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明县桐棉松种植规范化管理探讨

2022-11-18陈俊安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5期
关键词:幼苗造林生长

陈俊安

(广西宁明县林业局山林纠纷调处工作站,广西 崇左 532500)

桐棉松属于马尾松地方种源,主要出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的宁明县桐棉镇,所以取名桐棉松。经多年研究分析,桐棉松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在我国南方各地普及推广,国内林业专家均认为桐棉松属于全国马尾松优良种源。现今我国桐棉松种源主要分布在宁明县的东南部位,该地理位置与县城的距离101 公里,有十万大山余脉,还是中国及越南的交汇部位。该种植区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北与宁明县的那楠乡、板棍乡、西与峙浪乡、爱店镇相邻,南与越南亭立县的兵沙社、白沙社接壤。木材属于该地主要经济产品,更是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经济产品。当地林木以桐棉松为主,主要坐落在森林中。森林覆盖率达77%,有林面积43772.5 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79 万立方米,年木材可采伐量达10 万立方米以上。

1984 年7 月经中国林学院亚热带所组织专家鉴定验收,认为我县桐棉松是我国南方14 省(区)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1985 年获全国科技成果三等奖,宁明桐棉松从此闻名于全国各地。宁明桐棉松具有“干型通直圆满、节眼小且少,木纹细致,纹理美观,本末度比例小而原木出材率高,松脂香味浓郁”的优良品质,用于加工门窗、家具,无虫蛀不变形,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前,“宁明桐棉松”品牌已经成为宁明县的明星品牌、特色品牌,产品远销浙江等国内外大城市,市场前景广阔。

1.桐棉松的优点

1.1 桐棉松生长速度快:桐棉松属于单株林木,每年生长长度可达到1 米,树干的直径增大幅度可达到1 厘米。若是桐棉松高产林,每亩桐棉松林的年生长幅度可达到2.31 立方米,是其他类型马尾松生长速度的十倍。正常情况下,自然生长的桐棉松林年生长幅度大于1 立方米,也是其他类型马尾松生长速度的五倍。

1.2 桐棉松枝节细长且数量较少,但木纹十分美观别致,林木的节眼比较少,所以林木材质更为优良。经林业技术改进之后,桐棉松材质进一步优化,可在多个领域中应用,如家具以及门窗等。桐棉松制作的木料不会变形、不会被虫蛀,可取代林木市场的杉木材料。

1.3 桐棉松树干挺直,本末径度比例小,所以原木出材率高。适应性强,适宜大范围普及推广种植。

1.4 桐棉松具备材质上佳、干形挺直、生长迅速、树皮薄、产脂多、耐贫瘠等多种优点,其中高产工程林每年的增长幅度达到2.31 立方米,所以深受广大林农的喜爱,宁明桐棉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木材、松脂收入的主导产业。从1955 年开始,宁明县认识到桐棉松的生长特点与生长优势,有意识地开始培养桐棉松,并在培育过程中筛选良种,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桐棉松优良特性,至今已经有六十余年,所以具备十分丰富的培育经验、技术,令宁明县转变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增加桐棉松经营投入产出比,将桐棉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桐棉松永继利用的目标,是宁明桐棉松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2.宁明桐棉松种植规范化管理

2.1 采种

从生长特性可发现,桐棉松持续生长5-6 年后便会结出果实,自第十年开始果实数量逐步增多。进行桐棉松采种时,应将主干挺直、树冠匀称以及生长状态理想的母树为树种来源,尽可能挑选树龄达到20-30 年的桐棉松母树,在每年10 月中旬-12 月上旬进行采种工作,此时果实从青绿色变成果褐色。采摘过程中还需观察果实完整性,应在果实鳞片还没开裂时进行采摘工作,完成采摘工作后即刻进行人工烘干,让树种自行脱离果实球。

2.2 苗圃选择

在选择桐棉松苗圃时,应以地势平坦以及地形开阔区域为主,尽可能选择周围没有高大树木、阳光无遮挡、方便排水、土壤营养中上地区,还需明确该地区的气温,尽可能以气温维持在18-26℃地区为主,土壤性质尽可能和造林地维持一致,苗床必须湿润但又不能积水,土地坡度控制在15-25o,还需保证该地交通便捷,方便培育林木,砍伐林木。

在苗圃播种之前,需提前在该年2 月份下旬进行土地翻耕,翻耕深度需控制在18-22 厘米。在苗圃建设大棚,在大棚中进行育苗处理,但要保证大棚中苗床、道路以及排灌水区域等基础区域配备齐全,尽量不要让这些基础设施区域占据大多生产面积,提升大棚中土壤的实际种植面积,最大程度上提升大棚利用率。苗床建造之前必须给予浓度1%的福尔马林消毒土壤,建造高床时必须保证高床重要通道和大棚通道走向完全一致,尽量让副道和主道维持垂直状态,主道宽度控制在45-50 厘米,建造排灌水沟的时候应根据大棚内通道,合理规划排灌水沟。

