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疥癣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2-11-16武春燕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驱虫寄生虫患病

武春燕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400

奶牛感染疥廯病主要就是因为疥螨和痒螨寄生在奶牛机体表面的皮肤而引起的,实际临床生产中病牛主要以慢性皮肤炎症为患病症状,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疾病的影响范围会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牛群的健康。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该了解奶牛感染疥癣病的症状,并且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实际的生产效益。

1 病原及生活史

疥螨:疥螨寄生在皮肤角质层下,不断在皮内挖掘隧道,并在隧道内发育和繁殖。疥螨成虫虫体小,长0.2~0.5 mm肉眼不易看到。体呈圆形,浅黄色,体表生有大量小刺。前端口器呈蹄铁形,虫体腹面具有4对粗短的足,后两对足不突出体后缘之外,每对足有角质化的枝条。无吸盘足的末端则生有长刚毛。

痒螨:痒螨寄生在皮肤表面,虫体呈长圆形,较大。口器长,呈圆锥形。4对足细长,尤以前两对足更为发达。雌虫第3对足上有两根刚毛。雄虫第4对足短且无吸盘和刚毛,尾端有2个尾突,在尾突前方腹面上有2个性吸盘。

螨和痒螨都是在奶牛体表进行繁殖和生长,自虫卵至成虫的每个生长阶段都会在奶牛的体表进行。奶牛疥癣病在实际生产中会通过患病牛与健康牛接触进行传播,健康牛也会通过接触病牛使用过的器具而发生传播,并且会产生非常强的感染性。

2 疾病的传播

寄生虫病传播主要就是受到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动物三个部分的影响,如果控制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消除寄生虫病的危害,可以预防疾病的发展以及扩散传播。

奶牛疥癣病的传染源主要就是携带寄生虫的患病奶牛,寄生虫会在患病奶牛的机体内进行生长和繁殖,并且会在存在于机体的血液和粪便以及排泄物中,能够把发育到某个阶段的寄生虫排出体外而置于外界环境当中,然后会通过传播途径而造成其它奶牛感染。临床生产中奶牛感染疥癣病的途径包括从口部进入、皮肤感染以及接触感染三种方式。其中经口部进入主要就是由于奶牛吞食感染寄生虫卵的饲料、水以及土壤等,其中具有侵袭性的幼虫就会将牛作为宿主,生产中发生的大多数寄生虫病都是因口进入体内而造成的。还有些寄生虫会从奶牛的表皮而开展侵入性的啃噬进入其体内,造成相应的感染发生。此外如果健康牛与患病牛通过体表进行接触,或者是接触被感染的生产器具,同样都能够造成寄生虫的侵入以及感染。

3 患病表现

疾病感染的初期可见疥螨危害的部位比较柔软而且多集中在毛发较短的部位,牛的面部、颈部以及尾根等都属于比较容易受到感染的部位,接下来侵害的部位会不断的加以延伸并且扩散。痒螨最初主要集中在被毛周密且温度恒定的位置进行繁殖,在奶牛的背、臀以及肩甲等部位不断的进行延伸与扩散。疾病感染的初期,虫体身上会存在小刺和刚毛,并且会有毒素进行分泌,造成病奶牛出现瘙痒感,从而出现在墙壁和栏柱等位置进行摩擦的行为,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这种摩擦的情况会更加的严重,奶牛瘙痒的表现也更加的明显。因为患病奶牛不断的摩擦和啃咬行为,会造成这些部位出现水泡并且会有破损等变化,然后会结痂再脱落,造成感染的炎症范围不断的进行扩大,而且因为机体瘙痒会造成奶牛不能够正常的进行采食,也缺乏充足的休息,所以生产中可见奶牛的机体逐渐消瘦,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

4 诊断

根据奶牛实际的发病季节以及临床表现出的患病症状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但是如果确诊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实验室的检查。具体检验方法主要就是在奶牛的患病部位与健康部位的交界处,使用外科凸刃小刀置于酒精灯上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用其刮取皮屑,刮至有轻度出血变化为止。然后将皮屑置于载玻片上,采取浓度为50%的甘油水溶液进行滴加,然后覆盖上一张盖玻片,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虫体即可进行确诊。因为疥螨通常都是寄生在奶牛皮肤内的隧道中,所以在进行病料的采取时必须深刮处理,直到轻度出血为止。

