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及调查方法研究

2022-11-11史远超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6期
关键词:物证火灾事故消防设施

史远超

0 引言

在对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管控以及对高层建筑火灾隐患问题进行防范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机构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重点关注人防、物防等各项管控内容,对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以及基础消防设计进行定向化管控,避免高层建筑出现相应的火灾事故。

1 高层建筑火灾爆发特征以及相关区域消防要素分析

1.1 火灾特征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一旦爆发火灾便会导致火势快速蔓延,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高层建筑具备较为特殊的内外部结构,其内部空间较为紧凑,会导致在短时间内火势快速蔓延,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结构内部还具备火势蔓延的通道,在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面积燃烧。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内部所安装的管道以及通风循环系统会促使建筑物出现立体燃烧的发展态势,导致消防救援难度进一步加大。并且,在高层建筑施工建设初始阶段,施工方通常会设计大量的竖井,而竖井用于电路或水路的安装布置,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竖井会一通到顶,因此在发生火灾之后高层建筑便容易形成相应的烟囱效应,从而使得火势进一步扩大,燃烧加快且更加剧烈。部分高层建筑内部还采取中庭式设计,此类设计布局容易导致高层建筑受到风速、气压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火灾所带来的烟囱效应变得更加显著,进而加快火势蔓延。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之后还具备较大的人员疏散难度,一方面在于建筑物具备较为复杂的内部功能构造,高层建筑物具备较多的功能区,另一方面建筑物内部人员较为分散,很难实施对建筑物内部人群集约化、集中式的疏散管控,再加上建筑物内部具备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存在较多的不固定对象,相关人员对建筑物整体布局结构以及内部结构环境不是特别熟悉,在出现火灾事故之后会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隐患事故之后受到救援高度条件的限制,导致部分消防装备很难顾及相对较高的楼层。因此高层住宅或高层建筑在出现大范围火灾事故之后只能够借助建筑物内部所设置的消防设施来开展灭火工作,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条件存在相应的限制,消防救援部门很难结合现有的消防装备来开展救援工作,比如在消防救援活动中需要大量的消防用水来扑救火灾事故,但是由于建筑物内部自身存储的消防用水无法满足大面积的火灾扑救需求,再加上外部的专业消防救援设备又不能够进入到火灾现场来开展灭火扑救,从而给消防救援工作造成较大的用水缺口,并且大部分高层建筑物内部出现火灾事故之后无法得到有效管控也是由于相关建筑物内部所设置的消防设施不完善而导致的。

1.2 高层建筑消防要素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旦高层建筑爆发相应的火灾事故便会造成救援困难/火势快速蔓延的状况。在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救援的工作期间,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严格参考高层建筑所发生的火灾特征,加大对建筑物以及消防设施的日常管控力度,做好前期的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应对高层建筑所发生的火灾隐患事故。比如在前期对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在每一层楼安装相应的安全疏散出口,同时设置相应的疏散距离,由于人群疏散距离与撤离时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通过设置合理的安全疏散距离能够为人员逃生提供相应的便捷,因此在审核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时,住房建设部门应当对安全疏散距离以及安全疏散出口进行严格控制。

在对高层建筑物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基础消防设施的管控力度,同时在建筑物内部装修过程中也需要重点管控消防安全问题,对于违反施工建设以及操作事项的施工单位,消防部门应当联合住建、质检等多个部门实施对其严厉查处,并且责令其整改。对于赶进度而忽视消防作业的企业,相关部门机构还应当加大对其惩罚力度,同时落实对其高质量、高效率的消防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责任管控机制,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

高层建筑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发生相应的火灾事故,但是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便会演变为重大事故,从而很难控制,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1 人为因素

由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火灾事故相对较为常见,具体来说,由于在高层建筑施工建设活动中,通常需要结合电焊等相关工具对钢筋进行加工焊接处理,如果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便会导致火灾隐患事故出现,并且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期间也会涉及大量的带电作业项目,而此类工作项目也容易造成火灾。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在出现火灾事故之后管控不到位也会导致火灾进一步蔓延,最关键是部分不法分子蓄意纵火也会导致高层火灾事故发生。

