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2-11-19张金邦陈晓伟

南方农机 2022年20期
关键词:旅游大学生发展

张金邦 , 陈晓伟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在资金、土地政策不断向农村产业发展偏移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鼓励大学生扎根农村,帮助建设现代化农村,以此不断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在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城市优先消费需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等,旨在大力推动农村融合发展,开发新型乡村旅游模式[1]。为打造创业新业态新模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工作的通知》,强调应当充分重视农村优先旅游等发展前景良好、社会需求广泛的新型项目,将互联网平台与产业服务相互联系形成农村新产业,从而不断增加农村岗位数量,带动就业示范工作。

1 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与困难

1.1 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下所形成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在具有乡村土地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回乡创业,开发新型农村发展产业。根据部分地区大学生农旅乡村创业情况综合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农旅乡村创业形式普遍较好,在乡村振兴战略与相关农旅融合政策的扶持下,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较高,创业领域相对比较集中,动机较为理性。创业领域主要包括民俗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方面,选择乡村创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大城市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在于乡村资源与创业领域匹配程度较高[2]。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农旅乡村创业主要以小型创业团队为主,能够正常盈利,创业团队一般保持在10人左右,大部分能够正常经营,少数存在较大盈利,极少数存在持续亏损。总体来看,大学生农旅乡村创业前景较好。

1.2 大学生返乡创业困难

虽然大学生农旅乡村创业有着较好的前景,但是他们在实际创业过程中,仍遇到较多困难,影响创业项目的正常经营。以课题组当前所开展的现代农业创业经营项目为例,分析大学生乡村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创业项目为现代农业,种植水果蔬菜进行自产自销,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提升水果蔬菜产量,以微信朋友圈、微博为主要销售平台,经营状态良好。在前期创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困难在于创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与缺少农业创业指导两个方面。首先,在创业资金来源方面,开展现代农业创业所需要的资金大多数来自个人存款与亲友支持,资金力量较为薄弱,后续资金难以为继,对当地土地资源成本价格了解不深,创业成本偏高,且在创业过程中由于考虑不到位,出现一定程度的资金短缺现象,这都是影响创业稳定性的主要原因[3]。其次,缺少农业创业指导,开展现代农业创业的初衷在于寻找机遇,创造出新颖的农业产品,并通过市场打造企业。但作为白手起家的创业公司,缺少系统化的创业发展体系,也缺乏先进的农业创业指导,农业创业项目的产生、分析、筛选与检验,都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同时也未能考虑到当地市场需求、市场机会与可能出现的风险,导致农业创业过程比较艰难,限制了创业项目的快速发展[4]。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策略

虽然有些大学生在返乡创业中遭遇了一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业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创业已经成为目前较为热门的就业路径之一,借助先进的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信息平台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形成以城市消费热点为中心的全新乡村旅游模式。当前农旅融合创业成为新一代创新创业模式之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愿意返乡进行创业,借助乡村充足的土地资源与旅游资源,形成一批创业成功率高、易于复制推广、带动就业潜力大的项目,拓宽行业发展空间,助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

互联网结合农旅创业,是当前信息化环境下所形成的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应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形成一批适合农村发展且成功率较高的创业项目,以此实现经验辅助,拓展行业发展空间。首先,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互联网信息平台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乡村旅游创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对民宿资源、旅游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其次,紧密结合当地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发展。农旅融合创业的核心在于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模式,根据城市需求提升消费量,借助农村独特的产业优势,将其与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形成特色体验项目,推动创业发展。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负责人表示:“在乡村旅游领域,许多企业将数字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现代农业紧密结合,发展众多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为游客带来新体验,也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5-6]

以“景区+农产品直播带货”创业模式为例,此创业模式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所开展的新型产业结构。直播带货可以说是当前电商行业发展中最为火爆的产品销售模式之一[7],在农旅融合的快速发展趋势下,直播带货也成为农产品营销的热潮,将直播带货、乡村旅游、农产品营销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了解现代化营销内涵的大学生最为喜爱的创业类型之一。借助网络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直播带货,能够摆脱传统销售模式的弊端,打开市场销路,同时帮助消费人群提升对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的认知,推动农产品品牌塑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景区+农产品直播带货”的模式目前深受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喜爱,在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直播销售的过程中,带货的同时增加了直播间的人气,也可以实现对当地景区的宣传,推动产业链发展。除此之外,还有着较多的乡村直播带货活动,以促进美丽乡村旅游为主题,形成依托当地乡村农产品的线上线下结合营销模式,部分地区成立了县域主播学院,力求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县域电商直播基地,为大学生直播带货的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2.2 紧抓政策获得产业增值

