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策略

2022-11-11陈宝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培训

陈宝宇

引言

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对医院运营、发展造成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依托于财务分析,并基于相关信息对医院开支、资金安全等进行管理、控制。而内部控制工作涉及到较多信息、资料,为医院财务人员带来较大工作负担,且其具有风险性,稍不注意将会出现错误,对医院效益、发展造成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内部控制工作带来新的可能,减轻财务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降低错误率,为相关工作人员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医院财务人员需将内部控制信息化重视起来。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1.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涉及到较多内容,且其与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息息相关。具体而言,其工作包括:①组织规划。医院财务人员需将财务结构当做对象,采用有效手段对财务控制权进行划分,并对财务管理、其他部门之间的问题进行解决。②业务处理程序控制。业务处理程序控制的目的在于:为医院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情况而言,医院业务包括:分配筹、耗费、资金管理。且在进行业务处理程序控制时,医院财务人员需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需从预测决策、执行、信息反馈三个方面入手。③信息控制。医院财务人员需对各个环节的财务信息进行控制,因为这些信息与经济有关,稍不注意,将会对医院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在进行资金处理时,医院财务人员需对各个过程、结果的信息进行控制。④资金安全控制。医院财务人员有责任与义务为医院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所以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需将资金安全控制放在重要位置。具体而言,医院的资金筹集、投放皆可对资金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医院财务人员需做好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将资金损失降到最低。⑤人员素质问题。内部控制工作较为特殊,涉及到较多信息,且其具有风险性,所以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所以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人员素质提升。⑥医院日常预算控制。内部控制工作之一为日常预算控制,因为其可对医院资金、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做到“开源节流”,为医院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进行日常预算控制时,医院财务人员需对日常事宜进行预估,但预估需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2.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为:①为医院的正常运营奠定基础。②为医院资产安全、完整提供保障。③为医院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④根据相关政策对部门、员工、业务流程进行调整、监督、管理。⑤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价值分析

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所驱,所以医院财务人员需及时转变观念、意识,将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重视起来。且在实践中发现,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创新可为医院管理带来较高价值。比如,信息化管理可使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力度加强,使医院资源配置呈现理想状态,使医院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患者创造更好的就医环境。又如,信息化管理可使医院财务人员各司其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减少财务人员的计算工作,为相关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提供保障,并将失误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再如,信息化管理可使医院财务获取全面、有效的数据信息,为医院做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

1.信息化管理终端有待完善

信息化管理终端是落实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医院存在信息化管理终端有待完善的问题,导致医院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科室财务内部信息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出现少收、漏收、私收等问题,对医院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信息化管理终端需要计算机人才的支持,而多数医院缺乏计算机人才,所以内部控制信息化存在较大难度。

2.不重视信息化管理

虽然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趋势,但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医院的主治医生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不够了解,浅层的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将计算机利用起来,完成开药工作;部分财务领导未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作用,欠缺相关知识与能力,部分财务领导虽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但在工作中存在形式化问题,无法将信息技术效用发挥出来;医院财务人员已形成运用计算机计算的习惯,即便引入计算机设备、提出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其在工作中也会受到习惯的影响,采用老旧的方式完成内部控制工作。

3.内部控制机制有待完善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可提高医院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可约束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可降低市场财务风险对医院的影响。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医院未将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重视起来,使得内部控制机制流于形式,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对医院的运营、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4.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不健全

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目的为:对医院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对财政收支、预算、决算等进行审查核定,使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医院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5.医院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想要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就需从医院财务人员入手。因为医院财务人员是内部控制工作的主体,其素质可直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质量及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造成影响。而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医院财务人员拥有丰富的财务知识、财务管理能力,但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且医院未将信息化管理重视起来,所以财务人员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想法。而这,对信息化管理的落实造成了直接影响,且内部控制工作效率、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四、信息化管理下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策略

1.提升信息化网络的创建

二十一世纪又被称作信息化时代,因为信息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辅助工具”,为其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医院想要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想要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性,就需将信息化网络的创建重视起来。具体而言,医院领导需明确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所驱,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是各科医生不出门便可知晓患者信息、进行有效沟通的唯一途径,是内部控制的有效路径。其次,医院需引入网络系统,并鼓励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比如:各科室医生需借助网络传递信息;收银人员需利用收费管理系统记录门诊人数、住院人数、收入状态;医院财务人员需借助相关后台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医院的耗材、收入、支出情况,做好医院管理工作。

