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赛博艺术中的先锋意识

2022-11-13吴念如

戏剧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赛博博格朋克

吴念如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207)

一、回顾艺术历史

在西方艺术理论中,先锋派这个概念源于一战后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法语Avantgarde 一词,意为“先行者”“先遣队”或“先锋”“先锋队”。原先是军事用语,后引申为实验性或创新性的人或作品,特别是在艺术、文化和政治领域。在最初的这场运动中,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对当时艺术走向自律体制的反叛精神是后现代艺术的内核来源,也就是对现存的制度准则进行攻击和突破。从这个意义上来定义先锋派,它最初是一个历史事件。而从艺术美学的创造性维度来看,这个词在现如今也容纳了像抽象表现主义这样在当时艺术价值内不被接纳的风格演进流派。极简主义中激进的先锋美学观念至今也被批评家们所争论。自从进入后工业时代,美学理论的转变,科技的融入,当代艺术中的先锋派意识形态也通过艺术表达绵延在生活之中。

对于大众而言,艺术必定是美的。这种观念是随着现代美学建立所形成的。而aesthetic 这个词是从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 ή转化而来,这个词的意思是感性,和理性logic 相对立,所以应该理解为感性学。一旦理解为感性学,那么后现代出现的一系列前卫艺术就能够在被解释为感性学的这门现代学科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并为其找到历史上的源头。不管是极简主义由于作品本身内在意义缺乏而带来的剧场性体验,还是当代艺术呈现一堆“莫名其妙”的艺术轰炸物,大众都会重新审视这些不像以往认知的“物品”。极简主义带来了大规模的后现代空间艺术。而其中的艺术性创造性便是朝着物性凸显迈进。前卫艺术则聚焦于物变态呈现。物变态的揭示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尖锐性,它力图通过对观者的震荡性折磨——恐怖、恶心、生理性刺激而让批判直指人心。这种异乎寻常的激进方式使物感完全背离了莱辛所说的“视觉美”。正因为如此,它既具有观念批判无法具有的锋芒,又是对艺术审美惯例的颠覆和击碎。

二、异军突起的赛博艺术

赛博,是cybernetics 控制论的简称,这个词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文化相关。赛博继续衍生发展为赛博格、赛博空间、赛博朋克等。赛博靠着其突出的风格在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而这种和高科技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前沿价值。赛博格是人类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也就是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机械改造人、仿生人等。从视觉冲击来看,其是人和机械的拼接,这些机械要么以人的原有外形进行重塑,要么就以不似人的物理特质回归人的身体。20 世纪超现实主义电影就开始出现机械和人融合的视觉美学,《大都会》构造的机器世界,创造了和人拥有同样面貌的机器人。而在现如今数码技术热潮下,许多赛博风格的电影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其大部分隶属赛博朋克风格。赛博格已经充斥着未来的世界。像《攻壳机动队》和《阿丽塔:战斗天使》,如果说动画漫画在视觉上由于二维的缘故不具有冲击的审美体验,那么搬上银屏的高科技,使人和物融合的美学特性直勾勾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不留余地。按照当代艺术物质自我陈述的发展,终于到了赛博格,让人的身体也加入进来。人的身体从外在看是自然性征的表达。无论丰盈或羸弱,健硕或苗条,都被皮和肉包裹。就算是生物实验室里的骨架也没有攻击力。但是机械的坚硬和冷冰冰的色调在嵌入人的身体后有种无法协调的观感,甚至有些机械的安装不以还原我们所熟悉的人体构造而出现。正因为这种软和硬,热和冷,人和物不和谐产生了落差美,即一种由脆弱和力量造成的紧张而又微妙的平衡,人会从中获得另类的美感,这种审美设计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

日本的工业设计师山中俊治为残障人士设计了一款具有现代审美性质的假肢。采访者问山中俊治,他所设计的假肢之美是否不同于人类既有的肢体美,而是另一种理想美时,他回答:“一直以来,假肢都是仿造人体本来的造型进行设计的。不过,这从技术上来说是不科学的。因为人体内部充满水分和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保温和运动的功能。假肢则是使用一些质地坚硬的无机物制作而成,所以生物体和假肢的物质是不同的。从运动学原理来看,用板状的假肢代替人腿是合理的。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社会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假肢造型。虽然与实际的人腿有较大的差距,但我们通过设计让人发现其独特的美感,在看到假肢的时候由衷地发出‘好帅’的感叹,这样一来,假肢使用者都不用再遮遮掩掩,而可以穿上迷你裙或短裤,来秀自己的‘美腿’了。”他所说的这种独特的美感便是假肢作为物在运动时自我阐发的光泽感,流畅感。物从此不再孤零零立于工厂中,博物馆中,而是和人的身体达成一致。

