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外生国情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以华侨大学为例

2022-11-18曹文宏

教育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辅资源教材

●曹文宏 彭 进

国情教育作为来华求学的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以下统称“境外生”)认识国情、把握国情的重要途径之一,承载了引导境外生准确了解中国国情的特殊使命,因此选用什么样的方式,利用何种资源就成为推进国情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议题。境外生因其长期生活在境外,对中国的国情缺乏认知,加之价值观导向和身份认同均与境内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境外生进行国情教育就有一个“再塑”甚或“重塑”的过程。当前,境外生国情教育资源总体上呈现出可资利用资源少、针对性弱、分布零散等问题,不仅无法满足境外生认识中国国情的要求,而且容易导致境外生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基于此,增强国情教育资源的系统性整合,推进国情教育资源的整体性研究,持续开展境外生国情教育的系列活动,显得尤为必要。华侨大学作为境内招收境外生最多的高校之一,在境外生国情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持续推进国情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建设,探索出“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境外生国情教育新模式。系统总结并仔细梳理华侨大学的相关经验,对优化国情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境外生国情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境外生国情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中国求学的境外生越来越多,但是针对境外生开设的中国国情教育的课程、组织的社会实践形式则相对有限。国情教育活动看似红红火火,实则很难达到预期成效。诸多高校在对境外生实施国情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与境内生同质化的教学模式及趋同化的管理方式,难免使境外生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无法融入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对境外生需要开展系统化、全面的国情教育工作,而当前境外生国情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教学方式不够灵活、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教辅人员沟通不足,以及软硬件设施配置不合理等多方面问题,直接影响了国情教育的有效性。

(一)课程设置与教材体系缺乏系统性

课程是境外生了解我国国情最直接的渠道,课程体系直接决定学生的认知体系,进而决定学生的主观判断。境外生因其生活的环境与境内存在较大区别,无法对中国国情做出准确判断,再加上一些“前置”要素的影响,如果课程设置出现阙漏,必然会造成他们在认识上的不连贯性,进而影响对中国基本面的判断。

一方面,教材语言体系的单一化倾向严重。境外生来中国学习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用准确而恰当的语言传递思想是人际沟通最有效的方式。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境外生来境内高校求学之前,其母语为英语或当地语言。按照规定,大部分境外生虽然在入学前都要接受一段时间的汉语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境内高校学习。但是这类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如果缺乏一定的语言基础,境外生在境内的学习和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境外生通过入学考试后,选习的教材基本上也是以汉语为主(除了部分英语专业),汉语的语法、语境以及用语习惯,与其他语言之间有很大差异,以英语和汉语为例,“英民族比较直接坦率,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英语中的句子重心往往在句首直接点出。汉民族比较含蓄,往往通过次要的语义、句子,最后才点出话语的重心”[1]。这些差异使得境外生在学习汉语课程时往往不得要领,特别是在涉及一些古诗词、文言文以及成语、寓言等内容时,更是无法领略汉语的精妙,从而造成理解的片面性和零碎化。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体系的连贯性较差。课程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什么”,承载了学生对相应知识最直接的感知。因此,课程内容的编排要体现系统性的差异化原则,即既要保证课程内容的知识性、逻辑性,又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简明性,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境外生作为一群长期生活在境外的年轻人,长期浸润在生源地文化熏陶之下,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境内高校在选编境外生教材时应着重考虑他们的认知特征,以趣味性、简明性为突破口,强化知识性引导,进而形成逻辑性判断,力避课程内容设置上的重复说教、前后矛盾等问题。现如今,境内高校的境外生国情教育课程大多采用与境内生类似的授课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例,因为现阶段暂时缺乏专门针对境外生的通识教材,某些高校仿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以专题形式展开,设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专题,复制境内生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相关章节时,依然采用“填鸭”的方式,使本该生动活泼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同时从授课体系来看,对境外生开设的课程基本上由每个高校的教务处、研究生处统一负责,授课教师一般不参与专业课程建设论证会,教师们只负责“教”,对课程增设的可行性和课程结构的连贯性缺少必要的了解,以致不同学科在授课过程中出现重复甚至矛盾之处,难免给学生造成困惑。

