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歌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及改编
——以黄诗扶版本的《探清水河》为例

2022-11-13陈欣悦

戏剧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清水河乐段乐句

陈欣悦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2019 年黄诗扶在她的首张原创专辑《人间不值得》中,发表了流行歌曲《探清水河》,并在网易云、抖音等软件上走红,使“古风”爱好者纷纷学唱。不论是张云雷的二人转版本还是黄诗扶的流行歌曲版本,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以及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的崛起。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曲艺发展的“不景气”,甚至受众群体有“老龄化”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曲艺不再是老百姓最热门的音乐品种,而黄诗扶将本时代略显“小众”的传统俗谣俚曲与当代适合大众青年“口味”的流行编曲相结合,使得“探清水河调”这种传统体裁焕然一新,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曲牌的可持续发展,亦使活跃在新兴社交软件上的主流群体(主要指年轻人)在品味个性化现代流行音乐的同时也可以感受传统乐曲的艺术魅力。

黄诗扶版本的《探清水河》在主体部分依旧是经典民歌的歌词,但在编曲配器上、和声的安排上做了极大的创新,使之有民歌风味也不失现代感。接下来笔者对流行歌曲《探清水河》的音乐结构、歌词、和声编配、配器进行分析,谈一谈黄诗扶版本的《探清水河》是如何运用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并发展成具有民族风味的流行歌曲。

在曲式结构上,民歌原曲采用的是分节歌的形式,五个不同歌词的乐段采用几乎完全相同的旋律,而黄诗扶版本采用了回旋曲式(AABACA),新增了人声演唱的引子以及B 段、C 段的新旋律、新歌词,使歌曲更富有变化,新加入的旋律段落深化了悲伤的情感,推动了悲剧故事的发展。

笔者将按照以上曲式结构中各个部分的歌词、音乐基本要素、配器等方面,来阐述传统民歌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及改编。

一、第一部分:新增人声演唱的引子

在背景音的铺垫下进入了人声演唱的引子部分。引子部分采用黄诗扶自己添加的一句歌词“我有一段情,唱给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这句歌词运用了江苏民歌《无锡景》中的歌词。娓娓道来的引子模仿了传统戏曲的表演以领班来做开场白的形式,这种形式用来联络观众、调整气氛;也可以理解为故事之外的百姓们在茶余饭后对民间故事进行叙述和讨论。唱法上也是采用了带有民族特点的戏腔来演唱引子部分。伴奏运用了我国传统乐器古筝,技法上采用慢刮奏结合泛音。简单的几个古筝单旋律音型交织长音pad(由和声长音与电子动态长音构成的midi 音响,有声音融合性的功能作用)将感人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二、第二部分:主题旋律段A 以及A1A2A3 乐段

流行的版本在AAAA段基本都是沿用民歌原本的旋律和歌词。音乐结构上采用的都是“起、承、转、合”四乐句乐段的结构。调式调性是民族五声音阶A 宫调式。A 乐段乐句落音是宫、徵、角、宫。节奏上多采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并加入一些切分音节奏。旋律进行手法上多次采用了承接(俗称“鱼咬尾”)的发展手法。

整体上看流行版本最突出的旋律段落沿袭着传统民歌的曲调。在旋律采用原汁原味的民歌小调的基础上,A 乐段在编配上做出了创新,运用了钢琴作为伴奏,并穿插古筝音色的点缀,将民族感与现代感结合。原本的民歌小调采用的是分节歌形式,多段旋律填入不同的歌词,四个乐段的四个乐句都采用相同的旋律材料。用歌词来诉说完整的情节。口语化的表述直白地讲述了故事的前因后果,用歌词来推动叙事的进行。而在黄诗扶版本中,民歌原本的旋律材料仍然作为呈示性段落,作为支撑全曲的主要主题旋律,但在第三第五乐段插入了新的旋律段落,使主题乐段与新增乐段形成对比,但仍使主要主题旋律不断循环再现。而主题段落中间插入的两个对比性段落——BC 乐段是采用新增的旋律及歌词(后文进行分析)。旋律线在AAA乐段里只有个别音有一点点变化,整个乐曲的层次感以及情感的深化,是依赖和声、伴奏织体以及配器的变化作为动力而将乐曲层层递进,唤起听者的共鸣。三个主题乐段在和声以及编曲方面的安排也不相同,使原本由于多次重复而易导致观众听觉疲惫的民歌旋律丰富了起来,使整个乐曲既不失重点地保留民歌的传统韵味又探索了音乐和声无限多样性的奥秘。

