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技术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研析

2022-11-13唐萍珊阳孟奇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社交受众数字

杨 洋 唐萍珊 袁 淋 张 涵 阳孟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00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由民间创造、历史积淀而成、处在消失边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遗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DNA”,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非遗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文化性,是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思想、情感与智慧的历史结晶,也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非遗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活态性,它是一种生产或生活的方式,很难被完整全面地记录与传播,导致传播效果出现偏差。

数字技术的便捷性、交互性、沉浸性以及无界性,为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赋予了先天性的优势和便利。采用数字技术对非遗传承和保护主要体现在“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各地保护工作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各地加强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提高非遗传承保护的工作效能,大幅提高传播沟通交流的整体效率。本文重点探讨数字化时代下,基于数字技术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1 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1.1 传播者规模扩大

不同的传播方式会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数字技术为非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多种传播手段。非遗作为一种活态文化的承载,其保护与传承必须体现地域性与即时性。传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主要依靠拍照、采访、记录等方式;而运用数字技术的现代保护传承方式包括立体扫描、全息拍摄、运动捕捉、三维建模等方式。不可否认的是,新兴的数字技术为非遗的记录、保存与传播赋予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在进行信息加工时有更多种技术选择。在全民传播的融媒体时代,融媒体传播的“低门槛化”带来了传播者规模的扩大,普通的用户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传播者规模的扩大,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数字技术的参与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将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1.2 内容储存技术更新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及时性以及地域性。且非遗种类众多,不同种类的非遗有各自的文化特点与内涵,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每种不同种类的非遗保护与传承都需要根据非遗各自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传统的信息收集方式利用单一的技术手段无法完整地记录非遗的整体,且通过传统技术手段收集的信息通常保存时间短,资料易腐烂损坏,不能长期保存和使用,对非遗的后续研究与发展无益。

现代数字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资料保存问题。在新技术的支持下,非遗的资料与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目前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包括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例如,重庆市的走马镇民间故事这一非遗,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资料的记录、储存与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分类提取方式,减少了查询信息的时间。将走马镇民间故事制作成可视化的动画发行传播,较传统纸质媒介传播更吸引受众,有利于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传播,扩大影响力。

1.3 传播媒介衍变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使创作内容的输出与传播从传统的主流媒体向社交媒体转移。现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扩散速度越来越快,在数字科技下呈现出核链式的传播。在社交媒体时代,所有的内容产品都要经过人的参与来传播,非遗也是如此。例如,传统的电影宣传利用发放海报、宣传单等方式向受众传递相关信息,但这种宣传方式不能精确到达目标受众群体,致使电影宣传的传播效果不佳。但基于Web2.0的社交媒体盛行,电影宣传方可以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开通官方账号,直接与目标受众进行及时的沟通并得到反馈。目标受众自发地点赞、评论、转发,为宣传提供数据支持,在大数据精准定位潜在受众的帮助下发现新的目标受众,产生核链式传播,极大增强传播效果。社交媒体以其广泛性、可视听性、可互动性,实现了虚拟空间中非遗传播的具象,让受众有更多的参与感。

1.4 传播受众变迁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信息冗杂,受众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接纳媒体输出的全部内容,一般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接收内容。由于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受众不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且也会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融媒体时代,非遗传承、观看和消费的用户群体发生了迭代变化,用户主体意识进一步加强,对于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意愿也加强,他们一方面浏览、吸收内容;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对于传统的媒体,受众只能单方面接收信息,虽然有信息反馈机制,但因不具有时效性而弱化了媒体倾听受众声音的效果。而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体,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及时互动性,及时的互动与反馈让受众与媒体更为亲近。用户以极大的积极性和热情参与到非遗的生产、消费与传播中来,有助于非遗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1.5 传播效果提升

