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联网络的构建及其对WPUA性能的影响

2022-11-16孙若楠张晶书洪成宇李家伟

聚氨酯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耐水性胶膜丙烯酸酯

孙若楠 张晶书 洪成宇 李家伟 李 鑫 周 超*

(1.长春工业大学 教育部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12)

(2.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水性聚氨酯(WPU)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PU)体系,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施工安全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胶黏剂、皮革涂饰等领域[1-3],但某些WPU涂膜存在耐水性、耐候性较差,机械性能不高等缺点。为提升WPU产品的综合性能,在体系中引入丙烯酸酯形成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杂合物,从而改善WPU材料的性能,已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4]。使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将PU与聚丙烯酸酯(PA)进行复合是非常有效且前景良好的改性方法之一[5]。

本实验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主要原料,将改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引入WPU体系,制备了IPN和半互穿网络(S-IPN)结构的WPUA乳液,探讨了IPN结构和PU/PA质量比对WPUA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Mn=2 000),工业级,天津大学科威公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丙烯酸丁酯(BA),分析纯,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1,4-丁二醇(BDO)、三乙胺(TEA),分析纯,上海易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丙酮、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纯,福晨(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分析纯,江苏海洋石化有限公司;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二乙烯基苯(DVB),分析纯,麦克林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PTMG、BDO使用前需80℃真空脱水4 h。

1.2 WPUA的制备

称取PTMG(20.0 g)、IPDI(13.0 g)、DMPA(2.8 g)及DBTDL(0.01 mL)加入到带有搅拌器和冷凝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作用下升温至80℃反应1 h,之后加入TMP(0.2 g)继续反应。反应2 h后,使用丙酮-二正丁胺滴定法[6]测定体系NCO基含量达到理论值后,迅速降温至40℃并加入适量丙酮调节黏度。随后,将TEA(1.9 g)和蒸馏水一并加入到体系中,在高速剪切作用下搅拌30 min,得到固含量约为36%的WPU乳液。

在室温条件下,向WPU乳液中加入丙烯酸酯单体MMA(5.0 g)和BA(11.8 g)、交联单体DVB(0.08 g)、蒸馏水及适量乳化剂SDS和OP10,静置使WPU微粒溶胀24 h后,向体系中加入引发剂AIBN,75℃反应6 h,得到PU/PA质量比为70/30的IPN WPUA乳液(记作WPUA1),在反应中不加入DVB则得到S-IPN WPUA乳液(记作WPUA6)。依照此法制备PU/PA质量比分别为60/40、50/50、40/60、30/70的一系列互穿WPUA乳液,记作WPUA2、WPUA3、WPUA4和WPUA5;相应的半互穿WPUA乳液记作WPUA7、WPUA8、WPUA9和WPUA10。

1.3 WPUA胶膜的制备

将适量的WPUA乳液倒入10 cm×10 cm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排出乳液表面气泡,放置在室温下干燥9 d得到WPUA胶膜。

1.4 分析与测试

NCO基含量采用二正丁胺法测定。

乳液粒径使用美国Brookhaven公司BI-90Plus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透射电镜(TEM)使用日本电子公司JEM-1011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测试;红外光谱使用美国Nicole公司的IS 5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分析;接触角使用德国Kruss公司的DSA30型动态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力学性能使用日本岛津公司的AGS-H型电子拉伸试验机测试;动态力学分析使用美国英特斯朗公司的3365型动态机械性能测试仪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WPUA乳液的粒径和外观

不同PU/PA质量比和互穿网络结构对WPUA乳液性能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以发现,随着PU/PA质量比的减小即PA用量的增加,两种不同互穿网络分子结构WPUA乳液的粒径分别从96.8 nm和89.8 nm增大至184.3 nm和140.3 nm。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WPU分子而言,PA极性较低,其引入量增多会降低WPUA的极性,导致体系亲水能力下降,乳化过程中不易分散,致使乳液粒径增大。

从表1可知,在相同PU/PA质量比条件下,IPN WPUA的粒径要大于S-IPN WPUA的,这是因为在乳化过程中WPUA内部的互穿网络结构会限制其分子链的分散,交联互穿程度越大,粒径越大。

表1 WPUA乳液的粒径数据

2.2 WPU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图1给出了两种代表性的IPN WPUA和S-IPN WPUA膜(WPUA3膜和WPUA8膜,其PU/PA质量比均为50/50)的红外光谱图。