(二)教辅资源配置不足

教辅资源指在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各种辅助资源。教辅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教辅资源指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参考资料,广义教辅资源除了各种参考资料,还包括师资团队和教辅人员,本文指的教辅资源是广义层面的。教辅资源在国情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境外生获得国情知识的第二主渠道。教辅资源有利于帮助境外生巩固和充实课堂内容,因此教辅资源应根据课程实际进展情况有选择性铺设,应体现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特征,既能修复境外生知识链上的盲点和缺漏,又能增进境外生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配置教辅资源不是简单的“搭架子、堆材料”,而需要进行系统性统筹和整体性规划。目前,境外生国情教辅资源配置存在严重不足,教辅资源配置缺位、错位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些均影响了教辅资源的系统性规划。

其一,教辅资料缺口较大。相对于境内生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辅资料而言,境外生的教辅资料严重短缺。大多数境外生来自于“非汉语”区,以英语或本国语言作为“第一语言”,在阅读习惯和知识获取渠道上与境内生有着本质不同。对境外生来说,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市场选择若干本介绍中国国情的图书其实并非易事。一方面,大部分教辅资料以“应试”为导向,用以辅导境内生完成“升学”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性产物。境外生不参加国内的“升学”考试,国内众多教辅资料并不能满足其知识扩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辅资料零散不成体系。国内暂时还缺乏专门针对境外生需求的教辅资料,境外生大多是通过师生介绍或口耳相传等方式,选择那些认可度高、阅读体验好的读物,选择的类型也更多是集中于历史、小说等有限的几个主题上。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境外生的“自主性”,但也导致阅读的随意性较强,知识结构的衔接性较弱,知识点零散不成体系。

其二,师资力量结构性失衡。在高等教育办学愈发国际化的背景下,境外生录取人数连年走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对外招收华侨华裔学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拥有招生资格高校的数量上都呈指数性增长。1992年教育部开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重点大学的对外招生,此后又陆续扩大到所有“211工程”学校和全国重点大学,“许多学院设有海外教育学院”[2]。这些学校大多制定了比较宽松的招生和录取政策,考试形式灵活、录取率高,特别是作为中国境内仅有的两所拥有对外单独招生权的高等学校——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尤其受到境外生的青睐。以暨南大学为例,2004年春季只招收540名境外新生,2020年这一数据扩大到2425名。[3]目前,暨南大学拥有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在读港澳台侨学生12808人。[4]招生规模的扩大说明当代中国境内教育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育质量获得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认可。同时,也使不少高校陷入资源结构性失衡的境地之中,特别是师资配比的不足,导致境外生教育的畸形化发展。一方面,专职教师队伍不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六章第六十七条的要求,对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港澳台侨学生、留学生的管理参照本规定实施。按照《规定》精神,高校拥有自主管理权。为便于管理,不少高校将境外生纳入境内生的统一管理之下,由专职教师负责。专职教师要身兼数职,既是境外生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科研从业者,在当前对在编人员实行“总量控制”的条件下,面对年年“扩招”的形势,专职教师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个人精力上都是不足的。另一方面,专任教师素质偏低。国情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任课教师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方能胜任教学工作。面对境外生的思想困惑,专任教师要能够从理论上、实践上说服人,特别是对中国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要向境外生说清、说透,既要有理论视野,又要有政治站位。现如今,大部分高校的专任教师存在年龄结构偏年轻、从教经验偏少、授课内容偏理论化等特征,这使国情教育缺乏吸引力,难以在境外生群体中引发共鸣,进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软硬件设施配置不合理

软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有利于推进国情教育的优化和创新,提升国情教育为境外生服务的贡献率。随着“5G”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到来,国情教育模式将发生深刻转变。如果因循传统管理模式,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境外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现代技术能够将零散的资源整合为可编辑的系统化数据库,从而为境外生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应重视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给国情教育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全面升级软硬件设施,综合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国情教育在建设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类硬件和软件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匮乏状态,境外生很难借助于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化学习。

