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爸爸妈妈的爱情

2022-11-15鹤夫

中外文摘 2022年16期
关键词: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 鹤夫

时隔 168 天,爸爸随妈妈一起去了天堂。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已在转向天堂的那个路口相遇,或是已经开始了他俩携手仙游的新旅程。

2021 年 5 月 14 日,是妈妈顺命归真的日子。那天,爸爸很坚强。独自落寞的寂寥和沉默包裹着他的身影,安静地坐在清真寺的长凳上,望着什么也看不见的远方。

2021 年 10 月 29 日,爸爸也顺命归真。同样,那天,爸爸依然坚强。躺在病床上的他,脸庞像是层析出金色的光,安详而宁静。我们看着他在呼吸之间,一丝丝地抽离这个现实的世界,似乎没有遗憾,也没有伤悲。

爸爸妈妈已经结婚 54 年了。从结婚到相继离世,这 168 天,也许是他们俩分离得最久的日子。

宝贝儿

从 2017 年起,妈妈患上了老年性精神障碍,失去了很多记忆,也无法自理。在那些年里,爸爸每天照顾妈妈的生活起居,好像是在照顾一个孩子,喂饭、净身、侍药、换衣、如厕、散步、安寝……事无巨细,从早到晚,必亲手亲身操持,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关山无碍。

记得是 2017 年入秋,爸爸丹毒发病,下肢肿胀,我不得不将他从南京老家接到上海住院就诊。住院期间,爸爸每天至少要和妈妈通三次以上视频,两个八十岁的老人家,言语间的亲昵程度比年轻人恋爱中还要甜蜜。

“宝贝儿,你想我了没有?”

“宝贝儿,我马上就要回去了,别着急啊!”

“宝贝儿,你今天饭吃的多不多?”

“宝贝儿,……”

其实,以前我从未听过爸爸这样称呼妈妈。

爸爸妈妈从军行伍二十多年,1985 年转业到上海地方工作。在我的记忆里,平时都是比较严肃的,很少听到他们之间用亲昵的语言相互表达情感。倒是年纪大了,尤其是老年的妈妈逐步记忆混乱,越来越像个孩子,越来越返璞归真的时候,爸爸对妈妈的语言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常常猜想,是不是年轻的时候,在他们表面严肃的情感表达下,流淌的正是这浓浓的爱意呢?年老失去的记忆反而揭去了表层的羞涩,让他们原本就炽热的爱情又重现了最真实的场景。

无声

1986 年到 1988 年,我想,应该是爸爸妈妈最艰难的两年。

那一年,妈妈从自行车后座摔落导致股骨颈骨折,在仁济医院住院手术。那时的手术方法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必须在骨折位置打入一根带有凹形棱槽的约 10厘米长的钢钉固定,骨折部位一年长成固定后,再施手术,将钢钉取出,再继续卧床恢复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行动自由。因此,妈妈先后卧床养病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那时我和姐姐都还在上中学,爷爷奶奶也都年纪大了,爸爸妈妈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年岁。那时我们住在嘉定,还没有高速公路,从嘉定到仁济医院要乘坐两个小时左右的北嘉线公交车才能抵达。我记得爸爸几乎每天都要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出发,带着给妈妈准备的饭菜,去医院探视,然后再坐两个小时的车回到嘉定,去单位上班,回家。那段时间,爸爸很少说话,只是日复一日地完成他对妈妈的照顾,上班,对孩子和老人的照顾。我和姐姐也很少和爸爸交流,因为他每天早出晚归,直到妈妈做完手术回家休养,爸爸才能多些时间和我们说说话。那段时间,我对家的感觉是灰色的,沉默的,像是无声的默片,而我们就像是在轨道上运转的行星,各自完成着各自的日常。妈妈术后恢复得很好,长达两年的卧床,造成她下肢无力,后来又经过自己的锻炼,终于恢复了正常的行走自由。现在回想起来,爸爸妈妈用无声的坚强,熬过了他们最艰难的两年,而在那段时间里,他们之间的爱情就悄然溶解在他们日常每一点、每一滴的坚持之中。

