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叶梅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2022-11-18阿拉善右旗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内蒙古阿拉善7373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10期
关键词:毛虫化学防治虫害

●宁 杰(阿拉善右旗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内蒙古 阿拉善 737300)

榆叶梅属于小乔木,花朵形状酷似梅花,颜色为桃红色,又称小桃红,具有较好的观赏和装饰环境价值;叶可以净化空气,叶柄还能吸附尘埃,具有较好的绿化、美化环境作用;同时以榆叶梅为组合的落叶灌木和乔木具有较好的减噪功能,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榆叶梅的环境适应性较强,但一些病害和虫害对榆叶梅生长影响较大,轻则叶片枯黄,开花率下降,重则整个植株死亡。对榆叶梅常见的病虫害发病症状进行了解,可以尽早辨识病虫害,并进行早期防治,减少因病虫害发生威胁榆叶梅正常生长。

1 榆叶梅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1 炭疽病

1.1.1 病害症状属真菌病害,病害的流行时间为4~6月,主要侵害叶片、嫩梢。发病初期,榆叶梅叶片上会有褐色病斑,呈不规则形状,病害的叶片正面会长出灰白色、放射状丝状物,随着病害发生,丝状物消失留下黑色、小点状的分生孢子堆。以低洼、阴凉、阴面或通风不良的榆叶梅种植区域病害严重。若防治不当,叶片、嫩梢枯死。

1.1.2 防治方法

1.1.2.1 科学选地榆叶梅生长区域应地势高燥、通风良好、背风向阳,切勿选择在阴面或过于潮湿区域。

1.1.2.2 水肥管理雨后及时排水,生长期间减少氮肥使用量,适量补充磷肥、钾肥。

1.1.2.3 合理修剪定期对榆叶梅进行修剪,尤其是春季摘除病枝、残枝和茂密枝,增加枝条间的通风、透光性,并在每次修剪后将落叶和残枝进行统一销毁,切勿堆放在园林内。

1.1.2.4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500倍液,7 d喷1次,连喷3次。

1.2 黑斑病

1.2.1 病害症状属真菌病害,病害的流行时间为6~9月,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表面会有黑色病斑,随着病程延长,病斑连成斑块,并在感染的叶片位置上长出黑褐色的霉状物,叶片枯萎。黑斑病病菌可通过空气、降水传播,高温高湿加剧病害。

1.2.2 防治方法

1.2.2.1 及时排灌夏季生长时可根据当地降水量进行浇灌,种植区域夏季切勿有积水。

1.2.2.2 田园清理每个季度对栽培地进行一次人工清理,将病害叶和地面落叶进行集中烧毁。

1.2.2.3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7 d喷1次,连喷3次。

1.3 根癌病

1.3.1 病害症状属细菌病害,主要通过伤口(扦插、嫁接、虫害啃食)侵入榆叶梅植株,同时叶片气孔进行蒸腾作用时也可感染。发病初期,榆叶梅的根部会长出一个圆形、表面光滑、肉色的瘤状物,体型较小,随着病害发展,瘤状物的体型变大,变硬,表面粗糙,颜色变深,植株的根系也会逐渐受到迫害,无法为地上部分输送养分,进而造成全株死亡。

