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暗培养对樱花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2022-11-18冷天波张卫云马军伟李卫浩刘俊清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组培苗叶色生长量

冷天波 张卫云 马军伟 李卫浩 刘俊清 刘 艳

(鄢陵县林业局,河南 鄢陵 461200)

樱花蔷薇科樱属落叶小乔木,是早春观花树种,在春天樱花树上会开出由白色、淡红色转变成深红色的花。晚樱在国内种植及园林绿化中运用比较广泛,开花时间大致在3 月左右。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优良品种通常利用嫁接繁殖,不能及时满足社会需要,利用组培技术能快速得到大量优良单株。

1.黑暗处理开始时间对组培苗的影响

1.1 处理方法

在组培间准备一个单独培养架,并在培养架上铺设不透明黑布或其他不透明物品。将当天接种的樱花试管苗以及在正常条件下培养3 天、5 天、7 天、9 天、11 天、15天的组培苗分别取30 瓶,放在铺有黑布的培养架上并用另一块黑布或不透明物体盖在组培苗上。严禁透明或漏光,使组培苗完全处在黑暗的条件下。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一周。在培养过程中严禁打断黑暗处理。黑暗处理结束后及时进行观察统计。

1.2 处理结果

经过统计发现,不同的开始时间,处理后组培苗表现不相同。当天接种及接种三天后进行黑暗处理效果不明显,节间伸长、顶芽萌动、叶片(叶色、大小、厚薄)变化等与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差别不大。正常条件下培养5 天和7 天再进行黑暗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顶芽开始萌发或进行明显的生长,新长出部分生长速度较快,上部节间明显变长,基部萌发的新芽短粗而上部或顶部新萌发的细长,新生叶片较小。基部开始出现愈伤组织或开始膨大的组培苗,经过黑暗处理效果都比较明显。正常条件下培养9 天和11 天再进行黑暗处理的效果与培养5 天和7 天的差别不明显。但正常条件下培养15 天的上部生长明显但基部侧芽不萌发。

1.3 结果分析

通过试验结果发现,接种后立即进行黑暗处理,创伤面还没有愈合不能适应新的培养基或还没有进行生长。所以处理与否差别不大,并且对以后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当培养5-7 天后,基部创伤面愈合并产生一定量的愈伤组织,说明组培苗开始吸收培养基内营养和激素并具有生长能力,此时再进行黑暗处理正是时候。但正常条件下培养9-11 天以后,因其愈伤面已形成,并开始正常吸收养分。处理效果于正常条件下培养7 天左右的差别不大。正常条件下培养15 天,组培苗已开始生长,在黑暗条件下处理只有带顶的侧芽效果明显,而基部的侧芽不会萌发。

经过分析可知。关于何时进行黑暗处理时间的确定,不是看培养天数决定的多少,而是看该品种何时产生愈伤组织,以及顶芽侧芽是否开始萌动所决定的。新接种组培苗产生愈伤组织或愈伤组织开始膨大时是黑暗处理的最佳时间。处理过早影响后面的生长和质量。处理过完培养时间延长,增加生产成本。

2.黑暗处理时间长短对组培苗的影响

2.1 处理方法

利用正常条件下培养7 天左右或基部已产生愈伤组织的樱花组培苗180 瓶。将其分成六组,每组30 瓶。并且每组都单独存放在铺有黑色不透明布的培养架上。然后在组培苗上盖上黑布并相互隔开进行黑暗处理,以便在以后的观察过程中互不影响。其他培养环境条件相同。在黑暗条件下分别在培养3 天、5 天、7 天、9 天、11 天、15 天后进行观察,并统计组培苗的生长量以及萌芽状况。

2.2 处理结果

通过不同处理观测发现黑暗处理少于5 天的组培苗生长量不明显,顶芽略有萌动或虽萌动但生长量也不大。带顶芽的组培苗顶部有发黄现象,新出叶片明显变小、变薄、变浅。黑暗处理长于10 天的组培苗,节间伸长明显,茎嫩、叶小、色弱,节间甚至达到半透明状态,处理时间越长这些现象越明显。绝大部分组培苗顶部弯曲,更有甚者苗高已达到瓶口,出现绕盖儿生长且长势更弱,开始出现枯顶或下部叶片枯死现象。而黑暗处理5-9 天后的试管苗,生长量、节间伸长明显,叶色略弱,顶芽及基部丛生芽都能萌发,并且出现明显的弯曲现象。下部小芽萌动明显但生长量不大,不能形成小幼苗。再次接种后增值率较高,且幼苗能健壮生长。

2.3 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试验可以看出,组培苗对黑暗适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樱花而言,5天左右是适应期。在黑暗条件下,各种激素活动较为明显。在不同温度条件试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高温情况下黑暗处理效果更明显。但低温、温差大的条件下黑暗处理效果不明显,甚至达不到黑暗处理的目地。处理10 天以后,激素的作用明显小于黑暗作用,可能是黑暗刺激激素大量积累的作用,造成生长势明显加快。但组培苗的质量明显下降,使无效苗的数量增加。

3.光照对黑暗处理后恢复期的影响

3.1 处理方法

所谓恢复期是指黑暗处理后幼苗生长由不正常状态,转变为正常生长状态所需要的时间。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光照和温度)的变化恢复期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异。利用黑暗处理7 到15 天的组培苗作为试验对象,黑暗处理结束后,取90 瓶组培苗分成三组,分别放在弱光、正常光、强光条件下进行恢复性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观察在不同光强条件下,各组幼苗的生长、恢复以及受害情况。寻找出适合恢复正常生长环境的条件以及恢复时间,为以后生产提供处理数据。