其一,经费投入重点不突出。根据《教育部2019度部门决算》报告显示,用于“来华留学教育”支出经费达到39亿元,比2018年增加6亿元。留学生人数达到39万人,比2018年增加2万人[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我国推行国际化教学的办学宗旨。与日益增长的经费投入相比,经费的分配却存在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据统计,来华留学教育支出的“重头戏”,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留学教育、进修及培训、其他教育。但是,“高等教育预算支出明显高于其他教育、进修和培训的预算支出”[6],约占高校教育经费的九成以上,其他3项的经费总和还不足一成。与此同时,经费在不同高校间的分配也是极度不均的,重点高校和“双一流”高校占据整个教育预算的绝大部分,非重点高校占比较低。即使以培养境外生为鲜明特色的普通高校,也因为其“非重点高校(非‘双一流’高校)”身份无法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

其二,国情教育设施更迭缓慢。教育设施的更迭换代是完善均衡设施分布、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教育设施严重依赖经费保障的条件下,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决定了教育设施更迭速度缓慢。面对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兴起,国情教育借助于大数据可实现快捷化、个性化、共享化和精准化的目标,以便教师能够对境外生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定性感知和数据反馈等,深刻全面系统地把握教学对象思想、情绪、情感、行为等情况,施以针对性地教学。教育设施的升级改造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今高校存在经费投入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如对校史馆设计中很少涉及境外生国情教育的板块,很少通过用大数据、云计算、VR等互联网技术让境外生亲身体会,专用场地设备投入不足。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整合国情教育资源,都应该避免加深境外生的学习压力、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学校的管理成本,也要避免死板化和影响质量保证。

综上可见,现有对境外生国情教育的研究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从系统性来看,国情教育选用的教材非境外生“专用”,很多教材是将境内学生所习用的教材进行简单的改版,授课内容和方法均较为单一,教师梯队和教材体系都没有办法满足现有境外生的国情教育需求。从深入性来看,国情教育研究主要论及的是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和完善课堂内容等浅表性方面,对国情教育资源的挖掘以及系统性优化等方面的探讨还不够。

二、整体性统合:华侨大学境外生国情教育资源建设的探索与成效

开展国情教育,引导境外生讲好中国故事,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战略举措。面对国情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缺乏系统性、教辅资源配置不足以及软硬件设施更迭缓慢等问题,应整合国情教育资源,坚持从整体性视角去统合境外生国情教育资源。整体性统合既不是过去的“资源堆积”,也不是对资源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线性分配,而是立足于历史发展和现实问题而展现出来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有关资源配置的结构平衡点。一方面,国情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受到“他者”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整体性统合是鉴于过去资源分配的失衡状态而提出来的,是不断“试错”的经验总结。甚至可以说,整体性统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弥补了当代境外生国情教育的碎片化状态,成为新时代境外生国情教育提质增效的不二选择。

(一)强化高校党委的统筹决策能力

作为资源整合的一种方式,整体性统合强调资源经过一系列的协调、融入,围绕最终目标实现整体效应的运行流程。据此,协同而有效的组织力就成为整体性统合的内在诉求。从具体制度来看,各级党组织不仅是各类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校、街道、机关和社会组织等基层组织的变革。基层党组织能否统摄资源在跨部门间的合理流动,成为衡量高校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

高校党委作为高校的领导核心,肩负着为国家未来培养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党委应在形塑政治情感和制定决策机制上,统一、协同推进。经验表明,“人们的自觉行动受情感支配”[7]。高校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政治认知后,就会参照既有经验对所获得的认知进行鉴别、评价并产生对此的好恶。高校党委在培育学生政治情感过程中,要使他们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逻辑,引导他们从内心认同国家取得的成就、认同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同时,高校党委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资源分配机制,重点解决资源分配不公和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既要保持党委总揽全局的把控能力,又要发挥分管部门的主体作用。与境内生相比,境外生对中国政治的认知较“弱”,政治参与感也较“低”,开展的活动“在内容上、形式上又不符合港澳青年的特点和真正需求”[8],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增强党委领导,落实综合施策,促进国情教育资源的合理、精准化分配,势在必行。