2.2 电气因素

高层建筑内部具备大量的电气设施,同时建筑内部也具备大批量的办公人员,相关办公人员多而复杂,在建筑内部工作生活过程中会结合大量电气设备以及机电设备的使用,比如高层建筑物内部安装有空调系统、机房等相应的机电设施,同时部分建筑物内部还增添有相应的影音娱乐设备以及大功率的家庭设备,此类设备给予人们工作生活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火灾隐患问题。并且,部分高层建筑内部在设置管线的过程中存在设计缺陷,或在装修过程中私自拉接电线,导致建筑内部电气管线布局纵横交错,从而给后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隐患问题。除此之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气设备操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高层建筑内部出现相应的火灾事故。

2.3 易燃可燃性装修材料较多

新时期,在绿色节能施工建设的理念下,我国在施工建设活动中也使用了大量环保节能材料,为了降低高层建筑物在施工建设以及后续投入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减少相应的成本,在建筑内部普遍采用了大量保温材料来增强建筑物的保温性能,比如部分墙体内设置有保温材料,但是此类材料却具备较低的燃点,从而给火灾蔓延埋下相应的隐患问题;其次,部分保温材料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也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建设以及装修设计管控的过程中,各主体单位应当引起对相关可燃性固体燃烧物定向化整治处理,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管控,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此外,在当前高层楼宇施工建设活动中也会结合大量装修材料来完善建筑物内部的功能,此类材料往往具备易燃的特性,同时部分装修材料内部还具备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学元素,当材料燃烧之后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火灾事故的伤亡率。

2.4 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高层建筑出现相应的火灾隐患问题也与单位自身安全管理不到位、主体责任落实不清晰存在相应的关联,具体来说,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物业以及相应的消防机构应当加大对高层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的监督管控力度,确保各项设施完好无损,在工作管理过程中落实对消防设施安全问题的定向化管控。当前单位在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明确责任管理主体,无论是业主还是消防安全管理部门都应当在工作管理期间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当前高层楼宇火灾防范工作对于提高建筑物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各楼层管理者、责任人应当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肩负起相应的工作职责,对建筑物内部易燃、易爆的物件进行清理盘点,实施网格化管理,对相关区域所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做到防患于未然。

3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调查重点

在对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完成调查走访、物证分析、物证取样,通过精细化、精益化的现场分析,对现场所涉及的重点区域进行评估,并且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完成灭火扑救,之后实施对现场有效的保护管理,保护物证,避免物证遭受到破坏。其次,在后续的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也需要重点关注高层建筑物内部的自动消防设施,通过提取关键的数据信息,对事故发生的大致状况进行评估、考量,锁定起火时间、起火地点。此外,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收集人证以及视频信息,同时在完成取样之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相应的资料以及物证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根据不同的物证采取不同的分析评估方式,以此来完成对火灾事故起因的有效调查。

3.1 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落实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能够有效预防相关火灾事故再次发生,在调查工作中应当做好火灾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在火灾隐患事故结束之后实施高质量、高效率的现场保护管理作业能够为后续事故调查以及物证取样提供相应的工作基础。具体来说,在火灾扑灭之后消防救援机构需要对火灾现场实施保护处理,避免现场的真实物况遭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损坏,从而给后续的取证工作带来麻烦,同时实施对现场物证管理保护也能够确保采集到的物证信息具备法律证明作用,在现场保护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拉起相应的警戒线,对重点区域实施定向化保护管理,在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快速锁定起火源,并且对周边区域实施临时管制,结合专项勘查提取完整的物证。而现场勘察人员在检查工作中也需要认真细致,做到精细化管理,避免在取证取样过程中翻动相应的物证造成物证损坏或丢失的现象。

因此,在火灾现场物证采集取样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参照火灾现场勘查检验的管理程序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实施对现场精细化的管理保护,现场调查人员要明确保护范围以及物证提取需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此外,在火灾现场调研工作中调查组工作人员需要秉承客观、真实、及时、合法的工作管理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对待火灾现场查验管理范围,确定起火时间、起火点。

