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川剧传承及其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思考

2022-11-16杜晨晨四川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0期
关键词:川剧流行音乐大众

杜晨晨(四川音乐学院)

川剧作为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的瑰宝,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所以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了其在中国戏曲史乃至巴蜀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还说明这种文化正面临生产危机,急需得到保护。新一代巴蜀人民在各种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几乎将这一优秀的文化瑰宝淡忘了。一些川剧老艺术家和文化艺术单位对川剧的没落和流失感到极度担忧。我们应该怎样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成为当前最为严肃和棘手的问题。川剧传承作为振兴川剧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时效性越来越得到专家的认可。本文将着重从川剧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着手,探寻川剧传承的方式、途径,以及这一活动对于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川剧进传承这一策略进行论述,进一步阐释川剧传承对川剧更广范围发扬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给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带来的启示作用。

一、川剧传承的必要性

(一)文化艺术资源的有效转化

川剧作为优秀艺术门类之一,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川剧艺术传承可以说是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有效利用的形式,更是一种地方艺术资源向文化资源的有效转化。在新时代传承川剧艺术,不仅是在形式上继承,也是在内容上的一种接纳和传承,也是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有效转化。优秀的艺术会塑造优秀的人格,也是让广大群众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川剧艺术包含文学、舞蹈、音乐、造型、美术等其他艺术类别。川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吸纳和融合了其他地方优秀的内容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其中唱、念、坐、打等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它既有艺术的历史沉淀,也融合了现实生活,是人们的一种生活娱乐也是精神营养。

加强川剧传承,促进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主要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传承川剧是对川剧文化的推动与发展,让更多的受众认识了解川剧的魅力,也让社会对川剧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它可以在社会范畴中传播,从而由表演者之间相互传播,由媒体平台与传统舞台之间相互传播,由观赏者之间相互传播,川剧的传播面就扩展开来。另一方面,这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创新的体现,加强川剧艺术的传承与文化艺术资源的转化息息相关,是社会美育的范畴。

(二)资源转化的意义

如何让川剧艺术进行有效的资源转化,关键在于要于地方实际相结合。在如今的文化艺术产业中,能被大众所接受认可的文化,一定要有它的价值所在。文化艺术资源不一定要转化成经济资源才是它价值的所在,但是艺术的发展不得不依靠经济作为支撑。但在经济型的现代文化产业中,人们潜在认同能转化成经济效益的文化艺术才会被大众喜爱和接受。这也是如今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现实问题,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不能适应这种规律,最终导致它不能更好地被接受和认可而转化成有效的资源,没有了一定的经济支撑,它将无法继续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创新。这一系列的结果导致现在川剧越来越没有市场和观众,所以如何将川剧艺术进行有效的资源转化,是川剧传承人和学者的重担。

二、川剧进校的途径和流行音乐融合方式

传承川剧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仅是对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起到了普及作用,更是对将来的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推动与提升。那么要让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兴趣和共鸣,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方法开展一些活动,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达到这一目标。新时期背景下传承川剧都有哪些重要的途径与传播方式呢?以下就分别围绕在艺术环境建设与艺术理论发展中如何融入川剧进行一定的方式层面的探索。

(一)在艺术环境建设中,川剧以不同的方式堂而皇之地产生深刻影响

从视听角度讲,更多的川剧观众越来越注重环境对欣赏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艺术环境中,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角角落落,将川剧文化融入环境之中。比如川剧人物图像展示,川剧脸谱悬挂,相关川剧文化展板等方式从视觉上进行川剧艺术的熏陶。通过这些方式,观众在生活中就能认识和了解川剧,无须网络搜索,便能随时随地体会到川剧艺术之美。长期受环境熏陶,大众对川剧便会产生一定的好感,不至于对川剧一无所知。再从听觉角度讲,很多地方都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小喇叭等方式对川剧艺术进行传播,起到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的影响。

从体验角度讲,川剧的表演艺术家可以在工作之余开设川剧欣赏表演。以欣赏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川剧知识的介绍与探索,并引导大众对川剧进行一定的唱、念、做、打的表演方面的亲身体验。当然这会是在一定的降低难度基础之上的,表演程式和专业性的降低,一方面去除了大众的为难情绪,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对川剧亲身体验的机会。

从社团活动层面讲,越来越多的区域注重川剧社团的建立。精选川剧爱好者以及综合素质较好的群众进行一定水平的川剧演唱教学,培养了更多数量的川剧戏迷。

(二)在艺术理论发展中,川剧成为必不可少的经典艺术文化资源

川剧在社会的传播与发展,与在戏迷中的传播与发展有着不同之处。社会当中有着更为丰富的戏剧种类,且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好。更多的群众会喜欢流行,对川剧不甚了解,但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一旦对川剧有所了解,那么喜欢上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毕竟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经典艺术,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强流行音乐和川剧的融合,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应该如何更为科学合理地传播川剧并做好川剧和流行音乐融合呢?

