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生态公园园林设计及施工技术的重点探究

2022-11-18陈丽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护坡生态园林树种

陈丽丽

(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甘肃 庆阳 745000)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比以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通过将传统公园与生态环境进行结合而成的生态公园,不仅可以给居民营造优质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居民的健康。为此,施工单位需对生态公园园林设计加以重视,对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明确,并做好对应的优化工作,从而提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

1.生态公园园林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植被大量死亡

在生态公园建设中,植被大量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涉及技术因素的原因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若实际园林建设中所用的施工技术水平较低,或在完工后没有对其实施有效的保养,均会对园林植被的成活率造成不良影响。另外,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调研,导致其对树种的选择过于盲目,仅是为了提高园林景观观赏性而随意栽种。且其对树种在环境中的适应性也缺乏重视,进而导致园林植被的成活率下降。此外,气候条件等因素也会对植被的成活率造成不良影响,这需要施工单位在后期的养护环节中添加有机肥及营养液等物质。然而,从实际的养护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团队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植被的成长缺乏足够的营养,很容易引发大面积死亡的问题。

1.2 园林建设预算不足

对部分生态公园园林工程建设来说,由于其不符合社会经济效益需求,实际的成本预算有限,导致最终的工程建设效果不佳。另外,还有的施工单位盲目追求景观建设的美观性,没有对外来植物的引入进行严格控制,也没有对植物的生长特点是否与园区环境相匹配进行调研,导致树种的实际成活率相对较低,严重时还会引发大面积死亡的现象。由此,若施工单位不对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没有对各树种的搭配进行科学设计,就会对景观建设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不利于生态公园建设的顺利实行。

1.3 没有对植物种植基地进行全面考察

在生态公园园林施工中,常有按照流程规范要求进行种植的树种无法成活的问题,或在栽种期间枯死。这类问题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施工单位没有对树种的生活习性进行充分了解,且对外来植物的引进缺乏管控,导致最终的树种搭配不合理,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引发大面积死亡的问题。

1.4 施工管理不到位

在生态公园园林施工中,各环节的流程体系相对复杂,且涉及较多的施工团队。这使得在施工现场常有不同部门交叉作业的现象发生,很容易引发现场混乱的问题。对此,管理人员需对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并加强与各施工团队的交流,实现各施工环节的良好衔接。但从实际作业情况来看,各施工团队的协调处理不到位,实际的施工工序也较为混乱。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会对园林建设工程的稳步进行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则会对后期的景观建设效果的发挥造成阻碍,不利于生态公园园林工程的顺利进行。

2.生态公园园林工程技术要点

2.1 注重生态养护意识的强化

对生态公园的建设阶段,施工单位应尽量以“乡土植物”为主要的树种选择,通过种植本地生长的植物,减少对外来植物的引进,生态园林的建设目标得到有效达成,也能避免出现外地植物不适应当地生长环境而出现死亡的现象。另外,还需要充分发挥本地植物在养护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优势,提高景观工程的生态效益。如对某一工程项目来说,此地具有土壤贫瘠、砂石多及光照不足等特点,在植物选择中应当选择覆盖能力强,耐粗放管理的树木品种,如垂叶榕、野牡丹及大红花等这类植物的生长要求较低,能够使后期的养护成本得到显著下降。因此,将生态管理理念与园林景观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再通过栽植生命力强、成活率高的乡土植物,不仅可以使植物成活率得到强化,还能实现园林景观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全面提升,最终构建出符合新时代生态发展目标的园林景观。另外,由于生态公园在后期养护中还需要安装排水施工等项目,且在雨量较大的季节中还需对多余的水量进行分流处理,防止积水过多,对树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排水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根据生态公园的植被布局与栽种特点等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排水,并做好对生态公园地势特点等信息的应用,或修建排水沟渠、挖设排水沟等,通过地势修建工程来提高后续的施工效率,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应用。

2.2 对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

受城市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生态结构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其生态功能发生减退或消除,导致城市生态关系紊乱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生态修复主要指利用先进对生态技术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与修复,并对当地环境进行重建,使其恢复为破坏前的结构特征。现阶段,生态修复已成为生态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而从景观生态学这一角度来看,生态公园建设需要结合原本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使自然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为此,其可以利用荒地、废弃地等进行生态修复改造,如在公园的步道两旁种植具有本土特色的乔木树种,利用林荫对休闲步道进行环绕,从而实现对公园步道的全覆盖,使生态特色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对生态公园裸露山体的修复主要利用挂网客土喷播技术进行,先在山体边坡薄面上利用植物根茎形成保护网,起到固坡护坡的作用,为公园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助力。由此,可以形成自然的植被景观,能够起到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实现城市自然双修的特点。

2.3 对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

生态护坡技术主要指利用植物的优势特点,将其与土木工程项目及建筑材料等进行有机结合,以降低自然因素对坡面的侵袭,强化坡面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生态护坡技术的全面实行需要具备完整的生态系统,且其地面上各类动植物、微生物等必须齐全,进而形成完整的可循环生态系统。当前常用的生态护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涉及工程学、力学及生物学等专业,当坡面生物与岩石的比例在1:1.5 左右时,技术人员需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岩石类型及绿化植物的生长要求加以明确,随后其需要对水泥、水及其他材料的比例进行仔细核算。与其他护坡技术相比,植物护坡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护坡层强度大,且由于水泥等材料的占比较高,使得其抗侵蚀能也较强。同时,干式喷播方式的应用能够使操作流程得到简化,有助于节约操作时间。最后,该施工技术的喷射层级为两层,其中,植物种子只存在于面层,使得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能够节约对种子的消耗,有助于降低生态公园的建设成本。此外,植物护坡技术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且由于在喷射层中添加的绿化添加剂,为植物的快速生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边坡生态袋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对无纺土工布料的应用,降低紫外线对植物健康成长的影响。同时,这也可以避免护坡中的土壤在化学性质的影响下出现变质或腐烂的问题,对植物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施工阶段,其还需要将生态袋内装满土壤,并按照护坡倾斜度的要求对其进行错开相叠。此时,若坡度倾斜度较大,就需要利用对应的方式将生态袋与钢筋土进行紧密连接,为护坡稳定性的提高提供保障。

