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游业务》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多元融合探索

2022-11-16韩燕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导游价值观思政

□韩燕妮

一、《导游业务》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导游业务》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以《导游业务》具体课程为载体,从课堂教学内容中提取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旅游业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心理健康、劳动等元素的多元融合,通过专业课堂生动自然地释放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深入贯彻“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理念,树立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在“导游的从业素质和职责要求”中,要求导游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游客为本,服务至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游客为本”是指在进行旅游工作时要始终把游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服务至诚”是全心全意地为游客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导游业务》课程的所有内容中,始终贯穿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养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2]。

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导游业务》课程中的校内外实践环节。结合课程内容,在校内可针对新生及家长、外来参观人员开展校园导游讲解、校史馆讲解,在班级举行“最美家乡”“最美中国”讲解,院级导游技能大赛、“金牌导游”进校园、省内博物馆专家讲座等各种形式锻炼学生导游讲解和服务技能;在校外进行地市级博物馆志愿者导游服务,利用双休日、小长假、寒暑假进行景区导游讲解、研学导游等,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追求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三)融入旅游行业法律、法规,加强学生法制教育。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导游在工作中除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还要遵守《旅游法》及旅游景区、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执行导游服务质量标准,敬业爱岗。特别是提供涉外服务的导游,要严守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牢记“内外有别”,在工作中多请示汇报,维护国家和旅行社的利益。结合《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法》《导游管理办法》等规定,要求学生作为导游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在进行导游讲解和回答游客问题时,做到遵纪守法,自尊、自爱,不失人格、国格。

(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导游在带团时,要时刻准备面临各种艰苦复杂的工作,例如飞机延误、交通事故、火灾、治安事件、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还要准备承受游客的各种抱怨、挑剔、指责甚至投诉;在带团服务中,每天要接触不同类型的游客,时刻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和“物质诱惑”。在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包括心态平和、头脑冷静和思想健康。心态平和是指在接团时,导游的精神要始终愉快、饱满,避免在导游工作中带入个人的不良情绪;受委屈时,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头脑冷静是指导游应该保持理智,处事冷静,灵活地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处理游客的投诉时要干脆果断、合情合理合法,让游客满意;思想健康是指要具有超强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清除各种腐朽思想的污染。

(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随着游客知识信息量不断增强,导游在讲解时不但要知识面广,而且要针对游客的团型,深度挖掘当地的优秀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在语言知识方面,导游要有过硬的语言能力并掌握一门外语;在文化知识方面,除了要掌握世界或当地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宗教、园林、建筑、工艺美术特产等方面的美学知识做深入研究,不仅要向游客传播知识,也要传递美的信息,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在地方导游服务时,结合欢迎词、首次沿途导游、景区参观游览等各个服务环节融入当地优秀文化,不仅使游客增长见识,而且能够充分挖掘文化特点,使游客获得美的享受。以陕西当地导游服务为例,除了讲解陕西地理、气候以外,可以重点结合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区域,介绍当地以“陕西八大怪”、“黄土高原风情”、“秦岭小江南”等为地方特色的民情风俗;结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茂陵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乾陵等景区景点展现以周、秦、汉、唐为文化特色的历史传承,使游客感受到陕西所承载的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积淀,从而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导游业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内容、环节与方法

在《导游业务》的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所融入的思政元素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思政内容外,还包括团队意识、终身学习、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感、红色精神、生态文明、工匠精神等。具体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实施如表1所示。

表1 《导游业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内容、环节与方法

三、《导游业务》课程思政教学的典型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典型案例,明确导游岗位和任务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和课堂实际教学环节相融合,使思政元素更具有实施性和操作性。以“尊老爱幼、敬业爱岗——导游接待特殊游客的技巧”典型案例为例,阐述《导游业务》课程与思政元素多元融合的具体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尊老爱幼、敬业爱岗——“导游接待特殊游客的技巧”典型案例

(续表2)

四、结语

《导游业务》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合是一个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深入理解国家和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具体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才能增强学生对导游服务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修养,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导游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黄希川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