每项传播活动都遵循着一定的传播流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不例外。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众多的技术媒介支持信息传播活动,自然而然带来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以从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几个方面来衡量。传播力取决于媒体传播内容的广度与精度,即有用信息是否到达目标受众。引导力是媒体对受众的引领导向能力,是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影响力就是媒体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打上属于自己的“渠道烙印”,即媒介对用户的改变能力。公信力即媒体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受众心中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的一把标尺。

衡量非遗传播效果可以从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3个维度判断。新技术的革新换代不断促使传播媒介更新,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快速崛起,让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多可行性平台。非遗在微博、微信、小红书等一系列社交媒体上通过视频、直播、动画等方式进行传播。动作捕捉、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一系列高端的数字信息技术也被运用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数字媒体的便捷性、交互性、沉浸性、无界性优于传统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均有提升。

2 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弊端

2.1 数字技术难以展现非遗活态性,缺乏文化本真

非遗是源于人的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人不断发展与创新,最终形成的智慧结晶。非遗与其产生的环境相依相存,承载着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历史记忆、情感与智慧。其“非物质”的属性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不依赖于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内在精神品质。非遗的活态性是非遗的本质属性,既体现了非遗的地方性意义,更凸显了人的创造性。

新兴的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建模等已经应用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例如,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多种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结合,生成可交互的三维动态模拟环境,让用户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曾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给受众带去模拟的真实感受对非遗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但模拟的环境终究只是“拟态环境”而不是真实环境,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整再现曾经的生活社会场景,也就无法体会到非遗的文化本真。

2.2 数字技术传播忽视受众定位,信息到达率低

不同的非遗有其不同的特点,在选择承载信息技术与传播媒介时,要根据非遗的各自特点挑选,力求凸显非遗的独特内容。受众是多元化的,不同的受众群体具有文化差异,所能认同和接受的信息不尽相同。即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并不是来者不拒,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因此非遗的有效传播变得困难而复杂。为了更好地向受众精准传递信息,依托大数据对受众进行分类定位,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优化非遗文化传承渠道,更为迅速地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更为便捷的机遇和手段。

2.3 数字技术使人过度依赖,丢失文化感知能力

互联网为人们赋予了更高效便捷的媒介使用权,人们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传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经济差异带来的“知识沟”“信息贫困”,与此同时互联网平权也带来了许多不良文化的产生,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对于数字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

在对非遗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会导致我们失去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初心以及文化感知能力。例如,当需要记录荣昌陶器的全部制作流程时,架一台摄像机在非遗传承人工作台前,直接录制。数字录像替代了人现场指导学习,剥夺了传承人与受传者及时交流反馈的机会。数字技术使越来越多的工具可以替代现场传授的工作,但这种机械的传授方式根本不能让受传者感知非遗文化的精髓。虽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以实现三维立体还原,视觉效果与现场无异,但虚拟环境里始终达不到真实环境中的感知效果。工具能带来技术,但带不来最直接的感受。在利用数字技术对非遗进行保护与传承时,切忌过度依赖技术,而丢失了最宝贵的感知能力。

2.4 数字技术赋权大众,内容生产质量堪忧

社交媒体赋予每个网民自由传播的权利,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发声,社交媒体激发了更多人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创作。由于“知识沟”的存在,用户输出的内容难免良莠不齐,甚至创造出“低俗化”的内容,这是对信息发布权利的滥用,也是对专业内容生产者的亵渎。

在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创作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创作者都持有一颗热忱之心传递非遗的文化内涵,希望非遗被更多人发现与接纳,也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创作者利用非遗去博眼球、博流量,做唯利是图的商业营销,拉低非遗的精神品格。数字技术带给大众创作的便利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非遗的文化内涵,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而不是利用它。所以,当先进的数字技术太过于容易获得和使用的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坚守住内容生产的底线,不违法、不侵权、不低俗化。

3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思想、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是标志性符号。我国的非遗种类繁多,具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和历史积淀。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大工程,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针对不同地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拥有了更多的解决办法。数字技术具有双重性,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来说利弊参半,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重点是如何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社交受众数字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答数字
数字看G20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