3.提高生态公园园林工程建设效果的措施

3.1 对施工流程进行科学规划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设计机构及施工单位需对图纸内容进行联合会审,对图纸中的水准点、坐标控制点等的标记工作进行缜密的校核,确保其不存在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还需在现场搭建临时设施,如施工料场、材料通道及用电设施等。其中,在运输施工原料前需对其进行检测与反馈,保证不同施工团队的人员数量满足工程需求,并做好对原料进场计划的合理编制。而对于大中型的生态公园园林工程,施工单位需对原有的土方量进行均衡测量,再根据园区内的实际缺土量进行采购,使公园道路、广场等大型工程区的基槽能够整理成型,保障公园的绿化工程与广场施工同时进行。另外,对生态园林的给排水工程与道路施工等需同时进行。而为了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性,施工单位还可以在施工阶段设计小型的园林景观。且其也可以对园林工程环节进行合理调整,形成流水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消耗,降低工程成本,这也可以使施工团队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在工程完工前,施工单位还需对存在残缺、损坏等位置进行集中修缮。此过程中,由于部分临时性设置会对原有的制备造成破坏。因此施工人员需及时拆除这些设施,并在复工后对园林苗木进行补缺,做好对建筑垃圾的清除等,防止有害物质对苗木生长造成侵蚀,或对土壤造成污染等。这是保障生态园林建设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途径。

3.2 园林中乔木的种植与布局

在栽植大型的乔木时,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在于对树苗进行严格选择,应以生长条件、属性及移栽成活效果等作为主要的选择标准。同时,栽植人员还需对树木的树干直径进行测量,确保其满足工程标准。在选定后,需对其进行适当修剪,保留主干,从而降低蒸腾作用对树种的影响,这不仅可以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得到良好留存,还能为其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助力。当重叠枝修剪完成后,也可以对主干进行适当的修剪,在减少水分流失的基础上实现对树种的定性,从而避免树木旁枝对主干的营养成分造成抢夺;其次,在种植乔木的过程中,应将待挖掘的树穴直径控制在超过土球直径45cm 左右,并在树穴挖掘完成后填入25cm 厚的有机肥料。只有这样,乔木在种植环节结束后才能健康成长。另外,其还需要对树木的朝向进行合理调整,使长势良好的一面朝向游客观赏区域。当树木固定后,其就可以剪去土球的固定绳,并对其中填入的土壤进行夯实。而在对树种进行布局时,需对树木的季节交替加以关注,如将银杏与樟树、桂花等进行混合种植,使树种景观进行合理交替,以保障公园园林在一年四季中都能发挥较高的观赏性。

3.3 园林中灌木的种植与布局

在栽植灌木这一树种时,需注重对细节问题的处理。尤其是对于在道路两旁及明显位置的灌木种植,其种植环节大多与乔木的种植相似。其中,由于灌木的栽植量相对较大,这使得在栽植过程中应当采用挖树沟的种植方式,且在种植完成后不需要额外添加营养液。另外,在生态公园建设中,栽植人员还需对颜色不同的灌木种类进行协调处理,如可以选择与红叶石楠、茶花及矮杜鹃等配合灌木种植。例如,在种植红叶石楠时,可采用交叉的方式对不同颜色进行合理搭配。且由于杜鹃花的花期较长,适应能力也较强,栽植人员可将其移栽至道路两旁的灌木种植区中,提高园林观赏性。此外,在修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树种的生长特点加以明确,在保证其基本形态得到体现的基础上,避免对植物根茎造成损害。

3.4 提高养护工作效果

对生态公园园林养护工程来说,其复杂性较高,需要施工单位针对园林工程的养护特点组建专业能力强的工作团队。其中,生态园林的养护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植被灌溉。在进行植物灌溉时,工作人员需坚持适量的原则,根据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通过少灌、勤灌等方式,使植被能够在生长过程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当前常用的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滴灌等,需工作人员根据树种生长需求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对乔木的灌溉需保证每一次灌溉量在90kg 以上;对灌木的灌溉需使每一株的灌溉量在60kg 以上。这两种树种在生长前期需连续灌溉5 年以上。另外,对面积较广的生态绿化带需可安装自动喷灌设施,或安装特定的管道,为灌溉养护的进行提供助力;第二,对园林树木排水施工,此类工程的开展目的在于防止积水对树木造成侵蚀,引发树木死亡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园林植被配置与区域特点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排水沟及排水渠等排水设施在后续施工中能够顺利运行。为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利用园林地表坡度、挖沟排水及地下管线布置等方式,使排水工程质量得到提高。此外,其还需要根据不同园林的特点对排水方案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地下排水管线的设计及安装需要较大的投入,不适合小型园林排水施工作业。

结束语

在当前的生态园林建设中,技术人才需加强对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视,制定良好的施工方案,使生态园林建设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由此,本文对生态公园园林设计及施工技术的重点进行探究,通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施工流程进行科学规划、园林中乔木的及灌木种植与布局等措施,以充分发挥园林施工技术的效用,为后续生态公园建设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护坡生态园林树种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解析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研析树木修剪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渗透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