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贵州屯堡地戏的仪式性、戏剧性
——兼论其民族融合性

2022-11-11吴电雷刘章林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屯堡傩戏村寨

吴电雷 刘章林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屯堡地戏作为一种民间戏剧,普遍传唱于安顺市、贵阳市、贵安新区的一些汉族屯堡村寨中。同时,在该地区的布依族、仡佬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村落中也在演出,其屯军移民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日渐淡化。这样,贵州屯堡地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多民族共存的区域文化特征。贵州屯堡地戏的“是傩非傩”的话题学者们讨论已久,且现阶段仍在持续争论。作为该问题的回应,笔者结合新时代民族交融的大背景,通过解读地戏形态的仪式性、戏剧性和仪式戏剧融合性特点,论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客观认识地戏的新视角。

一、屯堡地戏的民族融合性

众所周知,屯堡地戏被视为传统汉族文化在异地的根植与传播。学界认为它是在“明初由征南大军带入贵州”[1]23“随南征军和移民进入贵州,并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形成了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地戏。”[2]211“地戏大都分布在屯、堡、旗、关、哨等一类当年屯军的村寨,那些不是屯堡的村寨就很少有地戏,特别是少数民族村寨更为罕见,即使有,也是从屯堡村寨学去的。”[2]211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屯堡人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经过世代学习、交流与融合,跳唱地戏在屯堡周边少数民族村寨或更远的地区渐次传播并快速发展起来。

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位于黔中地区的布依族、苗族、仡佬族、黎族的60余个村寨有70堂地戏。其中,布依族地戏有62堂,仡佬族地戏有5堂,苗族地戏1堂,黎族地戏2堂。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黔中少数民族地戏统计表[3]41

由上表可知:一是少数民族村寨与汉族屯堡中演出的地戏剧目相同,不见民族性戏剧演出,从《封神演义》到《沈应龙征西》全部是演唱历史演义故事。二是跳地戏的少数民族村寨似有规律地分布在屯堡附近地区。布依族演唱地戏主要分布在安顺市、贵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如西秀、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花溪、白云、贵安新区等地的布依族村寨。仡佬族跳地戏主要集中在贵安新区的狗场和安顺市西秀区东关街道弯子窑两个村寨。跳地戏的苗族、黎族村寨各只有一个,分别在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兴红村和关岭自治县坡贡镇凡化村。若把安顺市看作屯堡文化圈的核心区域,上述跳演地戏的少数民族村寨即为屯堡文化圈辐射面上的点点星光,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艺术形式。从相同的演出内容和共同的文化区域,可以看到该地区各民族之间深度融合的客观事实。

细究屯堡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演出地戏的历史,则是由来已久。关于贵州少数民族演出地戏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乾隆傅恒《皇清职贡图》中(卷八)之“广顺、贵筑等处土人”的图像汉文说明:

广顺、贵筑、贵定等处东西龙家、平伐、补笼、仲家诸苗以类聚土人,盖苗之一类也。男子以贸易为生,妇人则勤于耕作,每种植时,田歌互答,清越可听。岁首迎山魈,以一人戎服假面,众吹笙击鼓以导之,盖亦古大傩之意。其起居服食具有华风。[4]87-88

在黔中、黔南很广的区域内,仲家诸苗“戎服假面”“吹笙击鼓”迎山魈。即与着战袍靠衣、戴面具演出的地戏在演出形态上有着很大相似性。况且,其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浸染“华风”,显然此项活动亦深受盛行于当地的屯堡文化的影响。

