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融合式UI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

2022-11-16黄荣梅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共同体游戏

黄荣梅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引 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形式新颖、功能强大的APP出现在人们生活中。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APP市场,软件UI设计的美观度、规范化、交互性成为提升用户对产品直观体验的决定因素,企业需求已经从原来单一地重视视觉美观度提升到了关注产品整体的用户体验。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网易、淘宝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均已成立了专业的UI设计部门,以吸纳众多UI设计类人才。尽管UI行业发展迅速,UI设计师需求量激增,但在国内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UI设计专业人才资源紧缺。因此,积极提高UI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UI设计师,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UI设计的教育现状

近几年来,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UI设计课程,但对UI设计教学体系没有系统规划且没有细化教学分工,UI设计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存在,而是作为某个专业的一个单一课程来实施教学,UI设计在高校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地重视。

UI设计是一门新学科,也称之为当代的新媒体,它是跨学科的学术领域,是在各门相关学科中提取相关内容要素而综合起来的系统学科。UI设计涉及到多种学科和多个层次,大致涵盖了视觉设计、UI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动效设计、体验设计等方方面面。所以,仅凭开设一学期的UI设计课程,无法系统地熟悉和掌握整个UI设计交互设计过程,缺乏对UI设计行业规范的深入了解。再加上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实战型,仅限于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缺乏设计开发经验,毕业后面临工作岗位则很难适应企业对UI人才的需求。

二、软件UI设计的课程目标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简称,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1]。软件UI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面向职业岗位需求,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要求,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熟悉软件UI设计的项目设计流程,掌握软件UI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掌握用户界面设计元素的设计规范,掌握不同应用界面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技巧。总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对于PC端UI设计、移动端UI设计、其他终端UI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2]。

三、提升软件UI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一)改变教学理念

UI设计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单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无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从学校层面,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改革制度,将教学创新工作落实到实处,推动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完善和更新,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紧跟专业岗位需求。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其个人素养和能力决定了知识传授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决定了学生认知的高度。UI设计课程具有跨学科多层次的特点,担任高校UI设计教学的教师要么是高学历,要么是高职称,教师理论功底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甚至一些教师没有参与过实际的企业项目设计,导致教学中仅能从软件本身的使用层面进行教学,无法分享更多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教师缺乏项目实践经验,无法真实地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导致教学重点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当务之急。目前,根据专业需求,我校积极建立多方校企合作,例如“华为ICT学院”“川职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新华三芯云产业学院”“四川职院-成都天府软件产教融创园”等校企合作项目正在逐步落实中。有了这些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就要积极且有计划地为教师提供再学习和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比如利用一线教师实践、校企合作等方式,将高校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技能学习,帮助教师了解企业需求,明确教学重点,细化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专业知识,及时了解软件的最新需求应用和功能的更新,不断进行知识体系的扩充和完善,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3]。

(三)优化教学设计

1.引入教学平台

UI设计课程的教师应依托“互联网+”创新理念,在教学中引入教学平台来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以此来优化UI设计的教学过程。例如利用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网络学习空间等专业教学平台来优化教学过程、重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过程,比如课堂点名、课堂互动、课后总结、课后评估等,通过在线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学习,熟练掌握软件UI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设计上,可利用教学平台搭建教学内容,把优秀的UI设计案例制作成教学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把与UI设计相关的拓展课程知识发布在教学平台上,形成一个协同互补的知识体系,学生可选择性学习,并针对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以此培养学生自学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2.建立多元化学习共同体

在引入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还可利用现有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媒体技术,建立课堂共同体、QQ群共同体、微信共同体、微博共同体、网络共同体的多元化学习共同体,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元化学习共同体如图1所示。

图1 多元化学习共同体

课堂共同体是多元化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在UI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课堂共同体开展教学设计。同时,也可以结合课堂共同体进行小组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性格差异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把学生优化组合,形成学习小组,在课堂共同体中充分发挥小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帮互助,尽可能多地进行学习交流[4]。

微信在社交应用中非常广泛,构建微信学习共同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确保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实现实时交流。QQ群也是现阶段较为普遍的交流方式,建立QQ群学习共同体,打破了课堂学习小组的限制,让学生有更为广泛的交流群体。微博学习共同体可以发挥自媒体的特点,交流学习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群体,也可面向社会各方面的设计师和学习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帮助学生制作出优质的设计作品。利用优质的学习平台及网络环境,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共享学习资源,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

3.实时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UI设计课程的特殊性,没有现成的课程体系供参考,只能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因此,UI设计教师应基于企业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来灵活调整UI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进入5G时代,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进,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终端连接数达到5.2亿,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5]。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软件UI设计课程必须加强移动UI设计内容。另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6.66亿人,高居世界第一位,所以,软件UI设计必须增加游戏UI设计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当与游戏开发商合作,组织学生对新游戏产品进行UI设计,这样可以确保游戏UI设计的教学内容不断得到更新,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游戏UI设计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

