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下游稻茬油菜直播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

2022-11-15王善荣温卫军

农业装备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播种期油菜密度

刘 健,王善荣,温卫军

(1.滨海县农业干部学校,江苏 滨海 224500;2.陕西鸿塬种业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近年来,国家大力组织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提出了66.67 万hm2冬油菜扩种任务需求,长江下游的江苏省、安徽省推行的种植模式由传统稻麦轮作转为支持调整部分面积进行秋播麦改油。稻油轮作,由于油菜成熟早,腾茬早,水稻播插期提前,实现播收适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土地耕养修复,有利于周年粮油生产协调平衡增产,油菜生产面积能实现恢复性增长。稻茬直播油菜改变人工育苗移栽模式,实现节工降本、绿色高效,但直播种植和育苗移栽播种期相比明显后移25 d,存在茬口过迟,冬前生长量小,遭遇冻害、死苗的概率加大,对产量有较大影响。我们根据当前油菜生产发展新趋势,由陕西鸿塬种业有限公司牵头,组织长江下游三个区域的稻茬油直播试验,通过设置品种选用、播种期、播种密度3 个方面比较试验,以期为长江下游油菜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播收绿色高效栽培配套技术提供支撑。试验结果表明:江苏省滨海县通过3 年探索总结,通过晚茬争早苗,管理促壮苗,适密获高产等措施,沣油306 在滨海稻茬直播种植最高产量达4 363.5 kg/hm2[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5 个品种:分别为凯育09、沣油306、沣油 737、秦优 10 号、秦优 7 号。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分3 个区域,淮南区域(即北纬度33~34°区域)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江北区域(即北纬度32~33°区域)扬州市广陵区泰安镇、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沿江区域(即北纬度31~32°区域)铜陵市铜官区新桥镇、安徽省全椒县葛庄镇。试验田要求: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茬为水稻,在当地具有代表性田块进行试验。

1.3 试验设计

1.3.1 品种试验

参试品种设计5 个,密度为22.5 万株/hm2,播种期为10 月20 日;地点南通市海安县、安徽省全椒县两个点。

1.3.2 播种期试验

播种期设计按常年水稻适期时间,设3 个试验区域,分别为江南铜陵市铜官区新桥镇、江北扬州市广陵区泰安镇、沿淮盐城市滨海县东坎镇;播种期分别为 10 月 15 日、10 月 20 日、10 月 25 日、10 月30 日、11 月 4 日。

1.3.3 密度试验

试验品种沣油306,播种期为10 月15 日,地点在盐城市滨海县,密度设计5 个水平,分别为:18.0万、19.5 万、22.5 万、24.0 万、27.0 万株 /hm2。

1.3.4 小区设计

每个小区试验面积333.3 m2,不设重复。

1.4 试验方法

各处理人工条播,行距45 cm,肥水运筹统一,基肥施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尿素 150 kg/hm2,处理小区油菜达到4 叶龄时,根据试验设计密度间苗,间苗后追施尿素125 kg/hm2,次年3 月5—10 日各点统一追施苔肥,复合肥(25-7-8)225 kg/hm2。各处理小区适期防治油菜菌核病2 次,统一使用25%咪鲜胺乳油750 mL/hm2+ 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750 g/hm2+磷酸二氢钾750 g/hm2。适时收获,单收单打单晒,计小区实产。其余田间管理与当地油菜直播栽培模式保持一致。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对各品种、各处理的生育进程、全生育期、产量结构、理论产量、实收产量等进行调查、统计、测量,比较各品种在当地稻茬油菜直播栽培模式下的适应性表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直播栽培表现

试验结果表明(表1),植株株高中等、熟期中熟、株型紧凑类型品种,适宜直播种植。因直播密度比移栽种植密度高3~4 倍,播种期推迟,适宜选用株型紧凑、株高熟期适中、分枝强类型品种;植株偏高,分枝节位高类型品种,及株高偏矮、熟期偏早、生长量不足,产量偏低类型品种均不宜选用。

表1 不同种植品种性状及产量表现(地点:南通海安)

2.2 不同区域同品种不同播种期表现

据南北两个试验点数据,表2、表3 为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茬油菜直播栽培,从10 月15日—11 月4 日,油菜产量随着播种期推迟产量逐步降低,矮秆早熟类型品种减产变幅显著,高秆晚熟长势强类型减产变幅相对小;从区域上看,纬度越高,播期推迟,减产越显著,江苏滨海在10 月20 日后、江南在10 月30 日后播种,产量难突破2 250 kg/hm2,收益风险增加。