1.3.2 防治方法

1.3.2.1 加强检疫榆叶梅种苗运输和栽植前要对植株进行严格的检疫,切勿带入病害苗木。

1.3.2.2 创口管理日常进行扦插、嫁接时要做好刀具的消毒,并在创口表面涂白。刀具每次使用都要消毒,切勿一刀多树。同时要防止地下害虫的啃食,降低根部受损概率。

1.4 叶斑病

1.4.1 病害症状属细菌病害,病菌可越冬,并在翌年随风、降水传播。发病初期,叶片表面会长出圆形病斑,若防治不及时,病斑连成片,叶片干枯落掉。

1.4.2 防治方法

1.4.2.1 清理田园冬季整枝修剪后,将田园彻底清扫,栽植区域内切勿残留病斑叶,统一进行烧毁。

1.4.2.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7 d喷1次,连喷3次。

1.5 枝枯病

1.5.1 病害症状属真菌病害,病害流行时间为6~8月。发病初期,叶片枯黄,病害严重时可致整枝枯萎。

1.5.2 防治方法

1.5.2.1 清理田园春夏疏枝后及时清理田园残枝,并进行统一烧毁。

1.5.2.2 化学防治榆叶梅开花前喷洒50%苯来特2000倍液,7 d喷1次,连喷3次。

2 榆叶梅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2.1 蚜虫

2.1.1 虫害症状蚜虫喜群居,喜蚕食嫩叶,啃咬同时分泌蜜汁容易引发其他病害。蚜虫入侵初期,危害较轻,不易察觉。当榆叶梅嫩枝叶上出现成片的蚜虫,会影响枝叶养分的供给,轻则生长缓慢,虫害严重时会导致嫩叶大面积枯萎,枝条干枯皱缩,甚至整个植株枯萎死亡。

2.1.2 防治方法

2.1.2.1 人工灭杀根据蚜虫活动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开始孵化,当其数量较少时发现有蚜虫,可以人为捏死蚜虫来达成灭杀效果。

2.1.2.2 物理防治配制辣椒水防治,即将100 g干红辣椒,加入100 g清水,熬煮30 min,去掉辣椒渣,均匀喷洒在有蚜虫的嫩枝叶上,3~5 d喷1次,连喷3次。或将10 g洗衣粉、40 g尿素与1 L清水混匀,用喷雾器均匀喷洒1次。

2.1.2.3 化学防治蚜虫病害流行时间以每年5~7月为主,此阶段病害严重时需要通过化学药物快速灭杀。将12%氧化乐果乳油或敌敌畏乳油用清水稀释成900倍液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若防治效果较好,喷洒1次即可,若仍有虫害,可以间隔1周再喷洒1次。

2.2 红蜘蛛

2.2.1 虫害症状红蜘蛛喜干燥环境,病害流行时间为每年春、秋两季。红蜘蛛繁殖迅速,主要危害榆叶梅的叶片、嫩梢,喜在榆叶梅叶片背面进行吐丝结网,造成叶片焦枯。同一植株可混合几代红蜘蛛,虫害严重时可致整个植株死亡。

2.2.2 防治方法

2.2.2.1 清理环境由于红蜘蛛可以越冬,因此在越冬前应进行田园打扫,减少越冬虫害数量,并将园内的枯枝和枯叶进行统一销毁,冬季也可以在树干上涂白或刮掉树皮,可有效阻断春季红蜘蛛幼虫上树。

2.2.2.2 化学防治红蜘蛛产卵盛期喷洒螨死净2000倍液或螨克1500倍液。也可以将15 g洗衣粉+15 mL 20%的氢氧化钠溶液+7.5 kg清水,用喷雾器均匀喷洒1次。

2.3 蓑蛾

2.3.1 虫害症状蓑蛾一年产1代,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幼虫孵出后开始流行,8~9月虫害严重。虽然蓑蛾幼虫不能越冬,但是蓑蛾食性杂,对榆叶梅及周边的林木危害较大。幼虫在孵出后先蚕食卵壳,然后爬到榆叶梅的枝叶上吐丝、吸取枝叶养分,局部枝叶可全部被啃食掉,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2.3.2 防治方法

2.3.2.1 物理诱杀可以通过黑光灯进行诱杀,一盏20W黑光灯可诱杀2.7万~3.3万平方米栽植区内的蓑蛾。

2.3.2.2 人工灭杀蓑蛾幼虫期有吐丝习性,此时可以人工捕获,并摘除有虫害残枝。

2.3.2.3 化学防治蓑蛾幼虫2~3龄期喷洒85%敌敌畏乳油9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2.4 黄褐天幕毛虫