2.安装漏费控制系统

人易受利益蛊惑,从而产生错误想法、走上错误道路。就医院收费工作而言,其具有特殊性,因为工作人员天天和钱打交道,只要稍动手脚,便会为自己带来巨大利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性,医院需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安装扣费控制系统,将嵌入系统、电子病历、电子技术、医疗设备等进行有机融合。如此,才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规范预算模式

预算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部分,其可对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想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就需对预算模式进行规范,对医院的每一次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尽可能避免医院资金的过度浪费。就医院预算工作而言,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购买、药品支出、工作人员工资、绩效筹薪等,所以在进行预算模式的规划时,医院财务人员需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就设备购买而言,医院财务人员需坚持“先修后买”的原则,因为医疗设备的更替较快且金额较大,而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所以想要做好预算控制,就需将设备重视起来。医院不可能没有药品,但随意引入药品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还有可能出现药品压货现象,所以医院财务人员需对药品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并基于此购进药品。

4.为网络系统安全提供保障

信息技术的应用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较大便利,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黑客攻击、病毒漏洞、病毒入侵等问题频繁出现,导致医院内部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内部控制工作实效性,医院需将网络系统安全工作重视起来。也就是说,医院需将计算机人才引入,使其建立科学完善的网络系统,从而为医院内部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5.完善相关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机制不够完善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实效性造成了直接影响,而我国有句话叫做“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做好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就需完善相关机制。具体而言,医院财务人员需对各部门、科室进行定期核算、审查;需对当日费用进行总结归纳。如此,才可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才可实现信息化管理,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6.引入相关人才

人才是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的基础,所以想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医院就需引入相关人才。比如,医院可与高校进行合作。即:利用互联网进入各大高校官网,了解其是否开设了财务专业、信息技术科目,并通过官网所留联系方式与高校进行交流、沟通,寻求合作。达成合作后,医院可对高校领导阐述相关岗位人才需求,并要求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医院可定期到高校进行检查,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又如,医院可进行社会招聘。因为社会中蕴含着较多人才,只有引入相关人才,才可推动信息化管理,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进行社会招聘时,医院需做好审查工作,确保医院可引入先进人才。具体而言,医院需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对人才情况进行了解。再如,医院可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但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时,需做到精心挑选。因为第三方平台市场鱼龙混杂。且在有人投简历后,医院需进行严格筛选,并选出初步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通知其到院面试。之后,医院需遵循择优录取的原则引入人才。

7.开展培训工作

针对医院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医院可通过开展培训工作这一策略解决。因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使在职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实现现代化发展。开展培训工作时,医院需从岗前培训、提高培训两个方面入手。岗前培训的目的是确保新入职的员工可以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并将内部控制工作做好。岗前培训通常包括内部控制工作的意义、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容。而在开展岗前培训工作时,医院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新入职的员工已经有了相关知识储备,形成了相应能力,但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确保每位员工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出其最大效用,为将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就需要遵循员工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培训活动。提高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在职员工的综合素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培训包括效益理念及知识、资金成本理念及知识、投入产出理念及知识。提高培训需遵循针对性原则,因为在职员工的不足是存在差异的,只有进行针对性培训,才可使每位员工在提高培训中获得新知识。也就是说,开展培训工作可以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水平,可以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降低内部控制工作的错误率。

8.开展讲座

讲座也是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医院可开展相关讲座,使财务人员学习新知识、形成相关能力,为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医院需邀请从业多年、相关领域佼佼者开展讲座,并鼓励在职员工倾听讲座,使员工不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更好的应对内部控制工作,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如此,才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水平,才可推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才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所驱,而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可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医院需将内部控制信息化重视起来。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管理终端有待完善,不重视信息化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有待完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不健全,医院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所以医院需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医院可将信息化网络的创建提升,可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安装漏费控制系统,可规范预算模式,可为网络系统安全提供保障,可完善相关机制,可引入相关人才,可开展培训工作,可开展讲座。如此,便可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便可提高财务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培训
教师培训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会议·培训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