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实施路径研究*

2022-11-16张舒逸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吉林省

张舒逸,杨 婧,宋 微,付 强

(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 长春130033)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二篇的开篇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用第四章阐述了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体现了创新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性,而科技人才又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和不竭动力。吉林省作为振兴东北区域经济的重要工业基地,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促进新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探究吉林省科技人才保障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对吉林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科技人才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分析

在2019年全国各省市新增人口排名中,东北三省是排名最末的省份,吉林省排在倒数第二,可见吉林省人才流失问题十分严峻,尤其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吉林省的就业和生存环境不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企业中,在企业取得一定效益后就容易满足于现状,缺少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意愿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另外,吉林省地理位置较偏、对外开放不如其他省市有先天条件优势,再加上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意识不足等桎梏,导致吉林省经济发展较缓、人才大量流失。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各省市也纷纷开始制定并推进相关机制体制改革和计划。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在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和引才留才等方面为科技人才提供保障,也为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有利于区域乃至国家创新水平、科技水平的发展与突破,对促进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2 发达地区相关举措及经验

不同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清楚科技人才对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政策和机制上十分重视引才留才,下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归纳引才留才的相关举措及经验。

2.1 国外相关举措及经验

2.1.1 美国

美国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长期规划性,如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以培育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针对当代儿童的基础教育改革——“2061计划”,倡导在中小学就开设技术、科学以及数学方面的基础课程,从而综合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该计划是美国多种社会群体,包括政府、企业、科技工作者、地区领导部门等共同参与并协作推动的结果,各主体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使得该计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可协调性,也令其实施的可能性和成功概率十分可观。美国在政策制度方面对科技人才十分友好。虽然其移民政策已提高了门槛,但针对吸引科技人才的技术移民管理制度以及签证制度起到了筛选并有效吸纳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作用,同时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和对科技人才的生活保障也会较好地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美国还通过国际技术合作等方式鼓励科技人才在美国工作,如美国已与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900余份科技合作项目[1],利用优势互补而攻克技术难关并分享知识成果,从而提高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美国还设立各级专项基金以及科技奖励等,如国家科学奖、费米奖等国家奖励以及由NAS、AAAS等机构设置的民间科技奖励[2],以鼓励科技人才积极地开展研发活动并取得创新成果。

2.1.2 日本

日本十分注重“官、产、学”3方面的发展以及三者的深度融合发展。政府在政策和战略制定方面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有很大贡献。从进入21世纪至今,日本已获得19个诺贝尔奖[3],可见其高水平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处于领先水平。自1996年起,日本就开始制定5年一期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至今第6期已在制订中,其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环境和趋势对科技人才发展进行规划与指引。之后还有“240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等多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落地实施,这些计划中企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与科研人员不仅可以享受终生教育,还会被定期安排在国家主导高科技企业中接触实地研发和成果转化,培养其动手能力,激发其创新潜能。秉承着技术需要实践的思想,日本企业与学校及科研机构联系十分紧密,企业能为学生及科研人员提供实践场地和科研经费,而学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吸纳专业科技人才为企业提供创新人力保障,而政府除了在政策方面的支持,还建立通畅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从而使人才需求、技术需求、技术成果等重要信息得以及时公开,让“产”和“学”各取所需、协同发展。在难以攻破的高端技术研发领域,日本则通过优惠政策加大力度吸引国外高端科技人才或通过收购海外实验室、企业等渠道让高端科技人才为己所用[4]。

2.1.3 韩国

韩国在美国国家专利局申请的专利数排名中位居第三,可见其创新活力和科研能力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新兴发达国家,其进步离不开对科技人才的重视。韩国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现在多方面。其中,为了保证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其建立了完善的公立教师轮岗制度,保证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共享教育资源;韩国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很大,教育经费在其GDP中占比最大;对于在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佼佼者可以免服兵役并得到领导人的亲自接见[5]。韩国为引才提供很多优惠政策且力度很大,从而有效吸引人才流动至韩国并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韩国通过搭建创业平台等方式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为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丰富资源,同时在薪资上以国内科技工作者平均工资5倍以上的优厚待遇吸引国外科技人才,并在生活多方面满足其需求,解其后顾之忧的同时也给予其很高的社会地位。同时,韩国还通过在国外设置科技分支机构以保证科技需求的信息顺利流通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和满足,或以国际合作科研机构的方式,让科技人才的技术效能为其所用。