2.4.1 虫害症状黄褐天幕毛虫又称“春黏虫”,主要蚕食榆叶梅的嫩叶、枝叶,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虫,5月中下旬幼虫吐丝拉网,6月即可成虫羽化。幼虫在榆叶梅枝间进行吐丝拉网,并吸吮嫩叶的营养,影响榆叶梅枝条正常发育。成虫所产的卵以横向环形方式在枝条上排布。带卵壳的幼虫可以越冬。黄褐天幕毛虫虫害的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5~6月,并以卵越冬。

2.4.2 防治方法

2.4.2.1 物理诱杀黄褐天幕毛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该生物特性在其成虫流行期间使用黑光灯来诱杀。

2.4.2.2 人工采卵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黄褐天幕毛虫卵期进行人工采卵。其卵喜阳,首先对向阳的枝头进行人工采卵,由于其寄生枝条位置并不高,春初人工采卵较为便利。

2.4.2.3 化学防治要选择黄褐天幕毛虫幼虫期进行防治,此时幼虫的抗药性较弱,可选择20%氰戊菊酯1500倍液+5.7%甲维盐2000倍液,将两者溶液1∶1均匀混合后喷洒,或选择5%敌杀死乳油1500倍液喷洒防治,7~10 d喷1次,连喷2~3次。为减少耐药性问题,黄褐天幕毛虫化学防治时可轮换用药。

2.5 舟形毛虫

2.5.1 虫害症状舟形毛虫又称为“苹果舟蛾”,一年产1代。蛹主要在榆叶梅树根附近越冬,次年7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舟形毛虫幼虫8月初开始孵化,虫害流行时间为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中旬。幼虫主要啃食榆叶梅叶片,早、晚进行啃食,可将榆叶梅整树叶子吃光。

2.5.2 防治方法

2.5.2.1 清理环境春季整枝、清理田园时深翻15~20 cm土层,将所有越冬虫蛹挖出,减少羽化虫害数量。

2.5.2.2 物理诱杀由于舟形毛虫具有趋光性,在每年7~8月舟形毛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2.5.2.3 人工灭杀舟形毛虫幼虫受惊后会出现吐丝下垂的习性,可以震动树冠、枝叶,然后人工捕杀。

2.5.2.4 化学防治幼虫孵化且未分散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洒1次。

2.6 绿尾大蚕蛾

2.6.1 虫害症状绿尾大蚕蛾一年长2代,老熟的幼虫可以孵化成蛹,并在榆叶梅树上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孵化。幼虫到成虫的时间一般为45 d,6月中旬幼虫生长迅速,虫害严重。绿尾大蚕蛾喜群居,主要蚕食榆叶梅的叶片,夜间蚕食量高于白天。

2.6.2 防治方法

2.6.2.1 人工灭杀在绿尾大蚕蛾产卵期、化蛹期分别进行人工捕获,将枝叶上的卵、茧蛹摘除,可以有效降低绿尾大蚕蛾虫口数量。

2.6.2.2 物理防治由于绿尾大蚕蛾具有趋光性,可以在夜晚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2.6.2.3 化学防治在绿尾大蚕蛾低龄幼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喷洒1次。

3 总结

榆叶梅生长期间容易因病虫害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或整株枯萎死亡问题。化学药物防治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因此可以在病害发生初期和虫害低龄幼虫期进行化学药物防治,但需注意药物使用浓度和喷洒剂量,以防出现药害,并合理轮换药物降低耐药可能性。此外,为提高榆叶梅病虫害绿色防治水平,需要加强园区环境清理,多利用人工捕获、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消灭病虫害,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环境友好型园林建设。

猜你喜欢

毛虫化学防治虫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乡村无人机喷药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毛虫与蛾子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
毛虫和蛾子
绿毛虫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