作文下一个定义。作文是学生的作品,作品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单凭教师一人怎么就能定义一篇作文的好坏。作文跳出作文命题,还是一篇文章,不是一篇作文那么简单。作文的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是最重要的,不能让学生一看见作文就头疼,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可以从最简单的写作出发,素材的记录是一点一滴从生活从书本上来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至于脑袋空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见过。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猜你喜欢

作文老师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