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迪尺:扎根乡间的“非遗记忆”

2022-11-15撰文黄利霞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壮族环节学生

●撰文/黄利霞

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形成乡土记忆的有力根基。在广西南宁,壮族山歌、壮族服饰、壮族迪尺、壮族油纸伞、五色糯米饭、白话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烙上了深刻的乡土印记。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不再停留于老一辈们的口述故事和深远记忆里,它们从时间的沉淀里缓缓走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如果说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是传统文化自信的彰显,那么非遗走进校园则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当了解并学习了当地的文化遗产后,学生不仅能扩展知识面,也得到了情感上的记忆和连接。此次近距离体验的“壮族迪尺”,是有关几代人的童年时光,关于传承、关于岁月更迭的恒久记忆。

■ 陆显通演示打迪尺的第三个环节“敲鸡头”(摄影:封楚琳)

非遗小档案

非遗项目:

壮族迪尺,2014年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南宁本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游艺项目。

非遗传承人:

陆显通,南宁市西乡塘区鲁班路小学体育教师,“壮族迪尺”第五代传承人。陆显通对“壮族迪尺”的规则进行了整理和撰写,对器材进行了改良,将“壮族迪尺”列入校运会项目;在《广西教育》《广西少年报》发表“壮族迪尺”相关文章,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遥远的乡间记忆

陆显通出生在南宁武鸣一户壮族人家,受邻里乡亲及兄弟姐妹的影响,他自幼喜爱打陀螺、珍珠球、抢花炮、打迪尺等民族体育项目,其中对打迪尺最为擅长。

迪尺其实是壮语的谐音,叫“dechi”,打迪尺又叫“得勒尺”或“打勒则”。它是一项集锻炼和趣味于一体的壮族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因其形式活泼多样,表演形式流动方便,受到许多壮族男女老少的喜爱。

据悉,“壮族迪尺”来源于壮族人的狩猎传统。远古时代,木棒是人类的主要工具,人类用木棒打野兽。后来狩猎工具得到改进,有了弹弓和弓箭,不再依靠木棒掷击野兽,这种练习逐渐演变成一种体育竞技活动,为了投掷得更准确,平时就要多加练习。

陆显通回忆起儿时跟着哥哥去砍柴,看到一个比较结实的石榴树,哥哥就把长得笔直坚硬的树枝砍下来,拿回去做“尺棒”,后来才知道这是“壮族迪尺”的重要器材。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学习如何打迪尺。这个游戏的玩法虽然简单,却有一定技术难度,通过父辈的指点和哥哥的指导,陆显通逐渐掌握了打迪尺的玩法和技巧。“一到放学就跟着小伙伴打迪尺,‘壮族迪尺’是我小时候快乐的回忆,也是童年的乐趣。”他说。

在打迪尺之前,首先要在平整的地上挖个中间大、两头尖的小坑作为阵地,名为“鸡窝”,再准备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棒作为游戏的器材,长的叫做“母尺”,短的叫“小尺”。游戏规则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即“飞棒”“打拐”“敲鸡头”。两方对局,攻方要用“母尺”将“小尺”打出阵地,守方则要空手接“小尺”,游戏通过“母尺”丈量“小尺”与“鸡窝”的直线距离算分,几个环节下来,总分最高的一方获胜。听着“壮族迪尺”的游戏规则,许多人可能仍会不明就里,但到了练习示范时,都会乐在其中。

■ 陆显通向学生演示打迪尺的技巧(摄影:封楚琳)

TIPS:

“飞棒”:攻方将“小尺”横放在“鸡窝”上,然后用“母尺”将“小尺”挑飞向前方,守方需接住“小尺”。如果“小尺”在落地前被守方接住,或攻方未成功将“小尺”挑出即为失误,此时转换攻守角色;如果守方未能成功接住,攻方则进行下一环节。

“打拐”:攻方单手举起“母尺”和“小尺”,然后将“小尺”垂直向上拋,随即用“母尺”将“小尺”击向守方,守方需接住“小尺”,如攻方未将“小尺”击出,或者守方成功接住“小尺”,则转换攻守角色,如果守方未能成功接住,攻方则进行下一环节。

“敲鸡头”:攻方将“小尺”斜放置在“鸡窝”里,露出3cm左右,随即用“母尺”敲击“小尺”使之弹起,在“小尺”弹起瞬间,用“母尺”将其击向守方。如果攻方未成功将“小尺”敲起或未成功击中,或者“小尺”被守方接住,即转换攻守角色;如果守方未成功接住,攻方则进行丈量计分。