1.与相关专业相结合

以有一定美术基础的观众为例,川剧与美术相关,那么可以在美术艺术方面积极传播与川剧脸谱、造型相关的成分,专业演员可以更多教授其相关知识,从而让大众了解川剧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式。在音乐专业领域,可以将川剧作为戏曲认识的重点,不仅仅从观众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而且应该在了解川剧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更进一步挖掘其本体内涵。正如著名川剧表演家颜曼秋所讲,“当下应加强对川剧音乐曲牌的研究,可将其纳入学校艺术范畴,并制定规范化的教材,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对于能力较为突出的欣赏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川剧唱段模唱,让其真正走进川剧,了解川剧,喜爱川剧,进而才会产生对川剧的普及、传播与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情怀。

在设计方面,可以着重加入川剧道具和服装、脸谱等相关元素,进而在设计和制作的实践中发现川剧艺术的魅力和丰富多彩。这也有助于不同能力基础观众从自身的优势特点去认识和发展川剧,也有助于了解更多的人文艺术。总之,将川剧与与之相关的类别进行综合传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将川剧融入各个专业方向当中,大众在接受过程中不会产生排斥感,在此基础上激发群众对川剧艺术的兴趣。因此与专业相结合的川剧渗透是一种极其可行,并且极易操作的方式。

川剧与流行融合。流行是当下具有广泛欣赏受众的一种艺术形式,若是能够根据川剧和流行音乐的特征进行科学融合,那么必然会实现优势互补。在演唱表演中川剧和流行结合起来,以加强对川剧和流行音乐融合的开拓史发展。比如:2018 年成都市群众春节电视联欢晚会上,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王玉梅携手男歌手赵祺,为观众带来了一首具有浓浓“川剧”风味的《成都》。王玉梅手握折扇,扮相精致,身段优雅,同时,加上男歌手所用的民谣唱法,传统和现代碰撞出新的火花。川剧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当代年轻人不关心,不了解传统文化。但是川剧和流行的融合表演,让年轻人耳目一新,喜爱尤甚。

2.开展有趣活动,加强流行音乐和川剧融合的探讨交流

组织川剧团在各地开展文化演出,把优秀的川剧剧目以有趣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川剧剧团可以大量地融入现代元素和科技,根据不同层次的年轻人的喜好来进行剧本编写,使其尽可能的生动有趣,让演员在表演时与观众互动,这样更能引起川剧与观众的交流,激发大众无限的热情。很多优秀的川剧都具有一定的深刻意义,在让观众娱乐的同时也让在其中学到一些道理不仅仅只具有娱乐性,还有很强的欣赏性。《巴蜀秀才》以讽喻的口吻讲述了什么是大义凛然,让观众在观看后可以深思其中的思想内涵,让人体会到什么是正义所在。因此,在优秀川剧中融入现代元素,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大大提升川剧的文化价值。

3.丰富传播渠道,推动川剧与流行音乐结合

如今随着各种媒体媒介方式的增多,大众能够轻而易举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对于川剧的学习与了解,如果没有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大都不会去主动进行学习与认知,这种情况下,川剧传承为观众提供了很好的接触川剧的机会。对大家了解川剧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通过开设川剧特定的频道或电子平台,为川剧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可以实现表演者的一边讲授一边引入视频,使得川剧的普及生动有趣,丰富了大众的感官享受,激起了他们对川剧的极大兴趣。川剧剧本与文学有非常深的关系,因此在文字途径中也可以加入川剧的介绍,比如,在书刊报纸中编写与川剧有关的生动人物和故事,以及加入优秀的川剧戏本,特别是在艺术类演出活动中,川剧艺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深厚的文化修养也需得到重视。在纸质途径中加入川剧剧本,潜移默化地将川剧内容融入了大众能够接触到的平台中,对于大众了解川剧的精髓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提升大众艺术修养的同时,更加有利于当代社会沿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道路发展。总之,川剧的传承中,无论是与网络平台相结合,还是开设公共宣传,都将有利于川剧的传播与发展。此外在电视节目中进行川剧知识竞赛,请资深的川剧大师或川剧学者进入其中做学术讲座,让大众直接向大师或学者进行交流。这也是振兴川剧艺术,甚至地方其他艺术形态的必要之路。

4.创作更多的川剧和流行音乐融合的原创作品

结合四川和成都民情风俗,结合天府文化和巴蜀文化,创作更多的川剧和流行音乐融合的音乐艺术作品,让更多的年轻人传唱,让更多的人展示和表演,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舞台。

三、对川剧传承意义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思考

无论是川剧进入何种的平台和媒介,其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普及和传承川剧艺术,让更多的人接触川剧,了解川剧艺术。通过川剧进校园这种方式,引领更加广泛的群体,以此为契机,重新认识和学习传统文化。通过欣赏川剧,在提高广大群众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的同时,更加促进了川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唯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川剧,才能为川剧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川剧传承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笔者提以下几点拙见。