赛博艺术下的赛博朋克是近些年流行的话题。赛博朋克一词来自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其核心定义是“高科技,低生活”。这个风格下的美学基本上是反乌托邦的异域空间场。除去来自现实生活中高强度的景观冲击,在电影里经常会出现数码化图像高密度穿梭在高楼之间,周围几乎是偏黑的冷色调,天空不是自然光源。在《银翼杀手2049》中,海洋和天空没有任何区别,阴天、雨天、黑暗是赛博朋克的基础。而这儿的天空从色泽上来说更接近海洋。弗洛伊德认为,海洋象征着女性,荣格则觉得大海象征着人的潜意识,仿佛都在指向海洋是母亲子宫的隐喻。而人潜伏在黑暗的子宫内部等待降生,这从另一面来说也意味着死亡。所以,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人人自危。这种构建异端色彩和充满死亡的哲学感恰恰是赛博艺术最吸引人的美学感受。

三、赛博艺术的意识形态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可识别的人和物组成的躯体,对于阿丽塔而言,这具金属质地的仿人头骨构建也不是真实人的头颅。而在这种“似人非人”的形象中,人们会开始不自觉联想到自己的身体被剥夺,但又因其是隔离于生活的影视作品而使恐惧升华为美感。在目睹这种赛博格后,我们应该再次审视人的身体。在大部分赛博朋克中由于其反乌托邦的警惕科技统治人类的黑暗文本,赛博格甚至打破了动物和人的界限。而现实中的动态机械艺术也出现了模仿动物形态的金属容器,动物的活泼被诡异的冰冷所替代。“西方”人本主义意义上的起源故事依赖于神话,关于原初统一、完满、极乐和恐惧的神话。这样的神话由带阳具的母亲表征,而人类必须从她身上分离;也体现在个人发展的和历史的任务上,体现在那对由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强力铭刻的有力的孪生神话上。希拉里·克莱因曾论述道,在劳动、个体化和性别形成的概念上,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都依赖于原初统一的情节;在愈演愈烈地主宰女性/自然的戏剧中,差别和对差别的需求必定会从原初统一情节中产生出来。赛博格跳过了西方意义上的原初统一,跳过了与自然认同的步骤。

而西方的人的概念从19 世纪被建构到后现代人开始被解构,从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人的异化,最后面对的是人本质意义的丧失。海德格尔把人还原成网状上定点般的存在,萨特积极挽救着人性,人们开始追问自己是谁?而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说,由于科技的发展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系统世界对生活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侵入,这种叙事模式在赛博朋克叙事中同样存在,作为义体人的素子,仿生人的阿丽塔在电影情节中因对“自我”的执着,而追溯自己的过去。尤其是在赛博格后的身体形象下对人的审视,在还没有被彻底“物化(至少这些主角保存着人的大脑)”和已经“物化”(信息编码出的“人”)后的半机械半生物究竟属不属于人。梅洛-庞蒂认为,肉体既不是物质的事实也不是精神的事实,它处于事物和观念之间,它超越了物质与精神的二元性,是一种为存在者带来存在风格的具体化的原则,是存在的要素。在他看来,肉体只是现存个人被识别的特征。人并不因肉体而影响到自身塑造。这就又回到了忒修斯之船难题,如果船上的每个零件(人是由粒子构成)都重新更替后,那艘船还叫做忒修斯吗?

福柯认为,人的概念是由权力所构建的。他在关于《人之死》的采访中说:人是从18 世纪末19 世纪初诞生了人文科学的一个发明,这个被发明的“人”引发了人文主义;很长一段时间神学和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的任务是界定道德或政治;当哲学和文化发现“上帝已死”,即刻宣布一切都被允许了。但是随着上帝已死的信仰崩塌,面对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虚无主义,后工业时代被物堆积的景观世界,人是需要抵制外界物化重塑意义,还是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赛博朋克持悲观主义的态度,它以一种警犬的灵敏性给予我们最坏的结局预告。

而哈拉维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认为赛博格的到来能够完全摧毁目前父权制度的社会结构。赛博格明显跳出父权框架,因为机械改造后的身体是去性征的,所有的体能已经被机械的自我灵活性取代,所有女性因身体而受到的来自父权的惩罚荡然无存,这是一种大胆的意见,到时候不再有性别束缚,甚至动物也可以加入赛博格和人类获得同等地位,但也给予我们更为丰富的取景器去审视赛博艺术以及赛博艺术后的意识形态。赛博艺术是在“人之死”后的“稀薄空间”里尝试一次次对未来的图景描绘,对人的质疑以及在高科技的时代下对何为人的追寻。虽然福柯不喜欢萨特,认为萨特是在按照自己对人的定义去重塑他者。笔者把赛博艺术看成另一个萨特,一种对未来人性拯救的尝试和高瞻远瞩的意识革命。

猜你喜欢

赛博博格朋克
创造“不可能”的博格斯
朋克态度
OnePlus 8T赛博朋克2077限定版
赛博朋克
PUNK SCIENCE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阿丽塔与“赛博朋克”世界
博格华纳向集成化转型
阿博格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继续前行
从城寨到屋村,寻找隐藏的赛博朋克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