2.2 国内相关举措及经验

自国务院提出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中国各省市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发达城市群。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条件为其引才留才提供了基础,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让人才更愿意留在发达城市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发达城市也是对科技创新高需求的地区,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用创新来避免“内卷”情况发生。在人才培育方面,中国发达省市在持续加大力度,如北京启动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鼓励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并培育其创新能力,安排知名科学家指导在相关基础领域有潜力和兴趣的高中生等;广州创立人才基地,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内容和期限的培训计划。在引才留才方面,发达省市如广州等通过住房补贴、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解决科技人才在发达省市生活成本较高的困难;上海对紧缺急需人才实施更宽松的“居转户”政策;深圳制定本市人才引进的个人申办实施办法以吸引创新人才来本地落户;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布局三大科创中心,也会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和集聚;北京等城市还通过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区、吸引人才,让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在用才方面,上海市通过建立动态协调、市场融合、动态评估等保障机制对科技人才进行高效配置,灵活用才,在提高人才素质的同时也能使人才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实现价值。

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国内发达省市都在通过制定适合自身情况和发展的人才政策和机制促进引才留才,同时也都考虑到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长期可持续性。吉林省应在充分认识实际省情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经验举措,进一步完善吉林省科技人才保障机制,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3 完善吉林省科技人才保障机制的路径

3.1 加强科技人才培育机制

培育科技人才、为科技人才队伍提供后备力量是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人才素质水平、增加科技人才数量的渠道。吉林省缺乏关键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科技人才,这也是吉林省产业难以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制度上应该深入推进改革的落实,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从小多方面了解科学技术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不再将“考试升学”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应加大教育投入,增强师资力量,设置更多与科技实践相关的课程和宣传讲座,资助成立更多的专业研究院所和实验室,为专业领域的研发活动提供优良环境和设备。针对现有科技人才,建立终身学习机制,鼓励人才在研究摸索中不断进修,掌握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开发更高的创新水平和思路,还能培育出符合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新型科技人才,满足行业需求。

3.2 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使科技人才各展其长是有效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方式。吉林省科技人才流动性较差,人才市场的发展程度同发达省份相比还很不成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才市场不仅要加强完善人才资料的整理、分类,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科技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使人才信息得到有效推广和便利获取,同时也便于企业或科研机构的人才需求得到大范围的信息扩散,有利于科技人才供需的有效对接,同时也会较直观地体现技术市场的需求导向,有利于科技人才规划继续学习的方向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回报。吉林省科研机构或企业还应与发达省份建立可持续的合作交流机制,多开展交流学习、经验借鉴活动,邀请高水平科技人才进行一定时期的交流指导。促进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内部调动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流动机制,将“存量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同时,根据企业研发需要有方向性地引进“增量资源”,在节省研发成本的同时也避免出现“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发生。

3.3 建立多渠道的引才机制

吉林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促进构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尤为重要,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催化产业结构升级,依托于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相关产业发展,推动长吉图创新带的发展,促进吉林省进一步开发开放,可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园区、地区科技中心、院士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优化创新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借助这类机构或园区内的优惠政策和薪资优势等吸引科技人才。还应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提高对科技人才的薪酬福利,包括子女升学、住房、就医等多方面,为科技人才生活提供便利。丰富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在进一步创建关于科技人才发展的专项基金外,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创建相关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更多融资渠道,政府可相应提供融资优惠,从而为科技人才创新研发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制定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举办跨国科技交流会议、讲座等,让更多海外人才了解吉林省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以吸引海外人才长期留在省内工作。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效保护科技人才的研发成果,提高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吉林省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方针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平台、中心资源,结合吉林省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各部门要增加沟通交流,为吉林省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以及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为吉林省经济的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保障机制吉林省
人力资源会计视阈下激发河北省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薪酬体系研究
奔跑的小浪花
十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反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延安时期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