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实践探究

2022-11-18凌安琪

职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产教融合

凌安琪

摘 要:“中国制造2025”给职业教育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国家对有关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职业教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产教融合是有效衔接教育与产业的关键途径,职业教育理应积极建立“利益相关”的企业参与机制,并完善产教融合教学管理体系运行模式,通过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探索校企利益共同点,从人才方面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从“中国制造2025”背景出发,研究了阜阳中职教育产教融合实践策略,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中职教育    产教融合    实践

课    题:本文系阜阳中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FSK2022084)的研究成果。

“中国制造2025”是巨大的系统工程,对职业教育提出全新的要求。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各行各业创新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而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内高度关联制造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吸引产业界联合职业教育一同办学,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是与国家培养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相契合的重要路径,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农业大市阜阳在苏阜对接、产业倍增和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发挥了职业教育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作用,促进了产教融合互利共赢生态圈的打造。

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意义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不少中职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难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课程固定不变、选课机制相对滞后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学术型与技能型人才断层。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要求中职学校紧密结合学科教育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及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与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要相契合且能助力“中国梦”实现的人才,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作用。产教融合也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提高适应性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职学校通过产教融合,能够实现学校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及时更新,且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操作规范和最前沿技术信息,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契合。

同时,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能促进专业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产—学—研—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形成,为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提供助力,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善教学设计。

此外,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还能拓展教学资源,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

(一)加强校企协同,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加强校企协同,突出企业在中职办学中的主体作用,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前提。

首先,产业界要注重向中职学校输送师资。各行各业与中职学校需从以往小范围、低层次协同育人局限中走出来,落实新型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与优化,并以集生产、策划、销售、经营、管理及服务为一体的目标为中心构建立体化、全过程的协同育人模式。同时,要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明确参与中职办学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协同育人义务、责任及权利,消除产业界向职业教育输送人才时可能面临的制度障碍,并对各方主体行为加以规范。

其次,要发挥中职教育中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中职学校也应当从智力和技术方面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企业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企业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在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踊跃承担社会责任,助力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再次,设立校企管理委员会,落实协同育人方案。中职学校可积极联系企业成立管理委员会,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沿科技进行交流,明确学校承担的课程有哪些、企业承担的课程有哪些,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共同建设和优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并做好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同时,在协同育人过程中,面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开设校内专业基础课程,面向三年级学生推行企业“2+1”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做好正式上岗准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教学融合、师资融合、场景融合、学分融合及教管融合。

最后,引入“3+2”模式并持续推进,具体为3天在校、2天在企,同时为在企业实习实训的中职学校学生提供适当的补贴,为有序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保障。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校企间不通畅的信息交流机制,可搭建能够密切融合学校与企业的平台,以院校层次、企业类型为依据做好国家级或省级或市级平台的建设工作。

(二)校企职责共担,制定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完善体制机制属于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通过一体化“产学研”的推行,能为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提供必要的行动导向,而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并突出科学性、合理性,則能有效保障产教深度融合。

第一,中职学校需联系企业一同参与招生制度的创新,统一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利用企业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通过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应与本地教育主管部门一同,以中职学校及企业合作招生需求为根据,进行招生管理办法的改革与创新,赋予中职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第二,中职学校应当积极联系企业,在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建立联合培养人才质量监控体系。作为重要教育工程之一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统筹协调教学与实训、教学安排与工作管理等方面,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建立科学、完善且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可从中职学校和企业中抽调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与管理人员组建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各个教学与实操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定期开展考核工作,做好考核情况的及时沟通与反馈,并以反馈的结果为依据对教育实训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为协同育人提供质量保障。

第三,中职学校也应当积极联系企业进行教学管理及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校企协同育人优势很多且存在诸多挑战,中职学校应当积极应对变革育人模式时可能面临的挑战,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全弹性学制,联系企业一同参与教学工作的管理。

(三)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提升产教融合的质量

现代学徒制属于成熟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是从传统师徒制衍生出的职业教育模式,融合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以学生和企业员工为教育对象,在中职学校教师教学、企业专业人才指导的前提下,促进“学中做、做中学”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中职学校产教融合过程中,理应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力度,实现质量水平更高的产教融合。

第一,要完善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法律体系,立足于法律层面将学校、企业等主体在现代学徒制教育中的义务、责任和权利加以明确划分,从制度方面保障现代学徒制的有序推行。

第二,中职学校要注重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开展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管理工作。企业同样需进行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保证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要求相契合。校企双方应建立更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一同参与培训标准的制定与细化,严格监督管理各教育实训环节,促进育人质量的提高。

第三,中职学校要确保设置的专业紧贴产业需求。通过宏观调控及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设置能够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促进“专业人才—产业工人”培养效应的形成。同时,中职学校要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高度契合。中职学校应建立专业与产业对接动态调整机制,从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与工作对接“三对接”思路出发,校企共同开发新专业、新课程。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阜阳中职学校应该满足各产业主体需求,构建校内产教融合平台,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念的支撑下,坚持校企合作中“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同参与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促成“优质先进、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开放多样”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构建,在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的过程中,构建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模式实践中,为校企良性互动提供有效保障,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婷.“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業,2018(6).

[2]聂家林.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9(24).

[3]李清江,刘世爽,蒋莉,等.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

[4]李漪.“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途径的思考[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6).

(作者单位: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