图1 WPUA3和WPUA8膜的红外光谱图

由图1可见,WPUA3膜和WPUA8膜的红外光谱基本相同。3 354 cm-1和1 530 cm-1出现了N—H的特征吸收峰,1 728 cm-1处出现了C==O的特征吸收峰,2 260 cm-1处未出现—NCO特征峰,说明—OH与—NCO已经反应生成了NH—CO;同时谱图841 cm-1处出现了PA的特征峰—OC4H9,而且1 675 cm-1附近也未出现C==C的特征峰,说明丙烯酸酯单体已经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了P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已成功制备了WPUA。

2.3 WPUA胶膜耐水性和亲疏水性分析

不同PU/PA质量比和互穿结构的WPUA胶膜的吸水率、接触角及表面能的测试数据见表2。其中接触角和表面能可以反映材料表面的疏水性能,吸水率则是表征材料的耐水性能。

表2 WPUA膜的接触角和表面能数值

由表2可见,随着PU/PA质量比的减小,两种互穿结构WPUA膜的接触角逐渐增大,吸水率和表面能逐渐降低。说明PA引入量的增加提升了WPUA胶膜的耐水性和疏水性。这主要是因为随着PU/PA质量比的减小,疏水性相对较强的PA链段含量增多,膜的疏水性能增加,水接触角增大。

对比两种互穿分子结构WPUA胶膜耐水性和亲疏水性还发现,PU/PA质量比相同的情况下,半互穿结构的WPUA(WPUA6至WPUA10)胶膜的疏水性能更好(接触角大,表面能低),而互穿结构的WPUA(WPUA1至WPUA5)胶膜的耐水性能更优(吸水率低)。这是由于半互穿结构中疏水性PA分子链是线型的,PA向表面迁移受到限制小,这也使得WPUA胶膜表面能降低,其水接触角更大,表面能更低。而互穿结构的WPUA分子中PA有一定的交联度,PU和PA分子缠结更加紧密,水分子不易进入互穿网络中,所以其耐水性能更好[6]。

2.4 WPU胶膜的力学性能

表3给出了IPN WPUA、S-IPN WPUA两个系列胶膜的力学性能测试数据。

由表3可见,随着PU/PA质量比的减小,两种结构WPUA胶膜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这是由于PA用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削减了PU中软硬段之间的氢键作用,导致分子间作用力降低,力学强度下降。从表3中还能看到,PU/PA质量比相同的情况下,S-IPN WPUA胶膜相较于IPN WPUA胶膜有相对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这是由于半互穿WPUA中的PA是线型结构,相较于互穿WPUA中PA的交联结构,PA分子链运动受到的限制小,微观相分离更合适,延展性更好,拉伸强度也高。

表3 WPUA胶膜力学性能测试数据

2.5 WPU胶膜的阻尼性能

图2为不同结构WPUA胶膜的阻尼性能曲线。

图2 WPUA膜的阻尼性能曲线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PU/PA质量比的减小,WPUA胶膜的损耗因子峰值逐渐增大,当PU/PA质量比为30/70时,损耗因子峰值最大,说明PA的引入可以提高聚氨酯的内耗。这是由于PA分子结构中的空间位阻和极性酯基具有较高的内耗,在这种情况下施加外力,尽管分子链段可以自由移动,但其变形跟不上所施加交变力场的变化,会产生严重的滞后现象,具有较大的内耗,因此会吸收大量的机械振动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而损失掉。

同时,对比图2(a)和(b)可以发现,互穿结构的系列WPUA胶膜具有较高的内耗,这是因为相对于半互穿结构的WPUA来说,互穿网络结构WPUA中的PA链段是有交联的,分子链段运动困难,所以受力时产生形变所消耗的机械能大,即阻尼性能好。

3 结论

(1)随着WPUA体系中PU/PA质量比减小,WPUA乳液粒径逐渐增大。

(2)随着PU/PA质量比减小,WPUA胶膜的拉伸强度下降,胶膜断裂伸长率、耐水性、疏水性及动态力学性能越来越好。

(3)在PU/PA质量比相同条件下,半互穿网络结构的WPUA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大,疏水性较好;而互穿网络结构的WPUA胶膜耐水性和阻尼性能较好。

猜你喜欢

耐水性胶膜丙烯酸酯
聚醋酸乙烯酯胶膜耐水改性的研究
水性丙烯酸直接涂覆金属涂料的早期耐水性研究
粉煤灰对混合石膏基砂浆性能的影响
胶膜特性对胶螺混合单搭接结构性能的影响
玻璃颗粒耐水性影响因素探究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和细木工板消费指南发布会”暨“2016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和细木工板技术研讨会”在浙江衢州顺利召开
内墙乳胶漆漆膜的耐水性
POSS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