5 综合防治

对于临床生产中有患病表现的奶牛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实际临床生产中寄生虫疾病的危害主要就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动物三个部分所构成,如果能够控制住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能够消除寄生虫疾病对于奶牛的危害,并且能够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展以及大范围的传播。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将疾病在源头加以消除。针对各地区实际流行寄生虫疾病的具体情况加以仔细的调查,并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计划,并且在每年都应该采取必要的驱虫处理。

5.1 消除传染源

每年的春季应该针对犊牛群开展必要的驱虫处理,被感染奶牛应该进行隔离饲养并且配合积极的驱虫治疗,首选的驱虫药物应该是高效、广谱、低毒并且无副作用的药剂。饲养地区如果存在某种寄生虫病的流行,就应该通过定期的药浴进行有效的预防处理。从场外引入的奶牛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确定未感染任何疾病之后再进行合群饲养。定期针对生产中的饲喂器具进行相应的消毒,有效避免器具造成寄生虫卵的传播。生产中对螨病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主要就是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通过口服或者是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一般用量0.2 mg/kg。如果患病牛的数量比较多而且正处于气候温暖的季节,可以选择溴氢菊酯给病牛进行喷淋,通常用量500 mg/kg;也可以采用双甲脒500 mg通过涂擦的方式用药。此外也可以通过药浴的方式进行驱虫,药物主要就是选择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0.05%双甲脒溶液。奶牛群进行驱虫处理之后应该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收集之后进行无害化的方式处理,有效避免病原的不断散播。

5.2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奶牛发生感染,应该制定有计划和目的性的驱虫方式,以有效确保高效的驱虫。每年的夏秋季节需要将防蚊蝇的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对于体表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检查,并且将环境中的虫卵杀灭,有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5.3 消灭中间宿主与传播媒介

根据奶牛饲养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而开辟新的渠道,通过施发农药化肥等方式将中间宿主进一步消灭。

5.4 其他

日常生产中应加强饲养管理措施。对于即将引进的奶牛,应保证在其产地进行相关的申报检疫,通过检疫确认合格再配合必要的驱虫处理之后才能够进行正常的调运措施,奶牛引入到场之后应该保证坚持开展适当时间的隔离观察,再确认健康没有疾病感染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常的混群饲养方式。对于奶牛饲养舍内日常排泄的粪便以及垫料等其他污物进行及时的清扫处理措施,并且要将其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通过堆积发酵的方式进行处理。饲养舍的墙壁、床面和栏柱、饲养生产用具以及周围环境都可以通过喷洒0.5%敌百虫水溶液的方式,或者是配制消毒液开展必要的消毒处理,通常应该保持每个季度消毒一次。奶牛饲养舍要始终保持干燥,并且保证良好的透光性,避免牛群拥挤,经常洗刷牛体并接受日光照射,以有效减少疾病感染。对于饲养舍内的患病奶牛可采用肥皂水或者是煤酚皂溶液针对患病进行彻底的洗刷,再采取0.5%~1%的敌百虫溶液涂擦或者喷洒患部,每个星期开展一次,连续进行2~3次即可见效。临床中采取5 mL/kg的溴氰菊酯溶液对患牛进行喷淋,具体用量以皮毛湿透为准,每5天进行一次,通常2~3次见效。牛群每天在放牧以及收牧时,应仔细检查其鼻部等部位情况,如发现存在可疑的奶牛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从而有效避免疥癣病的传播及更大范围的扩散。

6 结语

疥癣病在奶牛群中属于具有高度接触性的外寄生虫疾病,临床中如果没有充分的重视必然会造成难以控制的情况。实践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于疥癣病危害性的认识,深入了解该病的隐性感染以及流行病学情况,这样就不容易出现忽视治疗的不良现象,对于本病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消灭奶牛机体上以及外界饲养环境中存在的螨,针对患病牛加以重点治疗,及时进行隔离,从而有效避免疾病更大范围的蔓延。实际生产中全群都应该定期喷洒杀螨的药物。在开展灭虫的时候要重视环境的灭虫措施,因为螨类在离开奶牛机体之后还能够在环境中生存长达一个月,而且一般只能杀灭奶牛机体上的成虫却不能够杀灭虫卵或者是幼虫,所以必须针对生产环境再进行一次灭虫处理,以更加彻底的根除疥螨。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措施,生产用具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新购入的奶牛必须进行必要的隔离饲养以及检疫措施,然后再进行混群饲养生产。

猜你喜欢

驱虫寄生虫患病
生猪驱虫正当时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分析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让人汗毛直立
家猫不出门也要驱虫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
趣闻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