从和声的角度看,A 乐段和A乐段的和声运用除了第二乐句都保持着基本统一,A 段第二句运用Ⅳ-Ⅰ-Ⅳ-Ⅴ,A1 段第二句运Ⅳ-Ⅲ-Ⅵ-Ⅱ-Ⅴ,A 段第二乐句“在其位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句,与A1 段“一辈子无有儿,生了个女儿婵娟”旋律对应,和声上A1 段第二句稍作改变地运用了更多小三和弦,使第二段更具有黯淡的色彩。但由于这两段的歌词在单纯地叙述故事的开端及发生背景,情绪上没有起伏,并且两段连续进行(乐段中间没有间奏),因此曲者对这两段和声安排大致相同,较为平稳,从而来贴合歌词内容,也为后文跳河的悲壮结尾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A乐段相较于呈示段A乐段,在几乎相同的旋律中,运用更多和声的变化,使得和声音响更具变化。在第四乐句用弦乐奏出了变和弦,营造出紧张感,从而推动旋律进入全曲的高潮。由于A乐段在旋律上进行了些许改变,因此和声也做了相应的变化,同时节奏和速度的变化都使整个乐曲陷入悲伤的氛围中。四个乐段的第三第四乐句伴奏都运用了低音半音下行的写作手法,加入了具有色彩性的和弦外音,在听感上增添了意外感和流行色彩。AAA三个乐段直接运用民歌旋律进行重新编曲后,情感推进具有层次性,不再是单一的靠歌词来叙述原发展时空意境,而是靠变化的和声、配器的音响一步一步牵动听者情绪推动歌曲情感。

从编配的乐器角度看,A段古筝技法加入了摇指,更加突出古筝的音色,钢琴变换了节奏继续进行。A乐段新加入弦乐组的音色作为铺底,使情绪得到了进一步推动。A段新加入了中国大鼓的音色,只持续了一个乐句。同时,总体配器的音区都在向上提升。A乐段的结尾句(第四乐句)进行了重复,重复句在后期技术方面运用了混响、延迟等手法,使得A的最后一个乐句有虚无缥缈的意境,并与衬词“啊”来演唱的尾声交织在一起,形成近似复调的织体形式。

三、第三部分:新增对比性段落

新增对比性段落是B 乐段和C 乐段,引入了新的旋律,歌词也用了新编的歌词,省略了较为“俗气”的两段歌词,重新加入的歌词颇有现代感。B 段歌词为“江水春沉沉,上有竹林深,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隐晦地表达了女性在婚姻中无法对抗家庭对抗社会舆论的无奈,抒发了作者对故事中女主角的同情,明显的小调色彩预示着接下来故事的悲剧发展,并将AA更好地连接起来。

C 段的歌词“残阳映黄昏,如烟雨纷纷,笑天不懂情,笑我太痴纯”。“残阳”呼应着A民歌原歌词“太阳落下山”,同时黄昏也预示着殉情的故事结局。“烟雨纷纷”呼应A段民歌原词的“秋雨下连绵”,C 段的歌词具有文学性又和民歌原本的歌词进行呼应,使得新增的歌词段落既不唐突又具有现代诗的美感。由于歌词已经有隐喻暗喻的手法,不用过于清晰地描述故事的具体细节,所以可以对原来的歌词进行省略,这也是曲者省略了两段歌词加入新歌词的微妙之处。

C 乐段的织体也与之前乐段十分不同,用钢琴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跑动交织弦乐的断奏技法,使乐曲达到最高潮,深化了悲剧的结局。

新增的两个乐段的歌词和曲调,使得原曲民歌从头到尾都是口头式的直白语言变得焕然一新。原本过于“接地气”的语言让这首民歌在有的学者眼里认为是落于俗套的“俚曲”“窑调”,甚至有些段落“登不上台面”。走红的张云雷版本也是对歌词做了一些改动。黄诗扶版本新增歌词含蓄地推动着剧情的发展,隐晦又不失美感的语言更好地烘托了悲伤的氛围,也推动了情绪的层次化发展。与民歌主题旋律对比的同时起到了衬托、连接的作用,不喧宾夺主也丰富了曲调的发展,既变化又统一的宏观感受更能引起当代听众的共鸣。

四、第四部分:用衬词演唱尾声

乐曲的尾声与引子形成呼应,采用人声演唱的尾声,衬词“啊”加上轻盈的唱法使听者对爱情故事结局有着多种解读,引发听者回味。由于最后的落音需要契合结尾的收束感,结尾旋律进行了变化,落在商音结束全曲。

黄诗扶版本的《探清水河》运用民歌小曲《探清水河》进行改编,其中运用的民族元素都是采用midi 制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录音放音媒体技术快速地更新换代,使得音乐的声音材料有了更丰富的可能,使音乐的各种风格可以更方便地融合发展。此曲经过重新编曲将中国的古筝与钢琴、弦乐结合,使中国风味与当代流行音乐珠联璧合。通过对其流行版本的各个结构的音乐分析,可以知晓流行歌曲的《探清水河》是如何将民歌“俗曲”来进行加工改编,在保留精华的同时,删减的段落和为推动情感升华新增的旋律使原本的小调焕然一新,可谓曲尽其妙。希望通过对此曲的分析使更多的音乐学者对跨界传播以及传统音乐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作曲家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并更多地思考如何将民族风味与时代优势相结合。期待中国的流行音乐可以在探索新的风格的同时也可以推动我国传统民歌的传唱,期待群体大众都可以在时代的脉搏上自由地传唱传统。

猜你喜欢

清水河乐段乐句
一生为客恨情多
清水河边
清水河生态清洁小流域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陆西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储层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清水河上游流域可收集雨水资源量估算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