(一)与流行融合可以促进川剧的创新发展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川剧创新和流行音乐融合是巴蜀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是发展川剧文化的不竭动力和因素,是始终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手段。

新时代的人们都有着崭新的思想和观念,在多途径欣赏下既能很好地传播川剧,又能让川剧在社会中得到创新,从而推动其发展。川剧近年来发展速度缓慢,形式依旧传统。一些年轻的观众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而传统川剧艺术节奏相对较慢,所以大部分观众是一些年纪较高的人群,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观看川剧,而对于年轻的观众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这种艺术。那么将川剧艺术加入到良好氛围建设中,可以让大众在认识它的基础上从而把它分享给更多人,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川剧传承也有利于川剧剧目的创新,当然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尊重传统剧目基础之上的。人们可以将一些现代元素恰当地融入传统剧目中,也可以根据年轻人的审美需求,相关人员创造出适合年轻人口味的川剧,这也是对川剧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二)可以带动地区流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现在流行音乐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可观。文化输出越大,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比如,美国的文化输出在全球文化输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它大量的文化输出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可以说一定的流行音乐文化可以带动一定的产业发展,其生存模式决定了产生的经济效益。

川剧能否带来一定的效益也与其生存发展有很大关联。加强川剧传播,并优化相关人才培养,举行演出,在各个地方传播,能带动与川剧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川剧的服装市场、道具市场、观众市场等都会增加。川剧中的变脸艺术更是集结地方人民智慧的表现,其变化形式具有独特魅力,神秘而引人注意。一些电视节目会邀请专业的表演艺术家去录制节目,这也能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川剧,在了解的基础上就会更多地去观看变脸艺术的表演,这也是带动川剧发展的另一种方式。

(三)可以促进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川剧有其优秀的人文艺术思想,让群众加入到川剧的学习中也是从另一方面培养大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川剧传承中要有意识地引导群众将川剧剧目、川剧历史、川剧人物与自身价值观的树立、善恶美丑的辨别、认识和分析社会的能力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戏剧的德育功能。”

在学习川剧时,运用主观判断能力去分析川剧中人物的特点和性格,能帮助大众形成更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运用艺术的审美原则去鉴赏川剧表演,能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运用专业知识去剖析川剧艺术的精髓,能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川剧剧本中也涵括了海量的营养,书中自有黄金屋。时代的发展需要构建全面且丰富的文化环境,在川剧的影响下社会大众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涵养,进而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另外,在川剧传承的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要灵活应对。

比如,缺乏系统的川剧与流行音乐融合的作品。在过去及当下的艺术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问题,尤其是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当下时代来看,川剧传承需要更多的作品引领,对于艺术家来说,人人都了解川剧,但不一定人人都了解流行音乐。如果没有精通川剧及流行音乐的艺术家引导,大众很难对川剧产生兴趣,这种情况下,优秀作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同样,在流行音乐角度的融合发展中也需要一定的川剧基础,因此除了艺术家自发研究相关理论以外,还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对文艺进步的推动工作,集大量川剧专家以及一线歌唱家,针对不同受众制定合适的艺术作品。让大众在科学的引导下,对川剧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认知和了解。只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研究体系,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川剧。

除此之外,对一种剧种的了解单从历史、文化等角度着手,还远远不够,不足以达到对其真正的认知。只有当我们能够声情并茂地哼唱经典唱段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其艺术魅力。当前川剧传承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对外围文化的了解多一些,对川剧本体的感受少了一些。仅仅通过书面或者对视频、音频的欣赏,始终无法真正走进川剧。只有深入到本体内部,能像模像样地模唱几段经典唱段,舞上几个程式化动作,才能体会到川剧的魅力所在,才能真正感受到川剧带给我们的震撼。从这个角度讲,对表演者的要求就提高了,至少应该对经典的川剧唱段达到准确模唱的要求,这样无论对于什么阶层的观众,其影响都是深远的,很有可能会因为表演者的模唱而产生兴趣和想学习的冲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够模唱”和“只是了解”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水平,川剧的精髓只有靠亲身学唱才能体验到其魅力所在。对川剧的传承和发扬要以模唱为基础,这才是真正爱上川剧的法宝。同样的道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人人学唱,口口相传。从这个角度上讲,川剧传承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学唱的机会,对其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川剧传承对于川剧和流行音乐融合来说,无论是当下还是将来,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川剧传承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蜀地自古以来有着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川剧艺术是其重要体现。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必须利用好当下的各种便捷技术条件。川剧凝聚着巴蜀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英雄义气。

不仅是川剧,其他地方戏曲也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核。因此,需要加强与流行的融合创造更多生命力,需要我们的传承与认可。

猜你喜欢

川剧流行音乐大众
关于川剧进校园传承经验的探索
唱片、广播——西物东渐与中国都市流行音乐的诞生
大众偶像
助力川剧振兴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我的川剧变脸娃娃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学川剧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