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水平在结直肠息肉与不同分期结直肠癌之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分析

2022-11-17周守群吴智铸周友栩刘瑞芳廖凌虹周锦真

吉林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正常值息肉直肠

林 双,周守群,吴智铸,陈 杰,周友栩,刘瑞芳,廖凌虹,周锦真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结直肠癌是一种受饮食、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有研究称红肉摄入,高动物脂肪和不饱和脂肪等高能量饮食使得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另有多项研究表明,三酰甘油(TG)及载脂蛋白B(ApoB)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有关、脂肪酸、胆固醇等代谢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脂代谢异常也影响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3-6]。但血脂的不同指标与水平对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影响有一定争议。本文回顾性研究结直肠息肉与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与血脂相关指标的分布特点,并探讨相关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及脾胃病科收治的并由病理科明确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在本院脾胃病科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病理证实结直肠息肉患者,②在本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首发单发且未转移的,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③患者临床资料保证完整真实且可方便及时查阅。排除标准:①既往合并其他肠道疾病、其他恶性肿瘤,或曾行放化疗患者;②合并患有影响血脂代谢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未控制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疾患、肾病综合征、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血脂代谢异常疾病等;③近3个月内有服用过或正服用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氢氯噻嗪类利尿剂等;④临床病例资料缺失或不完整。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符合条件的病例共计125例,其中结直肠息肉患者82例(男47例,女35例),结直肠癌患者43例(男31例,女12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Ⅰ期患者7例,Ⅱ期患者14例,Ⅲ期患者18例,Ⅳ期患者4例。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患者入院后1~2 d内取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得到血清并检测血脂生化指标水平。检测指标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I)、载脂蛋白B(ApoB),同时得出载脂蛋白比(ZZDBB)。检测所用仪器为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参考标准为本院检验科标准:正常参考值TC 2.3~5.2 mmol/L,TG 0.4~1.8 mmol/L,HDL-C 1.15~1.55 mmol/L,LDL-C 2.7~3.1 mmol/L,ApoAI 1.2~1.6 g/L,ApoB 0.6~1.05 g/L,ZZDBB 0.45~0.83。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23.0版本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患者体重指数(BMI)与发病年龄分布比较: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方面两组平均值都在正常范围,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结直肠癌与结直肠息肉患者BMI与年龄比较

2.2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本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中HDL-C、ApoAI、ZZDBB与正常值相比有差异,其中,HDL-C与ApoAⅠ低于正常值,而ZZDBB高于正常值;而结直肠息肉患者中,TG、LDL-C、ApoAI、ZZDBB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G水平高于正常值,LDL-C及ApoAI水平低于正常值。

而与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HDL-C、ApoAⅠ、ZZDBB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而言,结直肠癌患者的HDL-C与ApoAⅠ平均水平低于结直肠息肉患者。而在TC、TG、LDL-C、ApoB水平上,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结直肠癌患者与结直肠息肉患者血脂水平结果

2.3不同分期结直肠癌临床特征与血脂水平结果:在BMI方面,Ⅰ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BMI高于正常值,而Ⅱ期、Ⅲ期、Ⅳ期处于正常值范围,且与Ⅰ期结直肠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C与ApoB水平上,各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正常值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G水平上,Ⅰ期患者TG水平高于正常值,且与Ⅱ期、Ⅳ期患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Ⅳ期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正常值,Ⅰ期、Ⅲ期患者HDL-C水平与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 Ⅰ期、Ⅳ期患者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但各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poAⅠ水平上,Ⅳ期患者与其他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期ApoAⅠ水平均低于正常值。Ⅰ期患者的ZZDBB水平与Ⅱ期、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的ZZDBB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BMI与血脂水平结果

3 讨论

近几十年有不少研究显示脂代谢异常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如TC及其诸如胆汁酸(TBA)等代谢产物、脂肪细胞因子、脂肪酸代谢等方面,影响了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手术预后等[7]。本研究显示,HDL、ApoAI及ZZDBB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按密度的高低,血浆中的脂蛋白可以分为乳糜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LDL-C和HDL-C[8]。其中,乳糜微粒来源于小肠上皮细胞,HDL-C来源于肝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VLDL密度脂蛋白来源于肝细胞,其他两种衍生于LDL-C。LDL-C、乳糜微粒、VLDL中都含有不同比例的ApoB和TC,而ApoAⅠ则是HDL特有的一种主要载脂蛋白[8],ApoAⅠ能够激活血液中与HDL-C结合的LCAT的活性。一般而言,ApoAⅠ减低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未控制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疾患、肾病综合征、活动性肝炎、营养不良等,明显降低,亦见于ApoAⅠ缺乏症、肝实质损害(如肝硬变失代偿期)[9]。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的HDL-C与ApoAⅠ平均水平低于结直肠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的HDL-C处于正常值范围,而Ⅱ期、Ⅳ期结直肠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正常值,且Ⅰ期、Ⅲ期患者HDL-C水平与Ⅳ期有统计学差异,IV期结直肠患者的平均HDL-C水平最低。另外结直肠癌分期越高,ApoAⅠ平均水平越呈下降趋势,因此,ApoA1与结直肠肿瘤的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及机理、临床价值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HDL-C中TC含量为20%,它的重要功能是参与TC的逆向转运,能将外周TC转运到肝细胞,而胆固醇在肝细胞中被降解成胆汁酸后排出体外,或者重新装配到VLDL之中进入循环,在肝外组织重新分配。因此HDL-C被视为血液中的清道夫[8]。有回顾性研究证明,一个人血液中的HDL量越高,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就越低[10]。有研究显示,HDL-C对多种脏器有保护作用[11-14],一些观察性研究也显示HDL-C水平的降低与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相关,高HDL-C水平与大多数肿瘤类型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呈正相关,与死亡率呈负相关[15];一项涉及145万参与者的荟萃分析显示HDL-C和癌症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当HDL-C水平为64~68 mg/dl(男性为56~66 mg/dl,女性为66~73 mg/dl)时,癌症风险最低[16]。所以,也有人发明了一种治疗高胆固醇血脂症的新方法,就是合成一种人工的HDL-C,并将其导入到体内,从而为机体提供更多的好胆固醇,这种方法也被用在了降低血糖上,有临床研究发现在T2DM患者中,无论是通过短期重组HDL输注引起的急性HDL-C升高,还是通过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引起的慢性HDL-C升高,都能降低血糖[17]。也有研究人员认为这种HDL-C与APOA Ⅰ与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反比关系可能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代谢或营养变化的二次结果,但该结论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证实[7]。

在不同的临床研究中,脂代谢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不尽相同,因样本量与地域限制,本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肿瘤本身也存在脂肪的从头合成现象,脂代谢异常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因还是果值得探讨,若从本研究结果的HDL-C与ApoAI在结直肠息肉与肿瘤的水平趋势看,脂代谢异常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的重要角色与关联的生物学机制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正常值息肉直肠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老年人血压“稍高”也不好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直肠内脱垂性便秘1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