到清嘉庆、道光年间,黔域内的布依族村寨演出地戏非常广泛。同时,在当时的安顺黑寨、平坝大狗场两地也看到仡佬族人“跳地戏”的记录。

与此同时(嘉庆、道光年间),在都匀府、安顺府、南笼府一带的布依族,从屯兵那里学会了在平地上表演“地戏”,春节时,用布依族语言演唱(有的也用汉语)。服装和汉族所穿的大致相同。在贵阳花仡佬(今花溪)、平坝、安顺一带,“地戏”演武戏时,演员要面罩青纱,头戴扮演历史人物的小型面具,背上插四面小战旗,身穿战袍,手执刀枪,既唱又跳还要砍杀。题材多汉族故事,剧目有《说岳》《三国演义》《杨家将》等。在安顺县的黑寨,平坝县的大狗场一带的仡佬族人民,也流行“地戏”,或叫“跳神”。都在春节期间表演,演员以青布遮面,额部戴木脸壳,用乐器伴奏,边跳边唱。表演内容多半是历史故事。[5]388

由上面的材料可知三条重要信息:其一,当时都匀府、南笼府(今安龙县)和黔中地区的贵阳花溪、平坝、安顺等地的布依族村寨皆演出地戏。安顺黑寨、平坝大狗场两个仡佬族村寨,也演出地戏。其二,布依族、仡佬族地戏的演出形态和屯堡地戏几乎相同。布依族表演地戏,“四面小战旗,身穿战袍,手执刀枪,既唱又跳”,与屯堡地戏几乎一致。两个村寨的仡佬族地戏,比较屯堡地戏演出形式,甚至连“演员青布遮面,额部戴木脸壳”细微处也没发生变化。其三,布依族、仡佬族地戏演出与屯堡地戏的演出也有不同之处。布依族演出地戏常用布依族语言演唱。布依族、仡佬族地戏在演出汉族故事、历史故事的同时,应该还演其他内容故事,这点从“题材多汉族故事”“表演内容多半是历史故事”的记录可知。

《大定府志》记载镇宁人余上泗的《竹枝词》其中一首:“伐鼓鸣钲集市人,将军脸子跳新春。凭谁认得杨家将,看到三郎舌浪伸。”“(注)土人岁首跳神以为傩,所唱皆杨家将,有六郎七郎八郎之称。”[6]129可知当时“土人”跳地戏的信息:时间在新春,即农历新年;戴“脸子”面具演出杨家将英雄故事;演出戏码是《杨家将》;只有借“舌浪伸”才能认得杨家将,极有可能是因为面蒙轻纱、额戴面具。此地的“跳神”呈现完全与屯堡地戏一样的表演形态,“土人”称其为“傩”,看作行傩活动。

晚清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演出地戏的区域更为广泛。贵阳、都匀、安顺、兴义等地的汉族农民,也在沿袭明代“地戏”在“春节期间表演,演员以青布遮面,额部戴木脸壳,用乐器伴奏,边跳边唱” 的演出形式,并衍生出像兴义市巴结地区流行的“八音坐弹戏”、福泉是道坪谷龙一带的“三国阳戏”等新形式的地戏。[5]388-389

地戏在少数民族村寨演出的历史,恰恰是该区域民族融合的具体体现。自明朝初年以来,汉族移民在黔中地区屯堡村寨里稳定下来的同时,各民族之间的风土人情也在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着。因此,黔中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受到汉文化影响,借鉴屯堡汉族地戏的文化内涵、剧目内容、音乐唱腔、仪式程序以及表演方式来举行活动,娱乐民众。同时,在跳演地戏的活动中,积极融入自身民族的文化元素,创新性地推进地戏向前发展。

少数民族村寨演出的地戏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屯堡汉族地戏并没有较大的差别,只是在演出中增添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如兴红苗族村寨的《五虎平西》地戏表演把芦笙舞的步伐完美融入进去,用蜡染刺绣替换战衣战靠的演出服装,穿上苗族特有的“高鼻子”鞋,配上红布扇子。狗场仡佬族地戏演出服饰在裙子外面吊五六个绣了字的烟插荷包,女将还需要在内层外面系上一条平时布依族妇女用青布做的围腰。这些继承与创新使得黔中少数民族地戏表演在文化上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更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以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几百年来,少数民族与屯堡人在黔中地区相邻而伴,良好的民族关系使得彼此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出现了涵化现象。屯堡汉族文化与周边村寨的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相互发展,使得黔中地区各民族有着较高的融合度,而地戏正是促成这个高度融合的典型黏合剂。