■ “打拐”环节需单手持“母尺”和“小尺” (摄影:封楚琳)

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壮族迪尺”

早在2012年6月,南宁市民族艺术研究院就组织专家和非遗文化工作者深入壮族地区,在武鸣、隆安、上林、马山等地进行走访、考察和研究,并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召开“壮族迪尺”研讨会,在学校成立演习基地,对“壮族迪尺”进行全力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

看到儿时喜欢的游戏又重回大众的视野,陆显通就决心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壮族迪尺”。2014年,陆显通向有关部门申请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层层审批,最终成为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迪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陆显通又申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迪尺”代表性传承人,于2019年正式获批。

当时,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计划在全市小学推广这项传统运动,而在2015年1月24日举办的“壮族迪尺”传承基地第一期辅导员培训班就是第一步。此次的培训让陆显通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上增加了不少信心。

令陆显通印象最深的,还是2016年那场南宁市“文化遗产日”主题晚会,他带领两个徒弟登台向广大市民进行展演,重现了“壮族迪尺”师徒传承的教学过程,以及青少年一起打尺嬉戏、互相切磋的场景,让观众全面了解“壮族迪尺”的游戏规则和打尺技巧,此外,还以视频展示“壮族迪尺”的桌游开发项目,将古老体育竞技融入现代生活,激发了不少观众的回忆和好奇心。

“壮族迪尺”进校园后,学校十分重视“壮族迪尺”的发展,比如成立“壮族迪尺”社团,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研组会议等。受到场地的限制,陆显通就对“壮族迪尺”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阵地,即“鸡窝”是在长方体的盒子中间挖出一个菱形的小洞;在器材方面,利用PVC 等较轻的材质降低危险性,并用壮锦进行包装美化。此外,陆显通对“壮族迪尺”的规则也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化,在规则中,对比赛场地、比赛器材、比赛服装(护具)、裁判员、运动员、计分办法等都作详细的说明。改良后的规则在各“壮族迪尺”传承基地得到推广,非遗这颗种子已悄然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非遗走进校园

走进南宁市鲁班路小学,“壮族迪尺”活动课堂气氛热烈,笑声不断,学生们积极地排队跃跃欲试。陆显通一边讲解比赛规则一边指导学生打迪尺的技术要领,“姿势要正确,角度要对,挥棒要有力。”话音刚落,只见“小尺”被用力击飞,另一方的学生一齐纵身跃起将其接住,围观的同学时不时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一轮体验下来,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通过在课上介绍“壮族迪尺”的来源、打法、技巧,以及给学生做现场演示,陆显通发现,孩子们对“壮族迪尺”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平时都是抢着玩,不论男生女生。”陆显通解释说,特别是在“飞棒”和“敲鸡头”环节。这两个环节是“壮族迪尺”最容易和最难的两个环节。最难的环节具有挑战性,深受学生喜欢。

陆显通还会在课堂上挖掘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对“壮族迪尺”的兴趣。通过“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享受壮族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陆显通表示,打迪尺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爆发力和弹跳力,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

据了解,“壮族迪尺”在鲁班路小学已经成为一门校本课程,而且成为了课后服务的一项内容。此外,“壮族迪尺”还辐射至南宁其他学区,如:明秀学区、新阳学区等,“这也是我对‘壮族迪尺’今后的一个努力方向,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我们南宁优秀的非遗文化。”陆显通说。

“壮族迪尺”毕竟是一项简单质朴且带有年代色彩的体育活动,在现代体育、各大电子产品、桌游、网络游戏的冲击下,学生是否还会对“壮族迪尺”感兴趣?对于这个问题陆显通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他表示,现代体育活动和电子游戏的出现对“壮族迪尺”的传承与保护并不冲突,只要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壮族迪尺”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充分利用体育课以及课后服务时间,就可以将“壮族迪尺”更好地传承下去。

“‘壮族迪尺’能够走进校园,让学生从小了解本土文化,从小认识和接触非遗,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来说,对学生来说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感。”陆显通说。

走出校园时,孩子们仍沉浸在打迪尺的乐趣中,我想,这种质朴或许也正是它具有感染力的原因之一,通过非遗的熏陶,孩子们眼里的光芒也会更加闪亮。

■ 学生课后练习打迪尺 (受访者供图)

猜你喜欢

壮族环节学生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赶不走的学生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学生写话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