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男中音在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022-11-13官柯安

戏剧之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声区男中音声乐

官柯安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28000)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具有很强的综合特性。声乐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人体看作是一个乐器,通过嗓音将音乐作品演唱出来。根据音色的特点,人们会将人声分成女低音、男中音、女高音、男高音等,其中男中音具有音色饱满浑厚、线条丰富等特点,其共鸣腔体相较于男高音更加宽厚。在高校声乐教学男中音训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声乐教师针对学生实际,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男中音训练,以此促进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提升。

一、男中音的特点

男中音属于男低音、男高音之间的一种声部,在判定一个人是否属于男中音声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因为男性的声部分类是不能根据歌唱者能将音阶唱到多高、多低来确定,单纯地根据唱得高就是男高音、唱得低就是男低音进行划分是很片面的。在早期声乐发展中,对于男中音演唱并没有太多研究,男中音音色相对比较深沉、浑厚,中声区声音有力强壮。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及声乐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男中音声区变得更加自然,音域也更加具备伸缩性,虽然男中音声部名称、类型有时会有所差异,但是基本上可以分成抒情男中音、戏剧男中音、男中高音、男中低音、炫技男中音等类型。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男中音训练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男中音训练实际情况看,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

(1)音色。在男中音演唱中,音色是很关键的要素,音色是区别声音差异、决定歌唱者声部的重要因素。男中音的音色在低声区具有声音线条暗重、浑厚的特点;而在中声区声音则具有灵活、自然、洪亮的特征;在高声区具有金属质感,带有洪亮、高亢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特色并不是所有的男中音都具备,依旧有一些学生只具备其中一项或者是两项的特点,这就需要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慎重考虑教学方案。

(2)换声区及音域。在男中音训练中,换声区是一个处理难度比较高的问题,也是每个声种训练的关键问题,其主要是将一个声音转向了一个声区,甚至是更高的声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在换声区就会出现声音破裂、嗓子不舒服的情况,声音也会出现变质,影响到学生声带健康。

三、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男中音训练效果的策略

男中音是声乐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以往的男中音声乐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演唱技巧培训,或者是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忽视了男中音针对性训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男中音歌唱特征,演唱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打击到学生的训练热情。鉴于此,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男中音训练效果。

(一)指引学生把握男中音艺术特征

男中音声部本身具有十分独特的声音特点,从音域的角度看,男中音可以分成较低男中音、较高男中音两种情况,其中较低男中音处于E 至f中间;较高男中音处于F 至g中间。从声音表现特点看,男中音可以分成戏剧男中音、炫技男中音、抒情男中音等几种情况;其中戏剧男中音的声音比较明亮浑厚,在处于情绪比较激烈的旋律时,可以带给听众很强的感染力;炫技男中音的声音更加悠扬绵长;抒情男中音则具有良好的弹性,刚柔并济。男中音的音色会给人一种庄重、严肃、刚劲的感受,而在不同的声乐作品中,其人物情感丰富多样,这三种男中音特点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演唱风格,教师指引学生开展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不同声乐作品进行分析欣赏,认真体悟各种声音类型,针对性地模仿练习,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欣赏优秀的男中音作品时,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表演者在换声技巧上的处理,关注演唱过渡点部分,体会表演者的换声位置、歌唱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模仿训练,促使学生能在实际表演中很好地掌握作品演唱技巧,同时也做到在换声区自然地过渡,有感情地将作品演绎出来。男中音的音域范围虽然划分明确,但是其只能看作是教师在开展声乐训练的参考,在实践训练中,学生有时会出现共鸣腔体与声带不匹配的情况,所以高校声乐教师还需要指引学生根据男中音艺术特征,结合作品及学生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高质量地完成男中音声乐教学。

(二)注重技巧培养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男中音歌唱技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话题。在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技巧培训,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到男中音的魅力,让学生能从内心真正地接受男中音。首先高校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男中音训练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嗓音条件、发声规律、声乐基础,从易到难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指引学生充分理解训练要点,学生在男中音训练中看不到摸不着,全靠教师的指引,所以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好训练点,一方面要对学生喉部机能进行全面训练,喉部是人发声的关键器官,直接影响到音色、音质、音响效果,有的学生在声乐演唱中会出现无法自然打开歌唱通道、喉头肌肉紧张等情况,这无疑会影响到歌唱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喉部肌肉控制力、喉头放松训练。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气息、腹部训练活动。

