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

2022-11-18张卫东郭梦洁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5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

张卫东 郭梦洁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河库服务站,陕西 绥德 718000)

1.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现状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我国水资源使用率不足国际发达国家50%,与之对应的我国在农业水利灌溉用水方面比较浪费,虽然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发展时间比较长,也获得一定成果,促进了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实际中,应用效率低。一些农户受到传统灌溉理念影响,无法熟练使用新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随意钻井取水灌溉,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并且,当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资金为国家财政投和农村组织,其中,国家资金占比相对较少,导致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资金比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农业节水灌溉设施投资更加匮乏,从而给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农户在农业水利灌溉节水中的意识不足,自觉性有待提高,不会主动参与到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活动中,没有主动节约用水。并且相关部门相应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科学划分农业水利灌溉区域,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调度不合理,无法及时找到节水灌溉问题并处理。因为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方面的资金比较匮乏,使得一些节水设施更新效率慢,一些设备已经被淘汰但是依然在使用,节水设备损耗率比较高,从而无法保证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效果,使得水资源使用率偏低。

2.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在当前的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中,包含了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旱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在实际农业水利灌溉节水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灌水组织结构,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科学规划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当前,广泛采用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有以下两种:

2.1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作为我国农田灌溉过程中广泛采用的输水方式,但是传统土渠水渗漏损失占水量的50^%以上,由此可以得知,渠道防渗长时间以来是我国农业水利灌溉节水中重点采用方式。工程布局需要根据水草资源分配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对水源工程、灌溉工程、道路等合理安排。灌溉系统与排水系统在分布方面需要做到相互协调,灌溉和排水方式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土壤条件等进行比较分析,灌溉与排水建筑结合工程规模、运行特点、工程总体布置要求,将其建设在地形条件良好的区域。对于具有防洪要求的灌溉工程,需要根据蓄泄兼顾的要求,确定防洪标准,把防洪工程融入到整体规划中。

2.2 喷灌技术

喷灌系统通常包含了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等,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水草资源分布情况,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好水源工程形式以及节水灌溉方法。如果是地表水灌区,需要结合地形、地貌情况确定渠道发展走向,将资源落差价值充分发挥,扩大灌溉范畴。如果为盐渍化趋势,需要配有排水沟道。提水灌溉工程或者是井灌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等,根据总功率最小和运行管理便利要求进行科学划分,分级布置。

3.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措施的运用优势分析

3.1 案例概述

对于绥德县来说,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部,气候条件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绥德县总面积为1878km2,年平均降水量为486mm,年平均蒸发量为2069 mm,绥德县一级河流有黄河,二级河流有无定河,四级河流有大理河和淮宁河,五级河流有义合河,六级河流有小河沟和崔家沟,五级以下河流483 条,均属黄河水系。所有大小河流包括入境流量,共计径流量990.86m3/s,其中自产水量0.8381m3/s,入境流量990.02m3/s,年径流量312.4776 亿m3。

3.2 技术应用优势

在当前农业生产发展中,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其中,能够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减少水资源消耗,避免水资源大量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让农业用水得到合理分配。对于节水灌溉技术来说,展现出的技术优势有以下几点:

渠道防渗。要想从根源上防止在水资源运输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灌溉区域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输水渠道,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渠道防渗材料,例如,干砌石块或者是砌浆块石等,使材料的防渗功能得到全面发挥,建立高质量的渠道,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实际操作中,针对渠道比较少的混凝土护面,要想提高输水效率和质量,一般选择的是 U 型混凝土渠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过水断面,达到水资源合理使用的效果。

管道输水喷灌。站在农业灌溉角度分析,导致水资源随意消耗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水面蒸发等,对于输水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严重浪费问题,在实际灌溉过程中,需要采用管道输水的节水方式,可以实现对水面蒸发的科学管控。通过采用喷灌或者滴灌等节水技术,实施农业生产灌溉,在高压输水管的作用下,实现对输水过程中水资源蒸发问题的管控,防止水资源大量蒸发。

滴灌。通过使用滴灌技术,能够让水资源实现高效使用。因为通过采用灌溉水针对性湿润土壤表面,可以极大限度地防止水资源大量蒸发。并且,通过滴灌方式,只是让农作物根茎周围的土壤湿润处理,防止杂草吸收水分快速生长。通过采取滴灌技术进行农业灌溉,不会造成地面径流问题的出现,更好地控制灌溉水深度,将水资源严重消耗问题全面处理。通过使用滴灌技术,种植地环境整体湿度相对偏低,有效地减少病虫害问题发生,并且不会使用大量的农药。此外,保证农作物整体质量和产量。通过及时供水以及施肥,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并且也能保证农作物质量,提高农作物生产率,给农户创造更多的效益。筹从滴灌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其能够顺利地完成节水目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增加经济收益。

喷灌。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水稻种植之外,大部分农作物种植都会采用喷灌技术,其不但适合在各种地形环境中应用,并且也会对土壤条件和其他条件展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通常情况下,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广泛采用喷灌施工方式,水资源节约一般在40%左右,农作物产量可以提高20%左右。另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灌溉工艺展现出机械化、自动化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农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趋势发展。

