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源:从严保护,盛放永续之美

2022-11-16曹钰溪

林业与生态 2022年8期
关键词:武陵源景区

曹钰溪

巍巍武陵,三千奇峰,八百秀水。

黄石寨之雄伟,金鞭溪之清幽,袁家界之奇峻,天子山之野性,还有琵琶溪、杨家界等等,武陵源的奇山异水迷醉了全世界。

2022年,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周年。为了守护这一方自然瑰宝,在过去的30年间,武陵源完成了从全面旅游开发到从严保护遗产的发展转轨。

“太壮观了!”一对来自河北的情侣望着阳光下镶嵌着金边的山林感叹。“咔嚓”一声,瑰丽风景与灿烂笑脸定格在了照片中。

没有哪一个来武陵源的人不被这美景折服!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林业局副局长秦溢介绍,20世纪80年代,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武陵源初露光芒,不少人看中这里的奇秀风光来此发展旅游。

伴随极速升温的旅游开发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保护压力。为了让武陵源的美丽永续闪耀,当地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景观原真性。

2001年,我国第一个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性专门法规——《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与《湖南省森林公园条例》一起为武陵源遗产地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为守护古朴原貌,武陵源于1999年开始实施被称为“世纪大拆迁”的景区建筑物拆迁工程,共计拆除建筑物23.3万平方米。并在2018年启动对整个核心景区内居民的搬迁工作,目前景区移民已迁至宋家边、向家坪两个安置区。

莽莽峰林,有的拔地而起,直指苍穹;有的似鹰展翅,迎面而来,它们或雄浑高峻,或陡峭挺拔。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以下简称张管局)資源保护科的李核隆道,“我们武陵源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也被称为张家界地貌。”为了不让人为工程破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区内严禁采砂取石、大兴土木,并对景区内及其周边的各种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管控。

“妈妈,快看那只小猴子,它从一颗树飞到另外一棵树上去了。”一个小男孩瞪大双眼惊异道。不远处的树林间,只见几棵大树在“摇头晃脑”,却不见小猴的身影。仔细一瞧,原来它藏在密密的树枝间,只留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转个不停。这是武陵源的山间精灵——猕猴。它们不怕人,甚至有时还会来一场“人猴大战”,为了照顾这群不省事的“山大王”,张管局建立了一支专职队伍,加强对猕猴的日常投喂和管护工作。

除了猕猴,武陵源景区有陆生脊椎动物156种,鸟类47种,兽类28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12种。为了保护这些珍贵野生动物资源,武陵源依法严厉打击偷捕偷猎等破坏资源行为,加强捕猎高峰期的监管,开展水生动物保护联合执法大检查和“清网”行动;禁开野味餐馆,坚持“山上管死,山下严查”的原则,对市场、宾馆、饭店等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

陡峭的山壁间,几个穿着红蓝背心的人,手拿铁钳和袋子在“飞檐走壁”。由于武陵源景区属山岳型景区,游道大多依山而建,丢弃在游道以外悬坎上的垃圾给保洁人员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李核隆说,“为了保护景区的环境,保洁员每天都会进行全天不间断保洁,景区的垃圾做到了每日清运、深埋处理。”

此外,景区还开展了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植物检疫防治工作、加强污水处理日常监督和水质监测、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和机制建设、进行松材线虫病等森林病害的季节普查和枯死松木清理、防火隔离带垦复等工作……“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加强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保护力度,保持世界遗产的完整性,推动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秦溢道。

时值暑假,游客无数,武陵源正尽情展现迷人风采以回馈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然遗产”是指: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猜你喜欢

武陵源景区
武陵源印象
武陵源区
搜城 | 武陵源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纪红建新作《家住武陵源》首发
某景区留念
武陵源秋色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