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文广旅”遇上“新媒体艺术”

2022-11-16□梁

记者摇篮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广文旅广电

□梁 静

当下,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娱乐疏离感和时间碎片感,人们被锁在小屏里,面对面的交流和群体社交越来越少。文广旅融合成立集团后,联合打造的“沉浸式数字模拟新媒体艺术”(以下简称“新媒体艺术”)项目,正以蓬勃的传播方式和势不可挡的新锐艺术力量引领潮流、赋能城市、丰盈着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电视文艺晚会、大型活动、主题乐园、文旅演艺、特色小镇,还是商业空间,“新媒体艺术”以隆重的仪式感、现场参与感、超前的科技感、真实互动模式,重新定义着受众的感官体验和媒体的传播价值。

一、“新媒体艺术”服务地方传媒新阵营

短视频、中视频、直播等方兴未艾,人们生活线上化转移,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在线上的竞争空间越来越受局限。成立文广旅集团后,广电也将线下大型活动、各种大赛和沉浸式数字模拟文旅项目,作为支撑线上播出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

曾经的地方台“地域性局限”现在正好成为地方主流媒体垂直服务地方受众的硬核优势。与其在线上以短应战,不如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沉浸式新媒体艺术”落地项目,恰恰是地方广电在文广旅融合后发挥传媒优势的新阵营。

“新媒体艺术”依托数字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结合旅游文化IP营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沉浸式娱乐产品营造的交互感、场景感、代入感更强,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加入克服了传统文旅产品中的环境限制,同时,让置身其中的人与文化艺术作品发生互动,甚至参与作品的创作,体验到感官震撼和思维认同。

“新媒体艺术”项目是文广旅深度融合后广电最具实操性的线上线下双赢项目,电视台原有的精品栏目、大型晚会、大型活动IP,经过组合升级,可以在景区天天上演,依靠旅游和“沉浸式新媒体”服务受众、扩大传播效应,同时也为电视台线上播出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内容。依托景区进行的沉浸式娱乐、竞技比赛、民俗风情演绎、各种沉浸式大型活动和现场剧演等,都是文旅和广电线上线下双向助力的“新媒体艺术”项目。

沈阳文广旅集团联合开发成功的“新媒体艺术”项目有:广电文化和新媒体艺术相结合的沈阳广电传媒文化博物馆,同时也是“学习强国”城市体验馆;

重温中街民国百年印记的新媒体艺术项目《奉天往事》;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展现中街的品质内涵的《中街印象》创意光影秀;

头条胡同天天上演的沉浸式情景剧《满族民俗婚礼》;

实景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的沈阳故宫“四库全书传说”“八旗风云”“旗袍大秀”“满汉全席”等。

这些项目既有历史文化的深厚,又有旅游景区的体验功能基础,更有广电新媒体艺术优势和科技赋能,是带有超级科技感、艺术感和未来感的全新文旅项目,在城市形象宣传、经济建设、营商环境、市民幸福感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二、“新媒体艺术”助力“文广旅”全方位升级

新媒体艺术赋予传统文旅项目的不仅仅是科技的加持,更促成其在制作专业化、内容深耕、品牌品质方面的全面升级。

首先,完成制作上的专业升级。

新媒体艺术以时尚新锐的角度,对本地文旅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而传统媒体专业制作水准和思考,会让新媒体艺术文旅项目内容更加深厚夯实,影视剧的制作经验更直接提升文旅沉浸式剧演项目的创意、剧本构架、人文格局,完成制作上的专业升级。传统媒体将制作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专业技术及细节设置、戏剧张力和生动有趣的艺术表现手段,运用到新媒体艺术项目的制作中,更是弥补了传统文旅沉浸式项目流于形式、创意尴尬、体验互动环节生搬硬套、艺术制作粗糙的不足。

其次,内容上的升级。

文广旅融合的新媒体文旅项目,因为有了资源共享的优势,在内容上会更多地关注本土城市文化的塑造。在文化、国风、传统、职业教育等领域不断创新深耕,推出全新品类,探索新的内容蓝海。

