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胡索不同种源抗病性和产量研究

2022-11-18钭凌娟厉永强徐金晶何晓婵

园艺与种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延胡索种源霜霉病

方 莉,钭凌娟,厉永强,吴 梅,徐金晶,何晓婵

(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 321017;2.东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金华 322100)

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又名元胡、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等功能,临床上常用于胸胁、脘腹疼痛、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症[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延胡索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比哌替啶、吗啡弱,但成瘾性小,对慢性持续性钝痛效果较好,对肠胃系统及肝胆系统引起的疼痛有显著疗效,亦可缓解临产阵痛、头痛、脑震荡头痛等[3]。延胡索含有左旋四氢巴马亭,可用于消除烦躁、焦虑等精神紧张状态及医治神经衰弱性失眠症[4]。还有研究表明延胡索氯仿提取液对玉米、大豆几种常见真菌病害具有离体抑菌活性[5]。近年来延胡索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不断增大,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000年以前浙江产区的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近年由于当地农户以种植浙贝母为主,浙江延胡索产量下滑明显。2002年价格出现低谷后,延胡索栽培面积逐步减小[6]。目前浙江省延胡索种植面积3 733 hm2,总产量0.7万t,降至全国总量的1/3[7]。药材种植品种的稳定性和质量是影响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进行药材种质资源和育种相关研究至关重要[8-9]。关于延胡索不同种质资源的质量及安全性比较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2-14],但是关于不同种源抗病性及产量方面的研究较少[15]。该文共收集了24个延胡索栽培种质资源,在延胡索霜霉病发生时期,调查不同种源病死率、存活植株高度;在采收期测定不同种源单丛块茎数、单丛块茎重量、折合产量,为筛选霜霉病抗性好、产量高的延胡索种源及研究与延胡索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苏孟乡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药所基地(29°0′32.97″N,119°37′25.78″E)进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9℃,年降水量1 400 mm,无霜期为263 d。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062 h,有效积温5 500℃左右。海拔53 m,土壤为水稻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浙贝母。

1.1.2 试验材料。24个延胡索栽培种质资源由东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收集提供,具体编号及用种量如表1。2020年11月14日栽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种源1个小区,栽植密度约0.01 m×0.01 m,相邻小区间隔0.2 m。

表1 供试延胡索种质资源

1.2 方法

1.2.1 测定项目及方法。2021年4月试验基地霜霉病暴发,4月9日开展病害调查,测量每个种源延胡索死亡植株面积,统计病害发生后每个种源的死亡率,计算方法为:死亡植株所占面积/单个种源总栽植面积×100%;每个种源随机抽取存活植株3~6株,测量植株高度。5月10—12日收获延胡索,每个种源随机抽取5丛测定单丛块茎数和单丛块茎重量(按鲜重,下同);采收每个小区延胡索产量,并折合为每公顷产量。

1.2.2 数据分析与处理。应用Excel 2019整理数据,SPSS 25.0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延胡索霜霉病发病后死亡率和存活植株高度

从表2可以看出,种源马2012-11死亡率最低,其次为东2012-6和东2012-10,东2012-23、马2012-16、马2013-6、马2012-20-1III死亡率达到了90%以上。各种源存活植株总体高度在12.67~24.67 cm,无显著差异。

2.2 延胡索单丛块茎数、重量和折合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各种源平均单丛块茎数在7.80~23.40粒,安徽种源平均单丛块茎数最多,与东2013-39等14个种源有显著差异;磐安仁川种源平均单丛块茎数最少,除仙居和江苏种源,与其他种源都有显著差异。各种源单丛块茎重量在10.82~28.12 g,安徽种源单丛块茎重量最大,马2012-11种源最小。各种源差异不显著,折合产量为2 233.3~15 584.4 kg/hm2,马2012-16种源折合产量最高,马宅2012-4产量最低。

表2 延胡索霜霉病死亡率统计

2.3 折合产量影响要素相关性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种源、病害死亡率、剩余植株高度、单丛块茎数和单丛块茎重量与折合产量间相关性不显著。但单丛块茎重量和单丛块茎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丛块茎数与病害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病害死亡率和剩余植株高度与种源呈显著正相关(P<0.05)。

表3 延胡索产量相关性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霜霉病是延胡索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有黄绿色、褐色小斑点,后连成不规则褐色斑,密布全叶,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灰白色霉状物,后期可致枝叶枯死[16]。一般年份发病率达20%~30%,严重田块达50%以上,减产幅度超过30%[17]。该试验不同种源表现出了不同的抗霜霉病能力,其中马2012-11病死率最低,初步判断其霜霉病抗性好,东2012-23、马2012-16、马2013-6、马2012-20-1 III病死率很高,达到90%以上,不抗霜霉病。从存活植株的高度来看,不同种源并无显著差异,可能植株高度对霜霉病没有明显的影响或者有的种源死亡率过大,导致存活植株高度不具代表性。

马2012-16种源折合产量最高,其次是东2013-14种源,这2个种源霜霉病病死率分别为98%和70%,霜霉病病死率高的种源反而折合产量高,说明延胡索霜霉病的病死率对产量并没有影响。病害发生期正值延胡索新生块茎膨大期,一些小的新生块茎叶死亡后,没有营养供给,就没有长大,因此收获时一般发病死亡率高的种源小块茎多,发病少死亡少的种源大块茎多,在试验中,单丛块茎数与病害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可能与工人采收时,喜好在有大块茎的情况下只采大块茎,忽略采小块茎,造成了较大误差有关。

单丛块茎重量和单丛块茎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种源、剩余植株高度、单丛块茎数和单丛块茎重量与折合产量间相关性不显著,霜霉病被认为是延胡索的毁灭性灾害[18],但是从该试验看,与延胡索产量没有显著相关性。这是否与试验当年延胡索发病前已完成膨大,抑或是可能存在其他对延胡索产量影响更大的因素尚未列入试验考察有关[19-25],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该试验看,霜霉病对延胡索的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是霜霉病的发生会导致农药用量的增加,对中药材质量安全存在潜在威胁[26]。建议从源头预防这一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对延胡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延胡索种源霜霉病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产地鲜切加工、传统加工延胡索对痛经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
闽楠幼林不同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