表2 播种期试验表(地点:安徽铜陵) 单位:kg/hm2

表3 播种期试验表(地点:江苏滨海) 单位:kg/hm2

2.3 同品种不同播种密度表现

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表4),直播油菜播种密度在18.0 万~22.5 万株/hm2,随着密度增加产量逐步增加,密度超过24 万株/hm2,产量反而下降。规模机械化播收种植,适当增加密度24 万~27 万株/hm2,虽然产量降低,但利于机械播收,实收损失率反而降低。

表4 沣优306 不同种植密度性状及其产量表现(地点:江苏滨海)

所以,油菜直播在适播期及适宜密度范围内,油菜的生长发育结实自然调节能力较强,随着密度增加,株高略有增加趋势,而单株分枝数、荚果数、千粒重表现下降趋势,但产量变幅不显著,所以,随着播种期推迟,密度在适宜范围内增加,有利于增加产量。

3 结 论

3.1 长江下游稻后油品种选用

试验结果表明,长江下游稻油轮作,稻后油菜直播的品种选用。适宜选用株型较紧凑、审定株高中等(株高在165~175 cm)、熟期中熟、冬春双发类型品种[2],如凯育09、沣油737、沣油306 等品种。同时需配套采用催芽播种技术,催芽方法:播种前18~24 h,将种子放入1∶100 倍“精甲·咯菌腈”药液中浸1 h,捞出滤清药液,平铺3~5 cm,其上加小木条支撑,加盖薄膜,保温保湿,到破口露白播种,可提早出苗3 d左右,实现越冬前5 张叶片以上。

3.2 长江下游稻后油,直播适播期

长江下游目前水稻种植以粳稻为主,常年收获期在10 月中旬—11 月上旬,油菜直播的适播窗口期较短。越冬油菜播种到越冬前,积温达到400 ℃以上(如江苏滨海常年10 月20 日—12 月20 日0 ℃以上积温为515 ℃),油菜越冬前叶龄必须达到5叶以上,才能确保安全越冬[1]。试验结果表明,沿江区域(即北纬度31~32°区域)适宜播种期在10 月20—30 日,不宜迟于 11 月 5 日;江北区域(即北纬度32~33 °区域)范围内, 适宜播种期在10 月15—20 日,不宜迟于10 月25 日;淮南区域(即北纬度33~34°区域)范围内,适宜播种期在10 月15日前后,不宜迟于10 月20 日。稻茬油直播“抢”字当头,争取早收早播。

3.3 长江下游油菜直播适宜密度

上述3 个不同区域,稻后油直播,通过调节播量调节平均株距,适当间苗调节。在适播期前播种,密度适宜在19.5 万~22.5 万株/hm2,机械播种行距45 cm,成苗40~50 株/m;适播期播种,密度适宜在22.5 万~24.0 万株 /hm2,机械播种行距 45 cm,成苗50~60 株/m。据包月红等[3]研究表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机械播收播种量为3.0~4.5 kg/hm2,密度可达到 30 万~45 万株 /hm2。因此,随着播种期推迟,密度在适宜范围内适当增加,有利于增加产量;上述3 个区域,纬度越低同期密度适当降低,反之,适当增加,有利于增加产量,以密减肥增效。

3.4 配套调整肥料运筹

由于稻茬直播油菜种植模式,播种期推迟,越冬前生长期短,开花期推迟并相对集中,春季营养期增加特点,通过促进春季叶片生长,增加叶面积和茎秆粗度,为增加有效分枝,提高花蕾分化量,实现增产奠定基础。因此必须配套调整肥料运筹,减少苗肥和腊肥施用,调整苔肥施用模式,由移栽苗一次性施用调整为两次施用,在2 月中旬及时追施返青肥,在抽苔10 cm 前后,重施苔肥,初花期喷施淋花肥,以叶面肥为主(配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氮肥施用量比例,基肥、返青肥、苔肥比例为4∶2∶4,磷肥以基施为主,钾肥施用基肥、苔肥比例为5∶5,增加中后期营养供给,增加春季生长量,提高花蕾量,实现增产增效。

猜你喜欢

播种期油菜密度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油菜烩豆腐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种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