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典型病害成因与防治措施分析

2022-11-18

北方交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墩台腹板支座

刘 曼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高速公路管理处 石家庄市 050299)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桥梁总量不断增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桥梁服役年限的增长,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应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切实保障工程运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1-3]。

以公路桥梁桥面铺装不平整、上部结构受力裂缝、支座病害、墩台身裂缝等典型病害为例,综述其病害表现形式、成因以及防治措施。

1 公路桥梁典型病害

1.1 桥面铺装病害

桥面铺装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桥面开裂(包括轻微裂缝和严重裂缝)、磨损严重、局部坑槽、起皮以及车辙等。桥面的损伤较为普遍,并且成为了影响桥梁使用性、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1.2 上部结构受力裂缝

以北方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例,常见的受力裂缝主要可以分为五类,分别为跨中区段受弯裂缝、底板接缝附近的横向裂缝、齿块的横向裂缝、箱梁纵向裂缝以及腹板弯剪斜裂缝。几种裂缝形式见图1~图4。

图1 箱梁腹板弯曲裂缝

图2 箱梁受弯裂缝

图3 箱梁底板横向裂缝

图4 箱梁腹板斜裂缝

1.3 支座病害

以板式橡胶支座为例,典型的病害包括支座位置串动、脱空,支座老化、底板变形以及垫石的破碎、钢板的锈蚀等[4]。

1.4 墩台身裂缝

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墩台身裂缝主要会表现为三种形态。

(1)网状裂缝

此类裂缝多发生在常水位以上桥梁墩身的向阳位置,裂缝宽范围为0.1~lmm,深范围为1~1.5cm,长度不均等。

(2)竖向裂缝

此类裂缝发展趋势以下宽上窄的形态为主,自基础向上发展至桥梁墩(台)上部,裂缝长度不均等。

(3)水平裂缝

此类裂缝多环绕桥墩(台)身呈现,分布不均匀,裂缝宽范围为0.1~2mm。

图5 墩台身裂缝示意图

1.5 桥台护坡典型病害

桥台护坡是保障桥头路堤稳定的重要构筑物[5],在运营期间时常出现护坡填土塌陷、砌石散落、护坡土壤外露等病害。

2 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2.1 桥面铺装开裂的原因

桥面铺装开裂,甚至发生局部塌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施工原因:桥面铺装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较差,在运营若干年后,桥面极易出现开裂、甚至局部塌陷等病害。

(2)重车反复作用:随着交通量、车辆荷载的增加,部分地区所采用的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已经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进而从根本上导致桥面的破损。

(3)基础不均匀沉降:由于雨、水的冲刷致使部分桥梁基础被局部掏空、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而导致桥面的开裂。

2.2 上部结构受力裂缝产生的原因

2.2.1箱梁跨中受弯裂缝产生的原因

(1)对于箱梁,尤其是节段施工的箱梁,节段之间的接缝通常是结构薄弱环节[6],在车辆荷载等作用下,跨中极易产生弯曲裂缝,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箱梁腹板下部边缘,裂缝宽度范围为0.1~0.2mm。

(2)过大的桥梁墩(台)基础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差。

2.2.2底板接缝附近的横向裂缝原因

(1)对于节段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若使用柔性金属波纹管道且固定其位置的构造措施不力,或由于正在浇注箱梁混凝土引起下挠,则管道在接缝处将有折角或尖弯点。在预应力钢束的径向力作用下极易引起箱梁底板的横向裂缝。

(2)底板接缝施工质量较差,加之底板尤其是跨中部位应力安全储备不足,造成开裂。

2.2.3箱梁底板横向裂缝原因

若在设计阶段,对混凝土齿板的非预应力钢筋配置不足,箱梁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极易产生横向裂缝,裂缝自下向上部腹板扩展,会导致腹板混凝土斜裂缝。

2.2.4箱梁纵向裂缝原因

(1)施工阶段,现场作业人员浇注混凝土不规范,从梁的一端单向浇注,致使混凝土凝结不一致,从而使梁体支架在混凝土自重的作用下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箱梁纵向开裂。

(2)设计阶段,箱梁顶宽度较大,梁体横向预应力或横向配筋偏弱,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纵向裂缝。