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和我们谈论过那段回忆,倒是那根从妈妈腿里又取出来的,被爸爸擦得锃亮的不锈钢钢钉,被我们无声地视为了一个家庭战利品,在我们所有家庭成员的记忆中成了永远抹不去的纪念。

结婚

爸爸妈妈是组织介绍相识的。

这是一个在现今社会已经消失的相亲方式。

爸爸妈妈年轻时同在一个部队服役。因为当时他们所属的单位只有两个回族,爸爸来自江苏南京,妈妈来自黑龙江宁安,部队的领导就代表组织介绍他们认识,撮合成就了他们的婚姻。

我看过妈妈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片,油黑乌亮长长的辫子,大大的眼睛,双双的眼皮,尖尖的下巴,美丽动人。后来,我常和爸爸开玩笑,说他是沾了回族的光,才找到了妈妈这么漂亮优秀的姑娘。每次聊到这儿,爸爸就会嘿嘿地笑,像是得了宝似的把那份得意小心地揣回他的心里。妈妈在六十年代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那时是部队里极少数的大学生,很年轻的时候就担任了部队医院的药房主任。爸爸那时在师部当干事,据妈妈说,那是个很有文采和前途的小伙子。我不知道,爸爸是否给妈妈写过情书,但我猜想,妈妈所说的文采,肯定不会藏在爸爸当干事写的那些工作材料里。

相同的民族生活习惯是爸爸妈妈彼此接受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成了他们共同缔结婚姻的要件。组织介绍,组织批准,就在那个时代,他们成了令人羡慕的一对儿。

爸爸常说,你妈这辈子给你爸省了好多钱。一是妈妈从来不买化妆品,因为妈妈是药剂师,她都是自己配制润肤品,从来不用市面上的化妆品。妈妈的皮肤一直到老年都保养得很好,令人称奇。二是妈妈从来不进理发店做头发,因为她是自来卷儿,头发一直都是卷卷的,像是烫过的一样。爸爸每每说到这些的时候,都会非常洋洋自得,像极了捡了个宝到处嘚瑟的样子。

三个月前,姐姐在整理妈妈的遗物时居然发现了爸爸妈妈的结婚证,原来他俩一直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份记忆。两张泛黄的,带着时代烙印的,绘有红旗、齿轮和麦穗图案的纸上写着:“共结连理,比翼双飞”。

旅行

退休后的爸爸妈妈爱上了旅行。他们就像候鸟,夏天去东北,冬天去海南,平时在上海。

在海南的时候,他们喜欢泡温泉。爸爸说泡温泉对妈妈的骨骼健康好,妈妈说泡温泉对爸爸的身体好。我不清楚他们是从哪里听说的这些,但能够让老俩口身心愉悦就好。

夏天,他们会去妈妈的老家东北避暑,那里有妈妈的一个弟弟和四个妹妹,几大家子三代同堂地聚在一起有三十多人,亲戚串门,结伴去五大连池、镜泊湖、哈尔滨等地游玩,好不热闹。每次他们发过来照片,都是好多东北的家人们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平时在上海,整理翻阅各种旅行的照片就成了他们最快乐的事情。

然而,2016 年 7 月在东北旅游途中的一场车祸,让他们的旅行生活戛然而止。我连夜赶去东北看望他们的时候,爸爸、妈妈、三姨、五姨四个人一间病房,有的打着石膏,有的缠着绷带,虽然看上去有点惨兮兮的,但一家人在一个病房里,精神状态还算是轻松。他们是在自驾游的旅途中遭遇了侧向来车的撞击,所幸的是伤势都不太严重,但是骨折类的损伤对于老年人而言,的确也不是个小事。爸爸虽然全程没有打石膏,但是他腰椎的损伤恢复需要绝对卧床静止,这就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医生专门给爸爸订制了像防弹背心一样的前后树脂夹板背心让他穿在身上,这样,爸爸就可以坐起来,同时保持腰椎稳定状态,不用一直躺在床上了。