例如,新媒体艺术项目《满族民俗婚礼》从“民俗特色婚礼”的视角,深入挖掘沈阳独特的历史民俗故事,这是中央里文化旅游景区为广大游客呈现的沉浸式、体验式的民俗文化大戏,并将在中街常态化上演。《满族民俗婚礼》展演时长约40分钟,内容包括迎亲送亲、萨满祈福、福手抓财、虚射三箭、舅哥抱轿等满族民间婚俗的全过程。把东北特有的满族民俗文化更好地与近四百年中街和历史胡同相融合,展现中街文广旅融合发展的最佳形态。为了呈现最佳的展演效果、打造中街地标性夜间文化旅游打卡地,文广旅三方联合进行项目方案设计、脚本创作、道具设计、服装设计、场景设计、演员选配、组织排练等工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让展演常态化呈现,60余位演员全部由经过培训后的中央里景区的员工担任,并配备了各式服装、各类演出道具百余件。中央里文化旅游景区以37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胡同为载体,兴建芝兰台、祈福钟、水龙军履、邓公井等文化体验区,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透过“文广旅”协同一体的模式,建成“中街老胡同改造示范地”,将历史文化的形、神、韵、名与城市人文生活、流行时尚生活以及商业特色业态相融合,传播特色文化,全方位打造沈阳城市文化名片。

沈阳广电传媒文化博物馆作为沈阳广电在新媒体艺术领域的新阵营,完成了地方主流媒体创新发展,成功地将线上精品内容,通过数字模拟技术,以新媒体艺术展陈的方式,进行常态化传播,垂直服务地方受众。

例如:将名牌栏目《感动沈阳》做成新媒体艺术展区,强化行业精英事迹定位,用新媒体光影科技艺术地呈现行业精英。沈阳地产品牌八王寺汽水从国外的饮料公司手里夺回商标权的传奇故事适合用光影情景剧的方式表现:这个老品牌在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后,停产了近十年,负债累累……李秀实先生放弃在美国的贸易,回沈创业,并在美国组建律师团队,历时三年,从国外的饮料公司手里夺回了商标使用权。

沈阳沈飞集团与航母和战斗机的故事,是乡土情怀和家国情怀的最美体现,这样的时代楷模事迹过去只是在线上以新闻报道的载体展现,而在线下实体空间——广电博物馆展呈现时,采用沉浸式短剧表现方式,并结合新媒体艺术手法提炼细节、营造舞美影像氛围,持续再现这一优质内容。类似这样的新型传播,让沈阳电视台品牌栏目在线下的新媒体艺术项目中继续发力。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新媒体艺术能很好地助力传统文旅项目和传统广电从技术到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升级。受众对沉浸式新媒体艺术的理解定义正在生成,更积极更潮流的新媒体艺术传播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三、“新媒体艺术”让城市文旅活动蓬勃起来

对一个城市来说,火爆的文旅街区有诸多益处,不仅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还能提供就业岗位、提振消费信心等。驰骋在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上,文旅街区也最直观地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时尚度、美誉度与繁华度。而不同主题的“沉浸式新媒体艺术”项目,在线下实景空间,展示城市最新建设成果,不仅仅是历史文化,数字模拟各行业最新成果展,让城市不同领域有了多维度的展示和交流。

目前,我国文旅消费呈现年轻化、国际化趋势,审美水平和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升。“沉浸式新媒体艺术”文旅最大的特点是发挥了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在任务的驱使下去探索学习、找寻线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了解到关于这个场景和旅游景点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在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对目的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近年开发的“运用数字技术模拟职业体验”项目,更是增进了多维联动。超强互动现场、正能量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主动传播时代的主旋律。

而对于广电来说,要想线上有影响,必须线下先繁荣。线上永远是线下活动的体现,虚拟的线上活动无论多奇特,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受众的精神需求。大型群体活动、有温度有真实触感的交流、完全沉浸式的参与体验,永远是人们最原始最本能的需求,更是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垂直服务受众的实操优势。

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同时也赋能传媒收视,因此发展线下实体沉浸式互动项目,是文广旅融合后,垂直服务本地受众、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最好运用。景区、商业街区、人群活跃起来,更是城市文化软实力最直接的体现。

由“文广旅”联合开发的新媒体艺术项目“中街文化节大型沉浸式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文化节扎根于盛京古城和中街的悠久历史文化,通过盛京古韵、奉天往事、盛世华章、SUPER中街四大主要篇章生动再现了中街近四百年的发展历史,将沈阳人一代代的历史记忆映射进这条“国家级”示范步行街。