2.3 播种育苗

桐棉松具有较多育苗方式,但从实际育苗成果可发现,营养杯育苗的成活率最高,苗木的生长速度最快,苗木质量水平最高。所以,有条件地区应将营养杯育苗作为首选育苗方法。实际育苗期间,选取优质树种,合理配置营养杯的营养土,在土壤中添加适量过磷酸钙以及硫酸钾肥等肥料,可进一步提升苗木培育质量,每年进行2 次培育。在有幼苗生长出来后,在每年3 月上旬、9 月下旬-10 月上旬进行播种。在播种之前,必须保证苗床浇足水,保证土壤的湿润度。

3.备耕和造林

3.1 备耕

裸根苗造林整地要在12 月底以前完成,杯苗造林整地必须在造林前1 个月以上完成。宁明属丘陵地带,可广泛采用穴垦整地。根据桐棉松的生长特性和历年丰富的种植经验,穴垦根据造林密度111-167 株/亩进行备耕为最好,规格为株行距2m x 2m 或2m x 3m。整地规格应不小于40cm x 40cm x 30cm 速生主产用材林及多杂灌、草地带整地规格不应小于50cm x 50cm x 40cm;整地时,要求表土翻向下面,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在坎的两侧,让其风化一个月左右回土。回土时,充分细碎土壤,将表土打碎至细粒均匀,放入坎基部后覆土,填至高出坎面8-10cm,还需清除整地范围中杂草、灌草、灌木丛、树枝以及石块等杂物,避免桐棉松生长受到影响。

3.2 植苗

造林季节选在冬末春初,从1 月中下旬至2 月中下旬均可进行,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栽植。植苗造林栽植方式提倡明穴栽植,每穴1 株,苗袋必须撕破袋底,处理好苗木和苗袋后,开挖原来的覆土,放营养杯苗入坎内。覆土、踩实后再盖一层松土,培土高度以比苗颈高3-4cm 且与坎面齐平为宜。种植时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苗直、深栽、根舒、压实。

3.3 补植补造

造林成活率达不到95%或达到95%但死亡株数集中连片的林地,当年或次年要用营养杯苗进行补植。

4.桐棉松幼林的抚育管理

桐棉松幼林的抚育工作是桐棉松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造林后抚育2-3 年,实际抚育次数需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在幼林郁闭前要抚育3-5 次,造林当年第一次进行割草抚育、苗木扶正、培土,时间在 4-5 月份;第二次除草抚育时间在8-9 月份,第二年除草抚育两次,第三年除草抚育一次,时间与第一年相同。

4.1 幼苗抚育期间,必须保证光照情况,尽量给予一定干预,让幼苗受到更多光照,还需做好幼苗生长地区的割草工作。

4.2 幼苗不能进行松土,松土会影响根系吸水功能,继而导致幼苗生长质量欠佳,甚至导致幼苗死亡。所以幼苗生长1-2 年内,只能施肥,不能松土。

4.3 桐棉松根部生长发达,需要更多营养和水分。为满足幼苗生长需求,桐棉松根部会有两极分化表现,此时需及时进行切根操作,满足幼苗生长需求。多在11 月-12月进行切根操作,该阶段幼苗生长速度缓慢或是处于停止生长状态,切根操作不影响幼苗存活。

4.4 在抚育桐棉松幼林管理当中,还需适当修剪幼苗,调整幼苗生长期间容易发生的形体生长不良情况,及时提升桐棉松的生长质量,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5.成林管理

5.1 修枝

一般造林3 年后可郁闭成林。6-7 年幼树生长有6 盘枝条以上,即开始修砍下面两盘枝条,切不可修枝过度,影响幼树生长。一般10 年以前修枝高度为树高的三分之一,10-15 年为树高二分之一,15 年以上为树高三分之二。树木生长旺盛期禁止修枝,以防引起过度流脂,影响树势,修枝应在12 月份至翌年2 月份进行。

5.2 间伐

当林分郁闭度在09 以上时(约8-10 年)结合修枝,进行第一次弱度间伐。以下层抚育为主,适当进行上层抚育,强度为林分材积的10%-15%。10-20 年林分大小分化明显,林冠已主次分明,可进行第二次中度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20%-30%。20 年以后为培养大径级用材,加快保留木的直径生长,可再间伐1-2 次。但每次间伐后林分的郁闭度应保持在0.6-0.7 之间。间伐应该遵循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密留疏,去病虫木留健壮木的原则。