4.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

4.1 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宣传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工作,需要做好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宣传工作,让更多地群众了解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意义,扩大应用范畴。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地理面积,各个地区地形地势各不相同,在推广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用户合理使用节水技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土质条件,将农村经济技术合理应用,把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应用其中,从根源上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真正实现节水目标。除此之外,在建立农业水利灌溉系统过程中,需要结合灌溉区域具体情况,科学布局,从而让节水灌溉系统稳定运行,发挥实际价值。

4.2 提高农户的节水灌溉观念

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大部分农村群众在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方面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方式,向农村群众讲解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知识和方法,提高其节水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农闲时组织安排各种宣传活动,举办和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相关的学习活动,向农村群众讲解节水的必要性,让农村群众更好地了解当地水资源匮乏情况,增强对水资源合理使用的意识。政府部门可以邀请专业的讲师向农村群众传授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经验和方法,农村群众可以免费参与其中,所有和农业相关的活动产生的费用,由政府部门负责,真正让每个农村群众都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理念。在未来农业水利灌溉节水过程中,可以主动参与其中,让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得以顺利实施。

4.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结合现阶段的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方式,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要想真正实现抗旱保丰收以及增加粮食产量,除了要建立水利工程之外,还要合理使用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适当扩大应用范畴,从根源上实现资源型节水。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和需求,从宏观角度入手综合思考农业用水问题。由于农业节水并非一项工程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包含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群众自身利益等多项内容,这些问题并非是哪个部门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各个部门之间高度配合,协调合作,综合思考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发展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方案,完善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体系,引导节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合理规划

对于灌溉区域中地面水利用,一般包含区内拦蓄和区外引水系统,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当地供水情况。灌溉区域中地下潜水层一般被作为调节水库,其职责在于降雨补给、渠道与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在此过程中,消耗量主要以蒸发、出流以及开采为主。两种水源需要统一安排和规划,根据区域进行划分,在一定开采要求下,确定开采强度,或者在一定开采强度标准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或者结合补给方式以及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水资源分配情况。对于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外引水源稳定性不强的情况下,需要适当的实施井灌,以井补渠。如果地下水开采比较严重,需要适当的减少水资源消耗,或者统一控制上游引水,全面建设蓄水工程,通过河流水源引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即便在一个灌溉区域,地面水与地下水动态规律各不相同,如果是上游井渠结合,应该以渠为主,如果是游井渠结合,则是以井为主。

4.5 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需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对农业用水进行节约和控制。在实际中,需要在多个部门协调配合下,综合思考影响农业水利灌溉发展的各项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方案。并且,对于灌溉区域地下潜水层,一般可以作为一个调节水库,其补给量包含了降雨补给、渠道和排水沟渗漏补给、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在消耗量方面,包含蒸发、出流、开采等。不管是哪种水源形式,都要做好统一调度工作,结合各个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区域均衡法或者是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处理。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农业水利灌溉节水补助资金体系建设,加强农业节水投资建设,政府部门需要将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工作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节水机制,从政府、资金鞥多方面入手提供扶持,充分展现出农业水利灌溉节水价值,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节水保护活动中。此外,加强中低产田节水灌溉,采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发展计划,不可盲目引进先进节水技术,保证节水效率。

4.6 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从目前情况来说,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投资一般以集体出资为主,或者是农村群众筹资建设、国家出资建设等。工程一次性投资比较明显,国家补助资金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资金由农村群众进行资金统筹。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无法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水利灌溉建设中,所以政府部门需要给予农业水利灌溉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形成一套专业化体系,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入手加大扶持力度,明确建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意义,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水资源保护、节约活动中,真正实现爱惜水源、保护水源。

4.7 加强灌区水资源管理

为了真正实现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需要加强灌溉区域水源管理,保证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正常运行。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根据本地区农作物生长需求和特点,统一配置水资源,实现水源的科学使用,保护水资源质量。在农业水利灌溉中,水量加入量应该以满足农业生产要求为标准,防止在农业灌溉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水源消耗。通过使用先进监督技术,安装在农业水利灌溉系统中,让农业水利灌溉用水变得更加规范和专业。

4.8 加强渠道防渗建设

渠道作为我国大多数地区农业水利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要想防止水资源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渗漏问题,需要做好渠道防渗处理工作,整理好土地,合理设计渠道路线,让渠道长度控制在合理范畴。通过引进防渗技术,原本输送过程中渗漏的水资源能够在防渗技术作用下实现合理应用。通过采用渠道防渗节水技术,促进水资源使用率的提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自身展现出综合性特点,在诸多领域中应用,节水灌溉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农业用水的高效利用,让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在当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过程中,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实现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应用,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带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水利
纳米比亚着力发展农业灌溉
系统谋划 整体推进 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水利担当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节水公益广告
Life in 2060
节水公益广告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