华侨大学作为中央统战部直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拥有境外生最多的内地高校之一,目前在校境外生规模为9011人,2021年新入学境外生人数3358人,占新生总数的38%。近五年,境外生的招生规模增长了近1.5倍,成为名副其实的“侨校”。华侨大学境外生教育的持续性发展与学校党委的支持密不可分,华侨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调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统筹作用的基础上,调动分管部门的主体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压实责任的领导机制。学校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严格党委领导的选拔和任用。党委书记须经过组织推荐和民主考核等一系列过程。校党委成员除党委书记,还有分管具体工作的主要领导,党委书记根据《华侨大学党委部门工作职责》的要求履行党建、干部调动和党校工作,分管领导在党委书记的总要求下分解整体责任,多管齐下,精准布局治校办学策略。华侨大学校长作为校党委副书记,主持全校行政、人事调整以及教学等事务,努力培养高素质境外生亦是校长的主要职责之一。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其中校长办公室同时指导华侨大学董事会驻香港办事处、华侨大学澳门联络处开展日常活动,为港、澳等归侨、归眷子女提供全方位咨询和服务。经过长期发展,华侨大学逐渐形成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核心,以学生处、教务处、社科处、国际处等职能部门为支撑,以各级学院为主干的完整的境外生教育管理体系,增强了学校的整体执行合力。

(二)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发力

公共资源如果缺乏系统性整合必将导致资源的无序流动,进而加剧资源浪费的风险。整体性统合内在地要求资源围绕特定目标有序流转,因此疏通资源流通渠道,构建纵横交织的资源网络,弥合资源不畅的缝隙成为整体性统合不可或缺的条件。应当承认,公共资源在缺乏明晰的产权和共同价值的情况下,都会使资源产生无效配置。没有明晰的产权界定易造成“公地悲剧”,缺失共同的价值引领会造成资源的碎片化,形成一个个“资源孤岛”。因此,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既要从横向上保证资源的流动,防止部门利益固化,又要在纵向上适时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确保多方发力。

国情教育资源要体现出多样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应根据境外生特征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要素,打造全方位学习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实现文本、图形、音频和动画等素材的结合,鼓励以“大思政课”方式加强境外生国情教育培养,使境外生对国情的认识由以教科书为主,转变到以教科书为核心,以多种资源为辅助,造就境外生形成全面的国情知识链。同时,国情教育资源整合还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由学校行政系统领导负责统筹,注重顶层设计,集中优势师资、财资重点支持境外生国情教育资源建设。要解决短板领域,开发优势项目,明确考核标准,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保证在形成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使国情教育资源流向重点领域。

华侨大学坚持“以侨立校、为侨服务、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培训等多领域整合资源,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一,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华侨大学形成了“4+2+1”的国情教育课程体系,即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近代史》《当代世界与中国》《大学与青年发展》等4门必修课,开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法律基础》2门分类选修课,遴选《中国文化之旅》作为定向选秀试点课,从历史、文化、政制、法律、国防多个方面为境外生完整展现中国国情。其二,致力于打造一批境外生国情教育教材。在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统一布署之下,华侨大学先后启动了三批共十多本港澳台侨学生通识教育新编教材编写活动,学校领导严格把关,全程参与教材编写过程,会同教务处、学生处、社科处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华文学院等十多个部门协助教材编写工作,多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教材进行把关,目前已经完成《当代世界与中国》《中华文化概要》《中华民族复兴简史》第一批先行改革教材的编写,条件成熟将择优选择若干教材出版发行。其三,整合优势教师资源。华侨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目前专任教师1700多人,高级职称者占55%,博士学位者占65%,教师队伍专业性强、素质高。华侨大学依托本校优势教师资源,从各个学院选拔出能力强、年龄轻、业务精的教师从事境外生国情教育工作。华侨大学实行境外生授课教师遴选制度,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对推选教师进行资格认定,符合认定程序者再组织督导组成员不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听课,根据《华侨大学推进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通过考核的教师可以享受相关待遇,学校在教师教学评优、职称评聘、聘期考核中给予政策倾斜,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境外生的国情教育资源由校领导负责统一整合,根据阶段性任务决定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充分协调了资源富足区域和资源不足区域之间的资源情况,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又避免资源配置的不公,对提高华侨大学境外生国情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推动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加强国情教育建设是促进境外生了解国情、提升文化认同、增强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经验表明,参加实践活动能够“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9]。境外生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精神洗礼,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实践具有价值导向,开展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决定了境外生的认知程度。推动教学和实践的深度融合,既要重视实践与教学之间的相互统一性,又要重视实践的导向性,结合境外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因此,整体性统合强调实践活动要围绕特定目标有序开展,在学校领导统一安排之下,细化实践程序,避免因缺乏系统性规划而出现路径依赖等情况。