3.2 处理结果

黑暗处理解除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培养2-3 天顶部弯曲现象都能自动变直。叶色、茎段都会变成正常,叶片明显开始变大,叶色逐渐转绿。但高度基本停止生长,在以后的生长培育过程中高度生长也不明显,但叶片开始增大、变绿更加明显。与对照相比叶色略淡、茎稍细、节间变长明显。但长势较弱的幼苗放到培养架上正常培养较长时间后,叶色、茎粗以及叶片大小,才会逐步转变正常,但不如壮苗变化明显。若是加强光照强度或突然高温,组培苗很容易受到灼伤或上部叶片、嫩茎直接枯死。在强光下培养容易使上部不充实的组培苗嫩茎变红,特别是细弱的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变红部分会枯死下部生长基本正常。

3.3 结果分析

通过试验观察,影响黑暗处理恢复期幼苗生长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黑暗处理后幼苗质量的好坏,第二是黑暗处理后在恢复期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恢复期幼苗的质量好坏对以后的生长、增值率以及健壮程度影响较大。若是在生根前进行黑暗处理,在恢复期幼苗质量较差,也会影响到生根质量,同时对后期的驯化移栽成活率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说对黑暗处理幼苗质量的控制很关键。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光照强度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强光容易使幼小茎叶受伤,弱光能使幼苗进一步徒长降低组培苗质量。适当降低温度能使组培苗健康生长,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4.重复黑暗处理对组培苗的影响

4.1 处理方法

利用黑暗处理10 天后的组培苗,随机抽取120 瓶,分成4 组每组30 瓶进行重复黑暗处理试验,随机抽取的组培苗质量(高低、大小、健壮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恢复生长5 天(经过5 天的恢复生长,组培苗无论是叶片无论是叶片大小、叶色以及茎基本能恢复到正常情况,利用该阶段的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再进行黑暗处理,3 天、5 天、7 天、9 天观察是否会出现二次快速生长或出现其他不良现象。

4.2 处理结果

经过3 天黑暗处理的组培苗变化不明显,黑暗处理7天左右的组培苗生长明显。特别是健壮植株且下部已萌发丛生侧芽或侧枝生长更加明显,但丛生侧芽都能萌发成细弱小枝。部分生长细弱的组培苗顶部会出现黄叶或死亡现象。直立生长的植株顶部再次弯曲。黑暗处理9 天的组培苗生长势较弱枯顶现象更加明显。无论是黑暗处理还是重复黑暗处理以及处理时间的长短,组培苗过老的情况效果不太理想。

4.3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重复黑暗处理的天数不宜超过七天,根据温度高低适当提前或推迟。对于前一次黑暗处理生长量不太理想的试管苗,再次进行黑暗处理,效果比较明显。但不易时间过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黄化现象,黑暗结束后极容易枯死。组培苗黑暗处理结束后,经过短暂正常培养后,要及时进行转接。转结后不宜直接放在强光条件下培养,应在弱光条件下适应一段时间。再增强光照强度促进健康生长。在生根前期对一些高度不够或数量不足的组培苗,应用黑暗重复处理,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对于一些生长速度慢,丛生芽萌发能力弱的品种进行重复黑暗处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容易发生玻璃划的品种应慎用。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利用不同接种工人接种的试管苗进行试验,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说明接种手法和分切方式不同,对处理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中应加强接种工人的技能培训,以减少由于接种原因造成的影响。在黑暗处理的前一阶段不同强光培养,对黑暗处理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前一阶段为正常条件和强光的进行黑暗处理后对处理结果影响不大。但在弱光条件下培养过的试管苗在经过黑暗处理生长更加明显。生产中影响黑暗处理效果的因素较多,只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使黑暗处理达到理想的效果。

5.总结

黑暗处理对樱花组培苗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首先,在生长量上表现明显,经过黑暗处理后高度生长明显。上部茎段节间明显变长,多数会出现弯曲现象,正常培养后都能快速变直。健壮植株基部丛生芽萌发明显且短粗,若再经过重复黑暗处理,基部丛生芽以及侧芽都能萌发成枝,生长量倍增。愈伤组织较多的植株黑暗处理后生长量也较明显。其次,表现在增值率上。由于樱花组培苗是利用茎段进行增值的,黑暗处理后生长量变大,成枝数量增多,分切后增值率上升,特别是健壮植株进行重复黑暗处理下部萌发成枝力较强,形成大量的丛生芽使增殖率上升。第三,对生根的影响。黑暗处理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性生长,再进行生根培养。生根数量和质量与正常培养条件下基本一致。由于幼苗高度增加、叶片变小更利于接种操作和后期驯化、移栽。通过实验对比,移栽后的成活率影响不大,但能大大提高组培苗移栽速度。第四。对生产成本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在组培生产过程中构成成本的主要是电能消耗和工人工资。通过黑暗处理,增值率上升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污染率使工人的成本有所下降。

6.讨论

黑暗处理虽然效果比较明显,但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处理时间的把控,时间短达不到目的,时间过长生长苗较弱,影响下期生长,甚至会出现黄化、枯死现象。容易受温度的影响,高温效果明显但易产生细弱小苗,低温处理效果不明显。处理结果整齐度不好把控,多是由于接种工人造成,生长生根阶段,苗情较弱时应加强炼苗阶段的控制。重复黑暗处理容易造成死苗,黑暗处理存在的一些弊端只有经过多次试验才能在可调范围之内,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是一项有效的控制手段。

猜你喜欢

组培苗叶色生长量
豫南地区青钱柳生长节律研究
夏 荷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魔芋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后一年间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鱼腥草组培苗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金娃娃萱草组培苗耐盐性研究
哈尔滨秋季22种乔木叶片色彩属性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