5.3 病虫害防治

5.3.1 虫害

松毛虫、松梢螟、松褐天牛等是桐棉松的主要虫害。

(1)马尾松毛虫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常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几种生物药剂防治以及招引益鸟和施放赤眼蜂防治等方法。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在当年11 月中旬、下旬或是第二年3 月份进行白僵菌施菌操作。在施菌过程中,需控制施菌量,保证每亩有15-5.0万亿孢子。在防治松毛虫过程中,可采用苏云金杆菌,多用于幼虫防治,在20-32℃环境下完成施菌操作,但施菌前需添加一定含量洗衣粉,充分混合后施菌,每亩苗木的施菌量控制在40-80 万国际单位,若当地处于雨季则不建议进行该操作。若防治松毛虫时应用多角体病毒,则在防治之前需添加0.06%硫酸铜溶液或是0.1 亿孢子/ml 白僵菌,将其作为诱发剂,可提升多角体病毒杀灭松毛虫的作用,每亩苗木的用量控制在50-200 亿病毒晶体。还可应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治工作,比如应用无人机进行喷雾操作,应用地苗人工放粉喷洒白僵菌或是预防性的应用人工敲带粉等等。赤眼蜂释放防治宜在松毛虫产卵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于林间施放,每亩23-10 万头。

化学防治。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必要时主要应针对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重点防治越冬代,消除虫源。以除虫菊酯类药剂制成毒彘、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幼虫。

(2)松梢螟物理防治。在3 月剪除被害枝梢和球果,集中烧毁,压低虫口密度;3-4 月设诱虫灯。

5 月下旬以甲维盐(按说明较农用适当增加浓度) 40%氧化乐果、20%氯氰菊酯或二者混合液喷施;4 月下旬以甲维盐、5%吡虫啉、40%氧化乐果进行树干打孔注药,在树干80-100cm 处打孔,孔径1-1.2cm,深5-6cm 每1cm 胸径用药量约0.9ml。

(3)松褐天牛物理防治。每年10 月至第二年4 月,在松褐天牛危害严重地区,全面砍伐清理枯死木和被害木,集中烧毁,在松褐天牛羽化期(5 月上旬至9 月下旬)于重点发病松林中设诱捕器或饵木诱杀。

生物防治。释放肿腿蜂和花绒甲,利用其寄生性杀死松褐天牛的幼虫和蛹。还可通过保护啄木鸟,利用其啄食松褐天牛幼虫的方法防治。

5.3.2 病害

桐棉松林中常见病害有松材线虫病、松瘤病和松赤枯病,其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是松材线虫病,该病害为重点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方法如下:(1)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病情及时取样鉴定。(2)清理病死木。全面砍伐清理病死木,就地集中烧毁松枝和根桩,同时对可利用的松材进行安全处理。(3)生物防治主要是杀死传播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方法同上。

6.采脂

当林木胸径达18cm 就可采割松脂了,但在主伐的一个龄级前不宜采脂。

6.1 采脂林分选择和林地清理

采脂林分应选择密度较小,植株生长旺盛、侧枝粗壮、树冠阔展、针叶浓密且平均胸径18cm 以上的林木。采脂作业前以刀抚方式适当清理杂草、灌木。

6.2 割面的选择以及高度和宽度的确定

割面宜选择阳面或枝叶茂密、节疤少、松脂能畅流到受脂器内并便于采脂的树干一面。桐棉松采脂每年的割损高度约20cm,中期采脂的始割面高度一般不得低于220cm,短期采脂和长期采脂的始割面可适当降低或提高,最低高度大于20cm。因长期采脂需要另作新割面时,割面间至少要保留10cm 宽的完整树皮作营养带,在整个采脂年限中,割面的累计总长度一般不要超过450cm。

6.3 松脂收集与贮藏

松脂收集愈勤,松脂质量愈好。一般每隔10-15 天收集1 次,且不超过15 天,松脂贮存过程不宜与铁接触。

7.主伐

桐棉松林属于人工造林,同一林分的每株林木年龄相同,因此主伐宜采取皆伐。桐棉松一般30 年后生长缓慢,因此主伐年龄应确定为26-30 年,对于准备进行采伐更新的桐棉松林,砍伐时要尽量降低伐桩,伸伐桩与地面相平或只高出3-5cm。主伐后,林地上有很多树梢、树丫、树枝等采伐剩余物,既妨碍人工作业,又隐藏着很多林木病虫害,为了方便下一轮的林地更新,可在林地空处集中烧毁,为下一轮造林更新做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幼苗造林生长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希望
数字
美是不断生长的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