本着把港澳台侨学生培养成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把来华留学生培养成知华友华的友好使者,华侨大学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境外生实践活动培养体系。2005年至今,华侨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数十届“中国文化之旅”冬、夏令营活动,旨在培养境外生“走进中国、认识中国、感受中国、热爱中国”的情感,该活动由校领导负责牵头,学生处、教务处统筹组织,财务处和保卫处负责经费和后勤保障。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期限为5-7天,学生需根据组织要求进行有序参观学习,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提交一份学习心得。“中国文化之旅”活动使境外生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和壮美河山。同时,为促进境外生形成理性认同,华侨大学学生处每年还会组织“名家故里行”调研实践活动,组织境外生赴福州、漳州、临沂、曲阜等地,参观考察名人故居,围绕历史文脉,引导境外生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现场实践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增强文化考察的系统性、学术性。

华侨大学还着力推动教学方式改革。良好的教学方式是推动教学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粘合剂,教学方式选择不当必然会影响境外生的认知能力。近些年,华侨大学持续提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优势数字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学习人人通,教室、实训室逐步实现了多媒体化、智能化,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增强学生交互性体验。华侨大学还与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世界陶瓷之都”——泉州德化县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开展长期合作意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境外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与活力。同时,注重教学语言的转化也成为教学方式改革的重点,“很多学生认为与他们接触的教师无法跳出中国文化而进入他们的文化模式,缺乏跨文化传播技巧”[10]。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从事国情教育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别是教学语言未能进行适时转换,使学生对国情教育感到枯燥、乏味,甚至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对此,华侨大学要求教师基于境外生的立场来检视有效性,充分利用“侨校+名校”的独特优势,为提升教学技能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学校积极承办由教育部主办的“高校港澳台侨国情教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52所高校90余位教师齐集一堂,分享国情教育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教师对境外生学习背景的了解,华侨大学教务处多次邀请港澳台等地区的优秀一线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并委托校驻港澳办购买当地国情教育教材,以便供给教师参考。

华侨大学始终坚持从整体出发,在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统筹之下,打破学科之间以及研究领域之间的沟通壁垒,持续不断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学校通过细心筹划把分散在各级学院中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明确了国情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导向,丰富了国情教育的内容,拓宽了国情教育的展示面。这为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国情教育资源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整体性统合作为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的治理方式,回答的是如何促进资源高效配置问题,避免因层级联通不畅、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导致治理的碎片化。华侨大学始终坚持党委、校领导班子对国情教育的集中领导、统一决策、统一协调,并实现对国情教育问题实时跟踪和反馈。积极调动潜在资源,集中力量推进国情教育建设。同时,华侨大学还根据不同阶段目标任务,制定不同发展策略,有条不紊组织国情教育资源建设,做到目标精准又责任分明,构建了在机制创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特色品牌活动等多方面相互融合的国情教育资源体系。

猜你喜欢

教辅资源教材
教材精读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待教辅如初恋
众里寻他千百度
教辅虐我千百遍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