中街文化节的活动采取行进式、沉浸式表演方式,自中街东端牌楼下开始,持续到中街西端。在中街地标的东街牌楼下,身着清代武官服饰的46人盾牌队担任传承引路人,开启巡街仪式,聆听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的讲述,把中街历史往事娓娓道来,观看题材源自满族“萨满祭祀”活动的《满韵鼓声》舞蹈以及行为艺术《铜人秀》、中幡表演和变妆互动《宫廷丽影》,加深沉浸式活动体验。《梦回皇城》宫廷服饰秀、历史人物服饰展和钟楼文化,不仅让人亲临悠远流长的历史场景,同时衔接了清朝与民国的光景转折。

SUPER中街呈现科技智能的精彩魅力。市民可以在装载着科技互动装置的《寄语中街》AR许愿树上写下对家人、对中街的祝福语,曾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机器人群舞展示着未来科技范,平衡车炫舞《炫动久龙》、激光线《激光炫影》展现着中街的车水马龙和繁荣。此项目已常态展演,受到大众高度好评。

另外,沈阳广电《朝气蓬勃》栏目和盛京大剧院联合打造合唱团新媒体演绎舞台,让市民在充满科技感和艺术感的新媒体舞台释放青春和公益正能量;沈阳广电和沈阳故宫等文旅单位联合制作的城市文化沉浸式寻宝《盛京人文之最新发现》将开启奇妙的数字化新媒体艺术之旅。

这些充满科技感、艺术感、未来感的新媒体艺术项目在价值上实现视点聚焦,在维度上实现视野扩张,在内容上实现视角突破,在美学上实现视觉升级,给地方受众的文化文娱生活创造着一波又一波的惊喜。

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开发地域特色文旅生态,新媒体艺术项目给城市文化以及经济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更给城市生活带来全新的快乐燃点,帮助人们更好地挖掘生活里的美好,体验城市的魅力,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幸福感、奉献感、凝聚力。新媒体艺术项目构建的多维联动,让城市文化生活激情脉动、朝气蓬勃。

四、“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感”带给受众深层快乐体验

戏剧、演艺、探险、寻宝、比赛等多样的线下综合体验活动,为受众构建一个亲身感知和现场体验的升级版,在新媒体艺术“交互感”加持中,让消费者对旅游的体验更加逼真,更加留恋。

广电传媒具有影视剧制作经验与资源,同时也具备传统媒体的责任担当。“沉浸式新媒体艺术”文旅并非一味追求特效,一味对游客的视觉听觉进行“立体轰炸”。优质的“沉浸式新媒体艺术”文旅要不断探索互动的新方式。旅游演艺也不能局限停留在舞台上,而要走下舞台,走到游客中间,和游客互动。游客可参与剧情的互动环节,获得差异化的个性体验。

这种沉浸式演出形式,通过营造环境氛围,还原故事真实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宛若进入“另一个时空”。一个真正能够提供沉浸式体验的项目,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中为观众提供白日梦境的感受,营造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平行时空,在场景设计、道具细节、互动感、故事线等方面都要求做到极致。

由沈阳广电出品的沉浸式新媒体艺术情景剧《穿越盛京》就是一场没有观众就无法完成的演出。“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感”优势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2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观众和演员一起走出剧场,从怀远门出发,途经中街上重要的历史场馆和建筑——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中街、凤凰楼、孙祖庙胡同、天主教堂等,步行至大舞台演艺中心。通过现场换装和全景立体声技术回到那个年代,跟随真人表演与互动体验重温盛京历史传奇。

《穿越盛京》把观众设想成是表演的一部分,换一个角度,用全新的视野感受途中的建筑、文化与文明,时间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迂回——路边的风景、知名的建筑、耳机里的声音和观众,共同构成了这个故事。

用数字科技营造时空感,用实景强化代入感,用服化道做实真切感,“新媒体艺术”的本质就是让受众在优质的内容中实实在在地沉浸和互动,这样的“交互感”才是真正能满足人们深层精神需求的快乐之源。

五、结语

从某个角度来说,地方传媒也具有筑城功能,它和城市的地标建筑、街区、古迹等固化形象一样,勾勒地方特色人文气质,并且体现城市的精神内核和风貌。

文旅和广电相结合,双向助力打造“新媒体艺术”项目,赋能城市文化建设,垂直服务地方,引领大众参与更丰富的文娱生活,是主流文化在文旅和传播新领域作出的超前探索,并以时尚的形态让城市文旅大放光芒,真正成为社会风向和民众关注的媒介坐标。

猜你喜欢

文广文旅广电
送给妈妈的贺卡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摸鲨鱼牙齿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