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保供,民生为重

2022-11-19刘光林编辑王睿佳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8期
关键词:度夏负荷煤炭

■本刊记者 刘光林/ 编辑 王睿佳

能源行业迎峰度夏形势逼人、任务艰巨。

这个夏天,高温天气纪录多次被刷新、打破。截至8 月19 日,过去一个月35 摄氏度以上高温覆盖450 万平方千米国土,42 摄氏度以上高温比比皆是,重庆北碚甚至达到45 摄氏度。据国家气候中心评估,从6 月13 日至8 月中旬,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为1961 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高温之下,电力负荷飙升。7 月12—15日,全国电力负荷屡创新高,7 月15 日达到12.6 亿千瓦,当日发电量285亿千瓦时。到8月中旬,全国最高电力负荷同比增长6.4%,四川最高负荷比去年增长25%。

据国家能源局公开信息,在迎峰度夏高峰时段,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稳,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期需要采取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措施。在7 月27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会继续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障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的用能用电需求。”

多重考验——迎峰度夏能源保供面临巨大压力

每年迎峰度夏,能源行业总是郑重其事。今年更甚,因为不确定因素更多,保供压力更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已脆弱的全球能源供应链产业链尚未修复,因地缘政治冲突激化造成的俄乌战争更令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而火上浇油的是,极端高温天气又一浪接着一浪地席卷全球,与此同时,我国面临能源转型升级的持续压力。

气温持续飙升,用电负荷大增——

入夏以来,高温热浪滚滚,用电负荷持续飙升。

据报道,入夏至今,国家电网系统5 个区域电网和19 个省级电网负荷屡创新高。四川最高负荷6500 万千瓦,较去年增加25%。安徽空调负荷超过2500 万千瓦,同比增长35%。上海已经连续6次刷新最大负荷纪录。

7月6日,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在《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上预测,在持续大范围高温情况下,未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13亿千瓦左右。

然而,高温不仅带来大负荷,还伴随着干旱。

6 月下旬以来,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历史同期偏少6成多。水电大省四川受影响尤为严重,水电发电量大幅下降,加之电力入川通道全部满载,四川电力保供面临巨大压力。另外,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也面临供应紧张。

落实“双碳”目标,能源转型迫切——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一个长久的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表示。

依据这一思路,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稳增长与调结构,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即便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关键期,也不能忽略绿色低碳转型,也不能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从迈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起,从作出“双碳”目标承诺的那一刻开始,我国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的决心就没有动摇过。章建华表示:“在去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重启煤电的形势下,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力度不减。”

国际局势动荡,能源危机加剧——

受累于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去年我国煤价暴涨,煤电企业严重亏损,生产运营受到影响,导致部分省份电力供应紧张。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再起。今年2 月,俄乌冲突爆发,国际局势进一步走向复杂动荡,能源被用作博弈筹码,“制裁”与“断供”交替上演,致使国际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不久前,欧洲出现天然气价格一个月内上涨一倍的情况,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突破1900 美元每立方千米。为了节能,德国号召民众改变生活习惯;法国颁布多项法令,对不利于节能的行为进行罚款。

在7 月27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面对全球能源危机,我国“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保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妥善应对疫情影响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持续加大能源领域的有效投资力度,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增加能源供给能力,有力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多部门协调——周密部署保障能源量价平稳

6 月15 日,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指出,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对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确保今年用电安全;要抓住“保量”和“稳价”两个关键,构建有效抵御外部影响的“防火墙”,扎实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

为将各项决策贯彻到底、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周密组织部署能源保供稳价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稳价工作。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展改革委即印发通知并召开会议,部署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工作,还发布公告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从制度机制上做好煤炭稳价工作。组织各产煤省区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增产潜力,有效释放先进产能;组织开展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约监管,强化供需衔接,确保电煤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

国家能源局——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提前着手,督促地方和企业加快推动支撑性电源建设,指导各省和电网企业开展电力应急演练,联合有关部门释放先进煤炭产能,监管煤炭长协合同签订和履约,与产煤省区签订煤炭安全保供责任书等。章建华带队先后赴海南、甘肃、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开展调研,能源电力保供尤其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是调研的必有内容。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促进能源生产开发,提高供应能力。此外,国家能源局还加强电力供需监测分析,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各地电力供需情况,实时应对出现的问题,指导各地做好电力需求响应。

国务院国资委——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要求煤炭企业加快释放先进产能,发电企业提升顶峰发电能力,电网企业加强资源统筹、推动余缺互济,共同打好打赢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为切实助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3 个调查组分赴主要产煤区晋蒙陕开展调查,进一步加强电煤价格监管,明确法律红线,规范电煤市场秩序。

多企业发力——各类能源企业勇挑保供重担

为切实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作为保供主力军的各大能源企业冒着酷暑,齐动员齐上阵,打响一场能源保供攻坚战。

煤炭企业——

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煤炭的保量稳价可以有效构建抵御外部影响的“防火墙”,对于能源电力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增产保供,煤炭企业责无旁贷。

早在6 月10 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做好煤炭稳产稳供和电力应发尽发,带头稳价稳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全力保障能源供应。上半年,该公司完成18个煤矿5800万吨产能核增,煤炭产量达3亿吨。

上半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累计生产煤炭1.14 亿吨,同比增长6.4%。截至7 月23 日,该公司今年推动陕煤入渝发运量完成1006.47 万吨,同比增加133.73 万吨,为区域能源保供稳价发挥重要作用。