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向农村倾斜的情况下,乡村产业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大部分年轻人从外出打工到逐渐返乡创业,形成了一批全新业态的乡村旅游结构[8]。由于大学生在实际创业中缺少资金支持,所以应当借助乡村振兴大战略中的政策扶持优势,积极实现产业增值,推动创业发展。目前我国所推出的政策扶持类型有很多,对大学生开展农旅融合创业发展有较大帮助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金融扶持与土地资源扶持两方面。在金融扶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政策明确要求要不断加大金融精准扶持力度,提升涉农金融资源数量,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等,鼓励具有政策性质的金融单位扩大业务范围,重点向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创业就业工作提供一定时间的信贷支持,大学生可在创业中依靠金融扶持政策获取一定金融投资,实现创业发展[5]。在土地资源扶持方面,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做好一定比例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对创业项目进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大学生应当充分抓住以上政策扶持机遇,推动乡村旅游创业项目的快速发展[9]。

2.3 多样化创业实践,融合产业链发展

乡村旅游是农旅融合发展中最为广泛的模式,也就是以休闲乡村为发展重点,以农村旅游资源与民俗风情为吸引,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热点,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不仅仅是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而是融合多业态的产业形态发展。大学生在农旅融合创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完善产业链发展,以此保障生态稳定持续盈利。以某地区“果蔬种植+休闲度假”乡村创业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果蔬种植是乡村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国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果树品牌,在打造果树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土地资源实行创意化瓜果种植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将果蔬种植与休闲度假充分结合在一起,打造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的旅游产品,提升果蔬种植的附加值。该地区具有非常突出的桃子种植优势,其中水蜜桃是当地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四大传统名优桃之一。借助水蜜桃产品品牌的独特优势,可以发展桃子“种植+休闲采摘”经营模式。在种植桃树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依托原有的设置发展悠闲旅游,不用增设过多基础设施,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只需要转换思路,就能完成产业转型。首先,借助土地优势与区位优势,都市中生活的人向往远离喧嚣的乡村风光,钟爱绿色食品,桃树不仅能够实现大面积种植,桃花盛开的景象也能吸引大量游客,满足游客需求;另外,蔬果园为周边城镇提供蔬菜和水果,普遍离城镇较近,具有交通优势,方便游客旅游出行。其次,桃树“种植+休闲采摘”模式具有投资优势,相较于景区与农家乐等,此项目能够借助当地土地资源实现快速发展,建设费用较低,启动资金较少,建设周期较短,且能快速产生收益,可以借助直播带货或新媒体营销等方式扩大销售渠道,提升经济效益[10]。

除了乡村旅游等创业项目之外,“民俗人文+生活体验”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当前,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推动旅宿消费增长的引擎,借助当地独有的民俗人文,满足城市游客的多元化生活体验需求,使游客充分感受民俗魅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乡村创业模式。以某地区的创业实践为例,当地有着较多特色民俗文化,比如杨梅节、老虎鞋、水火流星与草帽编织等,可借助这些独特的民俗人文作为当地旅游资源,还原传统生活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发展民俗旅游。以杨梅节为例,开展以杨梅节为主题的旅游模式,带领游客参观杨梅产地,亲身采摘杨梅,体会生活乐趣,回归农田生活。其次,发展附加产业链。以当地的老虎鞋制作为例,以老虎鞋制作为主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的旅游模式,向游客讲解当地老虎鞋的类型、发展历史等信息,并制作不同种类的老虎鞋作为文化产品进行销售,提升经济效益。总之,以文化为招牌,立足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特色品牌,不仅可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还能够创新乡村创业项目,提高乡村总体收益[8]。

3 小结

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政策逐渐向农村偏移的背景下,大学生应充分抓住机遇,以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应当注意借助政策扶持优势、乡村资源优势与互联网信息优势,打造农旅一体化特色产业,提升乡村经济收益,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猜你喜欢

旅游大学生发展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方丽洪 “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
旅游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