3.2 重点关注自动消防设施的调查取证

调查取证是认定事件客观事实的关键要素,在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处理、判定,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高层楼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自动消防设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在调查火灾隐患事故时需要细微收集与案件相关的一切证据资料,通过报警区域的先后顺序分析起火部位。一般情况下,调查人员需要对自动报警控制柜内部的数据资料进行提取、分析,借助高层楼宇建筑内部所设置的自动消防设施,探究火灾事故发生的点位,根据传感器所上传的资料以及相关喷淋系统在初始阶段的工作情况,锁定起火部位,同时再结合现场勘察工作明确起火点。此外,在现场勘查工作中,调查人员也需要对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机电设施空间布局进行分析、评估,明确火势蔓延方向、蔓延走势,对其中的弱电井、走廊、通风管的烟感探头、温度探头所发生警报的顺序进行评估分析,以此来模拟还原火灾蔓延的顺序以及起火的时间。

3.3 收集人证、视频资料

在落实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原因调查的工作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采集物证,同时也需要收集人证,具体来说在火灾事故现场居民群众能够大致锁定火灾事故的起火部位,在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收集内部人员及周边居民所提出的信息资料,进一步缩小火灾调查范围,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工作人员可以从周边居民了解到最近建筑内部可能潜在的事故隐患状态,比如可通过对周边民众的实地调查对近期高层建筑内部的经营运作活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检查高层建筑内部是否存在违反消防规定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行为。此外,在对相关资料进行取证处理的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也需要从物业处提取关键的数据信息,在当今高层建筑物内部通常布置完善的监控网络体系,虽然在火灾事故中相应的监控设备无法正常运作,但是在火灾蔓延的初始阶段监控网络系统仍然可以收集到部分初始信息,此时调查人员可以结合物业所给出的视频资料锁定火灾事故现场,为后续火灾事故分析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总之,在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的工作进程中,相关调查人员需要及时收集知情人以及物业部门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还原火灾事故现场。

3.4 实施对物证精细化的分析

在完成对物证的取样之后,在后续的调查分析工作中则需要对物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在对物证进行评估分析的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对取样的物件上燃烧痕迹、起火燃烧顺序进行分析评估,同时还需要对物件的材质进行判定,找出诱发起火物燃烧的关键因素。此外,部分高层建筑内部天然气管道设施、电缆设施由于长期未得到更换优化也有可能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在厨房以及管道墙壁处出现火灾事故时,则需要考量建筑物内部的管道设施布局是否存在异常或建筑内部是否存在高功率的用电设备,造成电力负荷。又比如在针对电线材料起火原因进行分析评估的过程中,调查人员一方面需要检查电线材料绝缘性能,如果绝缘性能良好且达标,则需要评估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前是否存在超负荷电力运行的状况,通过电功率分析评估当前相关区域位置是否存在短路的状况,检查空气开关动作时间,绘制完整的事故时间轴线。因此在对物证进行调查分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针对不同的物证,分析部门需要采取不同的分析方式,将物证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估,摘取出能够清晰证明起火原因的有力证据,建立完善的证据链。

4 结语

在对高层建筑火灾隐患事故进行防范管控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策略,对火灾事故发展前、中、后采取不同的救援管控措施,在火灾事故发展的初始阶段,消防系统以及建筑楼宇内部所安装的物联网系统应当快速实现信息传递,同时高层建筑内部所设置的各类应急救援系统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在初始阶段将火势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为救援人员赢得足够的时间,而在火灾蔓延发展的中期,救援人员则应当重点关注对被困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而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后,消防救援机构也需要结合火情调查以及火灾事故调研,及时总结发生火灾隐患事故的根本原因,根据相关火灾隐患事故爆发原因对城市范围内的高层建筑进行例行排查,做好事后总结。此外,消防救援机构也应在救援工作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救援方式,明确在各个时期的救援管控目标,比如优先对人员进行救援管控,再对建筑内部高价值的物件实施救援。总之,在最初阶段,控制火灾的蔓延对高层建筑救援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而在建筑物施工建设活动中,住建、质检、消防等多个执法部门应当开展联合协作,审核建筑内部的消防设计以及装修设计,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猜你喜欢

物证火灾事故消防设施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