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还可以针对中低声区、换声区、高声区进行专门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男中音训练效果提升。中低声区训练情况会对后续的高声区训练带来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必然要掌握中低音的歌唱规律,强化自身的能力水平。在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做到起音准确,歌唱要轻快、富有弹性,具备柔和、自然的特点,起音环节不需要关注音量大小,可以指引学生微笑歌唱,这样更容易放松面部神经及肌肉,能让学生轻松自然地歌唱。对于换声区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固定母音进行训练,a、e、i、o、u 五个母音一一开展训练,换声区训练是声乐训练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充分掌握每个母音位置,并且要在训练中关注横膈膜、舌、吼、整体歌唱腔体等之间的良好配合。在高声区训练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保持腹部有力,保持膨胀、弹性,微收小腹部,并保持打哈欠吸气状态。

(三)关注情感表达

在男中音歌唱训练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发出具有真实情感的声音,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学生在开展作品演唱前,教师要指引其对作品内容、作者所处时代、创作动机、作品情感等进行充分考虑,并认真分析作品创作技巧,找出作品旋律高潮部分,对作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歌唱学习前,学生还应该对整个作品进行把握,多学习相关音乐知识,如音乐史、作曲、和声、钢琴伴奏等,这对于学生男中音歌唱训练有极大帮助。

对高校学生来说,要想对作品情感有深入体会,还需要有多类型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不仅要获取必要的声乐知识,还需要学习音乐专业知识之外的知识内容,如文学方面的知识,男中音声部在表达雄浑有力、深沉的情感上具有良好优势,因此高校声乐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刻情感、坚毅品质的人物形象,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声乐作品情感,从而为听众呈现具有情感的作品。

在男中音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感受作品情感,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发声,从而将作品更好地演绎出来,并融入学生自身的情感,带给听众情感共鸣。不同的表演者在演绎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行男中音表演时,需要在不改变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听众更加轻松地在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声乐表演的根本在于打动听众,表演者需要通过良好的声乐表演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及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进行男中音声乐训练时,如果是演唱艺术歌曲,则需要比其他类型的作品有更高要求,学生在演唱中既要深刻地阐述作品,又要提高对细节方面的重视,以此更加清晰、明确地将作品情感表达出来。

(四)演唱语言的把握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处理男中音时还需要特别注重演唱语言的把握,尤其是一些外文的演唱语言,如德文,其发音相对于中文比较简单,发音规律明显,在阅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声乐演唱中对男中音的语言把握情况有很高要求,既要做到咬字清晰,又需要保证声音的集中、柔和、完美。发声与语言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发声是无法脱离于语言而存在的,两者紧密关联,又相互影响。在男中音朗读、演唱过程中,如果单词相互连接为一体,需要注意防范出现断开读的情况,如果歌词属于诗歌,还应该注意短句不能随意断开,保证语言句、音乐句的良好配合,从而带给听众良好的音乐感受。在声乐演唱、作品学习中,男中音的训练还要注意抓好韵律训练,关注语言句、乐句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文学中的分句与声乐乐句会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会出现不能完全理解作品原文内涵的情况,所以在男中音教学中,要求学生应做到语言风格尽量接近作品原来的风格,从风格中领悟作品内涵。同时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做好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工作,要让学生可以按照歌词语境完成男中音训练,关注科学换气,全面把握作品语言韵律,保证乐句的完整性不会被破坏,使得声乐演唱更加具有韵味。

(五)演唱与伴奏的良好结合

在开展声乐教学、演唱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重人声与钢琴声部的良好结合,并且要充分把握好音乐风格特征。我国钢琴家周广仁指出,在实际中要想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就应该对整个歌曲的音乐风格有正确、深入的了解,如果理解错了音乐风格,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演唱失败的情况。在实践中,如果演奏者可以掌握良好的音乐元素,能将人声与器乐伴奏结合起来,那么呈现出来的音乐既不是简单的和声伴奏,也不是在交响乐结构中加入声乐元素,而是器乐、人声的完美融合,呈现的是最好的音乐状态。如在《冬之旅》中,伴奏可以让人处于曲目情绪中,而声乐演唱则可以将不同的景象展现出来,教师在《冬之旅》中进行男中音训练时,应该对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进行合理分工,促进两者的良好融合,更加系统地表现出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又如在《老艺人》中,需要将简洁、单调的音型应用到钢琴部分,通过八音琴的旋律形象、生动演绎出来,在引子结束人声开始后,还需要通过钢琴演奏八音琴声响,实现钢琴与人声之间的良好呼应,关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为观众塑造一个饥肠辘辘、穷困潦倒,在寒风中用冻僵的手指演奏八音琴的老艺人形象。

四、总结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声乐教学活动较之过去有了极大的改变,而从声乐教学男中音训练实际看,依旧存在比较保守的情况,影响到学生声乐水平提升。所以高校声乐教师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思维,要结合男中音训练实际,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逐步提升男中音训练效果,以此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声区男中音声乐
轩辕柏之歌
黄河男中音独唱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
马蹄岛(男中音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