2.2.5箱梁腹板弯剪斜裂缝原因

(1)梁体腹板厚度、截面高度尺寸偏小,在运营期间箱梁混凝土抗裂富余量偏小。

(2)紧邻边跨支座处梁体受到较大的剪力作用,加之箱梁截面弯矩作用,在两者应力共同作用下,前期表现为弯曲竖向裂缝,随着裂缝继续斜向发展,最终产生了弯剪斜裂缝。

(3)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上,仅布置了底板束和顶板束,缺失了弯起钢束。由于箱梁竖向预应力筋长度偏小,加之施工控制的专项预防措施不到位,使得本身长度已经偏短的螺纹钢筋有效预应力进一步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竖向预应力作用,最终导致箱梁腹板混凝土斜裂缝的产生。

2.3 梁式桥梁支座病害原因

目前桥梁支座病害产生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设计方面:设计过于“粗糙”或纵坡、超高等指标取值偏大,使得支座安装后上下支承面接触不紧密、甚至较大幅度的脱空,导致桥梁支座受力不均匀,积年累月后造成支座损坏。

(2)施工方面:支座上、下支承面施工不规范。没有针对盖梁垫石几何尺寸、标高以及表面平整度等参数进行事先计算与校核,致使盖梁垫石产生几何尺寸偏差、标高不匹配、表面不平整等通病,最终造成支座密贴性差、脱空。

(3)养护方面:支座滚动面、滑动面夹杂异物;桥梁防排水装置存在缺陷,支座处发生渗漏水,致使支座发生锈蚀等运营期相关缺陷,没有及时得到维修处理。

(4)其他方面: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变位及倾斜。

2.4 墩台身裂缝

2.4.1网状裂缝原因

(1)施工期间,浇注桥墩混凝土后拆除模板过早或未能及时采取养护措施,由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和外部气温的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表面裂缝。

(2)桥梁墩台身混凝土因养护期不足或养护措施不到位,致使混凝土干燥收缩,引起开裂。

2.4.2竖向裂缝原因

(1)由于基础松软或沉降不均匀引起。

(2)由于桥墩顶部受拉钢筋数量或布置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

2.4.3水平裂缝原因

(1)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混凝土浇注接缝。

(2)桥址区气候原因,例如北方季节性冻胀力,容易使自身强度不足的墩台出现被剪断或被拔断的现象,进而伴随着表现出水平裂缝。

3 典型病害防治措施分析

3.1 上部结构病害防治措施

(1)当主梁纵向裂缝宽度范围在0.15mm以内时,推荐采用封闭处理;当裂缝宽度大于0.15mm时,推荐采用加压注浆加固处理。

(2)当箱梁梁体出现局部混凝土剥落、露筋现象时,应凿除原“起皮”的混凝土,并对钢筋进行除锈,使用环氧混凝土进行修补,在修补过程中应注意新旧混凝土的结合。

3.2 下部结构病害防治措施

(1)当盖梁、墩柱以及墩台帽混凝土存在剥落、破损、露筋等病害时,应进行加固处理,以保障结构的耐久性。若结构钢筋外露且锈蚀,首先应除锈,并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处理。

(2)当墩台身裂缝(竖向、斜向裂缝)超过0.20mm时,应加强对墩台身裂缝宽度发展情况的观测,若无继续发展扩大的迹象,可仅进行加压注浆封闭处理。如继续发展扩大,应查明原因后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3)对桥墩基础受水冲刷严重的,应对桩柱进行套箍加固处理。如河流上下游有采挖砂的,建议对河流修建堤坝,以防止河床冲刷加剧。

3.3 桥面病害处治措施

(1)对于桥面铺装局部破损的部位进行局部修补或重新摊铺。

(2)对于桥面铺装补丁处破损的应凿除补丁沥青混凝土层,重做防水,摊铺沥青混凝土修补,维修时严禁破坏原桥面铺装钢筋。

3.4 支座病害处治措施

对支座组件破损严重、位移超限的,进行更换支座。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桥梁各类病害问题,加强工程管理,及早发现病害,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从而切实保障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墩台腹板支座
腹板开口对复合材料梁腹板剪切承载性能的影响
不同摩擦系数下双凹面摩擦摆支座耗能性能的研究
高速公路桥梁墩台施工技术及应用探讨
重载铁路桥梁支座病害分析及改造技术
腹板弯折角对波形钢腹板钢-混组合简支箱梁桥体外预应力施加效率的影响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箱梁腹板剪力分配规律分析*
桥梁工程墩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支座日常养护与维修施工技术探讨
鲜为人知的“夹道墩台”
鲜为人知的“夹道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