UI设计课程最终是要面向市场,为企业输送UI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对于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非常有必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施。

第一,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高校教师可承接企业UI设计项目,甚至可以大胆地把部分企业UI设计项目中的简单工作拿给学生们练手,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6]。

第二,每学期安排实训教学周(以下简称实训周),实训周的时间一般为2-4周,甚至可以占到了学期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在实训周中,可把企业人员请到课堂,从企业需求角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学生了解软件UI设计中各个岗位的能力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与企业进行对接,建立实习基地,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比如我校大三上学期会安排学生进入校企共育合作基地进行系统学习并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设计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快速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建立起“学校-企业”共建模式,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软件UI设计的实战经验及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设计中,及时了解软件UI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明确企业对软件UI设计人才的具体需求,对今后教学起到有效指导和补充作用[7]。

(五)完善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提升UI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可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将整个学习过程都纳入到课程考核中,课程总成绩=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学生互评成绩+任务完成成绩+小组学习评比成绩。这样,可逐步记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成绩进行量化,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弱化期末考核,改变以单一的期末成绩衡量课程成绩的弊端[8]。

在成绩的评定中,可以依托教学平台辅助进行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比如在蓝墨云班课或超星学习通的课程设置中,为每一项学习内容及项目任务细化分值及评定标准,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都会获得相应的分值;学生互评成绩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或组与组之间互评得到。另外,小组学习评比成绩,还可以采用线下在实际课堂中,通过学生打分和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式量化得到,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到教师机来展示自己小组作品内容,讲解自己小组作品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分析自己小组作品的优缺点。教师和其他小组学生根据作品的情况进行分档打分,最后统计学生的打分情况,教师给出一个综合的成绩。

四、多元融合式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企业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本课程选取“游戏界面设计”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多元融合教学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多元融合式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共分为导入模块设计、参与式学习模块设计、评价模块设计、总结模块设计四个部分。

图2 多元融合式教学设计

(一)导入模块设计

第一,学习资源设计:蓝墨云班课中发布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学习目标:了解游戏界面设计基础知识;了解游戏常用界面类型;掌握游戏界面设计的流程;熟练掌握游戏界面设计的规范和技巧。学习内容:掌握制作水果消消消游戏界面的方法;设计制作Boom游戏界面实战项目。

第二,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线上。

第三,教学设计思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列举出来,就是明确告诉学生要学什么,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以此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自测。

通过线上测试,了解并考核学生对游戏界面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参与式学习模块设计

第一,学习资源设计:微课视频+在线课堂测验;蓝墨云班课在线发布三个研讨主题。主题1:游戏界面设计的流程?请列举出主要流程。主题2:“水果消消消”中有哪些游戏界面类型?请列举该游戏的每一个游戏界面类型。主题3:“水果消消消”中游戏界面的设计特点?请结合该游戏界面并根据游戏界面设计的原则,简要阐述水果消消消游戏的界面设计特点。③学习资源链接+线上实战项目任务“Boom游戏”界面设计。

第二,教学模式设计:课中+线上线下相结合

第三,教学设计思路:学生通过线上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在线完成课堂测验,完成新课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实现学习目标;通过线上发布的研讨主题,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并促进学生进行在线研讨,注重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课堂案例“水果消消消”界面的讲解,掌握制作水果消消消游戏界面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中分析并讲解实战项目任务“Boom游戏”界面设计,为学生课后自主设计理清思路,解决设计难点;在线下研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QQ群、微信群结合课堂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实时引申出一些新的研讨主题,如结合课堂实际引申出问题:在制作实战项目任务“Boom游戏界面”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引申的问题或主题,将学习不断引入,融入了传统文化,体现了课程思政。

(三)评价模块设计

第一,学习资源设计:小组优秀作品;轻直播/讨论。

第二,教学模式设计:课中+课后+线上。

第三,教学设计思路:课堂中,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优秀作品并选派代表到教师机来展示作品,讲解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分析作品的优缺点,教师和小组组长进行分档打分,最后为该小组推优作品给出一个综合成绩,并计入小组成员作业得分;对于优秀的设计作品发布在云班课“轻直播/讨论”中,学生课后参与讨论,这样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界面设计深入地思考,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实时打分。

(四)总结模块设计

第一,学习资源设计:云班课或微博发表总结研讨帖。

第二,教学模式设计:课后+线上。

第三,教学设计思路:不限定学生的总结形式,文字列举、图文、图表、思维导图等均可;要求学生拍照上传,可避免拷贝抄袭;学生完成后,教师可选取一些优秀的学习总结发布,学生可对自己的总结进行修订、完善;学习总结可作为UI设计课程平时成绩的一个考核项;课后,教师可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对后期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五、结语

UI设计课程教学应该在高校中得到足够重视,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多种互联网媒体和专业的教学平台来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UI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完善课程考核,努力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及企业需求的高素质UI设计人才。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共同体游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爱的共同体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