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控工作者职业认同度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5张琼赵刚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认同度职工防控

张琼,赵刚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21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总的看法[1]。职业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从业者对工作的看法和投入,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甚至影响到人员的稳定性[2]。

多项研究表明,良好的组织支持感能提升职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认同度[3-5]。组织支持感是指职工对组织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并关心他们利益的看法,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包括员工察觉到的组织对他们工作上的支持,对他们的利益的关心和价值的认同[6]。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广大疾控工作者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如何做好组织的系统支持,帮助职工提升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职业认同度,是卫生应急管理和人才管理工作者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根据组织支持感的相关理论,回顾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市疾控中心从工具支持、情感支持和评价支持三个方面开展的实践探索,从而总结经验,以期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职业认同度和机构的管理水平。

1 中心基本情况

杭州市疾控中心是实施政府疾病预防控制职能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事业机构,承担着辖区内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七大职能。中心现有职工191人,其中硕博研究生以上学历占61%,高级职称占48%。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心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体职工在岗值守,并分为综合协调组、疫情处置组、检验检测组、健康宣教组、专家组及各驻点小组开展防控工作。

2 组织支持实践

2.1 工具支持

工具性支持是指为职工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实际帮助,包括信息、培训和防护物资等[3]。新冠病毒肺炎作为新发的重大传染病,对其发病传播规律、防治措施都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疾控工作人员面临较大压力,信息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员工及时掌握工作所需要的通知文件等政策信息,中心通过办公内网系统和浙政钉第一时间传达,并通过内网信息处理及时率评价指标、浙政钉未读信息提醒功能等督促和提醒相关责任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任务中仍能够及时查阅和处理相关信息。在二级响应期间通过每日会商机制,在常态化防控期间通过每周主任办公会议和每月中层干部例会,以及必要时的临时会议等形式传达、交流、会商、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建立每日和每周工作动态简报机制,由综合协调组汇总和反馈。

有研究表明,担心感染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工龄小于10年的职工[3]。原因可能是年轻职工参与疫情处置的经验不足,很多还可能是第一次参与,对专业技能信心不足。为此,心针对全体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组织各类专项培训,包括每月疾控系统青年业务骨干能力培训和每季度青年业务骨干科研交流会。针对操作性技能,通过案例分析、现场实操训练、拍摄操作视频、骨干传帮带和测试考评等多种方式,确保职工应会尽会,能够充分掌握现场流调、检验检测、消杀隔离、个人防护等各类专业知识和个人防护技能。

防护物资是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关注的焦点,也是医疗卫生工作者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7]。中心以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在武汉暴发疫情初期,第一时间储备了口罩等防护物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初期物资供应紧张的矛盾。所有物资由后勤保障部门统一采购、管理和调配,避免混乱;优先保障实验室检验检测、现场流调处置和采样消杀等一线人员使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2.2 情感支持

情感支持是指表达信任、同感和关爱等,向职工提供正向的心理支持。新冠疫情期间,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担心被感染以及社交活动减少等原因,一线工作人员存在焦虑、情绪耗竭等现象[8]。良好的情感支持能有效提升职工的心理资本,是组织心理支持的重要内容[9]。

疫情发生后,中心班子、中层干部、各工作组组长和党员身先士卒,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能够在同工作同生活的状态中随时了解职工的工作和心理状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和解决。各工作小组尽可能合理排班,在可能的情况下保证工作和生活的常态。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在除夕、元宵等节假日和通宵加班等时间点组织慰问。建立“党内关爱基金”“职工关爱基金”,改造职工之家,让职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运动的可及性。改造食堂就餐环境和智能化水平,提供一日三餐和水果夜宵,尽可能提供生活的便利。

组织支持感能显著降低职工工作家庭冲突对离职倾向的影响[10]。中心对援鄂等外派工作人员,与其建立一对一的关爱联系,时常问候,鼓励其表达情绪,并对其工作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家人是职工尤其是外派人员最大的牵挂,中心与外派职工家庭建立一对一联系,随时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在疫情防控形势允许的前提下,开办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班,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2.3 评价支持

评价支持是指通过对职工工作的肯定、认可、表扬和鼓励等,提升对其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认可。有研究表明,来自社会和个人较低的职业认同度是导致职工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11]。

中心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通过省市电视、报纸、官微等平台,讲好疾控抗疫故事,塑造“病毒捕手”专业形象,提升疾控人的社会认同度;着力挖掘和宣传“最美疾控人”,积极推荐“最美医师”“最美抗疫卫士”“五一劳动奖章”等各级各类荣誉评选,并通过中心官微、工作群、朋友圈、例会点评等对每条线工作、职工中涌现的每一点美好及时给予正向反馈和积极宣传,提升职工个人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度。

专业技术职称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因现行人事管理体制,职称晋升成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12]。中心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践行“有为才有位”的价值理念,以优异的工作业绩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增加了高级职称岗位比例;二是实施《职称量化管理办法》,公平公开量化的晋升制度有效提升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让硕博人才和中高级职称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

3 实践体会和展望

3.1 良好的组织支持感保障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给广大疾控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通过及时提供政策信息、技能培训、防护装备等工具性支持,增强了职工对工作的可控感。良好的情感沟通、关爱与支持有效缓解了职工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时的压力和其他不良情绪。

3.2 良好的组织支持感提升了职工职业认同度

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了解、医患关系的紧张一度降低了疾控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度和工作积极性。围绕新冠疫情防控重点,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树立了疾控机构和疾控人员的良好专业形象,提升了群体的社会认同度。积极的人才管理措施也增强了职工对自身专业的价值认同。近3年来,中心没有出现一例因为组织支持缺失导致的人才流失。

3.3 提升疾控工作者职业认同度还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待遇普遍不高是造成该群体职业认同度不高、人员流失尤其是男性职工流失的重要因素[12],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增加薪酬待遇来稳定疾控队伍的发展。在后疫情时代,社会公众能够一如既往地了解、理解和支持疾控工作,在疾病随访、健康调查等工作中给予支持和配合,也是提升疾控工作者职业认同度的重要环节。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认同度职工防控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职工摄影(2)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浅析提升航海类专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