这先后整整三个月的卧床恢复,让妈妈改变了很多。

妈妈在那段时间里反复叨念的一句话是,“如果我去动白内障手术就好了,那样的话,你爸就不会遭这个罪了。”

原来,爸爸妈妈的这次旅行计划是和妈妈预约的白内障手术时间有冲突的,当时他俩商量着就等旅行回来,天气稍微凉爽一些再回上海手术。

妈妈可能是从来没有见过爸爸恢复得这么难受,连续三个月不能有任何大幅度的动作,她自己也卧床恢复帮不上忙。妈妈很自责,她总认为是自己当初坚持要先去东北旅行,然后再回上海手术这个决定让他们遭遇到了这场车祸。

爸爸、我和姐姐也第一次在人生中经历了“心郁成疾”的病例。妈妈每天唠叨的这句话就像是梦魇一般侵蚀了妈妈的大脑,并伴随出现了严重的记忆丧失,还不时伴有妄想的症状。

精神障碍

回到上海,我们邀请了心理学专家、神经科专家、精神卫生健康专家等各科教授来给妈妈会诊,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重度老年性精神障碍的诊断。

妈妈的思维和行为开始出现极度的无意识非正常状态,有的时候晚上会连续打 50 多个电话出去,但天一亮却什么都不记得;每三到五分钟就要起身去上一次厕所,但没有任何正常排泄;分不清地理方位,也分不清白天黑夜;以前对所有的药物名称和属性了如指掌的妈妈,对放在面前的药片已经漠然无知;常常在深夜跑到护理站,要求护士找人来维修病房的空调;一句话要重复很多很多遍……但是妈妈能够认得清每一个人,也能叫得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平时和人谈话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后来专家告诉我们,妈妈大部分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已经是处于无意识状态,她自己也记不住自己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专家带着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妈妈真正比较意识清醒的状态很难维持过十五分钟。

在辅以精准量化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在医学专业的指导下,制定了“一小时反应护理原则”,也就是在解决了主要的饮食、睡眠、排泄需求后,每一个小时之内,妈妈提出的所有重复要求,护理人员可以漠视。这样尽量减少对妈妈无意识要求的反应,逐步延长她的有意识行为的有效反应。

但爸爸是绝对也是唯一不遵守这个护理原则的人。

他永远都是第一时间满足妈妈提出的任何需求。即使是晚上入睡了,只要妈妈一说,我要上厕所,爸爸就会起身扶着妈妈去卫生间;只要妈妈一说,我要去护理站,爸爸就会陪着她去;只要妈妈一说我要喝水,他就立马把水冷热兑到合适的温度,给妈妈喂;如果妈妈说要吃什么,他就更是第一时间去满足,甚至丝毫不避讳妈妈糖尿病的一些禁食要求……

我们对此毫无办法,只能一次次地把医学专家请过来,从对妈妈恢复得好的角度,和爸爸仔细解释,耐心讲解。虽略有效果,但爸爸仍然抗不住妈妈的任何一句话,我们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到爸爸加深的黑眼圈和劳累消瘦,搞得他自己也分不清白天黑夜的,只要是一有空闲就呼呼大睡。

明确了治疗和护理方案后,我们应爸爸妈妈的要求,将他们送回南京老家安养康复。而爸爸就开始了他日复一日地对妈妈的照顾,这也成了接下来的四年多的时间里,唯一在做的事情。

比翼齐飞

爸爸妈妈的爱情,很平淡,很简单,但那份长久陪伴,那份不离不弃,那份相濡以沫,那份每一分钟的彼此坚持和相互关爱,令我们儿女小辈无比感动。

妈妈走了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爸爸真心的展颜欢笑。

我们尝试着把爸爸接到身边,陪着他。给他安排最好的护理,让他每天 24 小时得到最好的照顾。但我们似乎再也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也不知道他变的孤独的内心在经历怎样的煎熬。

当爸爸在弥留的时刻,我们看到他脸上泛出的安详和宁静时,我们似乎明白了他深深的眷恋所在。

祝福爸爸妈妈在天堂携手,比翼齐飞!

猜你喜欢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我的爸爸妈妈
我和爸爸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