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2022-11-15韩明雪曾林仙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9期
关键词:瑜伽方向课程体系

韩明雪 曾林仙

(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国际太极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2015 年6 月13 日,由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共同创办的、印度本土以外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中印瑜伽学院成立。2017 年,中印瑜伽学院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下增设瑜伽方向,同年9月该专业开始招收瑜伽本科生,开启了国内瑜伽本科教育的先河。该专业方向的成立,旨在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大健康产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培养专门的瑜伽人才,促进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为全民健身服务。该专业经过5年的发展,已招收5 届瑜伽本科生。就目前专业建设情况来看,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对外交流合作、行业教材建设等方面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但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审视,依然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缺乏特色,学生就业率不高等诸多问题。现有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思考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1 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瑜伽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改革创新为专业转型创造了契机,各级院校面临巨大办学压力,抢抓机遇,布局特色“专业小方向”以谋求转型发展[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专业小方向转向具体宏观行为为设计蓝图,依据国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生培养做出整体设计和规划的教学指导文件[2]。通过表1 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培养目标主要围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阐述。瑜伽作为该专业下特色“专业小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专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专业对外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未对其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清晰的定位和细化,未阐明瑜伽方向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及与社会的达成度,存在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情况,这一现状也较大影响了后期课程体系的设置。

表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1.2 专业课程配比不均

通过表2可以看出,该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其中,公共必修课包括公共教育课和素养教育课,该部分由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学科专业类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由学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专业办学特色制定;专业选修课中涵盖专业方向课,由学院自行设计,主要为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综合实践由学院结合学校要求和专业特色进行设置。

表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块

通过表3 可以看出,与瑜伽直接相关的专业方向课共计11 门,纯理论课仅为3 门。在专业方向课中总学时达532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44 学时,实践学时为388学时,但理论课学时仅为118学时。理论课是基础,理论有助于学生了解事物的原理、发展和规律。有了理论的铺底,才能让学生更高效、更科学地进行实践。但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呈现出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程配比不均的情况,实践课学时数高于理论课。此外,还存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立不够完善,主导方向模糊等现象。课程体系设置虽然呈现出一定的专业特色,但课程门类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

表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中与瑜伽相关的专业课

1.3 学生就业与专业方向匹配度低

通过对2017届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通过表4可以看出,37名毕业生中仅有14人从事与该专业方向相关的工作,占37.8%;10人处于未就业的状态,占27%;3 人进入中小学工作,占8.1%,1 人进入政府机构工作,占2.7%;1 人应征入伍,占2.7%;8人从事了其他行业,占21.7%。存在就业率低,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匹配度不高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调研,挖掘出该现象的原因,寻求市场与课程之间的切合点,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瑜伽领域的相关工作;处理好“大专业”与“专业方向”特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更加适合市场需求。

表4 2017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毕业生就业情况

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2.1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培养的具体方向,这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人才培养指导方针的一种概括[3]。云南民族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人才培养应依托民族院校的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优势,紧扣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办学特色,精心设计,不断优化完善培养方案。此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和远期需求,该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及专家学者的建议或意见,发挥民族院校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最终制定“精准化、精细化、目标化、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突出专业方向办学特色[4]。

2.2 根据目标定位,构建专业方向特色课程

在准确定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合理有效构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指导专业(瑜伽方向)课程体系。一方面,要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专业课程,扩大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及优势资源,突出瑜伽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瑜伽与体育、瑜伽与运动医学、瑜伽与传统体育相结合的特色专业方向课程。通过课程凸显专业特色,提高该专业方向在全国的影响力。

2.3 立足市场需求,合理构建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这是课程开发的依据[5]。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当前市场需求,又要预判未来市场空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谋篇布局,分析研判市场、寻求岗位、主动跟进,契合市场特征,突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瑜伽方向)的专业特色。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应尽量契合市场的需求选择[6]。术科课程的开设应形式丰富,不简单局限于瑜伽专项技术,可加入将瑜伽专项技术与形体矫正结合的课程。专业方向学科课程应适当扩大,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瑜伽体式与动作控制类的课程。

2.4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确立课程目标

我国大多数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没有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着重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造成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需求[7-8]。因此,在构建课程目标时,应对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结合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目标的确定。调研瑜伽市场、体育健身行业对于瑜伽人才基本能力的需求,以及行业准入机制的最低标准。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练习获得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应更具有针对性,育人质量要更高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素质才能符合市场需求,学生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所提高。

2.5 增设岗位考试培训课程

学生毕业后首先面临的第一道关卡是岗位招聘考试,多数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岗位招聘考试中频频落榜。在对2017级毕业生进行就业调查时发现,部分学生在学校表现良好,学业指标优秀,但在毕业后的就业考试中,多次出现笔试分数低的情况,这也是造成该专业方向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程优化体系中可增设岗位考试培训课程,根据学生的就职意向、专业服务方向及单位招聘岗位的要求,进行分类教学引导。梳理与岗位需求相关的技、法、识,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提高就业率。

2.6 增设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课程

对在2018级、2019级、2020级、2021级瑜伽方向的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多数学生对该专业方向所应掌握的职业资格证书,存在不了解、不清楚的现象,2017 级的毕业生则出现了毕业后未考取任何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因此,在优化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时,可考虑在实践教学中增加职业资格证书类课程,把瑜伽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体育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等培训课程纳入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系列的实践课程中,实现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提升学生就业资本,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证书支撑。

3 结语

中印瑜伽学院在全国首开瑜伽方向,本着推进瑜伽学科建设朝着专业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的原则,努力打造中国瑜伽教育标杆,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但通过剖析云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发现,只有加大对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应不断着眼于市场,立足于课程,不断完善好课程体系建设。此外,云南民主大学作为目前唯一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瑜伽方向)的大学,课程设置还应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专业方向特色课程群,将岗位考试培训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增设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提高育人质量,进而提高该专业方向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瑜伽方向课程体系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Hello White瑜伽馆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迎接瑜伽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