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溶溶

2022-11-14宋朝

财经 2022年23期
关键词:溶溶动画片儿童文学

宋朝

儿童文学作家,2022年9月22日去世,享年100岁

2022年9月22日,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在上海离世,享年100岁。从小家境优裕,受过中西方文学熏陶,加上乐天知命的性格,某种程度上,这位《没头脑和不高兴》之父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是由一系列因素促成的。

“幸运”是任溶溶人生的底色。1923年,任溶溶生于上海一个小康之家。

抛开血缘关系不谈,任父堪称任溶溶人生的第一个贵人。在人生的每个关键节点,这位童话作家之所以都能承蒙命运的眷顾,和这位既有企业经营智慧同时作风开明的父亲分不开。任溶溶小时候有很多封号,电影迷、书迷、小美食家……这些封号背后,有一个富足且气氛宽松的家庭在支撑。

任溶溶的童话创作得益于电影启蒙。他的少年时代在祖籍地广州度过,和5岁前在上海的生活相比,还乡后的日子增添了更多童話色彩。“我在广州的生活非常好,没人管。我父亲在上海开店,上海寄钱到广州。”他后来回忆。在广州看电影和别的城市不同,他每次都能拿回一张印有故事梗概和演员表的说明书。“如果哪天我拍电影,自己的电影说明书会是什么样子?”他开始天马行空地做起白日梦。

任溶溶从大夏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翻译发表了人生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土耳其小说《黏土做的炸肉片》。“翻译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学习,我先从翻译开始,后来走上创作的路。”多年后他回忆。

从此一发不可收。此后又翻译并自费出版了十多本儿童读物,其中有《小鹿斑比》《小熊邦果》《彼得和狼》和《小飞象》等经典作品。但是要说他迎来译作的第一个高产期,还需等到1949年之后。从1949年到1962年,他翻译的苏俄与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品多达68部。

“上世纪50年代,我花了很大力气译儿童诗,包括俄国叶尔肖夫的长篇童话诗《小驼马》,苏联马雅科夫斯基、马尔夏克、楚科夫斯基、米哈尔科夫、巴尔托,意大利罗大里的长短儿童诗。”

1979年,将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翻译成中文,是任溶溶译作生涯的又一个高光时刻。精通英文,又学过俄文和意大利文,使他在译本选择上更加自由。任溶溶的《木偶奇遇记》便是当时国内唯一一部直接译自意大利文的版本。

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部长约20分钟的儿童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片中有个情节,由于高达999层的摩天大楼没有电梯,去顶层看戏来回要走一个月,小朋友们只能自备干粮和被卧,在看不见尽头的楼梯上蜿蜒前行。这部动画片改编自任溶溶的同名童话。作为一个翻译了上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译介者,任溶溶的创作深得西方儿童文学的精髓,比如夸张和幽默,又不会让中国孩子感到陌生——以至于有研究儿童文学的学者认为,《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我国头一件真正地道意义上的童话”。

《没头脑和不高兴》原著问世时,任溶溶只有33岁。1956年冬季,在一个上海文艺界人士经常光顾、以小壶咖啡为特色的咖啡馆,他用半个小时完成了这部5000多字的经典童话。故事中的两个孩子,喜欢丢三落四的小胖墩叫“没头脑”,喜欢闹别扭的高个子叫“不高兴”,经仙人点化,他们像竹笋一样瞬间长成了大人。“没头脑”成了工程师,“不高兴”如愿成了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不高兴”出演武松打虎那段情节,提炼自任溶溶少年时代在广州听来的掌故:舞台上,扮演老虎的演员和“武松”讨价还价,以至于迟迟不肯赴死。在这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与西式幽默不期而遇:虎打武松是全篇的高潮部分,无论是小读者还是成年人,看到这里都会捧腹大笑。正如《任溶溶:天造地设顽童心》一书的作者金波说的那样,给孩子看的童话如果不能博得孩子们笑出声,就不算成功。

任溶溶的童话很有画面感。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童话经常被改编成动画片,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有同样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1979年被改编成木偶片《天才杂技演员》)。两部经典童话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

无论是创作还是翻译,任溶溶都非常注重口语化。他经常把“让孩子看得懂”这句话挂在嘴边:“让孩子看得懂是第一步的要求,同时还要求语言要优美,让孩子看了之后有回味。”

(作者为资深影评人;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溶溶动画片儿童文学
我将来要做什么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小丁写作文
推荐一部动画片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我将来要做什么人
时间滴答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