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疫情下做好猪疫病检疫工作

2022-11-19王广敬张伟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畜牧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山东地区猪瘟患病

文│王广敬 张伟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畜牧业发展中心)

随着山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免疫无口蹄疫区和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的双病无疫省,山东省构建的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山东模式”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推广。山东省近年来一直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不仅建立了健全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和生物安全制度,还使山东地区非洲猪瘟等猪疫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控。笔者在对非洲猪瘟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构建的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山东模式”,分析总结了山东省在非洲猪瘟疫情下猪疫病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猪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2018年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我国,并在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多个省市出现了传播,造成我国的生猪存栏量严重降低,猪肉供应减少,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非洲猪瘟疫情虽然在我国得到了科学的防控,但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暴露出我国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防控漏洞。笔者在对非洲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诊断学等方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在非洲猪瘟疫情下猪疫病的防控措施,并进一步的总结,期望为山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猪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一、非洲猪瘟基本信息

1.病原学。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直径175~215纳米,大小为170~190kb的有囊膜的双股线状DNA病毒粒子。该病毒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细胞质中复制。非洲猪瘟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猪的组织液、内脏和排泄物等,并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性,如在猪血液中,非洲猪瘟病毒在4℃的环境下最长可生存6年,在室温环境最长可生存一个月。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因此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压力较大。此外,非洲猪瘟病毒可在55℃以上30分钟以内的条件下,或使用部分脂溶剂和消毒剂的条件下被消灭。

2.流行病学。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病毒只能够引起家猪和野猪患病,所有的家猪或野猪不论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易感,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非洲猪瘟病毒主要以非洲、西班牙半岛和美洲等地的蜱虫作为自己的贮藏宿主和媒介,2018年在我国的沈阳市出现首例非洲猪瘟,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病毒与俄罗斯、波兰等国报道的基因Ⅱ型非洲猪瘟病毒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一般情况下,非洲猪瘟从国外输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国际贸易或走私;输入人员携带猪肉或猪肉产品;运输工具及运输工具上的厨余垃圾等;野猪大规模的迁徙。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018年进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生猪及其产品的跨区域交易;人员及车辆等可能携带病毒;厨余垃圾等喂猪;蜱虫叮咬也是非洲猪瘟在我国大范围传播的重要途径。

3.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一般在4~9天。由于非洲猪瘟具有多个基因型,易感猪机体抗病能力不同等因素造成猪的潜伏时间不同。

(1)最急性型。部分患病猪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最高可达42℃,呼吸困难,腹泻并伴有血液,耳背部发绀并伴有肿胀,内脏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2)急性型。最为典型,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食欲和饮欲废绝、呼吸困难、躲在猪舍角落、喜卧等。部分患病猪会出现腹泻并伴有血液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减少。

(3)亚急性型。患亚急性型非洲猪瘟的患病猪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相对较长。患病猪在患病初期出现持续高热,在患病中期会出现波状热;食欲和饮欲废绝,呼吸困难,喜卧等。

(4)慢性型。患慢性型非洲猪瘟的患病猪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部分患病猪的体温可达41.5℃,热型为不规则的波浪热;食欲和饮欲废绝,呼吸困难,喜卧。此外,患慢性型非洲猪瘟的患病猪的病程一般为30~180天,而一般情况下的患病猪可治愈,但治愈后的猪还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

(5)隐性型。隐性型非洲猪瘟患病猪主要是由亚急性型或慢性型非洲猪瘟的患病猪康复后转变而来。隐性型非洲猪瘟的患病猪不一定表现临床症状,但体内含有大量的病毒,这也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重要传染源。此外,低致病力的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机体抵抗能力较强的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都可使被感染的猪成为隐性型感染。

4.诊断。由于患有非洲猪瘟的猪的临床症状与患有猪瘟的猪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兽医临床上不易区分,故在对疑似非洲猪瘟感染猪或患病猪的诊断方面,兽医临床上主要以实验室诊断为主。如下:

(1)血清学检测。收集疑似非洲猪瘟感染猪或患病猪的血液并分离出血清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试验等进行血清学检测。

(2)病原学检测。收集疑似非洲猪瘟感染猪的全血或患病猪的全血、脾、淋巴结和肺等组织,采用红细胞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酶联免疫蚀斑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进行病原学检测。

二、做好猪疫病的防疫检疫措施

1. 加强动物防疫的监管工作。

(1)加强生物安全方面的防护工作。加强生物安全方面的防护工作,推进生猪向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帮助是改善养殖户的防疫条件。依据当前山东省颁布的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技术方案,制定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猪疫病的防控方案,构建并实施疫情封闭管理、消杀等关键猪疫病防控措施。指导养殖户在发生猪疫情时进行规范化信息报告,并做好相应的处置工作。针对病死猪,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执行力度,防止销售、屠宰和随意丢弃等违法违规情况的发生。

(2) 严禁厨余垃圾直接喂猪。针对厨余垃圾的处理,当地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或民间机构进行统一回收后进行集中处理,实现闭环监管模式,并保证各环节均具有工作记录,防止厨余垃圾流向养殖户手中。针对养殖户,应加大严禁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的宣传,以此防止引发疫情或导致疫情扩散蔓延。

2.严格检疫监管。

(1) 强化养殖屠宰环节检疫监管。科学合理的布局检疫申报网点,建立相应的检疫风险评估机制,落实检疫申报、审批和检测的责任,严格落实进入山东地区猪及其产品的管理制度,加强猪转运车辆的监管。允许猪屠宰个人和企业进行非洲猪瘟等相关猪疫病的自检和抽检。

(2)加强域外动物疫病进入山东地区的“防堵”工作。进一步关注和了解非洲猪瘟的国内外的疫情动态,着重加强域外进入山东地区的运输车辆、物流快递和跨境电商及其携带的物品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检疫,适当条件下可对问题物流快递和运输车辆等进行扣押,进行消毒处理并确定安全后方可放行。山东地区的各级政府的打击走私的相关部门应在严格执行我国打击走私等综合整治等各项措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所处地区的野猪等野生动物进行了解,并进行针对性的巡查,严防野生动物携带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进入山东地区。

3.严格猪产品加工经营环节监管。

(1)严格落实加工经营主体责任。加强猪产品加工经营主体的监管,并做好严格的查验和记录,严格从源头把控采购关。针对从外省或国外采购猪及其产品,应严格的查验检疫证明与检疫标志。严禁采购和销售未经检疫检验、检疫检验不合格或来源不清的猪及其产品。

(2)加强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经营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山东地区的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应针对山东地区的猪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并规范其防疫流程,严格把控防疫关,切实保证病死猪、染疫猪及其生产的产品流向山东地区乃至全国市场。

4.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1) 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山东地区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基层动物防疫和市场监督机构队伍,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提升队伍人员技术能力,打造出有专业能力机构、有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强技术手段、有科学人性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能力、有科学合理的体系机制等。此外,强化动物防疫专业能力建设,确保非洲猪瘟等猪疫病的监测、流调、预防、控制、扑灭、检疫、监督等动物防疫工作有效的落实。

(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随着山东地区成为全国首个免疫无口蹄疫区和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的双病无疫省,进一步完善山东省动物疫病防疫体系的建设,并进一步加强和监管动物防疫体系专项经费的申报、使用和结束等工作,切实保证专项经费专项使用。加强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经费的落实。如科学有效地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整体实施,以此优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的整体布局。加大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的投资建设的同时,政府应鼓励企业发展冷链物流的配送服务。山东地区各级政府的各级部门间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进“互联网+”监管,实现山东地区信息的有效互动。此外,鼓励和加强非洲猪瘟早期快速诊断、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猜你喜欢

山东地区猪瘟患病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9个菜心品种耐寒性评价与聚类分析
山东地区菜心品种比较试验
广汽传祺济南海恒祺家店盛大开业!
多国发生猪瘟
先秦时期山东地区腰坑墓流行轨迹的原因分析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