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探讨

2022-11-19徐运芳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肉羊粪污羊群

文│徐运芳 (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羊肉是畜禽产品的组成部分,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肉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科学的肉羊养殖技术是提高羊肉产品质量的关键。现阶段,虽然肉羊养殖技术在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优良品种退化、饲养规模小及饲养环境恶劣等问题,导致肉羊养殖周期长、养殖效率低及肉羊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严重制约着我国肉羊养殖业的健康稳步发展。笔者结合对自身对当地肉羊养殖情况的调研,详细探讨了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以期为肉羊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从而推动肉羊养殖业进一步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优良品种退化。首先,肉羊养殖多为山区偏远地区,当地政府对当地优良品种的保种意识较为淡薄,往往缺乏正规、标准化的保种场。目前,肉羊养殖户往往是一些农户或者外行人员,其文化水平较低、思想相对落后,通常也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畜牧知识的学习和养殖技能的培训。这些养殖户不懂得科学的保种育种技术,导致当地的部分优良肉羊种质资源逐年退化。其次,养殖户通常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新品种引进较少,品种改良滞后,繁殖能力逐渐下降,长此以往会导致肉羊品种严重退化。再者,养殖户的管理粗放,羊群多为混合饲养,母羊易出现早配早孕的现象,导致母羊体型较小,羔羊发育滞后或不良,长期也会导致整个羊群品种发生退化。此外,养殖户不注重对母羊的产后护理,导致母羊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身体恢复较慢、泌乳不足,甚至发生疾病感染,继发不孕不育症,这对整个羊群的品种发展极其不利。

2.饲养规模较小。目前,肉羊养殖多为农民散养为主,通常以家庭为单位饲养,其养殖技术较为落后,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养殖。我国畜牧相关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较少,多选择在城市就业,极少愿意去偏远的养殖场工作,导致养殖场缺少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的支撑而难以将养殖规模扩大。其次,养殖户资金缺乏,自筹能力不足,政府的补贴有限,难以引进先进的标准化养殖设备及专业的人才,这同样制约着肉羊养殖业的发展。此外,优质的饲草资源匮乏,市面上饲草料的品质参差不齐,这无疑也对肉羊规模化养殖有一定的限制。

3.饲养环境恶劣。首先,大部分肉羊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懂得如何合理规划养殖。在栏舍的选择和建设时,多以旧屋改造,羊舍较为简陋,地理位置不合理,通常存在潮湿、背光、通风效果不佳、保温效果较差、栏舍区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其次,部分养殖户对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清理栏舍粪污,也未制定有效的清洗和消毒制度,圈舍和饲喂工具易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外来人员和车辆可随时随意进出养殖场,易携带细菌、病毒等进入养殖场,这会给肉羊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再者,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养殖效益,尽可能地增加肉羊的饲养密度,造成羊舍空气流动差,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从而影响着羊群正常生长发育。此外,大部分养殖场缺乏标准化的粪污处理池及无害化处理池,粪污通常随意堆积,病死的肉羊也随意丢弃或掩埋,这均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4.免疫接种落后。疫苗免疫是保护肉羊健康生长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大部分养殖户思想落后,对免疫防疫及疾病的认识不深入,片面地认为只要做好消毒便可,往往不会根据当地的疫病流程特点制定免疫接种程序,对突如其来的疫病防控抵御能力较差。即使进行的免疫接种,但由于防疫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部分地区存在飞针、漏针、针头交叉使用、接种剂量有误及疫苗质量等问题,导致免疫效果不合格,给肉羊健康留下隐患。

二、标准化养殖技术

1.合理选址及建设。肉羊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在进行建设养殖场前,养殖户需先进行实地考察。第一,禁止在旅游景点、水源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禁养区建址,避免污染水源、森林等自然环境。第二,选择远离工厂、学校、居民区及主干道等喧闹的地方,选择安静、宽阔的地方,避免喧闹声引起肉羊应激反应。第三,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阳光充足、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及排水系统良好的地区,通常为坐北朝南的朝向,附近还需有充足丰富的牧草或农副产品资源,便于就近采集饲草料,以减少饲料及其运输成本。第四,栏舍建设时做好内部规划,合理划分生活管理区、养殖区、粪污处理区及隔离区等区域,生活管理区通常处于最上风,粪污处理区应处于最下方,养殖场入口需建设好车辆消毒池、消毒室及更衣室;另外,要有专门的饲料存储仓,保证饲料的安全与质量,各区域保持合理的距离,这便于防疫和防火。第五,栏舍外部设有运动场,内部设有饮水装置、喂食装置,安装好水电气、风扇及风机等设备,保障良好通风、提供舒适的温度、湿度;同时,要储备好各类常用的医疗器材和疫苗药物,以防御突发疾病。