电网企业——

为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电网企业强化电网联通互济和需求侧协调作用,做好电力保供工作。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多次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要求,部署迎峰度夏各项工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多次强调,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关系重大、关系全局,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保供和转型,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措施,落细落实公司迎峰度夏电力保供30 项工作要点。要抓好责任落实,抓好稳发增供,抓好电网运行,抓好供电服务,确保电网安全度夏,确保电力保供无虞。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表示,将坚决扛起电力保供的政治责任,全力挖掘发供电能力,持续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全力督促重点电源按期投产,大力培育需求侧响应市场,牢牢守住不发生拉闸限电的底线,高质量推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发电企业——

各发电企业强化电煤采购,持续提升库存,加强机组检修维护,提升顶峰发电能力,应发尽发、多发满发。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坚持把实现高质量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更大进展。该公司要求,要保障电力热力稳定供应,做好防台防汛各项工作,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度夏、平稳度汛。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强调,抓好保供增效,落实好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煤炭保量稳价政策,提升长协煤合同覆盖率和兑现率,做好煤炭保供控价和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深刻认识到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是重大的政治责任、发展责任、民生责任。一是提高站位、彰显担当,在能源保供中发挥国资央企的“顶梁柱”作用;二是统筹考虑、周密部署,抓紧抓实安全生产能源保供各项措施;三是守牢底线、压实责任,坚决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强调,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要对能源保供重点区域、重点电厂进行动态跟踪,突出抓重点、抓问题、提效率。要切实落实二三级电厂主体责任,加强督导警示。

油气企业——

面对夏季持续高温和不断增长的用能需求,各大石油天然气企业也肩负起能源保供重任,守好自己的阵地。

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电厂日均供气1470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7%,预计整个迎峰度夏期间向这些电厂供气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2.5%。

7月以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分别向浙江和江苏增供发电用气1500万立方米、9000 万立方米,全面助力重点地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开展。

为增强油气保障能力,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各海域、各板块、各环节多举措、齐发力,寻找新储量、盘活存量资源、加速推进产能建设。

多元保障——煤电油气新能源稳产增产成效显著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严峻的度夏形势,能源行业咬定保供目标,勇攀高峰、敢打硬仗,既立足基本国情,进一步发挥煤炭和煤电的“压舱石”与“兜底保障”作用,又充分利用多元保障优势,组织开展多种能源的生产储备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煤炭:产量增长11.0%,低于限价51元/吨

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量显著提高,库存大幅提升,价格总体平稳且明显低于国际水平。

年初至今,全国新增煤矿产能7890 万吨,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0%。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21.94 亿吨,同比增长11%,存煤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北方四港库存同比增长31%。

7 月,秦皇岛5500 大卡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为719元/吨,较年初下降6元/吨,比最高限价低51元/吨。

电力:装机实现24.4亿千瓦

6 月底,全国发电装机约24.4 亿千瓦,同比增长8.1%。上半年,全国新投运各类电源7000 万千瓦,从去年7 月到今年6 月底,全国各类电源投产总和1.8 亿千瓦。截至目前,今年新增向华东、华中地区输电能力1200万千瓦。

6月底,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7亿吨,同比增长51.7%,可用29天,保持较高水平。燃煤电厂综合到厂价显著低于国际水平,电厂经营压力相对减轻。

非化石能源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非化石能源占比83%,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1 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3%、7.8%、13.5%。

油气:产量分别增长4.0%、4.9%

上半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大为增加,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4.9%。2018年以来,我国储气规模实现翻番。目前,我国地下储气库注气进度执行良好。

国际合作:进口油气2.5亿吨、744亿立方米

另外,为增强开放条件下的能源保障能力,我国力保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携手其他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安全稳定。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2.5 亿吨、天然气744 亿立方米、煤炭1.15亿吨、电量29.6亿千瓦时。

全社会参与——促进能源发展和经济效益实现最优

时至8 月中旬,能源行业迎峰度夏接近尾声,但也迎来最关键时刻。

截至目前,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7 月1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局长李云卿表示,入夏以来能源供应总体平稳有序,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总体平稳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区域性、时段性供需紧张。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叶春7 月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迎峰度夏阶段,国内外疫情、宏观经济、煤炭安全生产、铁路等运力协调、气温、降水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煤炭、电力保供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区域性、时段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仍存在。”

近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负责同志也介绍,由于6月下旬以来部分流域来水偏少,水电机组出力受到严重影响,部分省份电力负荷增长较快,在用电高峰期需要采取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措施,以保证电力供需平衡,确保民生和重要用户用电。

从8月14日开始,四川经信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等部门(单位)启动三级保供电调控措施,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用电,守住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的底线。

据报道,近期,浙江、安徽、江苏、湖北等多地相继下发节约用电倡议书,号召各用电单位节约用电、错峰让电,主动支持缓解用电高峰时段供电压力。近日宁波有3300 多家企业错峰生产,让电于民。

为了说明用户侧对于能源保供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章建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有序利用电力”,可以有效达到减少尖峰电力负荷的目的,这样也会促进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优。

随着能源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不再仅仅是能源行业的事,实现能源电力保供目标,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完成。■

猜你喜欢

度夏负荷煤炭
有脸面的颜值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度夏
听名画里的人讲述度夏宝典
红色警报——煤炭
生如夏花
让玩具陪宝宝清凉度夏
让玩具陪孩子清凉度夏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