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在《植物保护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22-11-19李鹏飞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案例教学法

杨 新,张 彤,李鹏飞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必备的食物和药品,还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为避免灾害,实现植物生产的高回报,人类创造和发展了多种针对性减灾技术和理论。植物保护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加强植物保护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因此,制定合理的植物保护措施在保障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绿色农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植物保护学是阐述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的一门科学,与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密切相关,除植物保护专业以外,是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植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兴趣,了解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植物病虫害识别和危害症状,以及病虫害防治基本原理和综合治理技术。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并提出针对案例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性、启发性、互动性、完整性和典型性等特点,表现在案例来源于生产实践、实际生活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并包含多重复杂的内部联系,其实际情节具有广谱性和代表性,能够引发共鸣和深思[3]。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灌输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偶尔与学生互动讨论。而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围绕选定的案例作为客观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1 案例教学在《植物保护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早期主要应用在经济学、法学和医学领域。近年来,在教育学、理学、工学和农学等学科或专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全国在教育部统一安排下,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建设相关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案例库,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2年成立了国内最大的公共管理案例建设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繁殖教研组专门构建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案例库;解放军理工大学在“智慧信息系统”课程中提出了基于在线教学案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和实施办法等[4-7]。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植物生理学”“植物检疫学”“植物病原细菌学”等课程中均涉及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8-10]。

植物保护的目的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采取适宜的措施和策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保护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从而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华南农业大学开设的植物保护学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植物保护学是一门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应用技术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内容不仅涉及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还涉及植物栽培学、遗传育种学、微生物学,以及气象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讲授,通常采取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植物保护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1-12]。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加强与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植物病虫害防治相关问题的能力。而采用案例教学法是学习植物保护学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表1 《植物保护学》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关系表

2 案例分析在《植物保护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方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方式有2种[13]。其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最新新闻热点、近期事件或是经典素材等案例穿插其中。例如,在讲授“植物病害的流行”时,通过引入华南稻区新发现的水稻条纹花叶病毒作为植保教学案例[14]。首先,教师播放与人类病毒相关的教学视频,如近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 肺 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向学生展示该病毒的发生、流行和防控。其次,围绕此案例,设计相关问题,如“什么是病毒?病毒是如何传播和扩散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防控等?”最后回到课堂主题,“水稻条纹花叶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危害特点和流行规律是怎样的?其会对水稻造成哪些危害?又该采取怎样的手段进行防治?”最后,通过案例的引入、问题的提出和针对性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

其二,设置以学生展示为主的案例讨论课,其实施的过程大体可总结如图1所示。首先,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给出多个与课程相关的案例选题(通常是农业生产上相关的重大病虫害,如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烟粉虱、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柑橘黄龙病等等),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案例;学生在分组时可以自由组合,但一般要求每组由4~6人组成。其次,学生在课下围绕选题的内容搜集、整理和制作植物保护案例资料,该过程中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导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分工。经过1~2周的准备后,课堂上教师引导各小组的发言人进行案例展示,其内容主要包括某种有害生物的危害情况、成灾原因、传播途径、生物学背景、关键技术、防治手段、实际应用等。其他小组成员就汇报小组的内容进行提问,双方进行充分交流,获取反馈信息。最后,教师对学生分析的案例进行总结归纳和理论整合(如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本知识以及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等),并对案例的设置、分析和讨论过程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学生也可在不同的案例中受到启发或收集经验,做到案例互补,举一反三。

图1 案例讨论课具体实施过程

在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15]。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觉得自己就是“植物医生”,要尽可能的运用所学知识保护植物免受生物的危害。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植物保护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使命感。

3 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

3.1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通过对选修植物保护学3个班86位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共设置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层级。数据统计结果为参评率为100%,其中,94.72%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3.33%表示比较满意、1.95%表示一般。根据问卷内容反馈,98.05%的学生认为植物保护学所实施案例教学切合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和讨论能够积极引导他们投入思考;从理论到联系实际,融入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使得他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并能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也有2.64%的学生表示案例教学搜集和整理材料的工作量较大,时间略显紧张,未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从团体层面上看,个别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并不愿意出力,存在“划水”队员。

3.2 案例教学的反思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突出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安排案例教学课程前,一定要掌握案例的使用方法和目的。案例材料所描述的是基本的客观事实,但对案例的分析角度是多元性的,不存在绝对的正确答案,其目的是启发学生运用灵活的技巧和综合性的科学知识去探索,思考问题会更敏捷、更富有创造性。案例材料的形式除了文字、图片外,还可以结合视频、音频等常用材料,甚至可以利用实验法等更具体地论证基本原理。另外,搜索、分析、整理和讨论案例材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学生在案例分析时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进行评分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贡献率,不能同一小组“一刀切”,可增加小组内成员间的匿名互评和自评,激励各成员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合作质量。

一方面,对于初次接触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不仅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相关的专业术语,还对基本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刻了解,他们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难以有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若再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进行整合,难度更大,尤其是那些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些常见的、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吸引人的高质量案例数据库,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制定与学校不符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类似“水土不服”的教学问题。例如,在南方地区的教学中讲解“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不恰当的,不符合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因此,教师尽可能以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为案例对象,做到因地制宜,建设好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案例数据库,更能体现学校培养专业型人才的目标。

4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植物保护学课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开展案例教学,一方面对教师是一种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锻炼,部分教师或新进教师在案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经验或能力不足的情况,未能将案例事件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因此,案例教学能够很好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使其知晓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向和话题,从中吸取更好的素材完善和更新教师的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对学生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典型的教学案例,提出关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结合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课,通过分组的方式对案例选题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植物病虫的危害情况、成灾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手段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今后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案例教学法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