2.选择优良品种。良好的品种是保证肉羊养殖高收益的根本。养殖户需充分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调查市场肉质偏好及需求,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位置,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口性好、养殖周期短、产肉量高及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优良品种有波尔山羊、小尾寒羊、阿勒泰羊及湖羊等。另外,养殖户还可通过引入新品种,与当地肉羊品种进行杂交,进行品种改良,培育筛选出适合当地特色的优良品种。但在进行引种前,要做好流行病调研,禁止到疫区引种,应选择具有资质的规范原种场引种,引种后需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实时关注羊群健康动态,定期进行检疫,确保健康方可混群饲养。

3.改善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是保证肉羊健康生长的基础。首先,养殖场需聘请专门的卫生清洁管理员,做到每天及时清理粪污及清洗栏舍,避免粪便堆积;同时保证一周2~3次对栏舍内外及饲喂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从根源上杜绝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其次,及时清理食槽中剩余的饲料,防止肉羊食入霉变的饲料引发疾病,尤其是高温湿热的夏季。再者,定期维护水电气等设备,提供舒适的温湿度和良好的通风,做好防寒防暑的措施,避免肉羊产生冷热应激,从而影响育肥效果。最后,养殖户需合理规划饲养密度,通常为1~2平方米/只,这样既可保障良好的通风,也能预防肉羊争食和相互踩踏危险行为。

4.合理搭配饲粮,科学喂养。肉羊的健康生长与饲养密切相关。首先,养殖户应在正规的饲料厂家采购饲草料,并根据肉羊的生长特点,合理搭配营养比例,保障营养全面,做到定点定时进行饲喂,禁止饲喂霉变的饲草料,适时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羊只的生长和提高羊群的抵抗能力。一般情况下,肉羊饲养前期主要以粗饲料为主,如作物秸秆、干草等,以提升其消化能力;随着肉羊的生长,适时增加精饲料比例,但多以添加研磨精饲料,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增加饲料原则;而在饲养后期,多以精饲料为主,如豆腐渣、麦麸等,以保证育肥效果。另外,在饲喂新鲜的牧草时,应选择适口性好、鲜嫩汁多,且营养丰富的牧草,并保证牧草洁净,没有污泥和病虫害。其次,养殖户还需给肉羊提供干净、充足的饮用水,不能让羊群摄入脏水或死水,尽可能提供井水或河水。最后,养殖户还需提供合适的运动场所,保障肉羊一定的运动量,以促进肉羊骨骼、肌肉的生长,并提高羊群的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5.强化检疫、免疫及驱虫工作。第一,养殖户应每天实时监测羊群的健康动态,记录好羊群采食量及排泄状况等,定期检疫,全面掌控整个羊群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的羊只,及时隔离治疗处理,面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必要时及时扑杀,并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二,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特点,构建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实施计划免疫,防止羊群发生重大传染性疫病。同时,防疫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疫苗的免疫接种程序进行接种,选择合适的时间,在正确的位置接种正确的剂量,不飞针、漏针及一针多用,保证高效的免疫效果。第三,养殖户还需做好日常的驱虫工作,根据当地寄生虫的流行特点,选择相应的驱虫药,定期进行肉羊驱虫。通常情况下,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需要对肉羊分别进行一次体内和体外的驱虫,而对于高发区,可以再进行1~2次的强化驱虫,从而提高驱虫效果,以保障肉羊的安全。

6.做好繁殖工作。肉羊繁殖技术是整个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好肉羊良种繁育工作,对保障养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养殖户转变传统的繁殖理念,可引入并采用发情调控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多种杂交技术和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等技术,人工干预发情,增加母羊受孕率,提高繁殖率,缩短养殖周期,实现肉羊高产稳产;同时,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促进本地肉羊品种的改良,筛选出经济价值高、肉品质好、生长快及适应能力强的品种,不仅可保障肉羊的养殖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我国肉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肉羊粪污羊群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肉羊养殖技术探讨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城里的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