二、屯堡地戏的仪式性

从演出时间体量和唱述内容形态看,贵州屯堡地戏整体呈现为民间戏剧样式。但是,分析其演出环节和演出目的,屯堡地戏又具有系统性的仪式形式和特定的仪式性质。

屯堡地戏长期约定俗成的演出轨程体现了完整且系统的仪式形式。演出活动由七个基本环节构成:1.开箱。又称“开脸”,即择吉日从“戏箱”中请出面具。2.祈福。开箱戴面具,地戏表演队伍游街串巷,以期地戏演出顺利以及屯堡村寨在新的一年红火热闹。3.扫开场。由两个小军分别戴红、蓝面具出场,他们边唱边舞,打扫干净演出场地为开戏做准备。4.设朝。又称“点将”,戏中正反两方将帅升帐点兵,准备阵前交战。每点一名将帅都要唱念,自我介绍一番。5.跳地戏。即地戏演出,演出时间一般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持续十五天。6.扫收场。由两角色对唱,即和尚、土地戴面具出场演出,其内容为:将一切瘟疫灾难、是非不祥扫出去,将金银财宝、平安吉祥扫进来。7.封箱。扫收场完毕,地戏队举行祭祀仪式,收起面具,用棉纸包装好放回“戏箱”,待到第二年再“开箱”跳地戏。从“开箱”戴面具到包装面具“封箱”、从“扫开场”唱开场戏到“扫收场”唱收场戏,皆呈现出完整的仪式程序,完成了一个闭合式的叙事结构。

屯堡地戏演出具有丰富的仪式内涵。仪式性内容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首先,“开箱”要摆果供、燃香点烛烧纸钱,“地戏班头”抱雄鸡掐破鸡冠将鸡血滴在“戏箱”上开箱。祈福环节,表演者戴着面具参桥、参树、参井、参墓、参洞等,期望村寨风调雨顺、人寿平安。比如,在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的傅家寨,有明朝初年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的衣冠冢和南征时存放军粮银饷的军饷洞,所以傅家寨每年演地戏之前要“参墓”“参洞”。男女老少在军饷洞前施礼跪拜、烧纸钱、放鞭炮、跳地戏,在衣冠冢前举行参墓仪式,念诵“傅友德祭文”黄表文书。具体内容如下:

参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祭文:时维公元二○一七农历正月初六日大吉良辰,傅家寨儿女虔备香烛纸帛修馔素席跪祭于。征南大将军傅公友德之墓前祭而文曰:黔中腹地,大地浩瀚。气候温和,胜景泽涵。滇境叛乱,明王不安。奉天承运,调北征南。征滇匡扶,军令如山。法纪严明,屯田戍边。平蛮有道,治军有方。洪武十五,攻克云南。保境安民,丰功伟绩。奉旨还!

硝烟征战护国邦,文韬武略为民忙。征南平川镇四海,雄才一世美名传。黄天苍苍,大地茫茫。多疑明太祖内惧功臣,设法除障,颍国公功高盖世,被迫自刎身亡,天感不公,风雨雷电劈山带哭。表:白马报信,驰到洞口亡。每每提及,难忘历史沧桑。六百年已过,适逢太平盛世,屯堡后裔,丰衣足食,感怀将军之情,难报将军之恩。天地哀哀,我辈缅怀,今傅家寨儿女,同心同德,祭奠将军,祈求保佑,平安顺利,幸福吉祥。

读祭已毕。叩首,二叩首,三叩首。礼毕。鸣炮。①

上文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回顾傅友德生前保境安民的丰功伟绩;二是念今朝太平盛世、民众丰衣足食,感怀报恩,纪念傅将军这位先祖英雄;三是祈求保佑屯堡村寨的百姓平安顺利、幸福吉祥。

贵安新区高峰镇二湾河村地戏封箱仪式具有典型的祈禳性质。该地戏班“封箱”仪式包括两个主要环节。第一,扫收场。有和尚、道士两个角色二者一唱一和,演唱“瘟疫邪祟扫出去、丰年吉祥扫进来”的类似内容,期望年景风调雨顺、村寨安宁祥和、村民平安健康等事项。第二,封箱祈禳。地戏“班头”把面具包装好放进戏箱、落箱盖上锁后,捆扎好刀枪把子放在戏箱上面,祈禳仪式正式开始。祈禳的目的是为村中男童祈福禳灾,村中凡有五岁以下男童的人家都要拎着一只公鸡和一份纸钱、香烛参加封箱仪式活动。他们跪在面具柜前面,点香燃烛烧纸钱,杀鸡用鸡毛蘸血贴在戏箱上,期望孩童无病无灾,健康成长。

有些村寨成立地戏班、跳演地戏的初衷就是为了祈福消灾。据雕刻艺人秦发忠先生介绍,西秀区兴红苗族村寨地戏就是因为村子常生灾祸,村民想改变寨子的风貌气象,就请附近村寨的人来跳地戏、教村民跳地戏并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地戏队,为村寨的祥和平安而祈福。②贵阳花溪大寨村地戏队跳《杨六郎三下河东》《九转河东》,是因为村里不少年轻人沉迷于赌博,不思进取,地戏队希望让青年人学习杨家将骁勇善战、积极向上的精神,戒掉赌博、打牌等不好的风气,达到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

“七月半”跳“米花神”更是地戏祈福仪式性质的直接体现。跳“米花神”是在每年的“七月半”,正是稻米扬花、缨长粒满、一年丰收在望的时候。跳“米花神”者敲锣打鼓穿行于田间地头,祈求先祖保佑年谷顺、无风无冰雹。“七月半”跳“米花神”没有开箱、参庙、扫开场等仪式程序,甚至跳地戏演历史演义故事的情节也很短,有些甚至没有故事情节。

屯堡地戏的仪式性质从其民间的习惯称谓亦能可见一斑。清康熙《贵州通志》称跳地戏为“跳鬼”“唱神歌”,当地民间至今仍称之为“跳神”或“跳神戏”。每年七月十五跳地戏被称“跳米花神”,其组织者地戏班头被称为“神头”,盛放面具的戏箱被称为“神柜”,演地戏所用的锣、鼓亦称之为“神锣”“神鼓”等。以上种种称谓,充分体现了地戏的仪式特点。

图1 (康熙)《贵州通志·卷之三十》(近卫本)“土人跳鬼之图”[7]37-38

三、屯堡地戏的戏剧性

屯堡地戏表演具有仪式程序和仪式内容,因此被学界称之为“傩戏”。但是,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古傩意”相差甚远。“除夕逐除俗,于是夕具牲礼,扎草船、列纸马、陈火炬,家长督之,遍各房室驱呼怒吼,如斥遣状,谓之逐疫。”[8]62这是黔地典型的“逐傩”形式,但并非该区域傩戏的唯一样式或标准范式。傩戏有多个品种,按照仪式成分的多少有仪式戏、仪夹戏和近似娱乐性的民间小戏三种主要类型。其中,地戏属于第三种类型,是“傩戏发展的较高层次”[9]37,因为“当今地戏的面具、表现内容、唱腔和传习方式等方面已体现出了许多非傩特征。”[10]质言之,跳地戏异于纯粹祈福禳灾的傩礼、傩仪性质,它呈现出我国传统民间戏剧的表演形态。

屯堡地戏的民间戏剧特征主要体现在演出性质、故事内容、声腔唱调方面。从表演性质看,地戏演出主要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娱乐屯堡民众,或在美丽乡村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过年看戏、旅游看戏,主要突出地戏演出的娱乐性。目前,地戏祈禳纳吉的仪式性质渐行渐远。有些少数民族村寨过年跳地戏时简化甚至省略掉“开箱”“祈福”“封箱”等仪式环节,直接“开鼓”唱戏,七月十五日单为祈求丰收而举行跳“米花神”活动少之又少。从演出内容方面看,地戏只唱历史演义。从《封神演义》到《东周列国》《楚汉相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及《两宋演义》的《杨家将》《岳飞传》,再到《大明英烈传》《粉妆楼》等,几乎是从商周到元明时期的历史演义史。现在演出基本是上述历史演义的折子戏,如《张飞夜战马超》《四马投唐》《五虎平西》《二下边关》《岳雷扫北》《黑黎打五关》等。这些历史演义说唱本,也是后期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艺术题材的重要来源。从唱腔唱调方面看,演出地戏的主要唱腔特点“其节以鼓,其调喧”,使用“向无曲谱,祇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11]46的弋阳腔。弋阳腔始弋阳,“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1403—1424)间,云、贵二省皆作之。”[12]94“跳地戏”采用“跳”与“唱”结合的说唱形式,跳动时只打斗不说唱,站立时只说唱不打斗。

其他方面,如地戏演出场地和演出时所使用的服饰、道具亦为民间娱乐性演戏样式。演出地戏,旧时过春节期间选在低平宽阔的田坝上跳戏或七月十五日行走在田间祀“米花神”,倚重仪式性质。现在跳地戏场地多数是舞台上,如屯堡村寨的平地高台、乡村大舞台、城市舞台,强调演出效果,注重观赏性。跳地戏穿靠衣戏服,而非傩祭仪式的法冠、法衣、法裙等。对于地戏演出佩戴的面具也不再有像过去那样繁多的禁忌,如禁止外人触摸、禁止嬉笑不恭、戴面具前禁止队员浪哨等。跳地戏所使用的道具因演出内容、性质而决定使用刀枪把子、锣、鼓等演示性实物。

地戏的娱乐性似乎由来已久。据道光年间刘祖宪所修《安平县志》卷五“风土志”记载:“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之乐。”[13]107这是关于“地戏”的最早文字记录,显然其形态是“扮演故事”的戏,“遍张鼓乐,灯火爆竹”的节日氛围,而非传统意义的“古傩意”。追溯地戏产生的源头,史载屯堡演出地戏旨为寓兵于农,而非傩礼仪式。据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载:

黔中民众多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迄今安顺境内,盛行不衰。时当正月,跳神之村寨,锣鼓喧天,极为热闹。跳神者头顶青巾,腰围战裙,额戴假面,手执刀矛,且唱且舞。所唱戏文,或为东周列国故事,或取自封神演义、汉书、三国,或为仁贵征东、丁山征西、狄青平南、说唐、杨家将故事:都属武戏。跳神者各组团体;邀请跳神之村寨,须予招待。[14]511

“跳地戏”只是在农闲之际借用“演习武事”的形式来寓兵于农,以备武事,与傩礼仪式无关。随着后期国家几无战事,各民族安居融合,跳地戏自然成为屯堡民众在节后农闲时的“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15],也是各屯堡村寨相互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

四、屯堡地戏“仪”与“戏”的融合性

贵州屯堡地戏祈福纳吉的仪式形式和民间说唱的内容是其能够永久传唱、长盛不衰的两个重要因素。仪式性质使得民间演唱地戏深深扎根于与屯堡民众的日常生活,因为演戏与民间的传统节日、祭祖祈福、立柱上梁、升学婚庆等场合紧密联系,从而成为日常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仪式性质是地戏艺术文化的内在品质,历史演义的说唱内容是民间仰慕历史英雄情结的体现,民众对之乐此不疲,常演常新。屯堡地戏因循传统的仪式外形和演唱民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内容共融共生,世代繁荣传承。不能把其仪式性与戏剧性二者截然对立,非此即彼。

所以,因屯堡地戏有仪式的形式,就定论“地戏是一种以驱邪酬神为目的的原始傩戏”[16]言之过重。然而,只是因为地戏演出主体是唱历史演义的内容,就要为“地戏正名,安顺地戏不是傩戏”[17]又不符合客观实际。前者观点源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傩文化研究的热潮中盲目“泛傩化”和对“地戏”的认识不全面造成的,忽略了地戏演出大多时间内呈现的娱乐性民间小戏形态。后一种观点的偏颇源于部分屯堡民众和学者对“傩戏”的误解。可以说,地戏“是傩”与“非傩”相争与地戏研究相始终。但从最初学术领域的少量杂音,到今天包括部分屯堡民众也加入了声讨把地戏看作傩戏的队伍。那么,部分学者和屯堡民众为什么把“地戏”与“傩戏”的关系对立到这种程度呢?

原因之一,把地戏与傩戏的区别,具体落在形式的仪式性与娱乐性、内容的有无故事情节、性质的祈福纳吉与趋吉避害三个主要方面。那些将“地戏”与“傩戏”割裂者把地戏看作是娱乐性、有完整故事情节和祈福纳吉的屯堡特色文化,把傩戏看作是仪式性、无完整故事情节和趋吉避害之仪礼。殊不知,地戏既有故事情节和娱乐性质又有系统性的仪式框架,傩戏的仪式性过程中也有娱乐性内容和故事情节。况且,“趋吉避害”不是“傩”和傩戏的唯一内容,“祈福纳吉”也是其重要的核心价值取向。

原因之二,把“地戏”与“傩戏”割裂开来的深刻原因是他们对“傩”的认识和接受情感方面产生了错位。由于“反封建迷信”的时代潮流在他们心底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并因此产生抵触情绪而闻“傩”色变,视“傩”如洪水猛兽进而拒之千里,不认同“地戏属于傩戏”的说法。认为如此说法把传统的屯堡地戏矮化了,降低了屯堡地戏作为传统文化的品格。实际上,“傩”是一种历史文化形式,是传统礼俗文化载体,其功能和表现形式就是“驱瘟逐疫、祈福纳吉”。

可见,包括屯堡地戏在内的以逐疫祈福为主要特征的傩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样式之一,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传延至今。且伴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辐射力日益增强,傩文化在东亚、东南亚等华文化圈影响会更加深远。所以,“地戏是傩戏”的说法是把屯堡地戏纳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来提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并非矮化、甚至污名“屯堡地戏”。

结 语

贵州屯堡地戏是明初以来,传统汉族文化在黔中地区的根植与传播。地戏传唱的主体场域是当年屯军的屯堡村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各民族交融程度的不断加深,屯堡周边少数民族村寨也广泛传唱地戏。这样,屯堡地戏演出不再是单一的民族文化,而是具有黔中多民族文化特点的区域文化。少数民族村寨演出地戏的历史过程,恰恰是该区域民族融合的具体体现,因为屯堡汉族文化与周边村寨的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相互发展,使得黔中地区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有着较高的和谐度和民族融合度。

贵州屯堡地戏具有系统性的仪式形式、丰富的仪式性内容和祈福纳吉演出旨意,又异于傩祭傩礼肃穆庄严而典型的仪式活动形式,因为其演出的主体内容是中国历史演义故事。屯堡地戏演出是在一个完整、系统而闭合式的仪式框架内完成的,同时,在其演出性质、故事内容、声腔唱调、表演场地等方面又体现了民间小戏的演剧特征,充分体现了民族民间戏剧艺术的娱乐性、观赏性。质言之,屯堡地戏演出形态体现了“仪”“戏”融合性特点,是一种寄寓在仪式框架下演出娱乐性内容的民间戏剧形式,具有傩戏仪式性和民间戏剧娱乐性的二元结构特点,即本文所论地戏“戏”“仪”融合的形态特征。

注 释:

①田野调查材料。时间:2017年02月02日;地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傅家寨;事项:傅家寨地戏队参傅友德将军墓、跳地戏《粉妆楼》调查。

②田野调查材料。时间:2019年10月19日;地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屯傩雕博物馆;访谈对象:秦发忠。

猜你喜欢

屯堡傩戏村寨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无蚊村寨丁屋岭
安顺屯堡地戏
屯堡人的春节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屯堡遗风
屯堡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